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身上最不值錢的部分,3元買一斤,肉少骨頭多,味道卻特別鮮美

2020-12-24 小談食刻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二三月份的時候,家裡買了不少的土豆,因為堆的時間長了,都長出了芽,聽聞吃發了芽的土豆會中毒,所以想著是不是把它全部扔掉,這時候奶奶阻止了我,把發了芽的土豆,全部種到了自己家中的地裡,說是等我六月份回家,就能吃到新鮮的土豆了,如今到了六月,地裡的土豆也已經全部成熟,昨天剛好把它給挖出來了。

說實話,土豆真的時候非常不錯的蔬菜,它可以當作糧食,也能當作菜,即使是買回來放久了,還可以把它拿到地裡去種起來。如今的土豆,與玉米、小麥、水稻、燕麥早已並稱為世界五大糧食作物。可是真正把它當作糧食,在中部地區還是比較少的。

土豆當作菜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清炒土豆絲,當然這道菜很多人都吃膩了,所以接下來用土豆給大家做另外一道菜,土豆換了新做法,做一次光碟一次,營養全面價格低,比叫外賣省事。土豆最適宜搭配一些肉類食用,但如果脂肪含量太高,夏天吃的就會特別的膩,所以我打算把它和雞架子一塊燜。

雞身上最不值錢的部分就是雞架子,3元買一斤,肉少骨頭多,味道卻特別鮮美。因為大多數人瞧不上雞架子,而且本身也沒什麼肉,所以經常被人給忽略。其實買些雞架子,把它煮湯,早上煮麵條或者煮米線都是非常合適的,當然也可以把它和土豆一起燜,做一道美味的下飯菜。

土豆當糧或者是做菜,在我國歷史上早有記載。如今關於土豆的做法更是五花八門,但是最好吃的無外乎兩種方式,第一種喜歡素一點的,清炒土豆絲、醋溜土豆絲,第二種喜歡葷一點的,土豆燉牛腩,或者和我一樣,做一道簡單的土豆燜雞架子。

01【土豆燜雞架子】

食材準備:土豆1個、雞架子1個、蒜瓣4個、姜1塊、小米辣2個、幹辣椒3個

輔料:植物油、香辣醬2勺、鹽、料酒2勺、生抽2勺、醬油1勺、白糖少許、雞粉2克

製作過程:

1、土豆去皮,把它切成大塊,喜歡吃土豆的話,也可以多放一點,土豆加入雞架子以後,會變得更鮮,讓你更有食慾。

2、雞架子買回來以後,用清水清洗乾淨,中途換幾次水,再把它剁成小塊,裝入一個盤子中,瀝乾多餘的水分。

3、鍋中放入植物油,燒至7成熱的時候,放入香辣醬,把蒜瓣拍扁放進去,姜1塊、放入切好的小米辣,再放入一點幹辣椒增加香味。

4、倒入雞架子大火快速翻炒,把它炒香炒至入味,放入料酒2勺,去掉腥味,再放入少許的鹽,生抽還有醬油,炒勻。

5、加入適量的清水,把土豆放進去一塊燜,加點白糖燜煮熟透,大概15分鐘以後,放入雞粉2克進行提鮮。

6、炒勻炒香以後,一道美味的下飯菜,土豆燜雞架子就製作完成了,鮮香爽口,百吃不厭,喜歡的話一起試試土豆的這個做法吧。

食刻tip:

