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未停止對永生的探索,水熊蟲或許能帶給我們啟發

2020-12-19 騰訊網

圖片來源網絡

水熊蟲很多人都聽說過,為什麼這小東西能讓很多人關注到,很多細菌病毒的生命力也很頑強,但是很少人能說出名字來。水熊蟲為什麼會這麼強悍,網絡上也有很多文章講解,但是專業名詞太多,看完之後還是不明白,下面的講解能讓你更好地去揭秘。

水熊蟲,樣子有點像熊,體長0.05毫米-1.5毫米,大部分不超過1毫米,有8條腿,有頭有腦,有嘴,有2顆牙,擁有完整的消化系統 ,是無脊椎動物,這跟有些強悍細菌病毒是不一樣的,它是動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記住它。

通常生物表現出來的特性都跟它的生存環境有很大關係,比如北極熊生活在冷的地方所以得有很厚的皮毛,駱駝生活在沙漠所以它有駝峰有很長的睫毛擋住風沙。而水熊蟲遍布全球,擁有近乎不死身的超強耐力,-273℃到151℃的環境下能存活,能承受75000個大氣壓,能吸收5000個格雷放射線,真空環境下能存活,放到外太空也能存活。

圖片來源網絡

為什麼這麼強?接著來說說水熊蟲在極端情況下的變化,也是它強悍的原因。

我們體內有大量蛋白質跟水,一般情況下遇到高溫蛋白質就會凝結固化,遇到低溫體內的水會凝結成冰,冰碎了蛋白質也跟著碎了,接著喜聞樂見八人一桌吃席。但是水熊蟲的蛋白質不會固化,它之所以能在這麼惡劣的條件下存活,就是因為當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的時候,它的身體就開始收縮,把身體的空氣和水分全部擠出去,變得跟石頭一樣,進入假死狀態,蛋白質單獨存在的時候是不會固化的,不管外界溫度多高多低,輻射多強,外界條件無法改變它的內部結構,當環境變好之後它也不會立刻就活過來,它需要一滴水,吸收水之後就從假死狀態恢復過來。所以水很關鍵,排除掉水分並不是水熊蟲最厲害的地方,厲害在你給它一滴水它還能活過來。

它是怎麼做到的,這也是科學家們現在研究的重點,我們無法知道它如何活下來的一點就是,我們不能區分水熊蟲的假死和真死,看上去水熊蟲的假死跟真死都一個樣,唯一區別的方法就是給它一滴水,活過來就是假死,沒活過來就是真死了,所以就很難定義水熊蟲的死亡,這就給研究增加了難度。

水熊蟲雖然「肉身無敵」,但是它也會死,也是有壽命的,正常生存大概半年,永生跟不死是兩個概念,不過它假死狀態下基本就是永生的,它在假死狀態下年齡是不會增長的,只有在活動狀態下年齡才增。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人類現在也有很多手段可以把體內的水份都排出,但是我們無法逆轉。這就讓我想到了木乃伊,說不定有什麼可以復活的方法,只是我們不知道,古埃及人有可能知道這種復活的方法,只是方法失傳了,又或許古埃及人看到有誰做了這件事情,但是他們只學到了皮毛,復活的方法沒學到,該吃席還是得吃席。

