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文化交流,博物館可謂重要載體之一。日前,浙江省龍泉市將本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寶劍帶到上海奉賢區博物館,一場「天下龍泉——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正式開展。
龍泉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是一方山清水秀、風光旎麗的人間淨土,素有「處州十縣好龍泉」的美譽。龍泉鑄劍歷史悠久,具有「劍刃鋒利、剛柔相濟、寒光逼人、紋飾巧致」的特色。「美玉生磐石,寶劍出龍淵」,古之言劍,必言龍泉。現當代,龍泉也被譽為「中國青瓷之都」「中國寶劍之邦」。
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雙雙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目前全球唯一入選的陶瓷類項目。現今,青瓷、寶劍傳統產業在龍泉傳承有序、創新不斷、發展良好,是當代中國文化產業復興的良好樣板。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與創新,促進長三角地區傳統文化的溝通交流,浙江省龍泉市去年9月與上海奉賢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的展出,正是雙方合作的第一個產物。
展覽共包括「千峰翠色」「青出於藍」「鑄劍春秋」和「歐冶遺風」四個單元,萃集古今龍泉青瓷、寶劍作品,極具浙江地方特色,力求全方位、立體化展現龍泉青瓷及龍泉寶劍的歷史文化變遷以及其獨具藝術風格的工藝,幫助觀眾從中感悟和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和刀劍文化。
此次的展品也集中展示了當地藝術大師的高超技藝。如出自徐建新之手的《穿帶直頸瓶》採用龍泉青瓷的燒制技藝,通體施青釉,釉層豐潤細膩,造型簡約素雅,詮釋了古代傳統的淡雅之韻,是此次展出的精品力作之一。據介紹,徐建新來自浙江龍泉一個手工藝世家,至2004年自主創辦「瓷中天青瓷坊」後,在業界聲名鵲起。其近乎苛刻的作風,以致問世作品極少,目前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浙江-麗水)龍泉青瓷代表性傳承人。
青瓷作品《山花爛漫》
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査長偉,如今是浙江省老字號禾字號掌門。他所掌的龍泉禾字號劍莊由徐春德創於1905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據《龍泉縣誌》記載,清末民初,禾字號被譽當時7大名家之一。第二代傳人徐金福師從徐春德,他應邀成為第一任鐵器社主任,於1956為毛主席做了一把萬壽無疆之劍。第三代傳人查長偉師從徐金福,他的寶劍作品被陝西歷史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各大博物館永久收藏,此次也帶來奉賢區博物館展出。
記者了解到,奉賢區博物館自去年5月開館至今,已陸續引入雍正故宮文物大展、國博新中國現代化之路大展、國際紙藝術展、國際面具藝術展等一大批等頗具分量的展陳。館長張雪松告訴記者,這些特展均收穫了不俗的人氣。就拿今年疫情期間開展的國博新中國現代化之路大展來說,在參觀限流的情況下,依然接待觀眾6萬餘人次。「今後,我們將引進更多熱點的特展、商業展等,滿足郊區人民乃至長三角周邊老百姓的文化需要。」
奉賢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