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影市場停擺近半年 線上放映逐漸成常態選擇

2020-12-06 財經報導者

「電影行業停擺的多米諾骨牌已經是到了我們身上,誠然現在視頻平臺也很艱辛,但還是要積極想辦法給用戶提供新片,希望盡我們很大的能力把行業撐住。誠然能撐多少算多少,我們能力也沒有那麼大,但還是希望多做少少嘗試。」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講到視頻網站電影播放受到疫情襲擊時說道。

1月中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發作,打得一切人措手不及。受此影響,很多涉及到線下的產業不得不按下了暫停鍵。事到現在,半年已過,電影院仍然沒有開門,大量早早定檔的影片選擇撤檔,新片延遲開機,國內外皆是如此。

疫情之下,原來欣欣向榮的電影行業被按下暫停鍵。據啟信寶數據,20191月至今,已有近1.2萬家影視類企業被註銷。「影院復工」成為電影行業甦醒的訊號,但基於公共安全、觀眾心態、票房預期多種考量,影院復工情況大約會持續不容樂觀,這一串疫情襲擊的多米諾骨牌也已經是壓到了視頻平臺這一塊上。

宋佳在回收每經影視記者採訪時描寫了二季度用戶在視頻平臺上觀影的趨勢: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大家宅在家裡的時間客觀上變長了,同時有少少2019年四季度的院線新片上線,電影頻道2019一季度觀影人次和觀影時長都有所上漲。但二季度視頻平臺院線新片發現了巨大缺口,因為大頭部缺失,愛奇藝電影板塊的觀影人次在2月到達一個極峰後不斷滑落。

電影作為內容板塊中的一環,陸續是視頻平臺疑惑用戶付費和會員留存的重要單方面,頭部新片缺失也在勢必程度上影響用戶在線花消電影的自願。為此,愛奇藝採取了多種補救措施,大量上線網絡電影、購買經典老片版權和四部院線電影轉網。但愛奇藝平臺測算數據闡揚,一部《流浪地球》這種體量的院線大片產生的價格,相當於10~15部A級網絡電影。顯然對比院線新片缺失的巨大襲擊,網絡電影和片庫電影即使大量上新,仍不及以緩解用戶對於院線新片的需求。

如果二季度電影人、影院、視頻平臺、用戶都陷入少新片的艱辛處境中,那麼下半年視頻平臺大約要花更長時間去穿越這個院線少新片的「至暗階段」。宋佳表示:「哪怕電影院第三季度能開門,院線新片上線視頻平臺也要到第四季度或往後。加之,原定的項目開機時間往後推遲,原來2019能夠大概收到的成品也要推遲到到明年。這就意味著視頻平臺用戶的院線新片『片荒』時間有大約持續很長時間。」全

全球熒幕偏僻無聲 觀眾飽受缺片之苦

1月23日,受疫情的襲擊,《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奪冠》等電影宣布撤檔,退出春節檔;1月24日,為了避免發作聚集性疫情,全國一切電影院宣布停業。國際情況趨勢方面,3月《偏僻之地2》宣布全球撤檔,隨後《花木蘭》《黑寡婦》《007:無暇赴死》《X戰警:新變種人》《多啦A夢:大雄的新空龍》等電影相繼宣布撤檔。

至今全球電影情況趨勢停擺已近半年。那些說著「後會有期」的電影也並沒有再見。

調研公司MoffettNathanson發布的6月研討報告闡揚,北美情況趨勢2020年度票房收入預計將減少一半,從2019年的114億美元下降到55億美元,降幅高達52%。

中國情況趨勢,憑證中國電影協會測算,全國影院如果在8月復工,全年票房預計為128億元,同比下降80%;如果10月復工,全年票房預計在6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91%。大量片方不僅面臨生存問題,也面臨後續上片的空間壓縮問題。

2020年一季度,迪士尼、維亞康姆CBS等好萊塢巨頭財報發現營收、淨利潤大幅縮水;國內影視行業26家A股上市公司,有20家虧損,佔比近八成。生存壓力背負在每一個電影從業者的身上,大量片方、影院和視頻平臺在過去的半年中,展開了多種技巧的自救和聯合互救。

