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

2020-12-19 禾木報告

導讀: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往年上百元一斤,今年少有人賣,不值錢了?

每年6、7月的時候,大多數農民都處於農閒期,於是在這段時間很多農民朋友會找些別的掙錢的法子,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去山裡採挖各種野生菌以及中草藥材來賣,畢竟夏季溫度高雨水多,非常適合野生菌及中草藥材的生長,再加上近些年人們對這類東西十分喜愛,也就是使得它們十分的搶手。

在我國南方地區,有一種十分特殊的名貴藥材,它叫做「大蟬草」,是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話,記得往年的這個時候,很多農民都會去山裡挖來賣,一般都是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卻少有人去挖,更是少有人去賣,難道不值錢了?

大蟬草這個名字估計很過人都不熟悉,但是它在民間的俗稱很多人應該聽過,叫做「蟬花」或是「金蟬花」,它並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動物和真菌的結合體,屬於蟲生真菌。

它的形成過程十分特別,是蟬的幼蟲在羽化前被一種叫做「麥角菌科真菌蟬擬青黴」的真菌寄生,當氣候、溫度等環境因素達到適宜條件的時候,就會吸收蟲體的營養,從而轉化為菌絲體,最終蟬的幼蟲蟲體被菌絲體完全佔據而死亡,只剩下一個軀殼。接著菌絲體開始生長繁殖,在蟬的幼蟲軀殼頂端分枝「發芽」,形成類似黃色花朵的東西。因其形成特殊,外形特別,所以得名「蟬花」或「金蟬花」。

蟬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是以前農村裡十分常見的一種昆蟲,民間都俗稱為知了。還記得小時候那會,村邊的樹上特別多,一到夏季就在樹上「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不管還白天還是晚上,吵得人睡覺都睡不好。然現如今蟬已經很少見了,想聽到它的叫聲都不容易了。

蟬的減少除了環境因素之外,還有2個原因,一個是被人們作為食物(就是北方常吃的知了猴)吃掉了,還有就是被麥角菌科真菌蟬擬青黴寄生而亡。

不過蟬被那種真菌寄生之後所得到的產物「金蟬花」,卻是民間的一種十分珍貴的藥材,而且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同時出口到國外也一樣名貴,原因就在於其藥用價值十分的高。

在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語:「吃上金蟬花,丟掉藥罐子」,甚至有的地方還把金蟬花看成是「冬蟲夏草」的替代品,由此可見金蟬花的價值了,所以在市面上,金蟬花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金蟬花一般在每年的芒種到大暑前後開花,而這段時間很多農民正好處於農閒期,於是很多農民朋友都會在這個時間去山裡採挖,採挖之後就會拿到市場上去賣掉,價錢一般按個算,一個3元左右,一斤的話差不多要50到70來個,所以金蟬花的價格常年都賣到上百元一斤,然而今年卻出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集市上幾乎沒有人賣它,是金蟬花不值錢了嗎?

其實並不是,主要有2點,一個是市面上的金蟬花基本都是野生的,也就說金蟬花是野生的蟬被寄生後所形成的,而今年2月份又頒布了「禁野令」,於是很多人都不敢吃了,使得金蟬花在市場上遇冷。另外一個原因是隨著常年不節制的採挖,以及環境的破壞,各種蟬的數量都急劇下降,這就使得金蟬花的資源也日益減少,甚至像我國雲南、福建的部分農村地區,金蟬花都已經絕跡了。因此今年很多農民都沒去山裡採挖了,自然就少有人賣了。

