最近在學習武志紅老師的心理課程,課程中講到「自我實現的預言」,整節課程聽下來感觸頗深且細思極恐,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是不是也觸及到了這一點:
「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因為人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你說了一句話,你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而為了證明「我說的」這句話是對的,你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我們的外在人生,也就是命運,常常是我們的內在意識,花了很多年去推動的結果。
所以注意你常說的那些話,它們可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我們可以做一個小測試。
1、 如果你手邊有紙和筆,寫下你最常說的一句話。
2、問問和你相處最多的人,你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又是什麼。
接下來看看,這兩句話,和你的人生有什麼聯繫。
給大家講述一個故事,一個朋友過來找我聊天,說他有很痛苦的事,找我諮詢一下。
原來他在玩一個危險的遊戲—三角戀,他有個有點醜的老婆,還有一個美女情人,他們頻繁因為這個三角關係而吵架,對父母、對孩子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美女是他的初戀,而現任妻子是自己在經過三十多次相親後,最後一次相親認識的,他說當時房間裡有好幾個女孩,她是其中最醜的一個,他對自己說千萬不要是她,沒想到的是還就是她,鬼使神差的是這哥們還答應了,就這麼迅速的結婚了。
在說他的故事的時候,他一直在不斷說「 這是命 」。
他在第一次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沒有當回事,以為就是一般性的、對命運的感慨。他第二次講,我還是沒當回事。當他不到十分鐘說第三次「這是命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句我認為很普通的命運感慨,對他來說有非常特殊的意義,於是問他:你不斷說「這是命」,是什麼意思呢?
他說如果腦子清醒的話,他絕不會做這個選擇,是他糊塗了,是「命」的力量讓他做了這個選擇。
其實明明是他的內在意識做得合理選擇,卻因為他不清楚自己的內在意識到底是什麼,所以將結果歸因成外在命運。
在這種認識中,藏著一個假設:
我們做任何選擇都是為了追求好處。
這的確也是一個心理學的假設,問題的核心在於,你在做決定的時候,知不知道某個選擇的好處是什麼。他看起來是不知道自己做這種選擇的好處,於是我就想和他探究一下,其中的好處會是什麼。
我請他設想,你真的和美女結婚了,會是什麼感覺?
他想了一會兒說,有這麼漂亮的老婆肯定會很愛和你愛他,會用心地對待她,但是因為太完美了難免會有自卑,會有一些不自在。
相反,和現在的妻子一起,這份自卑就沒有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高興,不開心了想吵就吵,在外人看來,這人找了這麼一個老婆,真的是讓人同情啊,他可以找更好的。
由此可以看出,他沒有和美女結婚,真的是一個很狡猾的選擇。他多數時間和妻子在一起,家庭地位地位高,有一種優越感。同時他又可以和美女保持情愛關係,偶爾見一下,可以滿足對美女的各種期待,又可以不用天天活在自卑中。
從道德角度上看,這確實有些卑鄙,但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是一種很難避免的選擇,甚至都不是一個自主選擇。所以他一再說「這是命」,是有道理的。
當他一點一點理清楚後,再也沒有說那句「這是命」。
這一個故事,可以說明,一個人認為的外在力量決定著的命運,其實很可能是內在想像驅動著自己所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