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認識「果陀劇場」的呢?是金士傑和卜學亮兩位演員動人演繹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還是果陀劇場經典作品《淡水小鎮》⋯⋯呢?最下方留言讓我們知道「你最喜歡的果陀劇目」,我們將抽出一名贈送驚喜小禮!
會有很多觀眾會以為果陀劇場是個臺灣劇場(劇院),哦不,「果陀劇場」是個臺灣劇團。臺灣年演出量最大的大型劇團,幾乎周周在臺灣不同角落上演。30年來,七十多部作品,合作資深演員有知有:蔡琴、金士傑、李立群、顧寶明、張雨生、劉雪華、金燕玲⋯⋯等。
張雨生是某一版《淡水小鎮》男主角,還合作了他的唯一一部原創作曲音樂劇《吻我吧娜娜》。
梁志民和林靈玉所創立的「果陀劇場」和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同一時期先後創立。
(張雨生和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
果陀劇場30年來,從臺灣初萌芽的藝文環境篳路藍縷,首次嘗試臺灣第一出大型音樂劇,颱風攪局造成連續演出取消,一路風風雨雨走到30,更多關於果陀30年來的有趣故事,請持續關注我們,讓我一一道來!
果陀劇場自1988年演出單景獨幕劇《動物園的故事(The Zoo Story)》創團,三十年來,七十餘出作品,內容古今中外、包羅萬象,但創作的信念只有一個,就是與每一位看戲的觀眾,分享舞臺上的美好世界。我們從不在戲劇裡說教,當觀眾持著票券,走進果陀這個奇幻的劇場空間裡,存在於舞臺上下那道真實與虛幻間的界線被輕巧地抹去,一場華麗的心靈冒險隨即展開。
專業的團隊及成果優異的創作成績,讓果陀劇場在創團第10年即一躍而為臺灣現代劇團的領導品牌。近30年的劇場營運經驗,更令果陀擁有豐富的合作人脈資源。在未來,得以更穩健的步伐,邁向「東方百老匯」之道路。
1980年代末期,臺灣經濟還處於穩定向上的年代,然而當時「雲門舞集」、「蘭陵劇坊」的相繼休息或是解散,卻為臺灣初初萌芽的藝文環境帶來極大的震憾。
果陀劇場選擇在那樣的年代創團,彷佛就像狄更斯所說的:「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果陀創團的第一個十年,臺灣的經濟狀態幾經起伏、藝文環境在絕處又重獲新生的契機、臺灣民主的施行、國際間爭奪威嚇的戰事頻仍。
在那個外在環境多變的時代,果陀劇場懷抱著創團的信念,在創作的道路上,讓觀眾得以在變動時代的微光中看見人性堅定不變的真情。
在第一個十年裡,果陀劇場以堅定的創作信念與勇於嘗試的開創精神,不僅在票房上得到觀眾的肯定,更扭轉許多人「藝術必定曲高和寡」的錯誤印象。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果陀劇場從「演出製作」與「戲劇教育」上雙管齊下:一方面吸納各界人才為表演藝術所用;一方面開設戲劇相關課程,傾全力為臺灣劇場界創造源源不絕的生機。
同時間,果陀劇場逐步在營銷、財務、票務、會員、前臺服務…劇場經營的各個環節上建立起完整的操作模式,逐步成為臺灣最重要的專業表演藝術團體之一。
再加上果陀劇場在「中文音樂劇」領域不斷地革新、開創,豐沛的創造力,讓果陀劇場每一年都有新的舞臺劇、音樂劇作品令人驚豔。同時間,果陀出品的戲劇開始走出臺灣,多出劇作分別受邀於美、加、中國大陸等地演出,巡迴全球30多座城市。幾乎是每一天都有果陀的演出在各地發生,隨時都有人問著:「今天,你想去看果陀劇場製作的什麼好戲呢?」
時代,從沒有停止它變動的腳步,一如果陀劇場也不曾稍稍灰心喪志。不管大環境怎麼變遷,不怨恨它為何總往更壞的地方走去。我們一直相信的是,只要不放棄,總還會有機會;只要懷抱著希望,就有可能把夢想實現。
《開錯門中門》的瑞蓮推開那扇門,積極地改變了三個女人的命運;《淡水小鎮》的艾茉莉在回返塵世之旅後,體悟珍惜生命的重要;《公寓春光》的吳寶德最終發現自己心中,還有一點點不容被扭曲的善良本性;《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莫利教授教導大家必須先得學會活著,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先得學會如何坦然赴死,才知道如何好好活著…從那些戲劇裡、在舞臺上那些來來去去的人生中,果陀劇場總是把人性中最光明、最值得被稱頌的特質彰顯出來,那是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仍有很多美好的地方,或者,我們可以通過戲劇,學著變得更美好。
這事業我們做30年,未來,還要用戲劇持續讚頌—Wonderful World!
