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機器人|工程師的「銷售思維」

2020-12-24 阿童木機器人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使國民籠罩在一片恐慌中,難以復工也給企業乃至國家經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疫情之下,各生產廠商痛定思痛,更加認識到無人化是確保穩定生產的有效舉措,也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支出。隨著復工復產按下快捷鍵和「新基建」熱潮漸起,對並聯機器人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滿足日常需要的食品、電子、醫藥、日化等行業。

阿童木機器人以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工業機器人服務商為願景,自2013年成立以來,累計服務客戶300餘家,交付並聯機器人超過1000臺。獲此成績的背後,依靠的不僅僅是一支優秀的銷售團隊,還離不開一支具備極強「銷售意識」的工程師。

與專業的銷售人員不同的是,工程師們輸出的是優秀的技術和極致的服務。面對疫情,阿童木的工程師們在未復工的情況下迅速行動起來,為口罩生產助力,阿童木機器人自主設計開發出耳帶AOI視覺檢測系統、口罩成品AOI檢測系統、口罩高速二次包裝和裝盒裝箱系統。同時針對機器人抓取口罩入包裝機設計出多種模式的方案,使客戶能根據產品靈活調整,更加高效的配合產線。以彌補疫情期間,生產人員短缺和產品的質量保障問題。

口罩自動化生產包裝系統

在優秀的技術和極致的服務背後,飽含著工程師們持續的創新和辛勤的付出。單拿我們機械工程師來說,設備運行起來簡單順暢,完全是工程師綜合素質的體現:第一要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涉及到數學、材料、工藝、設計、質量,裝配工藝等各個方面;第二需要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比如對新產品報價詢價、到現場突擊製作項目方案、在客戶現場調試改造、突發情況處理協調等;第三需要極強的韌性和高度的敬業精神,「工程獅」的鬥志是很容易被激發出來的,會為了一個項目加班到深夜,周六日無休——因為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已經建立了一支互相信任、勇於擔當、一路向前的團隊,我們像狼群一樣無所畏懼的戰鬥著。

狼性團隊分支——設計部

這便是阿童木工程師的「銷售思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將阿童木過硬的品牌價值傳遞到每一位客戶心中。

最後,還要澄清一下,我們不只是腦子裡充斥著各種機械零件的工作狂人,只是時刻懷著一顆改造世界的心,對生活充滿著無限美好的希望和嚮往,我們也跟普通人一樣很脆弱,請善待身邊的「攻城獅」,哈哈哈……

雖然這篇對工程師集聚讚美的文章出自一位工程師之手,有點自誇的嫌疑,但小編不得不承認,這篇文章的真實性,因為這確實是阿童木工程師的工作常態,向他們致敬!

