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第一次寫小說連「鼠」字都不會寫,小學畢業的他,要如何逆襲

2020-12-22 文史撰家

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作家,莫言和很多當代作家一樣,經歷了很多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這些苦難包括生活,思想。也是這些經歷讓莫言變得更加堅強,更加上進。只是物質條件的匱乏,卻是沒有讓他如願獲得持續念書的可能,於是小學五年級就早早輟學了。但莫言沒有放棄讀書的習慣,只要有書,在生產的閒暇時間,他就會樂此不彼地讀起來。

正是這樣不知疲倦的積累,讓擁有小學學歷的莫言變成了書迷,而且希望能成為大作家。到了部隊上他就搶著出公差,挖廁所。拿這些身體力行和那些擁有一定學歷的預備提幹者相比,功夫不負有心人,莫言靠著寫作文的能力贏得了部隊領導的認可。後來終於從事上了文科工作,可是一向要強倔強的莫言其實認識的漢字都是有限的,如果要創作小說,會遇上很多麻煩,但莫言並未放棄。

因為會寫點小作文,就面臨了新的工作,所以莫言是又驚又喜,畢竟他獲得了提幹的機會,但同時自己識文斷字方面依然是弱項。怎麼辦呢?沒辦法,一個勁地學習充電唄,因為學歷低,出身農民,所以莫言的學習盡頭儘管很足,但也只能是避開和那些學歷高的人在一起,這樣能更好地投入,免得受人白眼。

在部隊幾年後,莫言終於動筆創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說《春夜雨霏霏》發表。但在發表之前,莫言都有一個習慣,畢竟文學這種事不好張揚。所以他偷偷寫好後,寄給了他的哥哥,讓學歷高的哥哥給把把關。等稿子寄過去,他哥哥感慨了,一是弟弟有才情,是當作家的料,但同時作為哥哥心裡也難受起來。因為莫言認識的字有限,而且連老鼠的「鼠」字都不會寫。

莫言第一次寫小說連「鼠」字都不會寫,小學畢業的他,該如何逆襲呢?

想當年在老家時,莫言愛讀連環畫,中國古代志怪小說。四裡八鄉誰家有本好書,莫言一定要想辦法去借的,有時候為了看書,就躲起來看完再去幹活。一家兄弟姐妹好幾個,只有莫言的哥哥學歷最高,有機會讀了大學,但到年幼的莫言時,經濟基礎一下子坍塌,只得年紀輕輕就去生產隊幹活,放牧。在一望無際的膠東平原上,莫言放牧一天會餓肚子,甚至會對著花草樹木說話,自言自語對著空曠的野外發呆,在藍天的鍋蓋下用不可思議的想像力碰撞遠方的未來。

因為受到過極度孤獨的侵擾,他幾乎變成了話癆,逮誰都要說半天,對著空氣講話,莫言母親為此悲痛欲絕,不知如何是好。但上帝為其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因為少年的孤寂,莫言在想像力上也早早開竅,所以他即便不怎麼認識漢字,但也整天在腦子裡想像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那些他讀過的《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等,常常會被他當即消化,加工,演變成了自己腦中的魔幻事物。

然而從事寫作的動力也是來自於不吐不快的想像力,但一些複雜的漢字卻無力拼寫,這讓莫言有點力不從心,為了寫出自己的意思,他就一邊加緊學習漢語,一邊用簡體字代替,就這樣完成了初期的小說創作。莫言的哥哥回憶說,莫言發表第一篇小說後,心裡無比激動,這與他心裡想的冷場、閉門羹相反。從此更加有自信,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也倍加用力。越寫越有勁,漢字也認識得越來越多,直到第二篇,第三篇小說的發表,常用漢字基本上沒有難倒莫言了。

後來的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以及我們都熟悉的經典文學作品《紅高粱家族》出版,莫言如一個符號般橫空出世,讓當代中國文學和那年代的讀者倍感震撼,人們在討論這個天馬行空的魔幻作家時,沒有人知道幾年前他還是一個連「鼠」字都不會寫的作家。連常用漢字都寫不全的人,又是如何逆襲成一代大師的呢?

是啊,一個小學畢業,沒有受到系統性培養的自學者,就是靠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堅強毅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的決心,最後走出一條不可思議的不平凡之路。2012年,幾十年如一日的莫言,在經過半生的學習積累和艱難創作,終於走向世界,成為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彼時,他絢麗多彩的魔幻筆觸和天馬行空的中國風格成為當代文學殿堂裡不可多得的現實主義大師。

