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著立夏三吃四不準的說法,啥意思呢?有啥講究嗎?

2020-12-12 笑笑的麥子

今天是立夏節氣,表明開始進入夏天了。我把日子都過糊塗了,以為前幾天就已經過了立夏。

我爸說立夏要吃米粉肉的,那天他買了五花肉與米粉,於是我當天醃了五花肉,第二天加入米粉蒸了一碗,我還以為那天就是立夏。今天看好多人都在說立夏,才後知後覺原來自己搞錯了。

每個地方立夏的習俗有些不同,我們這兒立夏的習俗主要有吃米粉肉、吃(鬥)蛋、喝立夏茶。

米粉肉:這是一道市民追捧的美味佳餚。有的人認為立夏吃了米粉肉後,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就不會長癤子和痱子了。還有的人會在米粉中加入豆子用來提高整道菜餚的品色和香味。民間傳言稱吃豌豆可以消除眼疾,讓眼睛在一年間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吃(鬥)蛋:鬥蛋實際上是種遊戲,也是立夏的一項傳統習俗。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蛋被鬥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遊戲完後,不管蛋最後怎樣,都是會被玩遊戲的人吃掉。

吃立夏茶:如果立夏不飲茶,則有一夏蘇(晝眠)的說法。所以在立夏的這一天,婦女們要聚集七家的茶葉(一般為今年的新茶),共同烹飲,說是立夏飲了七家茶,可以保證整個夏天不會犯困。

吃米粉肉還有另一種說法叫「撐夏」,因為立夏意味著入夏,天氣也會熱起來。而我們這兒的夏天不僅時間長,氣溫也居高不下。期間晝長夜短,人們易消瘦、睡不好,為了能讓身體撐住儘快度過夏天,才會產生吃米粉肉、吃蛋、喝立夏茶等習俗。

立夏代表著農田裡每天都需要除草,否則莊稼收成後受到一定影響。在南昌的一些農村,還有立夏當天要在床底燒稻草引煙驅蚊、驅臭蟲、驅邪的習俗。

在立夏有什麼不準做的事情呢?

忌坐門檻:」立夏坐門檻,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這天忌坐門檻,或是石階,否則夏天人容易疲倦多病。這門檻或是石階就如同坐地上,現在還沒完全入夏,坐久了,寒氣易入身體,極易讓人生病。

忌穿過分暴露的衣服:立夏前後,氣溫不定,這些天已經很熱了,很多人的夏裝早已穿上身,有喜歡穿露臍裝或露膝蓋的牛仔褲。露出肚臍,這是大忌中的大忌。肚臍是神闕穴所在之地,是九竅之一,是溝通先天與後天的重要通道,風、寒、暑、溼、燥、火這些邪氣最容易通過肚臍進入身體。

膝蓋是非常脆弱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有肉有脂肪保護著,唯獨膝蓋除了皮就是骨頭。古時候正襟危坐時都是雙手護膝的,現在倒好,不但不護,反而讓它暴露,這樣對身體很不好。

除了肚臍、膝蓋外,還有肩膀、後腰、腳踝這幾個部位一定要保護好,因為這些部位是身體的死角。死角就是正氣照顧不到、而邪氣卻容易往裡面鑽的部位。

忌貪生冷:

這天一有熱的苗頭,馬上就有人冷飲吃起來,甚至空調也開起來了。在夏天,我們的氣血全浮在體表,可五臟六腑卻是一片陰涼,此刻應該用溫熱的東西去溫暖它,而不是用冷東西讓它雪上加霜。

忌生大氣:夏天在五行中屬火,對應的五臟是心,心在五行中也屬火,所以夏天通常有些心浮氣躁、心火旺盛。心火本來就旺的人在夏天屬於一個火上加柴的狀態,再生大氣就等於在火上澆油,很容易出問題。正常人也不宜在夏天生大氣,既傷肝又傷心。