就筆者個人來看,金蟬花還是很具有市場潛力的,既可以吃又可入藥,而且金蟬花的人工養殖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了。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對蟬花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並且人工養殖的話既能保護環境,又能供應市場,還免去了藥農的奔波之苦,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各位朋友,你們如何看待金蟬花呢?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花開就不值錢,5月很多人去摘,一斤上百元,種植戶卻說難賺
    和其他的花不同,金銀花的花開了之後就不值錢了,現在有很多人去摘,市場價格一斤能夠賣到上百元,而種植戶卻說很難賺錢。很多愛花人士也很喜歡金銀花,因為她的花朵實在是太漂亮了,白色的花瓣又細又長,微有捲曲,淡黃的花蕊直立挺拔,兩者對比非常明顯,完全勝放的金銀花給人一種典雅清淡的感覺。雖然金銀花也可以用作觀賞花卉,但是從目前來看,農民種植金銀花主要是為了入藥。
  • 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7元一克炒成「神藥」,如今被扒皮一文不值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下面筆者就介紹這麼一種奇特的野生植物,它是蟲子被寄生後開的花,7元一克炒成「神藥」,如今被扒皮一文不值。在農村野外大山裡,一般都會生長著竹林,很多有經驗的老農民經常會在特定的季節,去竹林裡採摘好吃的野生菌、竹筍等食材,其實在竹林中不僅僅有這些,還有些更為神奇的東西,只不過在以前基本沒多少人關注,其中就有一種叫做「金蟬花」的東西。
  • 兩條小魚竟賣上萬比黃金還值錢 天價長江刀魚批發價要7000元一斤
    兩條小魚竟賣上萬比黃金還值錢 天價長江刀魚批發價要7000元一斤2016-04-25 14: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常州晚報        瀏覽量: 12543 次 我要評論
  • 這種水果市場價上百元一斤!蘿崗市場沒得賣!但黃埔劉村有!
    這種水果市場價高達上百元一斤!蘿崗市場沒得賣!
  • 這個蟲子小時候抓來當玩具,不吃不喝能活半年,如今一斤賣4千元
    這個蟲子小時候抓來當玩具,不吃不喝能活半年,如今一斤賣4千元!除了天上飛 的,自然也少不了地上跑的,甚至是在地上打洞的,有一種小動物最喜歡在店面上打洞,不僅如此,它打的洞像漏鬥一樣非常漂亮,很是整齊規則,遇到這種動物,那也是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了。
  • 九香蟲一斤收購價幾百元,收去了是幹什麼用的?打屁蟲能養殖嗎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應該都認識這種蟲子,這種蟲子身上有股臭味,它們比較喜歡寄生在南瓜、冬瓜、絲瓜、田菁等植物上。對於這種蟲子,現在一些地方有人在收購,一斤能賣到幾百元。那麼這麼臭的蟲子,別人收購過去,是做何用途?這種蟲子,能不能進行人工養殖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
  • 今年還做香腸嗎?定製香腸40元一斤,成品香腸55元一斤
    捂緊你的荷包,跟隨記者打探香腸的行情吧~行情初探:定製香腸40元一斤 成品香腸55元一斤22日,天府早報記者來到位於槐樹店附近的一大型菜市發現,這裡的店鋪基本上都還沒有掛出香腸,「今年肉價高,肯定不會像去年十一二月才開始做香腸,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越是臨近過年,肉價越高,所以我們打算下個星期就開始承接香腸製作了。」
  • 南方牛奶棗號稱「維生素丸」,往年10元一斤,今年1元一斤陷賣難
    反而那些奇怪的水果,在市場中賣出了高價,比如說車釐子就賣到幾十元每斤,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買單。在雲南、廣西等南方地區,牛奶棗十分常見,當地的人並不會將它當成美味,畢竟這種水果沒有什麼甘甜的味道,也就是水分比較充足,吃起來很尖脆,很難比得上芒果、柑橘,為此大家對它並不是太喜愛,一斤也不過才賣出了5元,但還是沒有什麼人購買。
  • 曾經一斤賣12000元,今年在產地100元可以買2斤,探秘松茸價格
    作為1945年原子彈爆炸後的第一棵植物,松茸在日本非常受歡迎。今天我要去檢查松茸的價格。它可以賣到12000元。今年,您有可能在生產區域以2元以上和100元的價格購買。松茸的價格主要是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第一:松茸,屬於靠天吃飯的,如果在雲南、四川、東北這些地方,一年6-10月的時候,雨水豐富的時候,那松茸的產量就會比較高,然後整體的價格就比較便宜,反之雨水少的時候,松茸的價格就會比較高,在這些地方有一種大小年的說法,大年就是雨水多,小年雨水少。
  • 兩年前還賣10塊錢一斤,今年一斤五毛錢賣不動,農民:炒作失敗
