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白日焰火》這樣的好電影,為什麼只得大獎不賣座?

2020-12-22 電影閒談

最近看了幾部之前的獲獎電影,其中2014年的《白日焰火》,無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故事結構,都算是上乘之作。

電影也因此獲得獎項無數,尤其是德國柏林電影節,榮獲最佳影片金熊獎,廖凡憑此片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但是國內上映後票房並不理想,總計一億多一點。

是什麼原因造成口碑好票房不理想的結果?

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但是電影裡的善惡界定過於模糊。

主要的問題是,看到結尾還是不明白男女主角,張自力(廖凡)和吳志貞(桂綸鎂),他們究竟算是好人還是壞人。

1、說張自力是好人,但他卻「出賣」了相愛的吳志貞,痛苦的舞蹈和白天的煙花,說明他對於自己選擇「出賣」吳志貞是有愧疚的。正義到來是必須的,但是張自力如何確認真兇就是吳志貞呢?電影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

2、說吳志貞是壞人,她將殺害酒吧老闆的罪責自己扛了。但即使她有殺人的動機,那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他的骨灰,埋在洗衣店門口的大樹下,就沒有更合理的解釋。另外沒有丈夫梁志軍(王學兵)過磅員工作的便利,屍身是如何送到數量眾多的運煤車。

兩個協助的司機,在髮廊的槍戰也就跟本案沒有太多關係了。

但吳志貞還是認罪了,理由即使是張自力的「出賣」,劇情交代過於模糊,有點雲山霧罩的感覺。

二、電影中人物處境的不解。

1、吳志貞在洗衣店工作,老闆不斷對她的騷擾。雖然電影只有一場戲,但是從吳志貞的表現和老闆的癖好來看,這種騷擾應該不止一次兩次。但吳志貞竟然在這裡工作了至少五年以上。

電影給出了明確的解釋,就是老闆沒有被吳志貞的丈夫梁志軍殺害,是因為老闆是性無能。

這個解釋難免有些牽強,梁志軍為了吳志貞可以犧牲自己的一輩子,那他是如何讓妻子忍受老闆這種變態的行為?劇情沒有說明。

2、梁志軍在殺害了刑警小王之後,他主動留了一張公交車的車牌號,是想引張自力上鉤。但是他們跟蹤與反跟蹤的交代,也是模糊不清。

有點梁志軍故意讓張自力看到的感覺,以往的狡猾異常的梁志軍變得行動有些笨拙。

跟蹤張自力失敗,梁志軍依舊在白天處理了屍身,而看到這一切的張自力又沒有及時報警,而是躲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梁志軍的車開走。再說服吳志貞協助,在夜裡進行了圍捕,並且在居民區發生了槍戰。

三、懸疑感十足,但反轉的無力。

電影用紀錄片的風格,敘事節奏緩慢。在一層層迷霧撥開的時候,往往又陷入對人物的不解。隱晦的劇情表達,始終在猜測人物的動機。比如吳志貞,好像根本沒有動機,只是逆來順受地接受一個個謎團的解開。

四、演員的表演。

1、張自力的扮演者廖凡。表演的確夠水準,但人物性格特點又不是很清晰。每次行動的理由和結果都像是追趕和逃避的矛盾體。內心的糾葛也相對單一,沒有更多的情緒表達。愛的不熱烈,恨的不堅決。也許這正是導演和電影風格的要求,但是觀眾會覺得演得不過癮。

2、吳志貞的扮演者桂綸鎂。從始至終一個表情,一副愛答不理與世無爭的狀態。大橋上跟廖凡的那場吵架戲,算是整部電影裡桂綸鎂僅有的「激情戲」。無助和厭世的狀態,沒有更有力的劇情推動,看久了就會有「審美疲勞」的厭倦。

《白日焰火》是懸疑劇情片。導演一再強調用平和真實的劇情,來梳理關於人性善惡的反思。但是又好像跳脫了真實的人物感受,讓原本可以更精彩的懸疑感,人物情感碰撞,猶如一記重拳打在棉花上綿軟無力。這樣的處理也讓電影看上去高大上,實際上卻是沉悶和憋屈的結果。

