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漫威年度大作《驚奇隊長》仍把持單日榜首,累計票房逾6億元人民幣,但環比近七成的跌幅令人憂心;《綠皮書》和《夏目友帳人》則分列2、3位,繼續刷新超越預期的表現。
另一方面,同樣在上周五開畫的日漫《魔神Z》陷入沉寂,單日進帳縮水至不足3萬元,目前總成績剛剛達到30萬元,僅相當於同期《夏目友人帳》的1/300左右。
這麼觸目驚心的差距似乎與《魔神Z》的地位不符:搜狗百科顯示,《魔神Z》是日本機器人動漫作品,1972年第42期(10月2日號)~1973年第35期(8月13日號)間連載,全部44回(未完)。該動漫為開創日本動畫史上搭乘式巨大機器人類型作品的始祖,對於後來所繁衍出的各式各樣變化題材分流作品的影響極其深遠。
在《魔神Z》的豆瓣資料頁上,該片的內地公映版刪減了1分鐘片段,傳聞原因是部分畫面不合審核標準;而《魔神Z》在影迷社區上甚至未投放配音版預告片,可見在營銷上近乎處於「棄療」狀態。
另一方面,早在2018年1月13日《魔神Z》就在日本公映,可見此番引進已延宕超過一年時間,《魔神Z》的粉絲可能早已通過其他渠道「解饞」,這進一步加劇了《魔神Z》在院線端的下墜幅度。
當然,選擇與《驚奇隊長》「撞檔」也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讓《魔神Z》迅速迷失在漫威的旋風攻勢中;顯然《夏目友帳人》的準備更加充分,不僅通過預售迅速鎖定票房收入,還提檔一天並奪下單日桂冠,成功讓口碑效應獲得發酵空間(更多報導見
首映2千萬登頂,預測直降35%,《夏目友人帳》再試日漫水溫?)。
當然,《魔神Z》的暫時失利並不能抹殺其在影史的獨特作用:據時光網報導,從鐵人28號、魔神Z、高達到新世紀福音戰士,《魔神Z》開創了駕駛員與機器人融為一體的新模式,最終也啟發「陀螺」拍攝了《環太平洋》。
客觀來說,《魔神Z》的低票房應該歸咎於批片公司的操作不當,未來若有新的劇場版要引進國內市場,這些教訓值得引以為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