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黨中央決定開展「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評選頒授。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為「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今日起向社會公示。
「鍾老師實至名歸!」11點23分,鍾南山院士團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心成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桑嶺,第一時間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相關新聞。
鍾南山長期致力於重大呼吸道傳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預防與治療,成果豐碩,實績突出。特別是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逆行武漢,在前期關鍵節點得出「肯定人傳人」結論,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據,並與團隊一直奮戰在重症救治和科研的最前線。
4月4日,鍾南山接受本網專訪,解答對當時疫情形勢的判斷,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悟。「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一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的醫者仁心。
院士助理蘇越明告訴記者,鍾南山最近的工作重點還是在抗疫相關方面,除了關注疫苗研究,他在科研攻關、臨床救治等均投入了大量心血。
7月20日,鍾南山院士團隊發表在《細胞研究》雜誌上的論文披露:「截至今年4月底,武漢和廣州僅有2.1%和0.6%的人擁有新冠病毒抗體。」這表明人群的免疫力仍然處於低水平,在疫苗出現之前應該繼續採取嚴格的隔離和社交措施,研究結論與當前防控舉措相一致。
在很多公開場合或者通過視頻連線,鍾南山都積極與國內外醫務人員分享我國的防治經驗及最新研究進展。就在上個月底,他還對香港疫情防控提出了對策建議。
目前,在工作任務如此繁重的情況下,鍾南山依然堅持參加每周三上午的「院士大查房」和每周四下午的門診。他常說,自己「不過是一個看病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