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電影「復活」,轉戰線上成過去時?

2020-12-22 騰訊網

疫情給院線電影開了一個口子,在目前全球電影發行的規則裡,院線佔有了電影播映的最初黃金期,黃金期一過才能上線,這一播映期是院線死守的生存底線,而在這次疫情期間,院線的底線確實被踏破了。這也註定了對於單個影片來說,轉戰線上將成為一種特殊的商業手段,但對於影企來說,是趨勢。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

文/張穎

今天(7月20日)是院線復工第一天,也是上海電影節線下展映影片「開票」首日,多家媒體都在紛紛報導「首日」票房戰績。根據貓眼數據,全國影院復工首日的預售票房為140.4萬,觀影人次5萬。根據淘票票數據,上影節開票5分鐘售出9.8萬張電影票;開票10分鐘,售出10.8萬張;開票1小時,售出12.8萬張,售罄率達到97%。

這一搶票熱度與往年相比絲毫不減。兩個維度的票房數據體現了電影院線的「復活」態勢,線下娛樂的復甦成了必然。當媒體紛紛為「走進電影院」添把火之時,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國際電影節、坎城電影節今年首開「線上展映模式」,即部分院線電影會在線上進行展映,讓人不禁想到此前「院線電影首映轉戰線上」這一焦點性話題。

這是疫情未了不得已而為之還是一種新趨勢使然?

國際影展打破屬地狂歡

疫情倒逼線上展映模式初步成型

今年以前,大型國際影展成了舉辦地影迷的狂歡節,當地院線會上映一批國內不公開上映的國外新片,一些網上找不到片源的經典老片也會二度上映,而這也是上海電影節期間上海各大院線最忙的日子,門口人頭攢動,不乏一些外地影迷趕來。

開啟線上展映無疑將給不在當地的影迷帶來福音,電影節、影展的紅利將得到更多釋放。據悉,開啟線上展映最早的是坎城,被稱為「雲展映」,為此還投入了技術手段,開啟了全球性質的線上展映,在中國是通過優酷視頻開放了坎城影展專區,而上海電影節也已經宣布採用這一模式。

7月初開放的坎城線上展映只有幾部影片,這是讓影迷意猶未盡之處,在觀看權限上,大部分影片需要單片付費或者加入網站會員。片源少或與片商對盜版的擔憂有關,同時也是初步試水期的一種保守選擇。至於上海電影節線上展映影片的數量多少,還不得而知。

總體來看,「線上」是不能拋棄的道路,是一種備選方案,萬一疫情出現特殊變化,線下活動轉戰線上也不是沒可能。同時,選擇線上已經深刻影響了國內電影的發行,目前積壓的作品實在太多了。

《囧媽》呼聲高惹爭議

卻是院線電影發行方式的一次革新

院線轉戰線上首映,《囧媽》開了先河。在宣布網絡上映之時,《囧媽》贏得了呼聲,是因為一種「靈活性」,一種對「賀歲檔」缺憾的彌補,符合了大眾的需求和心理。但該片在播映之後卻反響平平,口碑撲街,同時也遭到了院線的不滿情緒。院線電影轉戰線上到底行不行?

從《囧媽》的口碑來看,院線電影並非都適合線上首映,《囧媽》的節奏不夠緊湊,而網絡影視需要上線一開始播出就抓人眼球,需要強情節、需要一定的煽動力畫面、需要較多的起起伏伏來保持用戶觀看的持久性,這與置身於電影院環境下準備花一兩個小時停留在大熒幕面前的觀眾有著本質不同。

但從疫情突發而來的不可抗力、從發行渠道的特殊限制角度來說,有專業人士認為,《囧媽》轉戰網絡上線,說明電影發行方式愈加靈活,網絡發行渠道受到了重視,多一個回收成本的渠道無疑是好的,網絡發行在可能血本無歸的危機面前,成了院線電影的小小保護傘。

可以說,疫情也給院線電影開了一個口子,在目前全球電影發行的規則裡,院線佔有了電影播映的最初黃金期,黃金期一過才能上線,這一播映期是院線死守的生存底線,而在這次疫情期間,院線的底線確實被踏破了。這也註定了對於單個影片來說,轉戰線上將成為一種特殊的商業手段,但對於影企來說,是趨勢。

