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360借條客服騙局不要信 9人詐騙團夥當庭判決

2020-12-14 中華經濟發展網

0門檻0利息,面對這樣網絡借款宣傳語,相信許多人已經產生了免疫力,早已看透了背後的騙局。然而,不法分子卻不斷推陳出新,用各種新的花招來誘導人們上當受騙。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提醒大家,以「註銷網貸帳戶」為套路的詐騙進入高發期,廣大人民群眾務必提高警惕。

日前,由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張某某等九人幫助網絡信息犯罪一案當庭判決。張某某等人為非法獲利,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實施了提供支付結算的幫助行為,構成犯罪已受到法律的制裁。上遊犯罪團夥卻是採用帳號註銷騙局,在全國各地實施詐騙犯罪。

據警方介紹,該不法分子團夥通過假冒「360借條客服」對外撥打電話,並告知接聽方曾經註冊過帳戶,需要進行註銷操作,否則就會影響個人徵信。對於這樣的言辭,不少人還心存戒備,但此時假冒客服就會準確說出接聽人的姓名、身份證、畢業學校等信息,一旦人們有過網貸經歷或者防範意識鬆懈,就會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之中。

在取得接聽人的信任之後,假冒客服就會引導人們添加假冒客服在聊天軟體當中,假冒客服就會以各種理由來要求受害人進行轉帳,也有部分假冒客服會讓受害者下載各種網絡借款APP,將其中額度提現後轉帳給假冒客服。在完成轉帳之後,這些假冒客服就會迅速消失,之前承諾過的註銷帳戶、轉帳資金原路返回等操作,自然也就沒有了下文。

面對這樣的電信詐騙騙局,360借條安全專家提醒廣大人民群眾,不法分子利用人們對於網絡借款行業的陌生,編造以「影響徵信」、「高額罰息」等內容來對人們進行恐嚇,同時通過不法渠道購得個人信息,提升自己的「可信度」,從而實施詐騙。

針對「註銷網貸」電信詐騙騙局,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建議廣大人民群眾,一方面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輕易將姓名、聯繫方式、身份證號等信息提供給陌生人;另一方面,人們也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如果接到了自稱某平臺客服的電話,以註銷帳戶、清空額度、影響個人徵信等理由來提出資金轉移要求時,一定要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的金融防騙「三不」,避免掉入詐騙陷阱之中。