相關焦點

  • 鼠年到來,且看古今高手如何寫「鼠」字!
    鼠年到來,且看古今高手如何寫「鼠」字! 對於半年寫一次字的人而言, 寫「鼠」字是什麼樣的體驗?
  • 莫言寫五言詩助力抗疫,自得諾貝爾獎以來,這是他很感人的一首詩
    筆者在準備寫詩時,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原來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前幾日也寫了一首五言詩助力抗疫。說實話,自從2002年得諾貝爾以來,關於莫言的種種爭議就沒有停止過。有人說他的小說寫得太俗氣,沒有格調,難登大雅之堂。近幾年,莫言寫的小說少了,倒是寫了不小詩,雖然每次他把這些詩放到網上,都會被網友們挑挑刺,但他都虛心接受,一改再改,直到詩基本工整。
  • 繼魯迅後又一作家棄醫從文,寫小說暢銷2000萬,莫言:影響比我大
    丈夫是當地的醫生,一家三口就住在醫院的職工宿舍裡,而這個小男孩,從小就在醫院裡旁觀著人世間種種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這對他的未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小男孩的名字,叫餘華。1977年,餘華中學畢業,有幸參加了國家剛剛恢復的第一次高考,只可惜,他落榜了。
  • 莫言長詩《餃子歌》全詩500餘行,讀完就一個感受:還是寫小說吧
    他曾在微博裡高調宣布將著手學習古詩詞知識,並結識到一位古詩詞高手作為自己的老師。其後,他相繼發布了多首原創古詩,但收到的評價都不甚了了,水平提升空間較大。爾後,他又將興趣轉移到了現代詩歌上來,相較于格律嚴謹的古詩詞,現代詩就沒那麼多條條框框束縛了。那麼,莫言寫得咋樣呢?
  • 《活著》餘華連續五年在「殺人」中無限循環,8部小說寫死了29人
    「莫言寫書只會吹牛,魯迅從文也是湊巧」竟然有人敢這樣公開調侃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一次採訪中,他說道,魯迅的文學是投槍匕首,因為他總是跟人吵架。有次一個人跟他說,他們要做一個雜誌,給我們寫一篇東西,他就給他寫了《狂人日記》, 沒想到這篇小說出來以後那麼的有名,後來他就走上了文學這條道路,完全是一個偶然因素。「我跟莫言在一個宿舍住了兩年,他說自己如何創作的那些話,比他創作本身還要虛構,《生死疲勞》他只用了四十多天就寫完了。所以不要當真。」
  • 張大春 X 莫言:繁體字,是正體字還是另一種簡體字?
    解字與寫小說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見字如來》繁體版(張大春著,版本:中國臺灣·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8年1月)封面。這本《見字如來》雖為解字之文,但讀起來卻又有些小說的快感。問起解字與寫小說的界限與不同,張大春卻談起了相同之處。
  • 同樣是魔幻小說,為什麼《哈利波特》入選課本?莫言的小說卻不行
    據悉,《指導目錄》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由英國作家J.K.羅琳所著書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入選其中,分類為文學,推薦學段為小學5年級至6年級。這讓很多家長感到意外,在家長們的眼中,這本書是魔幻小說的題材,和我們傳統心目中的語文課外書相差甚遠。
  • 從《百年孤獨》開始,學習如何寫小說
    《百年孤獨》無疑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幾本小說之一,作者馬爾克斯也無疑是文學史上的一位天才。莫言曾經讀《百年孤獨》的開頭就說「我知道小說怎麼寫了!」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這本書的魅力所在。為什麼說這樣簡單的開頭能夠讓莫言一下子明白了小說應該怎麼寫?我們先來看幾個別的小說的開頭,以之為例,託出幾種常規的小說開頭寫法。我給您沏的這一壺茉莉香片,也許是太苦了一點。我將要說給您聽的一段香港傳奇,恐怕也是一樣的苦——香港是一個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張愛玲.
  • 莫言《豐乳肥臀》寫了啥,為何會被罵世風日下,甚至還曾成為禁書
    直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本小說才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還創下銷售紀錄。莫言表示:這本書是他創作殿堂的一塊基石,離開了它,殿堂就會倒塌。可是和《廢都》一樣,人們對這部書一邊看一邊罵。那麼,書當中到底寫了一些什麼呢?
  • 莫言中大開講 建議結婚後再看我的小說
