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結婚新俗語「不嫁有兄夫,不娶有弟妻」,啥意思?

2020-12-24 農村人事

現在農村人流行外出打工,尤其是年輕人,常年在外,只有年底才會回到農村老家。現在離年底越來越近了,在外的農民工陸續開始返鄉,有子女還沒結婚的父母也格外忙碌起來,因為要到處找人來給子女介紹對象,好讓他們趕緊結婚。

不過,相親雖然容易,但一到談婚論嫁就難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很多農村的彩禮都不低,像什麼「六斤六兩」「萬紫千紅」等等,都是十幾萬。除了彩禮,很多女方還要求在城裡買房、買小汽車,家庭條件一般的男方,往往難以滿足,因此只能不斷相親。

現在這兩年,高彩禮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農村結婚又出現了新要求:「一不嫁」還有「一不娶」,你知道都是啥嗎?

「一不嫁」即「不嫁有兄夫」,指的是很多女方要求男方最好是獨生子,不喜歡男方還有兄弟的。這是因為,如果家裡兄弟幾個,結婚以後就會面臨一些問題,首先最主要的就是家裡父母財產分配的問題。結婚之前,這個問題往往還不明顯,但婚後兄弟都各自成家,單獨一戶,勢必都會為自己爭取利益,各自都會想辦法把父母的錢,變成自己的。當然,如果家裡沒啥錢,那就沒啥好掙的。除了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結婚有孩子以後父母幫助帶孩子的問題,兄弟兩家如果孩子大小差不多,父母該給誰帶孩子呢?怎麼弄都是分身乏術。

而有的男方也有「一不娶」,即「不娶有弟妻」,這跟一個詞有關,即「扶弟魔」。我們知道很多地方都有重男輕女的偏見,在家庭裡女孩要為家裡,尤其是為弟弟讓路。即便結婚出嫁以後,很多女方還是偏向自己弟弟,想方設法來幫助自己娘家。

有的女孩出嫁彩禮之所以要得高,就是因為家裡要拿她的彩禮錢,來給弟弟娶媳婦付彩禮。等結婚之後,有的女孩把老公家裡當「提款機」,來支持弟弟。有的明明自家條件一般,寧願借錢背上一身債,也要幫扶娘家,因此被稱為「扶弟魔」。

其實,所謂的「不嫁有兄夫」「不娶有弟妻」都是很片面的,像家裡兄弟多的,雖然剛結婚後面臨老人帶孩子、家裡財產分配等問題,但等以後老人老了,兄弟幾人共同承擔老人養老,不是比獨生子女壓力小得多了嗎?而「有弟妻」也是如此,如果媳婦也是獨生子女,也要承擔女方家裡兩位老人的養老責任,壓力不可謂不小。

因此,像「有兄夫、有弟妻」都是利弊並存的,不存在完美的只享受好處、不承擔責任的選擇。現實生活中,由於農村結婚女方處於主動地位,「不嫁有兄夫」可能會稍多一些,部分地區也的確存在兄弟多的相親難的問題,但主要還是因為家裡條件有限。而「不娶有弟妻」則比較少見,畢竟男少女多。

