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讓「阿童木」從動漫飛向戰場

2021-01-14 環球網

日本新華僑報11月22日文章,原題:日本讓「阿童木」從動漫飛向戰場日本動漫能夠風靡世界、吸引眾多粉絲,與其刻畫的不少懲惡揚善的「戰士」密切相關,鐵臂阿童木、機動戰士高達、鐵甲萬能俠就是其中代表。粉絲們對這些動漫主人公津津樂道並喜愛有加,因為它們身懷絕技,是可以橫掃一切的戰鬥型機器人。而今,這些只存在虛擬世界的「機械戰士」,正在走向現實。

最近,日本豐田公司宣布,將於明年在美國矽谷設立新公司,專門用於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研究(AI)。值得關注的是,新公司的CEO將由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等研究計劃局項目主管擔任。日媒爆料稱,該主管是軍事機器人研發項目的領軍人物。

可以說,豐田成立的新公司,顯然不是研發什麼能夠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護理機器人等民用產品,而是研究「軍事機器人」。

近年來,日本在軍事領域的一系列新動向引起了外界高度矚目和警惕。其中,日企將民用研究轉向軍事研發的步伐不斷加快。一些日媒甚至對此指出,善於在動漫領域發揮想像力的日本民族,也需要在未來軍事武器研發、製造上進一步轉換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力。

就拿日本研發的「鐵臂阿童木」來說,不但有著包括10萬馬力核驅動力在內的七種奇特武器,還擁有超乎常人的「冷酷思維」,堪稱最先端的戰鬥機器人。而目前,日本防衛省和軍工產業人士向外界通俗易懂地介紹未來最尖端武器時,也往往以這些動漫作品中登場的「戰鬥型機器人」為例進行說明。

而這些「戰鬥型機器人」本身所代表的,正是當今軍事領域備受矚目的致命性自動武器(LAWS)。日本業內專家比喻稱,世界有關國家著力研發武器的終極目標,無疑就是「鐵臂阿童木」這樣的「戰鬥型機器人」。

日本不少中堅科研人士也紛紛表示,除了嘻嘻哈哈欣賞娛樂之外,有必要對日本動漫中的這些軍事「潛力股」,進行真正的技術分析和鑽研。而在日本軍界人士眼中,「鐵臂阿童木」有著無與倫比的超級軍事戰鬥力。相比之下,機動戰士高達和鐵甲萬能俠都是「駕駛員」,需進入其內部進行操作,未來在實際運用方面有潛力發展成為傳統戰車、戰鬥機的升級版。而「鐵人28號」則需要不小的遙控器,同樣受到操縱者的意念影響。

「鐵臂阿童木」無論從原動力的性質方面,還是貼近人類思維方面,都是日本政府和民間技術人士公認的頂級產業化目標。而且,在現實應用中,人為操作的軍用無人機正是其進程的階段之一,未來無需人類指揮依靠自身判斷和思考進行攻擊的「鐵臂阿童木」,很有可能出現。

人工智慧是當今國際科技領域廣為關注的前沿科學之一。雖然不少國家有良知的科學家和學者從人道、倫理等多方面對「鐵臂阿童木」型戰鬥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持慎重和反對態度。但是,大力推進新型戰鬥機器人研究和設計的機構與學者同樣比比皆是。

日本全力打造「鐵臂阿童木」,除了其背後潛藏的巨大商業利潤外,日本政治不斷軍事化,也是不容忽視的推動力之一。曾經因維護安寧、除暴安良風靡一時的「鐵臂阿童木」,一旦被軍事化而飛向戰場,不但會痛傷崇尚正義的動漫迷的心,而且還會讓人們喪失更多堅守和平的正能量。(蔣豐)