這立夏三吃四不準的說法,有的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習俗,僅是一種象徵意義。而有的卻是人們多年來總結出的養生經驗。夏天已經到來,這些經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可以讓我們健康地過一個夏天。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這話啥意思呢?有啥說法嗎
    有什麼說法呢?首先在農村裡蓋房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人看下這個房子需要怎麼蓋,畢竟房子是人一生的居住場所,對於在農村裡蓋房子,如果要是不按照規矩來的話,就有可能影響到家裡的運勢,這個作為農民來說估計大家都相信這事,就比如房子大門朝南,這個都是有說法的,房子的朝向就是體現了一個房子是否可以讓家裡人興旺發達最大的一個表現。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農村蓋房的講究!
    文/農田紀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蓋房的講究!時值初夏,氣溫陡升,農村閒聊打牌的人群又多了起來,由於距離夏收還有一段時間,大家也消磨著這僅剩的「悠閒」!當然,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俗語」,剛剛過去的立夏,村裡老人關於「立夏不下,鋤頭高掛」的討論還在繼續,而村裡劉大哥正在打圈梁、蓋房子,不少老人就開始討論蓋房子的「規矩」了!尤其是提及的這句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在農村挑狗,講究「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這些年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大家的衣食住行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就拿住的來說吧,十年前,大家住的還是低矮的磚瓦房,還有的是土坯房,短短的三五年間就大換樣,幾乎家家住進了三層的大樓房,家用電器應有盡有。還有出行,當年每次去城都要繞上一大圈,並且坑坑窪窪的,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
  • 「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冬至節氣在農村很熱鬧,是我國傳統「四時八節」的最後一個節,有人可能對四時八節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也展開說一些。
  • 「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
    「冬至」有啥含義?農村有啥風俗呢?現在已經進入寒冷節氣了,對於今年冬季天氣很寒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吧,現在還是大雪節氣期間,還不能感受到天氣的寒冷,冬季寒冷天氣要到數九寒冬開始,而數九又是從冬至開始的,所以真正冷天是從冬至開啟。
  • 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老話、俗話,還有不少的歇後語。不管是俗話還是老話,又或者是歇後語,有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俗易懂。但是,這個通俗易懂並不代表就是粗俗,事實上,這是無數人對於生活的總結,有著一定的道理。雖然有些話中的道理會隨著時代的時步而過時,甚至是淘汰,但大多數還是具有警示意義的。
  • 博大精深,農村俗語:「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究竟是哪四個菜呢
    在農村,許多俗語經久流傳,農民們將其當成老人言。農村俗語雖然經過了時代的久遠,有不少已不合時宜,但不可否認,仍有一些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北方農村常說的「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一些城市人或者農村新生代,他們對於農村傳統習俗文化不了解的人,看到農村有人過世,事主在辦完喪事之後,會大擺筵席,席間村民們推杯交盞,看起來沒有一點的悲傷之情。就感到不解,家中有人過世,不是件悲傷的事情嗎,為何會有事主大擺筵席的做法,這合適嗎?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結婚更是說法頗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講究,像這幾天成為熱點的貴州不發親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當地的習俗所致,當地要求男方給女方全身上下都買一套新的,殊不料就是因為內衣買的小了,導致第二天女方不發親,男方宴席已擺好,親朋好友也都到場,沒有接來新娘子,這樣的婚禮無論如何都是讓人覺得雙方都會有損失。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呢?老話有道理嗎?俗語和老話,是農村聽到最多的,而且這些老話至今有的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俗語也有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這些俗語老話關於什麼方面的都有,真的是無所不能無所不至。其中關於農村房屋的俗語是真的不少,過去農村蓋房子,跟現如今可不一樣,有的是需要積攢半生才能蓋的起來。所以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中的大事。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在2月4日,也就是正月十一日就要迎來今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了。在過去立春不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而且還是很重要的節日。
  • 今天立春,俗語「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老農的說法啥意思?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立春,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俗語「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老農的說法啥意思?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這樣一個萬家團圓的佳節前後,全國多地的人們遭受疫情襲擾,許多農村人被迫放棄流傳已久的走親訪友習俗。但是,這對於防控疫情來說,「保護好自己,不給他人添亂」就是最好的幫忙。
  • 農村有句俗話:「桃三杏四梅花五年,想吃核桃18年」,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俗話:「桃三杏四梅花五年,想吃核桃18年」,是啥意思? 想吃什麼果子就要等其相應的生長時間。 咱們國家農耕歷史悠久,長年累月地沉澱了很多的農諺,這些農諺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對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很有幫助。
  • 在農村,為啥不能給客人上3個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啥意思?
    其實農村有不少風俗禮儀,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逐漸淡化了,現在很多小年輕都生活在城市,也沒太注意農村的這些老規矩,但是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農村其實有不少講究,不少都是關於餐桌禮儀的,比如說「桌上莫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馬上過年了,如果去走親戚你應該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其中有啥講究呢?
  • 明天立夏,農村俗語:「立夏不下,高掛犁耙」,啥意思?答案來了
    在農村關於立夏節氣的俗語老話有很多,其中很多都和農業生產有關,這樣很容易理解,沒有一個好的年景來的最為實際了,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能夠讓村民輕輕鬆鬆的獲得豐收,而一個天氣異常、惡劣的年份,莊稼是很難有好的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