    「快看,莫言來了!」11月30日,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中山大學開講「我小說中的人物原型」。講座一票難求,偌大的梁銶琚堂連過道都坐滿了觀眾,只為一睹中國第一個本土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風採。  作為中大90周年校慶日的最後一個大型名家講座,莫言談到了這是他第一次走進中大,但他對中大的印象則源於魯迅的《兩地書》。
  • 本土、現實、小說的回歸丨莫言近作研討會實錄
    莫言第一次非常有意識地把自己作為一個人物寫進了小說,書裡書外兩個莫言之間的關係是很有意思的。小說中的人物「莫言」可以說是現實中的作家莫言的一個鏡像,當書中的「莫言」旁觀他人的故事的時候,書外的莫言也在用審視的眼光打量著自己。作者本人經歷的介入打破了真實與虛構的界限,亦真亦幻,難分虛實,這也是《晚熟的人》給我們提供的閱讀樂趣。
  • 馬悅然曾與莫言邊喝威士忌邊談小說「翻譯莫言作品沒要出版社一塊...
    引得旁人都友好大笑。馬悅然跟莫言「經常通信」。莫言得獎後,馬悅然有沒有道賀?陳文芬說:「還沒有當面見到,但是我們跟莫言已經通過信了,有很多翻譯、出版的事情要交流。」記者問及,這次來中國會不會與莫言見面,陳文芬說:「馬先生已經88歲了,長途飛機旅行是比較累的,所以事先都沒有做這個安排。」曾與莫言一邊喝威士忌一邊談小說莫言獲諾獎,馬悅然非常支持,「他的短篇小說特別好!
  • 劉震雲嘲諷莫言,給王朔挖坑,馬未都:劉、王都不是「正經人」
    1973年,15歲的劉震雲產生了離開家鄉的想法,不久後,他報名參軍來到了甘肅酒泉。在他後來的小說《新兵連》裡,他寫道,茫茫戈壁灘上,四年軍旅生涯的痕跡是如此的清晰可見。後來劉震雲慢慢發現,軍隊生活並不是最終歸宿,只有考上大學才能出人頭地。於是,1978年的5月,20歲的劉震雲回到了老家河南。在塔鋪中學一邊做民辦教師,一邊複習功課,準備參加剛剛恢復的高考。
  • 本土、現實、小說的回歸 | 莫言近作研討會實錄(下)
    但《晚熟的人》裡面,每個人物都是他從東北鄉發現的人,對複雜生動的人格的發現、記錄和書寫,是文學要做的。小說提供給廣大受眾的,是經驗和情感的共同體。12個篇章裡面,比如《紅唇綠嘴》《火把與口哨》都寫得非常動人。張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評論家):
  • 晚熟的莫言,人生全是戲!
    所以,莫言對蔣二沒有讚許的意思,反而,對早熟的常林,莫言是偏愛的。否則不會用那麼多筆墨來寫常林的臭屁,否則這段臭屁不會讀起來如此精彩。宋老師與楊結巴的友情,三叔與三嬸的愛情,都是高山流水覓知音,就連莫言本人都羨慕不已。宋老師和兒子死於熊熊大火之中,楊結巴哭得昏天搶地。三嬸在宋老師喪葬那天嫁過來,兩家人在巷子裡遇到,一個是白事,一個是喜事。讓這門喜事也不喜了,莫言在這裡埋下伏筆。
  • 小說人稱-如何用好寫小說的人稱
    第一人稱小說創作優劣詳解第一人稱很多新作者都會寫,但是寫個三五十萬字,發現寫起來很吃力,問問寫小說的前輩們,他們都說,別寫第一人稱的小說,為什麼呢? 我曾經也寫過一本近30萬字的第一人稱小說,這是我第一本出版的書,《靈幻奇俠》。
  • 齊白石畫鼠,畫成兔子,為何成天價名畫?專家:看「鼠」字咋寫的
    鼠圖國畫動物除開工筆外基本都是要求寥寥幾筆就畫出大概模樣就成了,齊老畫老鼠也是屬於寫意的「神似」範疇,不過他畫的老鼠相對來說算是非常「寫實」了,老鼠的鬍鬚尾巴和爪兒三個重點都被他畫到位了,單獨摳出老鼠的「頭」來看的確是有點像只兔兒,但看一幅畫就像看一篇文章一樣不能這樣「斷章取義」看局部,要真是把老鼠畫成了兔子,那怎麼可能畫出一幅就值一千多萬的名畫來呢?
  • 如何寫好小說大綱
    如何寫好小說大綱為何要寫大綱?1、 避免寫作過程中卡文,不知道劇情怎麼進行2、 小說邏輯混亂,前後矛盾。5、 最最重要的爛尾,虎頭蛇尾,不知如何推進最後草草收尾。短篇小說有必要寫大綱嗎?如果把寫小說比喻成建房子,那麼大綱就是房子的框架。
  • 貶莫言的人都在貶什麼
    我們知道陳丹青因1980年創作的油畫《西藏組畫》而聞名於世(在當時連西方的畫風畫壇都為此深感震撼),至今說來已經有四十年時間了,陳丹青本人可謂一炮走紅,但在接下來的這些年,陳丹青也趨步文壇,常常就其他文藝專家創作表達一些犀利看法。
  • 5問莫言新作,其直播首秀化身「知心爺爺」
    昨天剛出版的莫言新作——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正熱得燙手,距離他上部作品出版已有十年。作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桂冠當頭,莫言在獲獎最初的一年裡,竟然忙得一整年連一本書都沒看。《晚熟的人》如同莫言的獲獎後記,他將自己寫進小說,用幽默的筆調,毫不避諱地向讀者敞開了獲諾獎後的生活裡外。全書一共十二個故事,讀者可以隨著故事中的「莫言」,見證一次「衣錦還鄉」之旅,也見證百態人情,萬象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