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底林芝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3.78萬人

2020-12-12 金臺資訊

今年以來,林芝市人社局堅持把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作為助力全市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努力開創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新局面。截至11月,林芝市共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3.78萬人,佔全市勞動力總人數的49.4%,實現轉移就業收入4.3億元,分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8%和143%。其中,實現貧困人口轉移就業9603人,較上年度增加1311人,實現轉移就業收入1.1億元,人均增收11400餘元。

為紮實開展訂單定向式培訓,林芝市人社局緊緊抓住川藏鐵路「林芝至雅安段」即將開工建設的有利契機,達成了川藏鐵路公司提供「訂單」崗位、委託山東藍翔技師學院開展「訂單式」培養、培訓結束「定向」輸送到川藏鐵路建設工地就業的合作方向,共同推進城鄉勞動力有組織化轉移就業工作。先後兩批次輸送137名林芝籍城鄉勞動力赴山東藍翔技師學院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目前,已有26名學員順利結業,並通過林芝市勞務市場主體有組織化輸送到建築工地就業,工資待遇均在6000元以上。

林芝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林芝市認真落實自治區關於國家投資項目中全區農牧民用工數量不低於項目用工總量的40%和400萬以下政府投資項目交由具備條件的農牧民施工企業承建,確保施工企業中本地群眾達到用工總量的80%以上的工作要求,積極引導和鼓勵各級項目建設單位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截至11月底,林芝市開復工項目551個,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12282人,佔用工總量的61.69%,實現勞務收入1億元。400萬以下項目開復工318個,交由農牧民施工企業建設250個,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5056人,佔用工總量的92.06%,位居全區各市(地)首位,實現勞務收入4622萬元。