1、土豆燜雞架子,雞架子買回來以後,直接浸泡在水中,中途換幾次水,等到泡發好以後撈出瀝乾水分,直接炒會比較的鮮。

2、土豆選擇哪種粉一點的土豆,它做出來以後,澱粉含量高一些,吃起來比較的濃鬱,而且容易煮爛一些。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小談食刻」,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買冬筍時,別只挑大個的,遇上這3種最好別買,皮厚肉少還不鮮嫩
    導語:12月抓緊吃這菜,含鈣高味道鮮,6元一斤比香菇好吃,過季就少了。買冬筍時,別只挑大個的,遇上這3種最好別買,皮厚肉少還不鮮嫩最近悅悅在趕集的時候發現竟然有冬筍賣了,冬筍可是冬日裡最不能錯過的一種美味了,悅悅的老家靠山,天冷後閒下來的人們總愛上山去挖冬筍,可以說得上是從小吃到大了,在現在看來,才發現冬筍其實是一種極為討喜的食材,它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
  • 雞身上「最值錢」的一塊肉,肉販子不賣自己留著吃,一隻雞就一塊
    雞肉是我們平時最常吃的肉類之一,口感好,價格便宜,還有很多的做法,小編也經常會定期買上一隻雞,現在有很多攤販都是把雞的各個部位拆零散來賣。很多人還不知道,其實這個地方是雞身上「最值錢」的一塊肉,肉販子不賣自己留著吃,一隻雞就一塊!它就是雞肝,很多人不吃,但它富含蛋白質、鈣、鐵、鋅和其他必要的營養成分,炒後味道很好。
  • 你吃過街邊的雞架骨嗎,就是那種15塊買一斤送半斤的那種
    街邊小攤,炸雞架骨15塊錢一斤再送半斤,這個到底是什麼肉?為什麼會那麼便宜,可以放心吃嗎? 雞架骨又叫雞叉骨、雞鎖骨,各地叫法不同,但貨源是一樣的,這種油炸雞叉骨生意屬於流動攤點,常常擺在校門口、菜市場等人流量大的位置,價格不貴
  • 買生蠔,要大的還是小的?老漁夫:記住三點,買的生蠔味道鮮美
    老漁夫:記住三點,買的生蠔味道鮮美,肉質肥嫩。昨日外出吃燒烤,得知老公愛吃烤生蠔,便來了一份,這烤生蠔雖好吃受歡迎,但燒烤店絕對是暴利,一份烤生蠔就幾個,個頭不大,竟然能賣出幾十元,實在太不划算了。帶著這筆錢,可以去市場多買幾斤生蠔,看老公吃完還沒來得及想清楚,這不今天我就來買生蠔吧。
  • 農村山裡一種奇特野味,味道似雞胗,如今50元一斤,見到別錯過
    筆者就在上周的時候,去山裡挖了不少松樹菌回來吃,那味道真的是想當的鮮美,而且這松樹菌的味道不僅好吃,其價格更是貴,按大小,從20元到60元一斤的都有,所以很多農民朋友去山裡挖野生菌不僅是自己吃,最主要的是拿去賣錢。下面筆者也給大家介紹農村山裡一種奇特野味,味道似雞胗,如今50元一斤,見到別錯過。
  • 它比魚更鮮比肉更貴,一斤20元大多人不認識,你吃過嗎?
    在我們常吃的海鮮中,魚蝦是最常見的,其它的海鮮大家都不常吃,烏賊、螃蟹、貝類等食物大家也都吃過,而有一種奇怪的貝類,就沒有多少人見過。這樣的貝類是佛手貝,每個人都應該聽說過佛手瓜,那麼佛手貝是什麼呢?佛手貝又被人們稱為石魚、狗爪螺、龜足、雞冠貝、雞冠貝、雞足、觀音掌等,它的外貌與其他貝類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它看上去很大,但能吃的部分不多,味道特別鮮美。我喜歡吃海鮮,就是想吃鮮一點的,而且佛手貝的味道比很多海鮮都要好,不過價錢也不便宜,一般在20元一斤左右,有的地方還會比較貴。這道菜的做法很多,但基本上每天都要煮,否則很容易壞。
  • 雞身上這位置丟掉也不要吃,滋生細菌特別髒,許多人都不知道
    雞肉想必也是大家喜歡喜歡吃的一種肉吧!什麼雞腿雞翅的,都好喜歡吃!雞肉的價格在所有肉裡面也是相對比較便宜的一種肉。雞胸肉的價格大概是8元一斤。雖說雞肉很好吃,但是雞的身上也有不太乾淨的地方!雞身上這位置丟掉也不要吃,滋生細菌特別髒,許多人都不知道!
  • 它是雞身上「值錢」的一塊肉,肉販偷偷藏起來,識貨的人搶著買
    導語:它是雞身上「值錢」的一塊肉,肉販偷偷藏起來,識貨的人搶著買雞肉自古以來,一直是人們比較喜歡的美食,記得小時候,每年老媽都會養幾大公雞,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會宰一隻給我們吃,我們家裡的兄弟姐們多,我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好的東西都會給年小的吃,哈哈,比如,我家每次燉雞的時候,兩個大雞腿從來都是留弟弟妹妹的
  • 街邊小攤,炸雞架骨15塊錢一斤再送半斤,這個到底是什麼肉?
    雞架骨又叫雞脆骨、雞鎖骨,各地叫法不同,但貨源是一樣的,這種油炸雞叉骨生意屬於流動攤點,常常擺在校門口、菜市場等人流量大的位置,價格不貴,通常是買10元多送2元,買滿一斤多送半斤,由於進貨價格不到4塊錢一斤,所以不會用「假肉」代替。
  • 大半年冬眠的動物,面臨滅絕,肉味鮮美其藥用價值高達3000元一斤
    今天分享的主題:大半年冬眠的動物,面臨滅絕,肉味鮮美其藥用價值高達3000元一斤。大家都知道一到冬天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的,常見的有蛇、烏龜、刺蝟等等。當人們還在寒冷的冬天忙碌的時候。那些需要冬眠的動物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把自己深藏在某個角落睡起了「大覺」來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因為動物的種類,習性不一樣。所以他們冬眠的時間也就不一樣。