相關焦點

  • 日華媒:從動漫飛向戰場 日本將阿童木用於軍事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日本動漫能夠風靡世界、吸引眾多粉絲,與其刻畫的不少懲惡揚善的 「戰士」密切相關,鐵臂阿童木、機動戰士高達、鐵甲萬能俠就是其中代表。但如今,這些只存在虛擬世界的「機械戰士」正在走向現實。  最近,日本豐田公司宣布,將於2016年在美國矽谷設立新公司,專門用於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研究(AI)。
  • 日本動漫之父奠定動漫事業開端,阿童木成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美國企圖利用動漫佔領日本,動漫業經歷了漫長的冬天,但在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時,仍有很多動漫家堅守陣地,期間還創作了部分優秀作品。1956年,東映動漫株式會社的成立讓動漫的出版及發行有了堅強的後盾,日本動漫逐漸恢復了元氣並邁出新的一步。
  • 動漫閒聊——鐵臂阿童木
    既然都提到漫畫之神手塚治虫了,那乾脆就動漫閒聊一下他的著名作品——阿童木吧。不過關於阿童木的起源我一直有所疑惑,在我的印象裡貌似有兩個阿童木,一個是天馬博士思念自己的兒子所製造的,然後遺棄被茶水博士收養,還有一個是茶水博士製造的,只是有一次意外阿童木被彈到了過去,由於過去的科技不發達,無法給阿童木充能,所以他就慢慢地荒廢了(印象中還有個像螞蚱一樣大小的女外星人一直陪著這個失去能量的阿童木)。
  • 日媒:中國"二次元"消費力驚人 年輕人熱衷動漫不吝花錢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的動漫在中國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9日報導,7月22日,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辦的中國彈幕網站「嗶哩嗶哩視頻(BiliBili,簡稱B站)」上海漫展活動中,日本女歌手Aimer、9人女團Aqours等6組日本歌手在現場熱情獻唱,到場的年輕人熟悉每一首歌曲,在歌手們唱著日語歌時,臺下觀眾全體起立,現場歡呼聲不斷,應援手燈的光亮匯作萬千星輝。
  • 手塚治虫用鐵臂阿童木給日本動漫確定框架,後來者都被困死在裡面
    手塚治虫是日本戰後動漫產業的開創者之一,因為其突出的貢獻而被尊稱為「漫畫之神」。在手塚治虫的諸多作品裡,國內動漫愛好者比較熟知的可能是《鐵臂阿童木》。1981年,中央電視臺引進播出這部日本動畫片,成為無數國內動漫愛好者的美好回憶。
  • 《鐵臂阿童木》,科幻動漫的先驅,聞名於世的科幻動漫領跑者
    導語:科學幻想類題材是日本動漫的主流之一,其形成是基於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二戰結束以後,日本民族迫切需要尋找精神的回歸和重建,整個社會認為機械是堅固無敵的,掀起了崇拜英雄、迷信高科技戰鬥武器、崇尚機器力量的熱潮。
  • 日本AI「復活」阿童木之父?來說說阿童木在潮流藝術的「復活」
    《鐵臂阿童木》《火鳥》《怪醫黑傑克》大家都不陌生,如今這位漫畫大師離世已有 31 年,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曾為我們的童年注入了夢幻的色彩,讓我們無法忘卻。///近日,手塚治虫的「新作」《斐多》即將面世,當然,這部新作並非真正出自手塚治虫之手,而是人工智慧模仿其作品風格生成的。
  • 動漫歷史的開端是《鐵壁阿童木》,動漫紀元的開闢是《EVA》
    真正開闢動漫歷史的是《鐵壁阿童木》手塚治虫:「鐵臂阿童木是我一生的敗筆,我輸給了金錢與名聲。」這是大作家的心聲。鐵壁阿童木在這部動畫片中,講述了阿童木不斷成長的故事,很多東西不是只有小孩子看得見,甚至連大人都看出來其中的道理,作為一部積極向上的教育動畫片,《鐵壁阿童木》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 米老鼠、白雪公主、鐵臂阿童木……400餘件動漫原作亮相國圖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周瑋)「動漫原畫特展——一支鉛筆誕生的世界」日前亮相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  本次展覽集中展出了400餘幅動漫原畫與珍稀賽璐璐,包括迪士尼經典動畫電影以及熱門日本動漫等。大部分作品是首次在國內展出。喜愛日本漫畫的讀者可以在這個展覽中看到《七龍珠》的手稿、《海賊王》的賽璐璐。此外,還有《城市獵人》《名偵探柯南》《鐵臂阿童木》等漫畫的原畫和賽璐璐。其中,多件展品都有沃爾特·迪士尼的親筆手籤。