相關焦點

  • 西藏大力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學會新技能 邁向新生活
    西藏大力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學會新技能 邁向新生活  在西藏拉薩林周縣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範園裡,奶牛養殖車間的工人正忙著為奶牛投放飼料,一面巨大的電子屏幕實時展示著車間的生產情況。  「沒想到,牛還能這樣養!」看著現代化的養殖大棚,在此工作的松盤鄉松盤村52歲村民普桑由衷感慨。
  • 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培訓:用一技之長敲開致富之門
    近年來,自治區相關部門在充分尊重農牧民培訓和就業意願的前提下,依託農牧民轉移就業實名制系統,詳細摸底群眾需求,按照培訓項目和培訓方式等由勞動者自主選擇的原則,開展精準技能培訓,有效滿足了群眾學習一門技術、找一份穩定工作的需求,為全區就業局勢持續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 西藏林芝:農牧民的「旅遊飯」越吃越香
    林芝,被譽為"西藏江南",有著世界級自然景觀資源。然而,由於交通等基礎設施薄弱和山區農牧民觀念落後,曾經"高顏值"的自然景點景觀,卻"養在深閨無人識"。在國家不斷加大對西藏重點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下,近年來,林芝米林機場建成開通、改擴建,川藏公路改造升級,拉薩至林芝的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林芝成為除拉薩外遊客進出西藏最重要、最便利的通道。
  • 西藏華泰龍吸收435位農牧民就業 農牧民轉變成為產業工人
    原標題:農牧民轉變成為產業工人 本報拉薩訊(記者 黃志武)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西藏華泰龍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有力措施助力農牧民轉移就業。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吸納轉移就業農牧民435人,每月增加勞務收入逾300萬元。
  • 2019年新疆實現新增就業48.09萬人
    天山網訊(記者馬蓓報導)就業是民生之本。2019年,新疆全面推進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實現新增就業48.09萬人,全區就業形勢持續穩定。  1月13日,記者從2020年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8.09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6.87%。
  •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截至5月底河北邢臺44118名貧困勞動力實現...
    通訊員呂會傑)截至5月底,河北省邢臺市藉助扶貧車間吸納、創業帶動就業、有組織勞務輸出、扶貧專崗安置等渠道,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44118人,為省定全年就業扶貧目標任務的294.76%。邢臺市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印發2020年就業扶貧工作重點任務及責任分工的通知》《關於強化疫情期間就業扶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多個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文件,對就業扶貧施行4個「優先」:即舉辦線上招聘幫扶活動,優先服務貧困勞動力儘快就業;啟動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加大勞務輸出範圍,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兜底就業
  • 截至10月底,貴州省失業保險穩崗返還8.25億元,惠及164.29萬人
    消費日報網訊 (唐寧 貴州報導)12月8日,記者從「貴州就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10月底,貴州省累計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120.26億元、緩繳36.38億元;貴州省失業保險穩崗返還8.25億元,惠及164.29萬人。
  • 前10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4萬人
    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截至10月底,我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4680人,佔全省20.14%,完成省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118.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7%以內。三季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6324元,增速5.4%,增速位於全省第二位。
  • 就業創業有「門路」 一技在手有「錢途」
    ——河南省力促農民工好就業、就好業,2020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元旦前夕,開封市尉氏縣莊頭鎮牛家燈籠扶貧作坊的工人在趕製節慶燈籠。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11600多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 九龍坡 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截至今年11月底,該區13個鎮街均因地制宜開展了「家門口」就業創業工作,帶動4.12萬人就業創業。「家門口」就業,為何興起?所謂「家門口」就業,就是在區就業和人才中心的統籌下,街道和社區收集企業崗位需求和居民用工需求,實現崗位與人員的快速匹配。
  • 蘭州新區截至11月底實有人口達到46.5萬餘人
    12 月 14 日,蘭州新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11 月底,蘭州新區實有人口達到 46.5 萬餘人,較 2019 年增長 10.4 萬餘人,實現 10 萬級人口增長,未來人口流入也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持續釋放國家級新區強勁發展活力。
  • 農行林芝分行:發揮金融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新華網拉薩12月11日電(張宸)「了解到我們遇到的困難和資金需求後,農行只用了三天時間就給我們批下了貸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提到農行林芝分行的「藏茶貸」,西藏林芝市波密縣茶農李勝利高興地說道。    茶產業是林芝市產業扶貧中的重要抓手。
  • 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今年1至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900萬人的目標任務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於預期  12月14日,由教育部、人社部、國資委、共青團中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發起,央視頻攜手國投人力主辦的「國聘行動」第二季——「春華秋實 國聘行動」大型融媒體招聘活動在京啟動
  • 權威發布|山東拓展救助兒童保障範圍 截至11月底共保障事實無人...
    截至11月底,全省共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4萬人。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介紹,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是指父母雙方不能正常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兒童。為落實好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2019年11月,省民政廳聯合省法院、省檢察院等部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起專門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
  • 安徽「十三五」期間新增就業339萬人 完成規劃目標的113%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271.9萬人、3493.89萬人、544.57萬人、676.09萬人,全部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就業局勢持續穩定,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 權威發布|拓展保障範圍 截至11月底山東共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4...
    為落實好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2019年11月,省民政廳聯合省法院、省檢察院等部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起專門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拓展保障範圍,全省共保障1.4萬人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將保障範圍拓展為父母雙方均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情形之一的兒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另一方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兒童。
  • 林芝市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資料照片「截至11月25日,我市1925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已實現就業創業1909人,其中,公職崗位444人、市場就業1014人、創業39人、大學生基層成長計劃331人、學歷提升81人,就業率為99.17%。」林芝市人社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李繼承介紹道。
  • 河北多措並舉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
    記者從河北省人社廳了解到,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河北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抓緊抓實就業創業扶貧工作,多措並舉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不斷提高就業扶貧的精準度和針對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河北省貧困勞動力已實現就業87.14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25%;省外就業14.67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6%。
  • 河南就業創業扶貧為貧困勞動力...
    截至9月14日,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已經達到195.07萬人,較去年增加近8萬人左右,提前實現國家提出的「中西部地區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總數不少於去年」的年度目標。對此,河南創新輸出有組織、健康有監測、承運有防護、送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四有一可」模式,把貧困勞動力儘早轉移出來就業。組織專機專列專車5萬多趟次,幫助1374萬農民工返崗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