國際情況趨勢,好萊塢電影片方歷史壓縮電影上線窗口期、轉網發行等技巧展開自救,20193月迪士尼、NBC全球、華納兄弟、哥倫比亞等公司的《冰雪奇緣2》《隱形人》《狩獵》《艾瑪》《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正理的慈悲》《喋死戰士》等多部電影選擇壓縮窗口期上線網絡平臺;4月,《邪術精靈2》《阿特米斯奇幻歷險》《漢密爾頓》等選擇索性上線首發,其中《邪術精靈2》創設了全球史上很高首周末數字下載紀錄。

國內情況趨勢,字節跳動和愛奇藝也採取了免費和付費兩種模式,舉辦電影轉網發行,字節跳動免費模式發行了《囧媽》《大贏家》兩部新片,20196月字節跳動轉向付費模式,單片付費模式上線動畫電影《無限》;愛奇藝以單點付費模式發行了《肥龍過江》《我們永不言棄》《春潮》《婚姻故事》四部新片;優酷以會員傍觀模式上線了《灰燼重生》《尋狗啟事》兩部文藝影片。至此,中國情況趨勢已有近10部新片歷史視頻網站舉辦網絡上映發行。

轉網影片在勢必程度上緩解了用戶對新片的需求,但對比大量頭部影片未能上映造成襲擊,當前上線的影片體量仍然不及以撐起一個能夠大概持續運轉的線上電影情況趨勢。愛奇藝數據闡揚,2020年上半年,院線新片觀影時長在其電影頻道總時長中的佔比,同比去年降幅明顯。

低票價在線放映:可行的模式 虧本的平臺

20191月和4月,中國情況趨勢和好萊塢分別發現首部院線電影轉到線上首發新片。線上放映逐漸成為全球電影片方的又一個常態選擇,全球範圍內已有超10部影片轉到線長舉辦放映。從喜劇動作電影《肥龍過江》到動畫電影《邪術精靈2》,從文藝片《春潮》到經典百老匯音樂劇電影版《漢密爾頓》,不難發現當前舉辦網絡首發上線的院線新片,普及為中等量級影片。這背後既有頭部片方對影院發行的對立,也有視頻平臺成本把控的聯盟掂量。

5月文藝電影《春潮》上線愛奇藝,上線首周即進入豆瓣熱門電影榜Top3,獲得大量好評,觀眾能夠大概非會員12元,會員6元的價格網絡點播傍觀該片。價格與以往院線下映往後再上網絡的影片基本持平。《春潮》總出品人、製片人,愛美影視CEO李亞平在回收每經影視記者採訪時表示:「《春潮》相對概略量電影更好調頭,愛奇藝這種模式使項目能夠大概進入情況趨勢流通,緩解投資人的壓力,團隊普及持支持態度。從上映反饋看,還是很熱烈和積極的,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也撫慰了主創們的少少遺憾。」《春潮》很後收入符合創作團隊預期,愛奇藝在購買之外,還憑證點映情況給了片方單方面誇獎。