  • 買羊肉時,只挑3個部位買,肉販子心裡直犯嘀咕:好肉都被挑走了
    在家自己做羊肉,少不了的就是去市場上買肉。買豬肉的注意細節想必大家已經很了解了,但是因為羊肉不常買,所以大多數人不怎麼會挑選羊肉,每次去肉攤都有點不知所措。
  • 街邊小吃炸雞架骨,15塊一斤送半斤虧本營銷,到底用什麼肉製作?
    小鹿就買過這類炸雞架骨,味道還不錯,雞架骨就是雞的鎖骨,本身沒啥肉,經過油炸後骨頭都酥脆酥脆的,嘎嘣嘎嘣的,金黃酥脆、表面撒上孜然辣椒麵調味,讓炸雞架骨的味道更誘人,椒鹹可口,搭上可樂或啤酒當茶餘飯後的零嘴小吃還不錯。
  • 它20元一斤,做成美食包在飯糰裡,味道極其鮮美,好吃到哭
    導語:它20元一斤,做成美食包在飯糰裡,味道極其鮮美, 好吃到哭。家裡有兩個熊孩子,特別挑食,我也是天天為了讓他們吃飯操碎了心。現在正是吃龍蝦的季節,兩個娃都愛吃龍蝦,每次吃龍蝦過癮,飯都不吃,所以今天我想了一個法子,將龍蝦做成美食以後包在飯糰裡面,這樣飯菜都有了,孩子們也愛吃,雖然龍蝦比較貴,20元一斤,只要孩子們愛吃,貴點也值得,下面一起來看看這道美食的好吃做法吧!
  • 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
    導讀: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在我國南方地區,有一種十分特殊的名貴藥材,它叫做「大蟬草」,是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話,記得往年的這個時候,很多農民都會去山裡挖來賣,一般都是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卻少有人去挖,更是少有人去賣,難道不值錢了?
  • 為啥自己買的大骨頭20元一斤,自助餐的醬大骨29元一位隨便吃?
    在徵服各地的東北菜館中,醬大骨店尤其出色,濃鬱醬香的東北風醬骨頭總是讓矜持的淑女捧起骨頭大口啃,並且在吃乾淨一大塊骨頭之後戀戀不捨放下,並把目標瞄準下一塊。 豬肉尚且要賣到四十多塊錢一斤,豬骨頭也早已經成為二三十元一斤才能買到的東西。雖說大棒骨和豬脊骨不如排骨那麼貴,但成本價畢竟擺在那裡。如果是單純做醬骨頭的店,那麼難免漲價,但一些自助餐推行的29元醬骨頭隨便吃又是怎麼回事呢?
  • 10元一斤的龍利魚要不要買?魚販子:冤大頭很多,不少人白送錢
    10元一斤的龍利魚要不要買?魚販子:冤大頭很多,不少人白送錢雞鴨魚肉以及牛羊肉,它們各有各的特點,但是要說味最鮮的,那肯定就是魚肉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口感豐富,營養全面,脂肪還都是不飽和的脂肪酸,多吃不僅不用擔心發胖,還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難怪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 這魚名字不好聽,但潮汕人超愛吃,魚刺少肉多,10元能買兩斤
    俗話說:天上飛的不如水裡遊的,那麼說明給孩子多吃點海鮮或者魚類更合適,剛好在我們這裡的菜市場有幾個潮汕人賣魚,對各種海魚都十分了解,比如今天魚攤老闆推薦了在他們當地特別受歡迎的魚,聽名字你會覺得很難聽還奇怪,它的名字叫「鼻涕魚」,不過一般賣魚的稱它為「豆腐魚」,它的身體很軟,魚的身子很滑,它還沒有魚鱗
  • 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究竟有道理嗎
    這句俗話:「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非常明白告訴人們,在選購豬肉的時候,槽頭肉不要買,買魚做魚吃的話,不要吃鯽殼魚。為什麼呢?買肉不買槽頭肉:和割肉不割槽頭肉一個意思,首先我們知道槽頭肉就是豬脖頸肉。這塊兒肉是豬身上最便宜的一塊兒肉,主要還是肉質比較差。因為豬脖頸上分布著眾多淋巴,吸收分解病毒細菌等,而且這個位置也是給「藥」的主要位置。總之這塊肉「筋頭巴腦」最多,口感差不說,而且質量也不好。
  • 大叔騎自行車賣「肉」,60元一斤沒人嫌貴,一筐一小時就賣光
    大叔騎自行車賣「肉」,60元一斤沒人嫌貴,一筐一小時就賣光。當然在平時的時候,我們也會在街上發現一些小吃是非常吸引人的,就比如我們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種食物,它其實就是大叔騎自行車賣的一種肉,這種肉可能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肉不太一樣,因為我們平時見到的都是一些超市裡面的生肉,可是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卻是一種已經煮好的肉,60塊錢一斤都沒人嫌貴,而且每一次大叔都準備一大筐,但是只要一個小時就賣光了。
  • 又投放3萬噸儲備豬肉,儲備肉多少錢一斤?在哪能買到?
    各地豬肉主流零售價也已經升至26-30元/斤,還有一些地方,又回到30多一斤了。為了讓市民吃上平價豬肉,抑制豬肉價格,保證市場供給,國家又向市場投入了大量的儲備豬肉。繼12月17日投放2萬噸儲備肉之後,又將在12月24日繼續投放3萬噸儲備凍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