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四出頭」還是南官相椅,官帽椅的座面都以平直為主,大部分座面除木板外,也有竹、藤、棕等編織而成的軟性座屜。這類座屜細密透氣,在受壓後能隨人體的曲線自然下凹,以減輕座面對臂部與股部的擠壓,使人久坐而不腿麻。
官相椅的靠背板與座面多是直角關係,人只能正微端坐,這樣有利於養成發良好坐破。良好坐姿有益於精氣神的提展和注意力的集中,還可達到預防強和背疼席的目的。面且,良好的生資能使呼吸通物,比較容易讓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能很好地體現人的精神風貌與內在氣質。
在古典家具中,官帽椅以其高大、簡約、線條流暢而引人注目,雖然它的椅面、腿等下部結構都是以直線為主,但是上部椅背、搭腦、扶手乃至豎棖、鵝脖都充滿了弧形的靈動氣息,體現天圓地方的理念,代表「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訴求,也起到了禮教的作用。幾百年來如果據流水緩緩地流淌,端莊、大氣,不管在古在今,在廳堂還是在書房,從容坐鎮,安定祥和。
在宋人看來,北方的官帽椅相比南官帽椅,有高人一等、出人一頭的含義,因為舊時中國政治、經濟中心在北方。當然,南宋以降,特別是經過元、明、清時期,隨著南方政治、經濟的發展,這些含義弱化了許多。官帽椅也不再搞「南北歧視」了。在《論語.子張》中,有句話被歷代讀書人奉為至理名言:「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學優則仕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學有餘力時,就要參加社會實踐,以檢驗所學的知識是否合乎實際需要:另一種解釋是學習好了,有了真才實學,就可以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這兩種解釋不論哪一種, 都完全符合中國古典家具官帽椅的人文內涵。所以,不論是四出頭官帽椅還是南官帽椅,只要是正規場合,坐者一落座必得正襟危坐, 官者坐出威嚴,讀書人則坐出儒雅和書卷氣,寄寓其中的則是讀書人「學而優則仕」,兼濟天下、以禮待人的精神願望。
其實,中國讀書人第一等事就是仕途,不論在位在野,他們都以天下為已任。「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嶽陽樓記)》這是範仲淹內心超越個人憂樂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