相關焦點

  • 電影市場半年觀察:影院觀影期待度新高
    在過去的半年線下院線被按下暫停鍵、電影行業線上化提速;創造了單片付費、雲觀影等一批可貴的探索,也重塑了行業的發展格局。近日貓眼娛樂、愛奇藝電影、微博電影聯合推出《2020上半年度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從院線電影現狀、線上觀眾行為及視頻網站布局等多個維度,對電影行業進行全方位觀察,試圖勾勒出半年來電影行業變化的軌跡,開啟下半年復工復產的期待。
  • 2020年全國電影票房達204.17億元,中國成全球第一票房市場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最終定格,也標示著中國電影市場一年來共克時艱所取得的成就。這個數字與前兩年動輒五六百億的年度票房紀錄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是放在疫情衝擊、行業停擺178天的大背景下,2020年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對於整個電影市場而言都是一個振奮的消息。而且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204.17億,約合31億美元,超過北美成全球第一票房市場。
  • 疫情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市場必然趨勢
    (原標題:行業觀察|疫情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市場必然趨勢)在疫情籠罩下,中國電影院線全面停擺178天,這成為了眾多電影公司「從業二十多年來最難的事」,而在院線與流媒體之間選擇擁抱流媒體其實不失為電影公司的一種絕佳選擇。
  • 疫情影響蔓延視頻平臺:消失的檔期、遲到的新片與流失的電影用戶
    受此影響,很多涉及到線下的產業不得不按下了暫停鍵。事到如今,半年已過,電影院依舊沒有開門,大量早早定檔的影片選擇撤檔,新片延遲開機,國內外皆是如此。疫情之下,原本欣欣向榮的電影行業被按下暫停鍵。據啟信寶數據,今年1月至今,已有近1.2萬家影視類企業被註銷。
  • 《花木蘭》院線轉網上發行背後:實體影院與線上放映模式之爭
    本報記者 馬秀嵐 張靖超 北京報導備受矚目的電影《花木蘭》多次改變檔期後,在8月5日,迪士尼宣布放棄該電影在北美院線放映,改為在迪士尼的線上平臺Disney+以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元)的價格點播放映。
  • 好萊塢電影開啟線上點播模式,院線電影網播或成為全球趨勢
    疫情還未完全褪去,靜默已久的影院還在復甦階段,此前被迫改檔、撤檔的院線電影與其拿著 「錢景不明」的號碼牌等待院線安排上映,不如將籌碼全部放上流媒體的平臺。這種「自救」方法,除了內地在使用之外,好萊塢也開啟線上點播模式。
  • 線上看電影也要花錢,單片付費會成為主流嗎?
    作為一部有二十餘年生命力、IP在全球範圍內都有龐大粉絲的好萊塢動畫電影,其轉身擁抱網絡的選擇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邊是上院線搏一搏,一邊是未知但廣闊的網絡市場,以後的片子會選擇哪條路還真不好說了。」某資深電影發行人士對毒眸感慨道。 這一舉措,給單片付費模式在電影身上的可能性又多了新的延展。
  • 線上看電影也要花錢,單片付費會成為主流嗎?-虎嗅網
    PVOD「求變」這次上線愛奇藝的《海綿寶寶》是 「海綿寶寶系列電影」的第三部作品,也是系列中第一部完全採用三維動畫的電影。3D制式、網絡發行,這無疑是對原有放映模式和市場規則的新挑戰,畢竟要想讓一部影片給觀眾帶來不輸影院的線上觀影體驗,技術上的適配顯得尤為重要。
  • 推遲之後又推遲,《花木蘭》何時能上映,影院:直接改為線上播出
    隨著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大爆發,我們的影院從春節到現在已經停擺了半年多了,我們是這樣,全球也是這樣。不過好在我們在中國,過年期間,我們經濟全部停擺,只為戰勝病毒,大概持續了三個月,我們就控制住了疫情,以至於我們現在能過上疫情防控下常態的生活。而回看各國現在依舊在大爆發,我們在國家防護下,可以安心出行。
  • 電影放映的線上與線下之爭:影院獨特性將被取代?
    全球排名第一的電影院線AMC將於7月15日在北美重新開業,但是目前計劃放映的電影中並沒有環球影業的電影。AMC顯然已經跟環球影業鬧掰了,原因其實還是電影放映的線上與線下之爭。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就算在影院重開後,我們也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上映電影。」通常情況下,影院要求一部電影在院線上映和提供家庭租賃或數字下載之間有90天的窗口期,環球集團執行長傑夫·希爾顯然打破了這一窗口期。
