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11月22日文章,原題:日本讓「阿童木」從動漫飛向戰場日本動漫能夠風靡世界、吸引眾多粉絲,與其刻畫的不少懲惡揚善的「戰士」密切相關,鐵臂阿童木、機動戰士高達、鐵甲萬能俠就是其中代表。粉絲們對這些動漫主人公津津樂道並喜愛有加,因為它們身懷絕技,是可以橫掃一切的戰鬥型機器人。而今,這些只存在虛擬世界的「機械戰士」,正在走向現實。
最近,日本豐田公司宣布,將於明年在美國矽谷設立新公司,專門用於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研究(AI)。值得關注的是,新公司的CEO將由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等研究計劃局項目主管擔任。日媒爆料稱,該主管是軍事機器人研發項目的領軍人物。
可以說,豐田成立的新公司,顯然不是研發什麼能夠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護理機器人等民用產品,而是研究「軍事機器人」。
近年來,日本在軍事領域的一系列新動向引起了外界高度矚目和警惕。其中,日企將民用研究轉向軍事研發的步伐不斷加快。一些日媒甚至對此指出,善於在動漫領域發揮想像力的日本民族,也需要在未來軍事武器研發、製造上進一步轉換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力。
就拿日本研發的「鐵臂阿童木」來說,不但有著包括10萬馬力核驅動力在內的七種奇特武器,還擁有超乎常人的「冷酷思維」,堪稱最先端的戰鬥機器人。而目前,日本防衛省和軍工產業人士向外界通俗易懂地介紹未來最尖端武器時,也往往以這些動漫作品中登場的「戰鬥型機器人」為例進行說明。
而這些「戰鬥型機器人」本身所代表的,正是當今軍事領域備受矚目的致命性自動武器(LAWS)。日本業內專家比喻稱,世界有關國家著力研發武器的終極目標,無疑就是「鐵臂阿童木」這樣的「戰鬥型機器人」。
日本不少中堅科研人士也紛紛表示,除了嘻嘻哈哈欣賞娛樂之外,有必要對日本動漫中的這些軍事「潛力股」,進行真正的技術分析和鑽研。而在日本軍界人士眼中,「鐵臂阿童木」有著無與倫比的超級軍事戰鬥力。相比之下,機動戰士高達和鐵甲萬能俠都是「駕駛員」,需進入其內部進行操作,未來在實際運用方面有潛力發展成為傳統戰車、戰鬥機的升級版。而「鐵人28號」則需要不小的遙控器,同樣受到操縱者的意念影響。
「鐵臂阿童木」無論從原動力的性質方面,還是貼近人類思維方面,都是日本政府和民間技術人士公認的頂級產業化目標。而且,在現實應用中,人為操作的軍用無人機正是其進程的階段之一,未來無需人類指揮依靠自身判斷和思考進行攻擊的「鐵臂阿童木」,很有可能出現。
人工智慧是當今國際科技領域廣為關注的前沿科學之一。雖然不少國家有良知的科學家和學者從人道、倫理等多方面對「鐵臂阿童木」型戰鬥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持慎重和反對態度。但是,大力推進新型戰鬥機器人研究和設計的機構與學者同樣比比皆是。
日本全力打造「鐵臂阿童木」,除了其背後潛藏的巨大商業利潤外,日本政治不斷軍事化,也是不容忽視的推動力之一。曾經因維護安寧、除暴安良風靡一時的「鐵臂阿童木」,一旦被軍事化而飛向戰場,不但會痛傷崇尚正義的動漫迷的心,而且還會讓人們喪失更多堅守和平的正能量。(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