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十年老員工:百科就像一鍋石頭湯

2021-01-20 ITBear科技資訊

  彈指間,百度百科已走過十年。人類十歲尚處幼學,然而環顧四周,我們忽然發現,超過十年的網際網路產品已屈指可數。

  十年前2006年,網際網路的故事迎來一個高潮。那一年,被矽谷的諮詢家稱為Web2.0的元年,藉助網際網路,數以億計的個體的智慧第一次開始出現融合,展現荒古燎原的力量。從此,舊時代的信息壟斷被打破,自上而下的單線程傳播被完全改變,知識的啟蒙也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那一年,美國《時代周刊》乾脆將當年的風雲人物頒給了每一位網民。

  那一年的中國,環球同此涼熱,草根的力量集體性崛起,一個網民對大片的戲謔解構之作,掀起「一個饅頭的血案」,那一年,最火的流行語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當國外出現匯集眾人智慧的維基百科、擁有數以百萬創造者和欣賞者的YouTube、在線個人空間MySpace……我們有了百度百科。

  十年一刻,一詞一世界

  在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曠世巨著《基地》中,編寫《銀河百科全書》需要三萬人和他們的後代,做愚公移山般的世代努力。不過,大師的作品問世於上世紀50年代,作為那個時代腦洞最大的人之一,阿西莫夫不會想到網際網路的出現,為人類知識體系的存儲傳承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無論是科幻還是現實,長久以來,編輯一套窮盡千萬年文明所有知識的百科全書,曾是人類的一個夢想。今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套全書已經存在,它就是整個網際網路,它不僅記錄了這個星球無數人的日常行為、表達,也涵蓋了浩如煙海的文明知識信息,其中就包括經過專業編輯、相當於160套《大英百科全書》的詞條容量的百度百科。

  看看百度百科的十年成長吧。這部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十年間由580萬網民自發分享、編輯了了1300多萬詞條,而且這個數字分分秒秒還在裂變式的增長,平均每32秒就有一個新的詞條產生。

  十年來,百度百科作為社會歷史忠實、全景、系統、專業的記錄載體,自然而然形成了社會整體變遷的深刻年輪。每一個百科詞條都是一件最生動的歷史切片,提供了我們觀照當下與歷史的最好範本。就在百科誕生的2006年,我們隨手摘取當時最熱的幾個百科詞條,就會發現歷史的弔詭與無奈。

  國六條,決策層調控房價過快上漲的六條政策,看看今天的房價,誰能想到當時抑制房價的文件,正是房價上漲的信號。

  食品安全,當年的十大熱詞,時至今日,似乎在熱詞榜上也不遑多讓,只不過主角從那一年的「蘇丹紅」變成了今天的「黑心外賣作坊」。

  唐萬新,德隆帝國的控制人,因為操縱證券市場價格被判入獄八年,今天,後來者徐翔似乎仍然前赴後繼地走在這條路上。

  欣弗事件,很少人記得當年可能致人死亡的300多萬瓶問題注射液流入26個省帶來了怎樣的全民恐慌,我們對今年流入18個省的5.7億支問題疫苗都快遺忘。

  朝鮮核試驗,好吧,從那年起,這個已經成為鄰國的保留節目……

  孔子著春秋,亂臣賊子懼。而當數百萬人每天每分每秒都在百科上孜孜不倦地記錄一部龐然的大數據史書,又將具有怎樣撼人的力量。從國際爭端到國策承諾,從公司醜聞到地方弊政,從貪官案底到明星身高,百科的忠實記錄形成了專業的立此存照。

  紀錄和傳承之外,也許還有些更有意思的事

  記錄本身也許並不能使得世界變得更好,但鑑往、追憶、反思是人類文明不斷前行的基礎。正因為發現了百科的歷史記錄價值,從2013年起,每年百度百科都要推出自己當年的「史記」系列。

  記錄歷史,不僅僅為了對抗遺忘,有時候記錄就是拯救。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許許多多最值得珍視的共同記憶,正在迅速地湮滅,迅速地離我們遠去,我們將其中最為優美的時間凝結的文明範式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的巧合正在於此,就在百度百科成立的2006年,國家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並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時變事移,城鎮化的狂飆突進,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在迅速破壞許許多多非遺賴以生存的土壤,保護與拯救迫在眉睫。