科學家也一直在研究「假死」的方法,比如冷凍,但事實上現在已經證明了冷凍是不可能復活的,冷凍之後細胞就被破壞掉了。如果搞明白了水熊蟲如何從假死狀態復活過來,人類或許就能實現一種相對意義上的永生,那也很有意思,雖然壽命沒變,但是無聊的時候可以先來個「假死」,過個一兩千年再出來溜達。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強的生物:水熊蟲
    在十八世紀末期的時候,有很多生物學家發現,不管是在酷熱的沙漠,還是在冰冷的南極,都能找到水熊蟲的身影,也就是說它在什麼生存條件都能活下來。於是很多生物學家就抓了一些水熊蟲到實驗室研究,這一研究不得了,從接近絕對零度到零上153攝氏度,它都可以生存。而且是在真空的環境下,它也是可以生存的,這就讓微生物家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 擁有不死之身、能實現永生,人類離永生有多遠?
    無論深海、高山、熱帶雨林還是沙漠裡都有它們的蹤影,即使在-273°到151°也能存活,能承受5000gy個放射線、75000個大氣壓,甚至在太空中也能生存,這究竟是什麼生物? 這就是生命力超強的水熊蟲,平均身長不足1mm,在極端環境中不死的法寶是能將自己體內的含水量佔比降低到幾乎為0,從而呈現「假死」的狀態,而當遇到水時它們就「活」了過來。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人類一直期盼著尋找外星生命事業取得成功,渴望著找到一個與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並在那裡繼續著人類的文明,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在人類尋找到外星生命之前,或許地球上的某些生物已經來到了外星,並且在那裡生存了呢?
  • 人類有望像三體人一樣脫水生存,水熊蟲體內物質讓劉慈欣預言成真
    有些生物,早已經開發出了這樣的生存技能,比如水熊蟲。「與天地同壽」的生物毫無疑問,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之一。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自從18世紀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以其驚人的生存能力吸引著人類的關注。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人類一直期盼著尋找外星生命事業取得成功,渴望著找到一個與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並在那裡繼續著人類的文明,但是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在人類尋找到外星生命之前,或許地球上的某些生物已經來到了外星,並且在那裡生存了呢?
  • 體積都沒有螞蟻大,卻是世界上最頑強的生物,水熊蟲了解一下
    《永生》這部影片裡講到一種生物,它的名字叫燈塔水母,它是通過返老還童的方式實現永生的。當時覺得它簡直是個奇蹟。不過雖然它的壽命是無限的,但是很脆弱,它可以被魚吃掉,或者生存環境發生變化就會死掉,把它從水裡撈出來也會死掉,所以它其實不算真正的永生。
  • 地球最頑強生物是水熊蟲?這種只有雌性的生物,DNA粉碎了也能活
    水熊蟲,被譽為地球上生命最頑強的生物。體型僅0.5mm左右、8隻腳的它可以在很多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比如從絕對零度的零下272℃,到115℃高溫;或者直接暴露在超高輻射下、泡在有毒的有機溶劑中;或在博物館的乾苔蘚樣本中休眠120年或脫水休眠10年,對它而言都不是問題。而且水熊蟲目前還是地球上唯一已知能在外太空存活的動物。
  • 人類如何能在太空中生活?科學家:有了它,人類或許能夠提前進化
    在宇宙中,存在著許多溫暖舒適的需求星球,可是這些星球大多離地球比較遙遠,我們窮極一生也無法到達,於是科學家便將眼光放在了太陽系,希望在太陽系中能改造或者找到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很顯然火星是我們目前為止最好的選擇。
  • 水熊蟲其實很脆弱,極端溫度和輻射殺不死它,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說起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水熊蟲。這種生物的生命力用頑強來形容已經顯得有些乏力了,我們甚至需要用無敵來形容。即使是在外太空這樣致命的環境下,水熊蟲依然可以生存下來。外太空的高強度輻射、高度真空條件,讓人類活不過兩分鐘。但是,有兩隻水熊蟲在2007年被送上太空之後,卻頑強地活了下來。
  • 水熊蟲又進化了!科學家發現新種水熊蟲,可將致命紫外線轉為良性藍光!
    但此「熊」非陸地上體型龐大的哺乳類熊科動物,而是體長不超過1毫米,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的,俗稱水熊蟲(water bear)的緩步動物。它們能適應地球上各種極端環境:抗缺水、超強抗壓、超級耐寒和耐熱、不畏輻射,也是已知唯一一種能在太空真空環境生存下來的動物,可謂是將自己的防禦屬性點到最滿。換句話說,它們能與太陽同壽,堅持到太陽毀滅的那一天。