從自救到是執行戰略

傳統影視企業謀求「深網」轉型

近幾年來,影視寒冬一直沒有消退,很多傳統電影企業紛紛謀求自我拯救,已經布局了線上業務領域。但是過去,傳統影視企業是「觸網」,是臺網一體、院線與網絡一體,現在是進行「深網」發展、「純網」布局,製作純網發行的作品。比如,華誼兄弟在入股網劇製作公司之後,宣布全面進軍網絡電影市場。

今年初,又有一批企業試水直播、短視頻、網絡影視,搶食線上娛樂發展機遇,甚至從小試牛刀走向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轉戰線上從擺脫危機的自救變成實質性的公司發展戰略。而對於線上影視發展來說,更多傳統影視進入帶來了大量的資金和人才,對於整個行業會更加利好。

總之,轉戰線上不能操之過急,對作品發行、公司發展都需要從長計議。對於院線電影市場來說,線下場景帶來的觀影體驗仍然難以被取代,因此院線市場的用戶群與網絡影視的用戶並非形成了搶奪分散,兩種觀影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付費市場,可以實現一種良性競爭。

而對於片商來說,當前有限的上座率要求才是決定什麼時候上映、要不要轉戰線上的關鍵,而轉戰線上的適應性和效果又是必須評估和慎重考慮的問題。在當前院線復工的熱度下,是爭奪這一放映窗口期還是在低上座率要求下選擇繼續等待,將成為片方拿捏的又一個重點。