↑果陀劇場創團大戲《動物園》
2012.12.27首演
主要演員:金士傑、顧寶明、姚坤君
果陀創辦人梁志民將展現累積25年底蘊渾厚的導演手法,全新詮釋《動物園》,詼諧的對白、巧妙的舞臺、燈光投影設計更豐富文本的意象呈現。
↑溫馨強打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2011.02.24首演
主要演員:金士傑、卜學亮
2011年登陸上海,造成轟動,2012年在上海加演三輪,創下臺灣戲劇在上海演出紀錄。改編暢銷小說《相約星期二》,由國際大導演楊世彭編導。
演出至今累積場次將近250場,觀戲人數超過20萬人,遍及臺灣個地區和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杭州、南京、成都、重慶、昆明、長沙、廈門、西安等城市。
↑金士傑黑色幽默喜劇《步步驚笑》
2009.12.10首演
主要演員:金士傑、天心、卜學亮、劉亮佐
四個演員演出近五十個角色,臺上演員玩得盡力,臺下觀眾看的開心!
↑婚姻不敗絕妙喜劇《17年之癢》
2010.12.17首演
主要演員:李立群、蕭艾、陳湘琪、賴雅妍
舞臺劇一王三後,透過精心安排的三段外遇剖析婚姻的本質。
↑李立群喜劇《傻瓜村》
2009.07.24首演
主要演員:李立群、李元太、賴雅妍、陳幼芳、舒宗浩、呂曼茵……
創下一個月內加演三場於二周內售完,又再加演一場於三天內售完的佳績。
↑2008.8.30首演
果陀20周年鉅獻《針鋒對決》
主要演員:李立群、金士傑、蔡燦得、何戎、呂曼茵……
臺灣當代最傑出的演員組合,詮釋沙士比亞最傑出的作品。
全臺演出三十一場,場場爆滿。
↑精緻浪漫舞臺劇《巴黎花街》
2007.1.19 首演
主要演員:金士傑、從從、顏嘉樂
最受觀眾期待加演的精彩劇碼。
↑澎湃人心歌舞劇《跑路天使》兩岸巡演
2004.12.10首演
主要演員:蔡琴、金燕玲、江美琪、舒宗浩、程伯仁……
觀眾人次達十萬多人。
創下歌舞劇在臺灣連續演出場次最多紀錄。
被劇評家評為「果陀不但超越了自己,也帶領整個歌舞劇界邁入新境。」
↑絕妙人性舞臺劇《ART》
2003.12.15首演
主要演員:顧寶明、金士傑、李立群
首演觀眾人次達七萬多人。
創下舞臺劇在臺灣連續演出場次最多紀錄。
創下臺灣劇場售票紀錄-開賣十五日,前七場萬張票卷銷售一空。
↑經典老歌歌舞劇《情盡夜上海》
2002.12.20首演
主要演員:蔡琴、韓雋凱、顏嘉樂、丁小芹……
觀眾人次六萬七千多人。
當時寫下臺灣劇場史上單輪演出觀眾人次。
歌后蔡琴首度擔任歌舞劇製作人。
↑李立群首演果陀作品《再見女郎》
2002.09.27首演
演員:李立群、陳湘琪
李立群首次與果陀合作。
首演觀眾人次兩萬四千人,演出時全場笑聲不斷。
↑兩岸巡演 拉丁狂歡歌舞劇《天使不夜城》
1998.11.20首演
主要演員:蔡琴
兩岸巡演觀眾人次達12萬人之多。
果陀首度至北京、上海、杭州巡迴演出的劇作。
音樂教父鮑比達為果陀首次原創音樂。
歌后蔡琴首次主演的果陀歌舞劇。
最下方留言讓我們知道「你最喜歡的果陀劇目」,我們將抽出一名贈送驚喜小禮!
(演員們精心準備的小禮)
【上海】如果想成為這樣的孩子,請加入我們的兒童戲劇營!(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