  • 被年輕人改變的杭州電影放映格局
    一場疫情,電影院歇業半年,這是個糟糕的2020。但是隨著影院漸次依序開放,一批又一批的國內外影片上映,電影業守得雲開見月明,僅僅12月就有30多部電影扎堆上映,衝擊著市場和觀眾的心房。對於藝術電影愛好者來說,今年還有一種不一樣的幸福。
  • 行業觀察|疫情下院線停擺 網播駛上「快車道」 渠道的打通或成為...
    財聯社(北京,記者 汪佳蕊)訊,在疫情籠罩下,中國電影(600977,股吧)院線全面停擺178天,這成為了眾多電影公司「從業二十多年來最難的事」,而在院線與流媒體之間選擇擁抱流媒體其實不失為電影公司的一種絕佳選擇。線上與線下的抉擇頻頻引起熱議,院線和網播一定是天敵嗎?線上發行已經成為趨勢了嗎?
  • 首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究竟交出了怎樣一份答卷?我們或許能在貓眼1月1日發布的《2020電影市場數據洞察》中找到答案。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票房達204.17億,中國也創紀錄成為了全球第一票倉。
  • 當全世界電影節轉到線上,我們能好好看電影嗎?
    來源:娛理今年是影史上極為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全球電影業停擺,電影節也無法照常舉行。西南偏南、洛迦諾、安納西等電影節早早宣布取消,坎城還在做最後的掙扎——取消平行單元,舉辦線上虛擬市場,其餘的競賽和展映新片仍在苦苦期盼能夠線下落地的那一天。
  • 全球電影市場進入「休眠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包括好萊塢在內的電影市場也受到影響。3月15日,華納正式宣布電影《蝙蝠俠》停拍兩個星期,而此前迪士尼等多家公司也已決定旗下電影停拍或臨時撤檔,涉及影片達10餘部之多。與此同時,義大利、美國、法國等國家的電影院也陸續關閉,全球電影市場逐步進入「休眠期」。
  • 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達204.17億 全球票房最高
    記者 | 劉燕秋1根據貓眼研究院今日發布的《2020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為204.17億。受中國境內疫情防控利好形勢的影響,中國電影票房產量恢復到了去年三成,年票房折合約為31.29億美元,歷史上首年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市場。
  • 移動電影院CEO高群耀:保衛窗口期,保衛電影放映票房的商業模式
    電影票房B2C的商業模式激勵創作和投資《中國經營報》: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在北美地區放棄院線放映轉成網絡放映,有分析說這會給好萊塢的院線電影放映模式帶來拐點,您作為電影行業裡的人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影響?電影在院線放映的這段時間叫作「電影放映窗口期」。隨著視頻網站的崛起,使得觀眾消費視頻內容有更多選擇。電影在院線下映後還有線上放映的版權交易。上線網絡後製片方和平臺的交易變成了公司與公司B2B的交易,不再是B2C了,跟觀眾沒有直接關係,片方和平臺來決定價格。
  • 電影《大贏家》線上播映 能否成「贏家」?
    不過,僅憑三部影片尚無法定論線上模式是否將成為未來的趨勢,線上與線下的博弈還在繼續,「贏家」未見分曉。線上放映目前尚未形成規模大年三十,《囧媽》轉戰網絡播放引發了行業的軒然大波,然而,後續跟進的影片可謂寥寥。《囧媽》在線上播放後的口碑並沒有「爆」,這也讓各方對此趨於保守。三部影片登陸線上各有各的考慮。
  • 一份關於2020坎城線上電影市場的「通俗讀本」
    「沒有線下活動之後,大家喪失了坎城的夜晚,沒有了晚上的各種party。」眼下,今年的坎城線上電影市場正在進行中,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第73屆坎城電影節無法順利舉辦,而作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之一的坎城電影市場也轉為線上舉辦。
  • 五月天線上演唱會不輸線下,高規格舞臺將成未來線上Live的常態?
    前言近半年以來,疫情催生了各類在線音樂直播的快速落地。但從近期行業各大玩家的動向來看,在線音樂演出已正在從「內容形式簡易」的直播試水階段向「注重演出呈現品質」的新階段過渡。在現場演出市場尚未完全開放的社會大背景下,「線上演唱會」將以何種走向存在在行業中,將是留給整個行業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