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人流行外出打工,尤其是年輕人,常年在外,只有年底才會回到農村老家。現在離年底越來越近了,在外的農民工陸續開始返鄉,有子女還沒結婚的父母也格外忙碌起來,因為要到處找人來給子女介紹對象,好讓他們趕緊結婚。
不過,相親雖然容易,但一到談婚論嫁就難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很多農村的彩禮都不低,像什麼「六斤六兩」「萬紫千紅」等等,都是十幾萬。除了彩禮,很多女方還要求在城裡買房、買小汽車,家庭條件一般的男方,往往難以滿足,因此只能不斷相親。
現在這兩年,高彩禮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農村結婚又出現了新要求:「一不嫁」還有「一不娶」,你知道都是啥嗎?
「一不嫁」即「不嫁有兄夫」,指的是很多女方要求男方最好是獨生子,不喜歡男方還有兄弟的。這是因為,如果家裡兄弟幾個,結婚以後就會面臨一些問題,首先最主要的就是家裡父母財產分配的問題。結婚之前,這個問題往往還不明顯,但婚後兄弟都各自成家,單獨一戶,勢必都會為自己爭取利益,各自都會想辦法把父母的錢,變成自己的。當然,如果家裡沒啥錢,那就沒啥好掙的。除了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結婚有孩子以後父母幫助帶孩子的問題,兄弟兩家如果孩子大小差不多,父母該給誰帶孩子呢?怎麼弄都是分身乏術。
而有的男方也有「一不娶」,即「不娶有弟妻」,這跟一個詞有關,即「扶弟魔」。我們知道很多地方都有重男輕女的偏見,在家庭裡女孩要為家裡,尤其是為弟弟讓路。即便結婚出嫁以後,很多女方還是偏向自己弟弟,想方設法來幫助自己娘家。
有的女孩出嫁彩禮之所以要得高,就是因為家裡要拿她的彩禮錢,來給弟弟娶媳婦付彩禮。等結婚之後,有的女孩把老公家裡當「提款機」,來支持弟弟。有的明明自家條件一般,寧願借錢背上一身債,也要幫扶娘家,因此被稱為「扶弟魔」。
其實,所謂的「不嫁有兄夫」「不娶有弟妻」都是很片面的,像家裡兄弟多的,雖然剛結婚後面臨老人帶孩子、家裡財產分配等問題,但等以後老人老了,兄弟幾人共同承擔老人養老,不是比獨生子女壓力小得多了嗎?而「有弟妻」也是如此,如果媳婦也是獨生子女,也要承擔女方家裡兩位老人的養老責任,壓力不可謂不小。
因此,像「有兄夫、有弟妻」都是利弊並存的,不存在完美的只享受好處、不承擔責任的選擇。現實生活中,由於農村結婚女方處於主動地位,「不嫁有兄夫」可能會稍多一些,部分地區也的確存在兄弟多的相親難的問題,但主要還是因為家裡條件有限。而「不娶有弟妻」則比較少見,畢竟男少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