  百度百科義不容辭地加入了拯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建立了百科非遺專題頁面。從上線到今天,這一專題已經集合了各類非遺項目共1379個。這項工作,不僅僅是為非遺項目建檔立冊,還綜合運用了全景、直播等技術生動展現非遺的精萃,並且投入相當的資源打通線上線下,舉辦非遺線下體驗,比如組織包括詠春拳、形意拳大師在內的非遺傳承人見面、授徒,讓非遺可以打破時空阻隔,可親可感,真正實現傳承在人,傳承於心。

  美的傳承當然不限於那些瀕臨消失的記憶,我們還啟動了藝術百科項目,截至目前,僅藝術百科的認證藝術家就已達到23530位,收錄權威藝術作品達613820幅,成為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最權威的藝術寶庫之一,為億萬普通人徜徉藝術世界「開啟了大門」。

  百科如此不遺餘力地投入到文化傳播中去,是因為我們發現,信息爆炸帶來了知識財富的極大豐富,但知識的觸達、文化資源的分配仍然阻隔重重。

  僅以博物館為例,數據顯示,全國免費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已有1000多家,年觀眾量1.2億人次,其中青少年3500萬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學生2.3億計算,人均才0.15次。我們知道在中國這樣一個地緣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平均值常常遮蔽了更多的真實。在一些偏遠地區,無數的孩子,在其成長的歲月裡,博物館只是一個停留在書本上的乾巴的名詞。

  四年前,百度百科投入巨大資源上線了公益科普項目——數字博物館。今天,通過文字、音頻、圖片等多種方式,數百家博物館的精美展品、內部構造已經能在數字博物館上真實呈現。

  前兩天,國博的副館長說,在博物館拍照很傻,不如從網上下載。而在百科數字博物館,藉助實境模擬、立體展現等多種先進技術形式,用戶已經可以足不出戶,身臨其境地觀賞珍貴展品,感受歷史文化積澱。

  當然,這還不夠。數字鴻溝依然橫亙如斯,往往消解了單純的線上的努力。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全球仍有41億人被排斥在網際網路之外,而中國也有近半數人口無緣分享網際網路帶來的文明進步。彌合這樣的鴻溝常常需要一些笨辦法,就像我們持續不斷、一顆一顆為數萬棵樹木貼上了二維碼身份信息牌,我們正在籌劃製作數量眾多的能完整體現數字博物館虛擬展示、講解功能的移動終端設備,然後一個學校、一個村莊地免費送到為網絡信息阻隔的孩子手中,為他們補上知識成長的部分缺失。

  雖然開放,卻不放縱

  當然,真正實現信息知識的平權,需要打破原有信息資源利益格局,尤其需要各個領域的知識精英階層的開放分享和配合。知識體系的大爆炸,卻也可能導致專業領域的以鄰為壑,傳統媒體時代精英們關起門來會心一笑,留下麻瓜世界一臉錯愕的景象,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網絡大大降低的分享的成本,卻並不一定提高分享的欲望。加上現實的利益糾葛,專業領域的分享仍然任重道遠,幾年前,致力於網絡知識信息民主、被稱為「網絡世界的羅賓漢」的艾倫·施瓦茨的自殺,並沒有改變多少這樣的現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從幾年前開始,百度百科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邀請各個知識領域的專業精英來編輯相關詞條。

  比如,2012年,百度百科推出「彩虹計劃」, 對4萬個常見醫療類百科詞條進行鎖定,將編輯修訂權交給認證過的權威專家,普通用戶將不能參與編輯,為廣大網友提供更為權威、專業的醫療衛生知識分享平臺。

  實際上,如果說網絡是現實世界的映射,那麼百科當然也不例外。網絡上既匯聚了智慧、善良、歡樂,也會撒播不堪、仇恨、愚蠢和錯誤。

  之所以從醫療領域開始,是因為,對網民自發編撰的百科來說,錯誤可能無法避免,但有些關乎人的生命健康的詞條卻必須保證萬無一失。

  也許還是有人會問,百度百科源起於無數網民默默無聞的集體貢獻,它得以生長興旺的動力之源也人們時間、認知大量盈餘之後的自發分享欲望,為何百度要自己主動做如此多建構性的工作?