  • 為何太空輻射也殺不死水熊蟲?原來它有「保護盾」,且能發出螢光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新水熊蟲物種的?水熊蟲是地球最早期的居民之一,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只不過,由於它們的個頭很小,所以,人類的肉眼是無法看到它們的,必須要藉助放大工具才可以。水熊蟲也被稱作是「地表最強」生物,而且不止是在地球上,即使是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中,水熊蟲竟然也殺不死,曾經就有研究者做過實驗,帶著水熊蟲升空後,返回地球後,當環境重新變得適宜,水熊蟲也會再次「復活」。
  • 「創世紀」號飛船意外墜毀,攜帶的水熊蟲失蹤,它們已侵入太空?
    由此可見,生態平衡對一個地區的發展何其重要,科學家們在近年來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物種入侵或許已經擴散到了太空,人類進行的太空活動也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換句話說,面對太空中的物種入侵問題,人類才是始作俑者。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又進化了可抵抗致命紫外線,它們更像地球主人
    那麼水熊蟲就會教會你什麼叫耐受性,從1937年人類發生這種生物存在以來,對它們是百般的「虐待」,被丟進各種環境中進行測試,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了這種生物的頑強; 它們經歷過一下的生存環境,均能全身而退: 150攝氏度的環境,水基本上可以很快的沸騰蒸發掉,但水熊蟲在這樣的環境下就算是完全的脫水變幹
  • 水熊蟲才是地球最強生物 生存能力堪比蟑螂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不起眼的水熊蟲是地球上適應能力最強的生物,生存能力比蟑螂還要強悍。研究報告介紹,水熊蟲可以生存於任何極端環境中。從零下272℃的低溫,到115℃的高溫環境;或暴露在高劑量的輻射下、潛遊在有機溶劑裡……都無法終結水熊蟲的生命。目前,東京大學團隊已經宣布找到了水熊蟲超強適應能力的線索。水熊蟲擁有一種名為Dsup(損害抑制)的特殊基因,能進化出具有保護機制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讓DNA鏈免於破損。
  • 世界上最不怕熱的生物,能在火山巖漿裡暢遊,不是水熊蟲!
    世界上最不怕熱的生物,能在火山巖漿裡暢遊,不是水熊蟲!我們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應該就是地震海嘯和火山了,這三種自然災害無論是哪一種,如果一旦爆發達到足夠大的規模,對於人類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會喪失無數人的生命。
  • 凍不死燒不壞的水熊蟲,研究員發現對付它只有一個辦法
    如今,人類通過各種渠道的研究,逐漸還原了當時的真相,讓人不禁有些扼腕嘆息,也對6500萬年前那場重大災難感到心有餘悸。恐龍如此強大,依舊沒有逃過一劫,此場災難的恐怖之處,可見一斑。網際網路上曾有一個帖子非常火,主要內容是假如未來的某一天,6500萬年前的滅絕性災難重現,人類文明因而毀滅。屆時的自然界中還有哪些生物可幸運地存活下來?
  • 大自然教會我們的深刻道理
    人類,在地球這個藍色星球上,已經生活了約200萬年。經過世代的進化和演變,如今的人類已經進入高級的文明社會。我們對自然界的探索從來沒有間斷,大自然常常教會我們深刻的道理。其中的智慧我們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很多人口中美味的海蜇,大到35米有毒,小到幾毫米能永生
    寬闊陰沉的深海裡總是充滿未知,而未知總是與危險相伴,但即便如此,深海依然無法阻止探索者的腳步,所以直到今天人類仍在為探索深海不斷的努力著。我國對馬裡亞納海溝的探索更是鼓舞更多人向海洋更深處進發!在廣闊無垠的深海裡,生活著許許多多難得一見的生命,例如鯨魚,大王烏賊,電鰻等等,還有許許多多深海生物尚未可知,等待著我們的探索和發現。你要是問我,深海裡什麼生物神秘而又美麗?我會回答:水母,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美味的海蜇。
  • 核彈炸不死,絕對零度凍不死,人類永生的希望?已登陸月球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種近乎於殺不死的動物,水熊蟲。蟑螂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完全差了N個量級,水熊蟲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可憐的一種微生物,自從人類發現他們以來就不斷的在虐它們,拿它們做實驗。它能在零下20攝氏度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在150攝氏度高溫下鎮定自若;耐得了太空的真空環境、扛得住射線侵襲;在6倍於深海壓力的環境下也能存活。
  • 人類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兩種動物可輕易做到,其中一種可上太空
    目前,金氏世界紀錄最長壽的人是法國的珍妮,她活了122歲,但這僅僅只是到了人類平均壽命的及格線。而相比之下,有些動物的壽命要比人類長得多。一百歲龍蝦可以長到一米以上,錦鯉的壽命可以長達一百到二百歲,而全世界最老的一隻烏龜,現在已經257歲了,都送走了幾名飼養員了。2006年,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發現了三千多個貝殼,其中有34個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