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由國內原型師參展、純原創設計的「頑聚希集」中國GK雕像展在廣州開展了!
不再是漫展圈地自萌的小角落,GK也有自己的「ONLY展」。
8月15日,由希及文化主辦,多個優秀原型師及品牌工作室共同參展的「頑聚希集」首屆中國GK雕像展在廣州289藝術空間開展。展覽共設超過60個展位,將持續至8月16日。
展覽開始前小南已經踩過一次點了 戳視頻速來圍觀
「頑聚希集」中國GK雕像展
GK是GARAGE KIT的縮寫,字面意思就是套裝模件。不過希及文化主理人、策展人孫永喜認為,GK說白了就是原型師把我們所熟知的神話故事、妖魔鬼怪、飛鳥野獸等通過各種材料捏出來,最終「足以亂真」的實體化作品。
GK進入中國不過短短五六年,但人氣著實不低。離展覽開放還有一個小時,門口已經有冒雨前來的粉絲排隊等待入場。
展覽共三個展區,各路珍奇異獸、神靈鬼怪盤踞一隅,各領風騷。其中由開天工作室原型師光叔設計的《大螭龍·寒霜》是小南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這條螭龍的原型取材自山海經,但在製作時借鑑了西方龍的元素,使得龍鱗片的質感更加奇幻空靈,仿佛遊戲最終關卡裡的大boss。
小南注意到,為了貼合「寒霜」的主題,龍鱗和龍角的質感做出了微妙的區別,甚至連龍身下的巖石都做出了慢慢結冰的效果,作者對細節的把握可謂一絲不苟。
原型師袁星亮的攤位絕對是最具人氣的攤位之一。這次GK展,他將自己在第三屆「造物」原型創作大賽中的奪冠作品《秋鸞·廣寒宮》帶到了現場。
這件作品以神話嫦娥頭像為原型,半是美人,半是廣寒宮清冷的水榭亭臺。月桂、玉兔、鳳凰等點綴其中,讓作品更加豐富,所謂「皎潔明月如影,亭臺樓閣如畫」便是如此了。
80後的袁星亮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泥塑專業,從小就愛捏橡皮泥玩,只是沒想到一玩就玩出了名堂。袁星亮告訴小南,他在創作人物和場景互動的作品時發現,如果僅僅把人物放置在場景裡,那麼人物變得非常渺小,而場景又成了人物的陪襯。左思右想之下,他決定嘗試將場景和人物以同樣的比重結合起來,於是便有了《秋鸞·廣寒宮》。
「我是一個草圖畫到六七成就會開始動手的人。」 袁星亮說,「然後一邊做實物一邊回頭改設計圖,反覆刺激自己修改,才能讓創作不至於爛尾。」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GK的創作主題總是和神怪掛鈎,然而不二馬大叔設計、空想造物出品《胖虎》系列,則實力展示了GK作品萌起來也不落人後。看這個嗷嗷叫的小老虎和那一聲傳神的「媽」,是不是想到了找不到手機/忘記交作業/月底揭不開鍋的你?
不過,別看這隻老虎個子不大,做出來可費了一番功夫。據空想造物工作人員介紹,這隻《喊媽小虎》從2018年10月開始打樣,一直到2019年6月才正式出貨,「中間都不知道砸過多少個了」,他苦笑。
原來,樹脂材料在冷卻之後會稍微變形,如此一來印老虎紋的時候紋樣就會產生偏移。為此,工作室換了三四種不同的樹脂,返工多次,最後為了讓老虎紋弧面對位準確,足足開了50個鋼膜來印刷紋路。
工作室的努力也收到了回報——《喊媽小虎》系列銷售量已破5000,相較於一般熱門GK雕塑的500-600的出貨量,是一個相當傲人的成績。
展覽中,不同品牌的原型師們的作品各有特色,自成一派。有的為火影忍者、漫威DC等熱門IP設計衍生創作,有的致力於挖掘埋藏於歷史的神話形象,還有的將生活中的萌物瑣事化為雕塑,甚至一顆大蒜也能成為靈感的「繆斯」。
孫永喜告訴小南,此前國內沒有集中做原創的GK展,展覽中總是以大IP的衍生產品居多。「但這兩年原創的生命力越來越旺盛,紮根於中國文化的創作者也越來越多。我覺得GK雖然是個舶來品,但作品和精神同樣可以反向輸出,讓世界看到中國也有不輸美日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除了讓人驚豔的展品之外,今明兩天展會還帶來6場嘉賓分享交流會。製作出這些令人驚奇的作品的原型師們將出現在展覽現場,與大家分享他們與GK雕像的故事。
下面附上展覽小tips,有興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嘍。
「頑聚希集」中國GK雕像展
時間:8月15-16日 10:30-17:00
地點: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大道中289藝術園區 289藝術空間
【記者】楊逸 實習生 孫羽嘉
【通訊員】黃逸平
【作者】 楊逸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