  在《未來是溼的》中講述了一個歡樂的法國民間故事《石頭湯》:三個士兵煮的石頭,加上村民一點配菜、一點調料的支持下真正成了一鍋好喝而有營養的石頭湯,而最終士兵和村民都從中獲益。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那個端著一鍋石頭求調料的士兵,要感謝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還要及時更新百科詞條的你,要感謝複習功課之餘,還在小心剪裁百科圖片的你……無論你是370名「蝌蚪團」之一,還是為百科添磚加瓦的580萬編輯中的一員,或只是使用過百科的億萬讀者中的一位,美味的石頭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百度百科怎麼做?如何提高百度百科的通過率?
    近年來,百度百科作為百度宣傳方式的一種,逐步廣為人知。不少企業或者個人都傾向於創建個人百度百科。那麼百度百科到底應該如何製作呢?做百度百科的好處在哪裡呢?如何才能提高百度百科的通過率呢?今天,做百科網就為大家普及一下百度百科方面的知識。
  • 百度百科的品牌百科和人物百科如何創建?
    一、什麼是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平臺。 做百科網了解到,「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百度百科旨在創造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
  • 自品牌網絡百度百科建設,怎樣成功創建百度百科
    百科創建沒有通過審核,有沒有找到原因呢?想要解決問題肯定先知道問題出在哪。你可以先查詢一下原因,百度百科審核不通過都有原因回復的。一般來說,詞條無法通過審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詞條內容有宣傳嫌疑;參考資料不是來自權威平臺;正文內容不符合百度收錄標準,比如非客觀、準確、全面的信息;詞條內容中含有推銷或宣傳的內容
  • 百度百科藝術百科打造網際網路「文藝伊甸園」
    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一鍵觸達世界,藝術卻仍在舊軌道上蹣跚前行,當今更多人變身庸眾,並非藝術曲高和寡,也非人性貪婪虛偽,只不過是亞當還未找到夏娃——好在,百度百科藝術百科的上線,如同在荒蠻的網際網路世界中建起伊甸園,在創世之初豎起巴別塔。
  • 百度百科建立維基百科創建人物品牌企業作品產品音樂等百科詞條
    百科平臺創建初期審核比較寬鬆,為了豐富內容只要提交的內容不太過分就可以審核通過,但隨著百度百科的系統升級的越來越完善,對詞條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所以很多小夥伴都有在反應創建百度百科為什麼審核不過?做百科網分析,因為百度官方的重視,所以百科詞條要求就比較高,很多詞條就難以符合要求。
  • 百度百科美味我在場 感恩節直播"國廚"烤火雞
    就在今年感恩節期間,百度百科創新直播項目「百科我在場」特別邀請人民大會堂西餐行政總廚徐龍、國家一級協會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等行業專家親臨,直播並點評火雞烤制全過程。詞條直擊火雞烤制現場, 打造透明廚房新概念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
  • 百度百科已陪我們走過十年 未來它將成為全球最大中文知識庫
    據電科技了解,2006年4月上線的百度百科,十年時間裡,共積累了1400萬詞條,藉助便捷的網際網路通道,每天有4億人訪問,僅僅上線半年的「秒懂百科」,15萬個短視頻,日均播放量已突破800萬大關。近日,電科技參加了百度百科組織的「非遺百科」線下沙龍活動,近距離的聆聽崑曲大師為用戶講解崑曲起源和傳承。
  • 如何創建百度百科品牌,百度百科創建官方網站能做參考資料嗎?
    如何創建百度百科品牌,百度百科創建官方網站能做參考資料嗎?創建百度百科詞條就找速推做百科網,速推做百科網自2013年成立工作室到今,已有一批1-6級百科帳號,可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百度百科創建詞條,修改,編輯等服務,速推所接的百科已包含參考資料的費用,百科包通過、包做上。
  • 如何建立自己的百度百科人物詞條?百度百科詞條創建技巧揭秘
    編輯百科詞條的通過率: 沒有絕對的100%通過率,只能說越符合詞條編輯標準越容易過。從詞條編輯審核通過率總體相對來說:互動百科>360、搜狗>百度百科,互動百科的最容易通過,百度的詞條編輯最難過;有趣的是有時在百度編輯的詞條審核不過,過了一段時間可能會自動上互動百科。
  • 百度百科創建成功的方法技巧!