    導讀:兩年前還賣10塊錢一斤,今年一斤五毛錢賣不動,農民:炒作失敗 對於農產品的炒作,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像前幾年的「天價」農產品,無一不是通過商家炒作而來的,像大家熟知的瑪咖、肉蓯蓉、黑枸杞等等,都曾經賣到過千元一斤的天價。隨著人工種植的大量開展,加上這些產品的真實面目被揭露。
  • 去年百元一斤,今年批發價低至40元一斤,網友:還是吃不起
    又到了各類堅果成熟的季節,很多人都沉浸在滿大街炒慄子的香味中,今年慄子價格和去年差不多,實現吃慄子自由還是很容易的。不過對於像山核桃、香榧子這些高端堅果來說,動輒四五十元一斤的價格還是讓人望而卻步。特別是香榧子,因為今年的產量大大增加,炒出來的成品果批發價低至40元一斤,比起去年少了一半多。
  • 南方這純白色「雜交」水果,比蜜糖還甜,賣60元一斤少有人吃過
    導語:南方這一白色「雜交」水果,比蜜糖還甜,賣60元一斤少有人吃過。我們看到,南方這一白色「雜交」水果,比蜜糖還甜,賣60元一斤少有人吃過。而且白色蓮霧可不是哪都有買,只有南方少部分城市有賣。 因為白蓮霧的果樹栽培比較難,果樹需要很適宜的土豪和溫度,這些因素都要控制很好。而且白蓮霧的果實比較小,產量也比較低,所以果農們都不是很願意種這種品種。
  • 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與國外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作物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的農作物也會引進到我國,這不光是為了農業上的交流,更是為了提高市場農產品的種類,增加農民的收益,當然面對越來越多的新鮮水果,很多消費者也是比較好奇,總想買點來品嘗下
  • 對比2019年,今年肉價穩中有升,真的會超過一斤50元?
    正是由於這一原因,導致豬肉的供給量變少,豬肉的價格反而變得更高,並且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豬肉的價格更是比往年貴了很多。但到了2020年,豬肉的價格卻並沒有持續的上漲,2020年年初的時候,豬肉的價格反而開始走下坡路。現在的豬肉價格多地都基本保持在34元一斤的樣子,且近日跌漲幅度都不是很大。
  • 農村一種野草,10年前被炒到上百元一斤,如今1元一斤成笑柄
    #記錄農村生活日常#我們知道在農村的大山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草很多以前都是無人問津的,只有一些農村的老農才了解它們,這些老農會在這些野草長得最好的時候去採摘來用,不過隨著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的興起,不少野草也被人們逐漸的了解,於是現在很多野草有開始值錢了
  • 人稱「見血清」,常有農民挖去賣,百元一斤很搶手,卻少有人種
    導讀:人稱「見血清」,常有農民挖去賣,百元一斤很搶手,卻少有人種在農村裡,除了農民們種植的各種農作物之外,還生長著有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或是高大、或是矮小、或是有刺,有的生長在田邊比如薺菜、香椿、榆錢等野菜,以前僅僅是農村裡窮苦人充飢吃的,現如今卻成了市面上十分受歡迎的野菜,價格都還不便宜呢。諸如此類的野生植物還有很多,只不過在以前並不受重視,直到現在才被人們合理利用。在筆者家鄉這邊,就有這麼一種野草,人稱「見血清」,常有農民挖去賣,百元一斤很搶手,卻少有人種。
  • 農民承包86畝砂糖橘一斤橘子只賣1元錢賠得血本無歸無奈揮淚砍樹
    砂糖橘大家並不陌生,我們之中有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歡吃砂糖橘,在我們的超市中砂糖橘一般最低價的時候也要賣到3.5元一斤以上,高價的時候5元多一斤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在砂糖橘的種植區最好的砂糖橘的收購價格也只有1元左右,消費者吃不起橘子,農民賺不到錢的問題何時才能解決啊!
  • 這種竹子長出的「紅色腫塊」,農民十分痛恨,卻有人一斤賣60發財
    說到底,還是「物以稀為貴」,產量高了,價格就下滑,收購的商販沒有了利潤不收購,造成了滯銷,讓果農損失慘重。其實在種植的過程中,為了豐收,農民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種植好水果,如果果樹遭遇蟲害,也會讓農民們十分頭疼。但是有些農作物上的蟲害,卻會給農民帶來更高的經濟價值。
  • 扔了可惜,賣不值錢 舊家電去處 成市民難題
    「當初花七八百元買的電磁爐,如今只值1元。關鍵是電磁爐還能用,卻只能當廢品處理。」面對家裡淘汰的舊電器,劉女士想知道,除了賣給廢品店,仍能使用的舊家電是否有更好的處理途徑?問了一圈,她無奈將舊家電扔了「兒子嫌電磁爐舊了,便買了新的。」劉女士心想趁還能用,應該會有人回收。
  • 人稱「灰樹花」,曾無人問津,卻是「菇中奇品」50元一斤
    人稱「灰樹花」,誤認為含毒不能吃,卻是「菇中奇品」50元一斤,爬山遇見別錯過。而今天說到的這種蘑菇,人稱「灰樹花」,只生長在慄子樹下,誤認為含毒不能吃,卻是「菇中奇品」50元一斤。慄子蘑說到野生蘑菇,對於生活在農村的小孩子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想要的吃的話到山裡走一趟就能夠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