相關焦點

  • 農村結婚又出新要求:「不嫁有兄夫,不娶有弟妻」,咋回事?
    每年臨近年末的1 ~ 2個月,如果家裡有尚未結婚20多歲的農村家庭,父母會格外擔心,開始到處找人介紹孩子的對象。現在農村的年輕人基本上每年都在打工。剛過年就要離開家,到年底陸續回家。因為到年底才能有相親機會,所以到了年底,農村將迎來相親熱潮。但是相親容易,但只要談婚論嫁就難。最大的原因是很多農村的彩禮不低。什麼「六斤六兩」「萬紫千紅」都是十幾萬。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有弟妻,嫁夫不嫁有兄夫」,到底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娶妻子不能娶有弟弟的妻子,即姐弟家庭,嫁人不能嫁家裡有哥的人,即兄弟家庭。先看上半句,一般農村家庭家裡頭胎是閨女的下面肯定會有弟弟,而這句話呢主要針對「扶弟魔」和一些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家庭,是怕遇到女方家庭為了弟弟的結婚費用獅子大開口問男方要天價彩禮錢,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會要求女兒的女婿幫助解決兒子將來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或者害怕遇到婚後女方自願或者她父母要求她幫助弟弟的女人,幫弟弟付學費生活費或者養著弟弟給他娶媳婦買房或者買車等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雖然人們常常說「人不可貌相」,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卻是從人的相貌來推測一個人的脾氣性格,尤其是在過去的時代,婚姻並不自由,大多數人在結婚前並不了解對方的一切,而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父母和媒人往往也是通過對方的面相來推測對方的脾氣秉性,所以在農村中才會有那麼多關於面向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嫁娶這件事情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結婚更是說法頗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講究,像這幾天成為熱點的貴州不發親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當地的習俗所致,當地要求男方給女方全身上下都買一套新的,殊不料就是因為內衣買的小了,導致第二天女方不發親,男方宴席已擺好,親朋好友也都到場,沒有接來新娘子,這樣的婚禮無論如何都是讓人覺得雙方都會有損失。
  • 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這句俗語也是很多農村老人給子女結婚前時常講起的,即: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生妻」的意思,其實和「放妻」的意思差不多,多指古代被休掉的女子,也指如今和丈夫離婚,處於離異的狀態。而「六郎」指的是身上有六種缺點和問題的男子。
  • 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非常晦澀難懂,因此,儘管我思索了一整天,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
  • 農村俗語: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究竟是啥意思?
    在聊天的過程中,老者說: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我感覺很好奇,於是,便請老者講解一下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老者說:一、寧娶大家奴在古代,很多官宦之家或大戶人家都有丫鬟侍女,這些丫鬟侍女在封建社會裡被貶稱為「奴才」。
  • 嫁漢不嫁紅二盆,娶妻不娶碎碎唇,啥意思?
    誰家有大事小情,奶奶總是熱情幫忙 ,過去,農村女人一般很少識字 ,奶奶很例外 ,她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在我們村,也算個有文化的農村婦女 。小時候,父母忙著在外做工 ,總是把我放在奶奶家裡 。奶奶沒事的時候,就教我一些農村俗語 ,其中有一句 「嫁漢不嫁紅二盆,娶妻不娶碎碎唇 」,我對這句俗語的印象非常深刻 。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馬上要到2021年了,按照天幹地支五行紀年法,這是辛丑年,夥伴們從生肖鼠走了回來,對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待,對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的節令,所以大家都叫它「寡婦年」或「啞年」,在那個年代有一句俗語叫「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意思,何謂「過牆妻」?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婚喪嫁娶」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中國人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裡,婚喪嫁娶更是「天大的事」。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習俗不太了解,做事情也是「百無禁忌」,但婚喪嫁娶方面的事情,還是會認真聽從老輩人的意見及安排。如今農村裡最讓部分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男多女少,男性青年娶妻難。有好些家庭甚至幾個孩子都是光棍,這也讓父母是十分的著急,可是又沒有辦法。不過,農夫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老輩人時常說的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有什麼講究?有道理嗎?
    聽過去農村老人講故事《楊家將》,老令公楊繼業金沙灘之戰,親率七子。佘太君心中不安,便去廟中求籤,」六子去一郎還」。方丈解籤,天機不可洩露。在戰場,父子是勇敢向前,無比英勇,左右廝殺,大部分壯烈犧牲。農村俗語」男子不娶生妻」,生代表活著,有生就有死。俗語就是告訴我們娶妻或者嫁夫,年齡差距不能太大。如果太大,後走得一人在人世間最後的日子,生活得比較孤單。」女不嫁六郎」,以我幾十年在農村的所見所聞,過去不是大戶人家娶幾房,能生六郎的並不多。從上一輩,可以看到他們同父同母的五兄弟,還是蠻多,六郎卻很少。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子無夫身落空」啥意思,你認同嗎?
    在農村,你經常能聽到人們用一些對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回應、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以及天氣、自然現象。其中,有些俗語咋聽之下好像沒啥道理,但仔細想想卻又能獲得一番感悟。我們都知道家庭裡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基礎。對此,農村裡也有不少俗語。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到底什麼意思?看懂了受益匪淺!
    是國內廣大農村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少人用俗語,便很難理解其中的道理。可以說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關係到自己的下半輩子,如果嫁對了,那就能幸福一生,但如果嫁了一個對自己不好的男人,那麼以後的日子都不會好過。所謂的「女不嫁六」就是指:女人不能嫁「有不良嗜好、懶散、不上進、狹隘、自私、自大」的男人。
  • 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俗語在農村,被廣為流傳,上到七旬老漢,下到孩提,都能說上幾句!對於這些流傳在農村的俗語來說,大多數與農事有關,講述的是「不違農時」,比如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比如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滿大集」。當然,對於俗語來說,反映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也比較拗口,沒有老人的點撥還不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說,今天我們談論的這句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先輩告誡後代該如何做人的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勸賭莫勸嫖,寧窮死莫娶生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妻指的什麼呢?
  • 「嫁錯丈夫娶錯妻,必有災禍」:不嫁此3男,不娶此2女!
    意思是說,男人立業,沒有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了自己不應該選擇的行業,造成在行業中失利,根本不適應行業的需要,而造成遺憾;有句話說,姑娘「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洗衣杵抱著走」。當嫁給一個自己不中意的、自己不喜歡的「郎」,也得要過一輩子,不得離婚,不得改嫁,是人生註定的「郎」了。當女人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是沒有一點後悔的權力可言。
  • 俗語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古人用來進行天氣預測的俗語,由於古代沒有如今這樣發達的科技可以預測天氣,所以他們只能總結生活中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當作推測天氣的依據。時至今日,這些俗語,也有很大的實用性。不過,既然有比較有價值的俗語,那勢必也有沒有什麼價值的俗語。我們曾聽說過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何意?這句俗語到了二十一世紀還適用嗎?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什麼意思?對快結婚的人幫助很大!
    其實,在婚姻這件事情上,還是可以聽從父母的意見,畢竟他們走過的路比我們吃的鹽還多,看人還是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標準。老祖宗給即將結婚的年輕人,留下過一句俗語,用於現在依然適用。這句俗語很簡單也很好理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對於結過婚的人來說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