所以《白日焰火》只適合細細品味,而不適合尋求快感的商業味道。

相關焦點

  • 黃渤錯過了這部電影,可虧大了,你所不知道的《白日焰火》
    2014年,歷經8年的《白日焰火》橫空出世,不僅斬獲了柏林金熊獎。還誕生了第一位華人柏林影帝廖凡。這樣一部融入了兇殺、拋屍、探案、情愛等元素的電影,竟然是從經典愛情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中走出來的。等到他想拍攝電影了,才發現,以他的性格根本找不到錢。最後,自己的處女作電影《制服》最後依靠朋友湊了一筆錢才拍成。榮獲22屆溫哥華電影節最佳影片龍虎獎。而《白日焰火》從構思到找投資,再到最後拍成電影,花費了整整八年的時間。
  • 《白日焰火》:白日焰火,是人生歲月中最美麗光輝,自由閃耀
    電影《白日焰火》,在身份空間與文化空間的相互影照中,實現了人與社會合二為一的藝術呈現。主題表達:白日是精神背景,焰火是生命希望影片末尾,吳指認兇案現場,當她離開時,附近的高樓上突然升騰起亮麗的火光,張自力用這種形式抒發對吳的依戀與不舍,他相信吳會和他一樣,一定在心中升騰起美好的希望。影片中張與吳的真誠依偎、真摯愛戀,是支撐生活意義的基石,也是焰火迸發的源頭。雖然白天的煙花是短暫的光輝,但卻是人生歲月中最美麗的光輝和最自由的火花。
  • 國產懸疑電影《白日焰火》,將人性的欲望和貪婪刻畫的淋漓盡致
    白日焰火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了金熊獎,也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影片由廖凡和桂綸鎂主演,主要講述的是此前發生在北方一個小鎮的分屍殺人案件,整個影片的劇情推進非常的緊湊。最終的結果也令人非常的意想不到,而然而這部影片最吸引人的卻是在對於每個角色人性陽光點和陰暗面的刻畫上。這部電影的名字也非常的有詩意,叫做白日焰火。
  • 《白日焰火》今日公映 落魄警察情迷黑寡婦
    《白日焰火》3月21日起全國公映。網易娛樂3月21日報導 華語唯一一部獲得柏林電影節金、銀雙熊,由江蘇廣電旗下幸福藍海出品,刁亦男執導,廖凡、桂綸鎂、王學兵領銜主演的的犯罪愛情電影《白日焰火》今日憑此片獲得首個華人柏林影帝的廖凡為角色特別增肥二十斤,桂綸鎂贊拍攝時廖凡入戲頗深,「我一直都不知道我認識的是廖凡還是張自力。」
  • 《白日焰火》國產經典懸疑電影,桂綸鎂上演致命熟女
    大家好,今天帶來一部由刁亦男執導和編劇的一部懸疑愛情影片《白日焰火》,廖凡、桂綸鎂、王學兵領銜主演,於2014年3月21日在中國公映。該片主要講述的是一起碎屍案所引起的張自力、吳志貞、梁志軍三人的愛情救贖故事。
  • 揭秘《白日焰火》,故事源於愛情,終於愛情
    文/魔騎士11《白日焰火》這部電影由刁亦男導演,由廖凡、桂綸鎂、王學兵主演,在柏林電影節斬獲了最佳影片金熊獎,最佳男演員銀熊獎,這也成為第一位獲得柏林影帝的華人演員。推理懸疑電影本身就像一道謎題,《白日焰火》一開始便出現了散布全省的屍塊,一下子便讓觀眾入情入境,急切地想知道兇手是誰。
  • 本文通過《白日焰火》討論了國內懸疑劇的公式和隱藏的東方倫理
    在廖凡、桂綸鎂主演的電影《白日焰火》中,我們可以看到國產懸疑劇的成熟。這讓我想起鄧超、段奕宏,《烈日灼心》,佟大為,《冰河追兇》主演秦昊、郝蕾和《浮城謎事》主演鄧超、段奕宏和秦昊、郝蕾主演的電影倫理。在電影《白日焰火》中,廖凡飾演的警察張自力因為和妻子離婚而變得有些易怒和不穩定。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張子力喝醉後騎著摩託車回家,在路上摔倒躺在路上。摩託車被過路人騎走了,他哭了大力躺在那裡無力無助。
  • 桂綸鎂的致命熟女誘惑,大飽眼福的國產犯罪佳作《白日焰火》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大尺度國產犯罪佳作《白日焰火》柏林金雄獎影片,故事的男主張自力剛跟離婚的妻子在旅館打牌,打完牌來了一撥告別儀式,這是夫妻之間最後的溫存,即使張自力是多麼的糾纏但是妻子終究還是登上了火車,1999年的哈爾濱發生了一起天女散花般的碎屍案,屍體被分成了塊散落到了整個黑龍江省
  • 墨白設計—白日焰火·看繽紛著錦
    墨白設計—白日焰火·看繽紛著錦 它像一個有溫度的媒介, 觀照生活和成長的交互, 記錄空間裡的故事, 傳達居者的個性和態度。 ▼F1
  • 俄羅斯太空人升空前夜,為什麼都要看名叫《沙漠白日》的電影?
