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2021-01-07 棒奔霸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結婚更是說法頗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講究,像這幾天成為熱點的貴州不發親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當地的習俗所致,當地要求男方給女方全身上下都買一套新的,殊不料就是因為內衣買的小了,導致第二天女方不發親,男方宴席已擺好,親朋好友也都到場,沒有接來新娘子,這樣的婚禮無論如何都是讓人覺得雙方都會有損失。結婚的習俗也有關於結婚日子的說法,其中就有一句老話叫做「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呢?

在一些農村地區,對於結婚的時日安排也是有很大講究的,其中就有三六月不宜結婚的說法。這種說法有多種的原因所致,並不單單只是傳統,其實還跟實際情況相結合,所以說這種說法其實也並非是純粹的mi信。也是有一些道理存在的,為什麼說三六月不能結婚呢?首先來說一下三月。按道理說陽春三月陽光明媚,一派春意的景象,天氣不冷也不熱,為啥三月反倒成為了不宜結婚的月份呢?

首先按照農村的說法,三月是花開似錦的季節,其中桃花開發的最為豔麗,所以農曆的三月,也被叫做桃花月、桃花節,桃花自古以來都是輕浮的象徵,也容易導致夫妻不和,面露桃花其實並非是什麼好詞,所以三月結婚是很容易犯桃花。按照老人的說法,三月結婚很容易導致夫妻不和,難以走到頭,所以三月舉辦婚禮的就比較少一些。

除了這種說法之外,其實在過去的農村,農耕時代都是以種地為主,農曆三月是什麼季節?是最為繁忙的春耕時刻,大家忙不迭地在農田勞作,自然也是沒有時間、也不會把結婚安排在如此繁忙的季節。所以三月不宜婚娶並非只是農村講究,也有實際的原因存在。

說完了三月,我們再來說一下六月,六月屬於全年的中間階段,也被譽為是半年,所以也就有了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的說法,認為六月無頭無尾,夫妻結婚之後也很難走到頭,六月屬於半年階段,所以娶媳婦也被認為是娶了半個媳婦,這樣的媳婦自然是很難過到頭,也有說法說是這樣娶這樣的媳婦,是屬於典型的無前無後,不但會影響到自己。對於子孫後代也有一定的影響,這些都不過是民間的說法而已,並沒有科學的依據。其實六月不宜結婚的主要原因當屬:天氣。

六月是全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天氣,即便是在屋子裡面坐著一動不動,也是大汗淋漓。這個季節結婚,在過去來說無疑是困難重重,不但對於雙方新人、家屬來說,是遭罪的季節,而且由於天氣過於炎熱,置辦的酒席、食材,也很容易腐爛變質,加上過去農村條件有限,製冷設備基本上是空白,如何保持食材的新鮮就是一個無法繞過的難題。加上天氣炎熱找幫忙的都困難,所以這樣的季節是不適宜舉辦婚禮的。所以說這句俗語也是根據實際情況出發,並不只是單單的說法問題,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如今的結婚早已經沒有了這麼多的顧忌。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隨著春節的臨近,寂靜了大半年的農村又慢慢地變得開始熱鬧了起來。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意思,何謂「過牆妻」?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婚喪嫁娶」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中國人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裡,婚喪嫁娶更是「天大的事」。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習俗不太了解,做事情也是「百無禁忌」,但婚喪嫁娶方面的事情,還是會認真聽從老輩人的意見及安排。如今農村裡最讓部分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男多女少,男性青年娶妻難。有好些家庭甚至幾個孩子都是光棍,這也讓父母是十分的著急,可是又沒有辦法。不過,農夫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老輩人時常說的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農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不少俗語,就是關於這些養殖牲畜的,像是「雞三狗四」,「雞不六載,狗無八年」,「貓來窮,狗來富」等等很多,今天就挑兩個來說一說。在你家農村有沒有流行著一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裡說的三和六,都是壽命。動物的壽命和人類比起來,比較短壽。拿它們六七年的壽命來講,放在人的身上,大體相當於我們六七十歲了。
  • 俗語: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啥意思?
    俗語:疾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忠告人們都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生活經驗的過程。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也有很多做人的道理需要我們慢慢體會、領悟。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額擠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麼?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山東漢子,東北妻;沙土地瓜,粗布衣」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山東漢子,東北妻;沙土地瓜,粗布衣」。也許因老胡天生愚鈍,居然沒有看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當過民辦教師的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山東漢子從歷史上來講,山東漢子都被認定為「人高馬大」型的男人,有「山東大漢」一說,這樣的男人在古人看來屬於「標準型」的男人。
  • 農村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和二房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蘊涵了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為啥繩和門不能賣?
    農村俗語「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繩子和門不能賣? 每句俗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句俗語的形成都是經歷了歷史的長河之後,前人們總結出的經驗。那麼這句俗語又是說的什麼意思呢?
  • 農村結婚新俗語「不嫁有兄夫,不娶有弟妻」,啥意思?
    不過,相親雖然容易,但一到談婚論嫁就難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很多農村的彩禮都不低,像什麼「六斤六兩」「萬紫千紅」等等,都是十幾萬。除了彩禮,很多女方還要求在城裡買房、買小汽車,家庭條件一般的男方,往往難以滿足,因此只能不斷相親。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子無夫身落空」啥意思,你認同嗎?
    在農村,你經常能聽到人們用一些對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回應、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以及天氣、自然現象。其中,有些俗語咋聽之下好像沒啥道理,但仔細想想卻又能獲得一番感悟。我們都知道家庭裡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基礎。對此,農村裡也有不少俗語。
  •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凳不離三,門不離五,都是啥意思
    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凳不離三,門不離五,都是啥意思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前言: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很多我們聽過的俗語也都簡單易懂,光看字面意思略知一二,但也有一些含義十分深奧的俗語,讓我們匪夷所思。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的確有很多俗語,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看懂理解透徹非常實用。但也有一些俗語屬於世代傳承的忌諱,如「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類俗語要說有什麼道理也說不清,不過既然有這類說法還是適度注意,畢竟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儘量尊重為好。
  • 農村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女婿為啥不上墳?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女婿不能祭拜老丈人家的墳呢?
  • 農村俗語:「三樣鎮宅,神鬼不來」是啥意思?
    老農說:「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三樣鎮宅,神鬼不來』這句俗語嗎?家庭只要沒有外部因素的幹擾就能夠長盛不衰了呢!」。老農這麼一說,我感到更迷惑了,農村居然有「鎮宅,神鬼不來」這麼一句俗語,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於是,我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