相關焦點

  • 7年暴漲8倍的並聯市場,阿童木機器人是如何做到國產佔比第一的?
    受兒時記憶的阿童木機器人影響,宋濤將品牌命名阿童木機器人,立下「用技術解放雙手」的使命,夢想是把阿童木和並聯劃上等號,希望「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工業機器人服務商」。但2014年,並聯市場銷售情況並不樂觀。
  • 阿童木機器人首次解讀AtomMotion
    這是所有機器人領域從業者的一個夢想,也是一個長時間的追求。阿童木機器人作為技術創新型企業,自成立以來持續投入自主控制系統的研發。我們需要做一款屬於我們自己的控制器-AtomMotion。(示教器)一切盡在掌握中:10.1寸觸控螢幕設計,最大化顯示機器人操作的相關信息。物理急停和使能按鍵設計,更大限度的保護操作工程師的安全。
  • 阿童木機器人榮獲2020年度中國工業機器人「本體領袖獎」
    2020年12月12日,2020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典禮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活動圍繞「機器人行業年度復盤展望,推進產業創新與協作共融」主題,邀請了百餘位在科學技術成果創新、產業發展方向布局和政策資本行業服務等方面有所建樹的頂尖行業專家和企業家。
  • 日媒:日本讓「阿童木」從動漫飛向戰場
    日本新華僑報11月22日文章,原題:日本讓「阿童木」從動漫飛向戰場日本動漫能夠風靡世界、吸引眾多粉絲,與其刻畫的不少懲惡揚善的「戰士」密切相關,鐵臂阿童木、機動戰士高達、鐵甲萬能俠就是其中代表。粉絲們對這些動漫主人公津津樂道並喜愛有加,因為它們身懷絕技,是可以橫掃一切的戰鬥型機器人。
  • 阿童木蘇州分公司正式運營!
    我們將一起攜手共進,打造屬於阿童木機器人的高光時代,這標誌著阿童木機器人業務在長三角地區的布局完成了戰略性的一步。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新夥伴!辰星(蘇州)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是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100%子公司,我們共同擁有旗下品牌「阿童木機器人」。
  • 它來了它來了,阿童木機器人亮相ProPak加工包裝展!
    現場展示了阿童木機器人金剛、鑽石Pro、雷霆系列並聯機器人,在食品、藥品、電子、日化等工業場景下多方位和多樣化的應用解決方案,打造了一場精彩的工業視覺盛宴,充分展示了阿童木機器人在國內行業遙遙領先的地位和實力。本屆展會,阿童木機器人帶來了金剛、鑽石Pro、雷霆系列並聯機器人在多個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主要有分揀、裝箱、搬運、理料等。
  • 日華媒:從動漫飛向戰場 日本將阿童木用於軍事
    日媒爆料稱,該主管是軍事機器人研發項目的領軍人物。阿童木。  文章指出,可以說,豐田成立的新公司,顯然不是研發什麼能夠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護理機器人等民用產品,而是研究「軍事機器人」。  近年來,日本在軍事領域的一系列新動向引起了外界高度矚目和警惕。其中,日企將民用研究轉向軍事研發的步伐不斷加快。
  • 除了阿童木,日漫裡被賜予「心」的機器人你還記得哪些?
    在人們的認知中「機器人」是一種只依靠程序運作且不具備情感的冰冷機器,但在日本動漫中,機器人雖然仍要依靠電腦程式運行,但他們卻擁有了機器本不可能擁有的「心」。1952年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了《鐵臂阿童木》這部經典的漫畫作品。而故事中的主人公「阿童木」就是首位被人類賜予心的機器人。
  • 動漫閒聊——鐵臂阿童木
    阿童木是手塚治虫的代表作之一,講的是未來少年機器人阿童木的故事,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我就不廢話了不過關於阿童木的起源我一直有所疑惑,在我的印象裡貌似有兩個阿童木,一個是天馬博士思念自己的兒子所製造的,然後遺棄被茶水博士收養,還有一個是茶水博士製造的,只是有一次意外阿童木被彈到了過去,由於過去的科技不發達,無法給阿童木充能,所以他就慢慢地荒廢了(印象中還有個像螞蚱一樣大小的女外星人一直陪著這個失去能量的阿童木)。
  • 《阿童木起源》劇評
    動漫講述了在未來日本遭遇了原因不明大災害,日本國土幾乎毀滅殆盡,在災害發生後的5年日本逐漸走向復興,而在日本的某所大學中年輕的天馬博士和茶水博士正在努力的研究機器人技術,他們一起研發出智慧機器人A106擁有智慧和情感
  • 《鐵臂阿童木》人物設定稿