歡迎關注抖音、快手帳號「傳媒內參-劇綜教教主」

(ID:juzongjiao)帶你看綜說劇

相關焦點

  • 影院復工一百多天後,為何還有院線電影轉網?
    回顧2020年的電影業,「院線電影轉網」是個繞不過去的高頻詞。 年初《囧媽》的一聲驚雷,拉開了院線電影轉網的序幕。截止到目前,至少已經有19部院線電影已經或即將在網絡視頻平臺首播。
  • 《花木蘭》院線轉網上發行背後:實體影院與線上放映模式之爭
    也有人指出,這些商業大片轉網放映只是在疫情下的無奈之舉,以及迪士尼這樣的巨頭發展流媒體戰略的需要所致,並不會明顯影響商業大片未來的放映趨勢。線上發行成趨勢?疫情影響下,全球電影院都停擺。該公司副總裁焦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花木蘭》轉網放映首要原因是北美疫情仍然嚴重,影院無法正常營業,此前《花木蘭》上映檔期一拖再拖,從其2018年開始生產拍攝到如今的發行周期來看,經不起再延期,迪士尼也想及時收回成本。此外則是和迪士尼的流媒體戰略相關,疫情階段,國內外視頻網站會員數增加,包括之前環球影業的電影《魔發精靈2》線上發行效果不錯,迪士尼也想在流媒體這個市場分得一塊蛋糕,。
  • 電影《花木蘭》放棄北美院線發行轉投線上,中國檔期未定
    在歷經數次撤檔之後,8月5日,迪士尼宣布電影《花木蘭》將放棄在北美院線發行,改為在流媒體平臺Disney+付費放映,上線時間為9月4日。事實上,在Disney+上看《花木蘭》,價格並不便宜。對於明顯高出普通院線的價格,迪士尼CEO鮑勃·查派克認為,「對於這樣一部優質的電影,這樣的價錢很合理。」據悉,除北美之外,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可能線上放映《花木蘭》,沒有Disney+業務或者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和地區將繼續選擇院線發行的形式。
  • 西瓜不看腰部、優愛騰提高分成:院線影片轉網記
    這種操作勢必對現有分帳模式為主的網絡電影市場形成衝擊。無論是院線影片轉網,還是轉網免費後帶來的平臺角力,在疫情特殊情勢下,電影市場註定充滿變局。那些今年上映不了的院線電影,如何抵抗轉網的誘惑今年五一,影院開門無望,旅遊行業也沒有完全放開。那些原本打算今年上院線的電影是否會選擇在五一檔期間轉至視頻平臺首映,進一步打開影片院轉網的局面呢?為了分析這一猜想的可能性,河豚影視檔案盤點了一下原定於今年上映的頭部和中腰部影片。
  • 西瓜不看腰部、優愛騰提高分成:院線影片轉網記-虎嗅網
    這種操作勢必對現有分帳模式為主的網絡電影市場形成衝擊。無論是院線影片轉網,還是轉網免費後帶來的平臺角力,在疫情特殊情勢下,電影市場註定充滿變局。那些今年上映不了的院線電影,如何抵抗轉網的誘惑今年五一,影院開門無望,旅遊行業也沒有完全放開。那些原本打算今年上院線的電影是否會選擇在五一檔期間轉至視頻平臺首映,進一步打開影片院轉網的局面呢?
  • 院線電影網播會成潮流趨勢嗎?
    原標題:院線電影網播會成潮流趨勢嗎?華納兄弟影業主席託比·埃默裡奇稱還未考慮2021年之後的電影行業發展,不能確定該計劃是臨時性的還是永久的,會視情況而定。  不過,此舉讓不少好萊塢人士認為華納的這番說辭很「虛偽」,一旦開始線上線下同步上映,整個行業都會很被動,幾乎不可能再回歸傳統模式。  線上播放也能收穫高「票房」  在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國產影片,也選擇了線上播出。
  • 好萊塢電影開啟線上點播模式,院線電影網播或成為全球趨勢
    2020年《囧媽》《肥龍過江》先後開啟院線轉網新模式,近日,由導演於淼,演員大鵬、柳巖主演的電影《大贏家》,成為了今年第三部與流媒體 「結姻」的院線電影。疫情還未完全褪去,靜默已久的影院還在復甦階段,此前被迫改檔、撤檔的院線電影與其拿著 「錢景不明」的號碼牌等待院線安排上映,不如將籌碼全部放上流媒體的平臺。這種「自救」方法,除了內地在使用之外,好萊塢也開啟線上點播模式。
  • AMC院線不再放映環球電影,院轉網是否是腰部...
    但這種行為也徹底惹怒了院線方,據外媒報導,美國第一大商業連鎖院線AMC對環球影業進行了猛烈抨擊,宣布將不再放映該公司的任何一部電影。AMC院線不再放映環球電影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美國關閉各大院線,多部好萊塢影片撤檔,為應對疫情對影視行業的影響,很多製片公司開始嘗試線上點播。
  • 特殊時期網絡院線大提速?甄子丹新片也轉網了
    硬糖君之前已經寫到,字節跳動與歡喜傳媒聯手促成徐崢春節檔電影《囧媽》轉網。此舉除遭遇傳統院線大規模聲討,勢必也會給春節檔其他選手以及長視頻巨頭們造成壓力。 當時,亦有不少群眾跑去其餘春節檔電影「勸轉」。
  • 看電影選院線還是選網絡,答案是「好電影」
    從字節跳動收購《囧媽》開始,到《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疫情期間幾部轉網的院線電影並沒有讓人發出「欠一張電影票」的感嘆。面對轉網誘惑,真正屏得住氣的,還是那些有實力、有自信的佳作。而那些比上不足、比下也未必有餘的影片,此時轉網也許是更聰明的策略。