  • 日媒:來中國參加B站動漫活動,產生了身在日本的錯覺
    日經中文網8月9日發表《在B站漫展遇見中國未來消費的主人翁》一文。文章作者小高航指出,自己身居海外,但有時會產生仍在日本的錯覺。這種情況往往是因嘗到美味的日料、聽到電視和收音機播放日本音樂的時候。不過,在中國他竟也產生了這樣的錯覺。這是發生在中國彈幕網站「嗶哩嗶哩視頻(BiliBili,簡稱B站)」的上海漫展採訪時的事情。
  • 日媒:以後有中文導遊帶你巡遊日本動漫聖地了!
    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導日媒稱,向訪日遊客提供服務的日本新興企業otomo將與一般社團法人動漫旅行協會攜手,開發正式的「聖地巡禮」旅遊產品,由導遊帶領訪日外國遊客巡遊作為動漫作品舞臺的地點和建築。計劃從10月下旬開始接受預約。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小編應該沒有看過阿童木的動畫片,依稀記得小時候在家中找到了幾本阿童木的小人書,這也是第一次接觸到機器人這個概念,當時看完後想的應該是自己可不可以像阿童木那樣飛起來之類的。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阿童木的歷史,看看這個日本最早的機器人。
  • 日本漫畫界的祖師「手塚治虫」,他的成就可不只限於創造了阿童木
    因為毫無節制的武器實驗,太平洋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時美國在日本大肆推行核能這一點也嚴重影響了日本平民的生活。在此環境下,手塚治虫創作了阿童木,「阿童木」這個名字是音譯來的,它原本的日文名字其實也是音譯「Atom」得來的,這個詞的意識就是原子(核)。而阿童木的妹妹烏蘭,其實就是英語中「鈾」音譯(Uran是Uranium簡化,做原子彈的原料)。
  • 聲優勝田久去世享年92歲 曾飾演鐵臂阿童木的茶水博士
    聲優勝田久去世享年92歲 曾飾演鐵臂阿童木的茶水博士 時間:2020-02-23 10:39:24
  • 日媒:中國動畫即將登陸日本 動漫迷盼"成功逆襲"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導 日媒稱,中國國產新動畫片《雛蜂》的日語配音版將於15日起通過視頻網站YouTube等面向日本播放。由於中國觀眾普遍認為國產動畫片水平與日本差距較大,此次中國動畫片「逆襲日本」受到了動漫迷們的熱切關注。
  • 《阿童木起源》劇評
    去年,在網上看到了這個動漫的資料。挺感興趣的,因此就追著這部動漫看了下去。看得比較慢,昨天才看完,覺得還不錯,分享給大家! 動漫講述了在未來日本遭遇了原因不明大災害,日本國土幾乎毀滅殆盡,在災害發生後的5年日本逐漸走向復興,而在日本的某所大學中年輕的天馬博士和茶水博士正在努力的研究機器人技術,他們一起研發出智慧機器人A106擁有智慧和情感
  • 鐵臂阿童木
    1957年4月 - 連環畫劇戲劇《鐵臂阿童木》開始在東京電視播出。 1962年9月 - 動畫版《鐵臂阿童木》開始製作(由漫畫改編的第一版電視動畫,以下簡稱第一版,又稱蟲製版)。
  • 日媒票選最受歡迎的手塚治虫作品,阿童木第八,多羅羅第二
    手塚治虫被稱為日本漫畫之神,不僅對日本漫畫影響深遠,而且在動畫領域也做出了諸多貢獻。為了紀念他誕辰90周年,日本媒體近日對這位大神的作品進行了投票調查。一起來看看。「總選!以高超的敘事手法和叛逆不羈的超現實主義幻想,成功打破了早期新漫畫的各種教條和框架,使這部作品成為日本漫畫界不朽的佳作。它與永井宏的《惡魔人》,池田裡代子的《凡爾賽玫瑰》並稱為70年代的三大漫畫作品。這也是全球首部取得商業成功的醫學動畫片。它是此後的第一部醫學動畫片,是原創者的作品。
  • 譯製動畫片《鐵臂阿童木》,國內引進的首部外國電視動畫片
    》《鐵臂阿童木》的作者是日本著名漫畫家手塚治虫。1942年,手塚治虫在日本觀看了由萬氏兄弟創作的《鐵扇公主》後,他被這部中國動畫電影深深的打動了,片中的孫悟空給手塚治虫帶來了靈感,從此他決定創作動畫片。1952年,手塚治虫創作出了轟動日本的漫畫《鐵臂阿童木》。
  • 《阿童木起源》追加聲優公開
    作為很多人的動漫啟蒙之作,手塚治虫的《阿童木》在動漫界影響巨大,因此將在4月播出的前傳《阿童木起源》也引起了大量關注。此前官方公布了主役三人分別是中村悠一、寺島拓篤和井上雄貴。近日,官方公布了追加聲優的陣容以及本作ED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