    《鐵臂阿童木》,是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的一部漫畫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1961年,手塚治虫創辦了蟲製作株式會社,首先把《鐵臂阿童木》製成動畫。《鐵臂阿童木》故事劇情,主要講述了痛失愛子的天馬博士為了紀念兒子製造了阿童木。 而主人公阿童木,是一個善良、勇敢的少年機器人。
  • 鐵臂阿童木
    1966年12月 - 播放電視動畫系列《鐵腕阿童木》(第一版)大結局《地球最大的機器人》。 1967年6月 - 《產經新聞》登載《鐵臂阿童木的加拿大萬國博覽會遊覽》(原名「鉄腕アトムのカナダ萬國博見物」,收錄在《手塚治虫エッセイ集4》)。
  • 美一區《阿童木》DVD發行:原子小金剛歸來
    1982年推出電視影集,2003則有美國版的電視影集,2004年,阿童木獲選進入機器人名人堂,和《星際大戰》的C-3PO及《原子鐵金剛》裡的羅比機器人齊名。1982年推出電視影集,2003則有美國版的電視影集,2004年,阿童木獲選進入機器人名人堂,和《星際大戰》的C-3PO及《原子鐵金剛》裡的羅比機器人齊名。1951年,一夕成為指標人物。新版《阿童木》電影由曾執導《鼠國流浪記》的導演戴維•鮑爾斯操刀,在好萊塢化的同時,也保留了日本漫畫版的精髓部分,搞笑橋段也老少鹹宜。
  • 中國機器人競賽20年:技術、教育與未來工程師
    舉辦一個更具觀賞性和更大影響力的機器人比賽,不僅可以培養出大量的優秀工程師,還可以在社會上塑造崇尚技術的青年工程師文化。自2012年以來,全球機器人行業風險投資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5%,到2019年已達54億美元,機器人行業成為近十年最熱門的行業之一。行業的興起催生出龐大的人才需求,技術工程師將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戰略資源,支撐機器人基礎技術和理論的研究、機器人核心部件和產品的研發應用。如何培養足夠數量且符合產業需要的優秀工程師,成為機器人教育的重要歷史使命。
  • 《鐵臂阿童木》,科幻動漫的先驅,聞名於世的科幻動漫領跑者
    1963年,被正式搬上電視屏幕的《鐵臂阿童木》開啟了日本觀眾暢遊宇宙、幻想未來的大門,可以說是日本最早的科幻動畫片,也是日本第--部電視連續動畫。《鐵臂阿童木》內容介紹:未來世界,在科學技術省任職的天馬博士熱衷於製造人形機器。可是兒子Toby不幸在車禍中喪生,於是他嘗試按照兒子生前的模樣製造了一個機器人,賦予它超常本領:十萬匹馬力和七種武器。
  • 《鐵臂阿童木》珍藏幕後設定資料大合集!
    作 品 簡 介 有個可愛的機器人眼睛是探射燈,腳底踩著噴射引擎,屁股安裝了機關槍,哈哈,一聽這配置就知道我們今天的主人是誰了吧?沒錯,就是阿童木!「阿童木!宇宙的保護神!」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鐵臂阿童木》的珍藏幕後設定資料吧!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小編應該沒有看過阿童木的動畫片,依稀記得小時候在家中找到了幾本阿童木的小人書,這也是第一次接觸到機器人這個概念,當時看完後想的應該是自己可不可以像阿童木那樣飛起來之類的。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阿童木的歷史,看看這個日本最早的機器人。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小編應該沒有看過阿童木的動畫片,依稀記得小時候在家中找到了幾本阿童木的小人書,這也是第一次接觸到機器人這個概念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阿童木的歷史,看看這個日本最早的機器人。 漫畫家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本來的名字就叫「手冢治」,因為特別喜歡獨角仙一類的昆蟲,所以在名字後面加上了一個「蟲」,並當做自己的筆名來使用。
  • 美研究所研發色情機器人 銷售前景可觀
    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27日報導,2007年英國人工智慧專家大衛·利維曾在著作中闡述了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愛與性。根據他的觀點,人類在5年後就能研發出性愛機器人;而40年後,人類有可能會愛上機器人。利維的看法是基於人類在機械工程和計算機編程方面的不斷革新,還有色情產業蒸蒸日上的發展狀況。
  • 最愛拍科幻電影的西方國家,為什麼最怕機器人?
    在將生產線實現自動化,提高了效率和產量之後,日本成為向其他國家出口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國家之一。」當一些工程師開始從製造功能性工業機器人轉向製造能與人類互動的類人機器人時,日本獨特的歷史背景或許會影響到人們對於機器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