    百度百科是百度推出的一個開放、免費的在線百科平臺。它於2008年正式發行。截至2017年,百度百科已經收集了超過1400萬條詞條,超過600萬用戶參與了詞條編輯,涵蓋了幾乎所有已知的知識領域。 百度百科怎麼創建才能通過,小編來為大家分享百度百科創建怎麼創建:
  • 明星新標配 全新百度百科閃耀上線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一直都在不斷的聽取用戶意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近日,細心的網民可能已經發現,陪伴自己多年、收錄了眾多明星資料的明星百科悄然改版,今天就由小編帶領大家體驗全新明星百科改版的三大內容。
  • 百度百科發布「秒懂百科」 涉足短視頻、AR、VR業務
    4月28日,百度百科在上線10周年發布會上,發布全新產品「秒懂百科」,將在百度百科原有的文字、圖片基礎上,支持用短視頻呈現詞條內容,迎合網民快速閱讀的習慣。據悉,秒懂百科將在2016年6月前優先覆蓋3萬個高熱度詞條,並完成視頻上傳工具的開發和視頻展示機制的建立,年內短視頻覆蓋超過10萬個詞條,日均播放量達到800萬。
  • 紅掌柜珠寶攜手百度百科,樹行業權威
    在網際網路大潮中,紅掌柜風雨前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紅掌柜珠寶成為了雲南電子商務代表性企業和中國珠寶電商優秀品牌,贏得業界諸多支持與讚譽,同時也得到了百度百科的青認可。2016年百度百科與紅掌柜籤下合作協議,從16年底至今我公司已在百度百科「秒懂百科」欄目推出關於珠寶的視頻系列20多個,視頻囊括了我公司目前所經營的各類珠寶,如:翡翠、南紅、紅珊瑚、綠松石、蜜蠟、琥珀、和田玉、以及鑽石、紅藍寶石
  • 怎麼在百度百科上傳個人資料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的人隨著知名度的提高,都在網上有了自己的信息,但這些信息怎麼做上去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先不說已經在網上展現的那些個人信息,更多的人比較關注百度上傳個人資料怎樣才能做上去,下面做百科網簡單的說下用哪些方式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做到百度上面去。
  • 百度百科「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說引韓國教授抗議 百科回應
    [PConline資訊]12月9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有韓國教授近日向百度百科發郵件,就「泡菜」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一表述表示抗議,並隨信附上韓國泡菜的歷史和文化等資料。  該名韓國教授認為百度百科「泡菜」詞條中在介紹韓國泡菜時稱韓國泡菜源於中國是「明顯的錯誤」,要求百度方面「糾正錯誤的信息」。
  • 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
    專題活動連結PC端:http://baike.baidu.com/museumWap端:http://wapbaike.baidu.com/museumapp專題活動背景「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是百度百科的大型公益科普項目
  • 首輪「百度百科詞條編輯」課程結業
    隨著百度百科牽手湖南大學開設的文化素質新模式課程「百度百科詞條編輯」課程的結業,首批「百度百科知識先鋒」誕生了。  自2010年9月開課起,「百度百科詞條編輯」課堂已培育了數十位來自湖南大學不同院系、不同年級「知識先鋒」。
  • 百度百科推出本人詞條編輯服務:修改自己百科更方便
    百度百科已經成立12年,截至2018年6月,百度百科已經收錄了超過1540萬詞條,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652萬人,幾乎涵蓋了所有已知的知識領域。這些百科詞條之中,有很多個人的詞條。
  • 企業為什麼要建立企業百度百科?
    我們想要了解一個品牌時,一般先做的事情就是去百度搜索一下,看看這個品牌在網絡信息的情況,可以了解到該品牌的實力如何,如果在搜索一個品牌的時候發現這個品牌連百度百科都沒有的話,那這個品牌在對方心目中的權威性可能會下降一大截。
  • 加速人格化,百度百科掀起「造星」運動
    12月8日,百度知識垂類總經理阮瑜在「百度百科史記2020·微光年度論壇」上透露,截至目前,百度百科覆蓋2100萬詞條,每天滿足4億次知識搜索需求。此外,百度百科發布「微光計劃」,聚焦天文、性教育、通識等細分垂類孵化權威專業知識分享者,提供流量扶持、粉絲聚合、個人IP打造、1對1專屬指導等多維度賦能,為知識分享者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