    比如在將太空人送往發射臺的擺渡車上撒尿的傳統就源自加加林,又比如從1973年聯盟12號發射以來,俄羅斯太空人們出發前夜,都流行看一部名為《沙漠白日》的電影。《沙漠白日》,聽名字就知道和宇宙、太空、航天沒什麼關係,它講的其實是一個20世紀20年代發生在土庫曼斯坦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費奧多爾·伊萬諾維奇·蘇霍夫在戰鬥中受傷,身體逐漸恢復後,他也收到了退伍通知,於是蘇霍夫試圖穿越沙漠回到家中。
  • 「白日夢想家」
    新冠疫情雖然有好轉,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出遊計劃和平時的娛樂生活,我也不例外。很多想去的餐廳和想去的地方都因為疫情的原因暫時擱置,不過沒關係,想去的地方總會有機會去,好好照顧自己的同時,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那就很了,但是今天,就是想給介紹一部電影,一部沒有在保持自己的正常生活,講述打破了自己的日常的一部電影——白日夢想家。
  • 香港警匪片為什麼越來越不賣座了?
    即使有著王千源、吳彥祖兩大影帝撐場,以及英皇的金字招牌,依舊沒能讓這部電影大火。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有著差不多這樣的感受:影片不錯,王千源和吳彥祖拳拳到肉的對打非常帶感,臺詞也頗有嚼勁,即使劇情上因為閹割(大狗和張隼翻臉後突然和好,未給予解釋)造成些許邏輯紕漏,也不影響《除暴》的口碑。
  • 為什麼國內像《極速天使》這樣的賽車類電影那麼少
    然而因為是女性主演的賽車電影,當年的票房並不是十分理想.其實同題材的電影在最近幾年都是十分賣座的,為什麼在國內賽車主題的電影卻越來越少呢?其實也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首先,賽車在國內仍然是一個小眾的領域。大部分人為了生計忙於奔波,對賽車的領域知之甚少,有很多可能是毫不關心。
  • 電影節評獎揭秘 從場刊看影評人與電影人的對峙
    電影節上獲獎呼聲最高的兩部電影《少年時代》和《十字車站》分別被海外媒體代表團領銜的場刊打出了3.7和3.0的高分(滿分4分),而最終拿下金熊獎的《白日焰火》場刊評分只有2.3而已,獲得藝術貢獻獎的婁燁的《推拿》甚至被場刊評分1.5分,在所有競賽片中墊底。
  • 《南方車站的聚會》紀錄片:電影不是一個人的狂歡節
    在2014,《白日焰火》獲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四年後的導演刁亦男攜手《白日焰火》準備《南方車站的聚會》。《南方車站的聚會》被第72屆坎城電影節提名金棕櫚獎,金棕櫚被《寄生蟲》選中。《白日焰火》的故事發生在中國的東北中,我們在人物對話中吐出的哈氣都能表達感受到中的寒意。
  • 一部毫無爭議的電影,燃起我們心中的希望,我們都是白日夢想家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關於生活意義的電影--《白日夢想家》,希望給周四疲勞的你們帶來更多的動力,讓你們帶來更多的激勵。我們每個人大概可能都做過白日夢吧?美國電影《白日夢想家》就給我們編織了一個很美好的故事,讓我們這群愛做白日夢愛好者感受著做夢的快樂!
  • 香港最賣座10部金像獎最佳影片,劉德華佔了4部,但最牛的卻是他
    和《少年的你》相同命運的金像獎最佳影片並不少,像《千言萬語》《父子》《似水流年》等,香港票房都不太理想。但更多的金像獎獲獎影片,是能夠經得住市場的考驗,在票房上也取得巨大成功。今天,「指影俠」帶你去盤點「金像獎最佳影片,誰在香港最賣座?」,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如果它們今天放在中國內地上映,誰的票房會成為爆款?
  • 電影人在線
    我常說一句話:「偉大的作品不一定完美,完美的作品不一定偉大。」有的電影你完全看不到技術上的瑕疵,比如很多好萊塢電影:一點瑕疵都沒有,但你就是感覺索然無味。而有些電影你可能覺得這裡也不對、那裡也不對,但是那部作品卻深深的感動著你,《藍色骨頭》也是這樣的片子。 鳳凰娛樂:從大眾角度講,這裡是不是還是有「營銷錯覺」的存在?
  • 全球最賣座電影,各類電影票房排行榜前10名
    全球最賣座電影,各類電影榜單前十名基本都是美國電影,中國是除美國外唯一有電影上榜的國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美國電影在全球商業化上已經非常成熟,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電影雖然能在本國或地區票房大賣,但想要走出國門,賣向全球還是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