  • 全球電影市場停擺近半年 線上放映逐漸成常態選擇
    宋佳在回收每經影視記者採訪時描寫了二季度用戶在視頻平臺上觀影的趨勢: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大家宅在家裡的時間客觀上變長了,同時有少少2019年四季度的院線新片上線,電影頻道2019一季度觀影人次和觀影時長都有所上漲。但二季度視頻平臺院線新片發現了巨大缺口,因為大頭部缺失,愛奇藝電影板塊的觀影人次在2月到達一個極峰後不斷滑落。
  • 美國院線迎至暗時刻,華納兄弟明年17部電影全面轉網
    此次華納宣布明年17部電影同步在HBO Max放映,意味著取消院線窗口期,華納電影在北美院線上映當天將同時在流媒體上線。電影在HBO Max同步放映,對於華納而言無奈但明智。截至2020年12月5日06:39分,美國新冠肺炎現有確診病例高達576.53萬人,累計死亡人數約28.4萬人。
  • 零窗口期院線轉網絡播放,《妙先生》為什麼不太妙?
    ,這在國內動畫電影的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也許是首周1000多萬的票房表現並不能讓光線彩條屋感到滿意,《妙先生》宣布在8月7日網絡上線,以此挽回排片少口碑差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但這一院線轉網絡的舉動,也讓諸多影院感到不滿。一位影城負責人告訴數娛夢工廠,《妙先生》的密鑰只有7天,後面不會在有新的排片場次了。回過頭看,《妙先生》的大銀幕之旅從一開始就並不平坦。
  • 華納兄弟宣布取消院線窗口期:中國電影會縮短窗口期嗎?
    自流媒體誕生以來,儘管爭議不斷,但過去幾年,流媒體與線下影院各自靜好。重磅電影「先在電影院播放,後經歷一段時間的窗口期再登陸流媒體」已成業界共識,但窗口期從最初的3個月一步步縮短至20天左右。  新冠疫情打亂了電影行業原本的秩序。12月4日,華納兄弟宣布,2021年在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Max,即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取消院線窗口期。
  • 《致命復活》定檔 災難題材電影「引爆」影院
    本文轉自【電影網】;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定檔7月31日全國上映,並隨之發布了定檔海報。面對院線電影空窗期許久的情侶檔,該影片作為疫情過後首部災難電影,熱度極高。定檔海報壓抑驚悚 中國版《釜山行》再現奪命疫情《釜山行》、《流感》作為曾經的現象級災難電影,不僅勝在技術層面,還契合了韓國電影對於心理恐懼和人性的精準把控,另外也有它的政治寓意。
  • 華納兄弟宣布明年17部電影「院轉網」,全球影院要經歷水深火熱了?
    此前,迪士尼和環球影業已經選擇直接在流媒體平臺上發行一部分電影,比如《花木蘭》登錄了Disney+,環球影業也在流媒體平臺上新了奇幻電影《魔發精靈:世界之旅》。11月,華納兄弟宣布將於12月25日在影院和自有的流媒體服務HBO MAX同步發行《神奇女俠1984》。
  • 華納兄弟取消窗口期 美國院線不滿 中國院線是否應該焦慮?
    自流媒體誕生以來,儘管爭議不斷,但過去幾年,流媒體與線下影院各自靜好。重磅電影「先在電影院播放,後經歷一段時間的窗口期再登陸流媒體」已成業界共識,但窗口期從最初的3個月一步步縮短至20天左右。新冠疫情打亂了電影行業原本的秩序。12月4日,華納兄弟宣布,2021年在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將同步登陸HBOMax,即北美院線上映當天也上線流媒體,取消院線窗口期。
  • 本周院線兩大主力電影上映,院線電影熱度有望回暖(12月第3周)
    又到了每周院線電影推介的環節 本周新上映的電影不多 但是終於有值得期待的大片上映一部華語片,一部好萊塢超英片 嗯,都是和「英雄」有關的主題 話不多說 一起來看看,這周院線電影: 緊急救援
  • 2019院線電影盤點
    在1994年,這個註定被影史銘記的年份過去25年之後,上帝似乎又想看電影了,於是有了昆汀的第九部長片《好萊塢往事》,有了馬丁·斯科塞斯十年磨一劍的《愛爾蘭人》,有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座金棕櫚《寄生蟲》,有了第一部拿下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漫改電影《小丑》……而2019,內地院線則迎來了喜憂參半的一年
  • 2020院線電影盤點——排名第一的片子有何神奇火花?
    對於電影業來說,2020是動蕩,從停工178天的中國院線,到至今仍沒從疫情陰翳中走出來的全球影市,社交距離和口罩隔開了人與人,也隔離了觀眾和銀幕,黑暗中那方供人們自由翱翔的小天地,卻在今年成了許多人無法踏足的地方; 是堅守,在前路未知的迷茫當中,有人無奈地離開,而更多人選擇了178天,甚至更長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