相關焦點

  • 95號段被用於撥打詐騙電話 360借條安全專家提醒預防網貸詐騙
    (原標題:95號段被用於撥打詐騙電話 360借條安全專家提醒預防網貸詐騙)
  • 新騙局!別點開!ETC詐騙簡訊不要信!
    新騙局!別點開!ETC詐騙簡訊不要信!張女士想知道這條簡訊是否是詐騙信息?為此,記者向車e興ETC相關工作人員求證,得到回覆是: 簡訊內容是假的!不要點開!此類簡訊往往以各種說辭欺騙車主,誘導車主點擊連結填寫認證信息。
  • 雷霆反電詐|網警提醒:接到註銷「校園貸」的客服電話?這就是騙局!
    騙子聲稱可以幫人註銷校園貸,「貸款平臺帳號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清空360借條、京東金融APP內的額度」。很多人此前未接觸過網際網路貸款,卻因為同一個理由被騙——害怕背上校園貸。
  • 「360客服」一個電話,女子痛失33萬!
    一不小心就轉了33萬「您好,我是360客服。」上個月某天,昆明的姜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詢問自己是否在「360借條」貸過款。姜女士先下載了「360借條」,發現自己並沒有貸款額度,「客服」就讓她去其它平臺貸款。於是,姜女士先後在「中郵錢包」「螞蟻借唄」、「微粒貸」、「小米金融」等平臺貸款334297元,並如數轉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卡內。轉完帳後,姜女士逐漸冷靜下來,越想越不對勁。
  • 團夥設猜瓜子騙局:用鐵瓜子和磁鐵手套行騙
    警方抓捕:蹲守設伏 一舉擒獲11人團夥  長春市公安局寬城公安分局立即組織精幹警力偵辦此案。民警一方面喬裝成圍觀群眾搜集並固定證據,另一方面通過走訪調查、跟蹤布控劃定犯罪嫌疑人活動範圍。  民警經過3天的秘密偵查,基本掌握了該團夥的人員組成、職責分工和作案手法等,並成功鎖定了11名犯罪嫌疑人。
  • ...網絡詐騙正在這樣瞄準你錢包:網絡貸款、兼職刷單、冒充客服...
    今年1至7月,河北公安部門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071起,同比上升141.6%;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4059名,同比上升146.9%;凍結涉案金額25億元,同比上升19%。6月9日,專案組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和大慶市成功打掉該詐騙團夥犯罪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查獲作案手機8部、銀行卡20餘張。經查,該犯罪團夥涉案14起,累計詐騙金額50餘萬元。  圖為秦皇島警方偵破「3·08」網絡刷單詐騙案。
  • 抖音安全中心發布反詐騙提示:寵粉送禮、點讚刷單,都是騙局
    原標題:抖音安全中心發布反詐騙提示:寵粉送禮、點讚刷單,都是騙局   近日,抖音安全中心向用戶發布了反詐騙安全提示。文中盤點了七種網際網路上常見的詐騙行為和流程,包含寵粉送禮、貸款投資、假冒客服、點讚刷單、殺豬盤、仿冒名人帳號,並提醒用戶注意識別網絡詐騙陷阱。
  • 以高薪誘騙女子落入「美容貸」騙局 北京警方打掉多個詐騙團夥刑拘...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魯暢)年輕女子應聘時被承諾月薪8萬元但需要整容,申請美容貸款後卻發現工作「打了水漂」……記者25日從北京市公安局機動偵查總隊獲悉,北京警方近期針對「招工美容貸」詐騙團夥展開打擊,截至目前打掉團夥10餘個,刑事拘留涉案嫌疑人123名。
  • 緊急提醒:有不法分子假冒美團官方實施詐騙!
    公眾號:從化大小事 社會熱點、民生服務 便民資訊、網絡推廣 近日,網傳消息稱,「有不法分子假冒美團官方名義,實施詐騙犯罪」。
  • 95開頭的電話也有詐騙 要當心!
    95開頭的電話也有詐騙 要當心!提防95開頭的黑色產業鏈詐騙電話!95開頭的電話往往是一些機構、企業、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但是警方發現也有相關團夥非法轉租給詐騙集團。(據央視、西安晚報客戶端報導)網絡和電信詐騙讓一些人深受其害,有的冒充領導讓會計轉帳還款,有的群發簡訊撒網撈魚,還有的編織各種陷阱,讓人上當受騙,還有的冒充公安、法院,要求存款,協助辦案等等。類似層出不窮的騙局,花樣翻新,甚至有的縣、鄉、鎮有集體從事某類詐騙的家族、團夥,聚集作案。
  • 冒充軍人兜售假冒軍鞋,詐騙團夥十天騙得50萬,被合肥警方搗毀
    近年來,出於各種目的假冒軍人實施違法犯罪的事件不斷出現。日前,合肥警方奔赴江蘇南京市江寧區,一舉搗毀了一幫假冒軍人兜售所謂軍用裝備的犯罪團夥。4月17日,合肥市肥西縣公安局接到事主張先生報案:稱被兩名身著軍隊迷彩制服,在街邊兜售軍用皮鞋的男子實施了詐騙。事主張先生稱當天自己在路邊有事,兩名身著軍隊迷彩制服的男子來到自己的身旁,自稱是某部隊現役軍官,因為領導過生日,工資還沒有發,想向張先生低價出售部隊生產的軍用皮鞋。
  • 看了360借條拍的廣告,我三觀盡毀…
    「空姐」說到:「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要問你,你在360借條上有多少額度?」結果男子並不知道360借條是什麼,這讓「空姐」大驚失色,並嫌棄地表示,「你連360借條是什麼都不知道,我們不合適!」「每個人在360借條上都有屬於自己的額度,你連360借條是什麼都不知道,拿什麼給我以後啊?」
  • 度小滿金融發布2020上半年電信詐騙分析報告 電信詐騙受害人呈年輕...
    這兩類案件中,詐騙團夥通過連結或二維碼傳播假冒借貸APP實施詐騙,該假冒借貸APP的外觀與真APP一致,但內在頁面、產品設計十分粗糙,且無風控能力;或使用假工作證、假營業執照冒充互金公司客服、風控審核、貸款經理等人員身份實施電信詐騙。
  • 開學季防騙第一課,騰訊手機管家提醒遠離賣手機卡、假冒親友等騙局
    開學季防騙第一課,騰訊手機管家提醒遠離賣手機卡、假冒親友等騙局 經過一個加長版暑假,「神獸」們終於開學了。
  • 真實經歷:杭電畢業生險遇「冒充京東金融客服」騙局
    / 八月刊 宜 - 認真看 伴隨大眾消費需求增長, 金融類App下載和使用量得到大幅提升, 不少假冒京東金融客服也借「東風
  • 電信詐騙「傍」上疫情慾貸款反遭錢財損失 小心假客服假App盯上你...
    保證金繳納了,承諾的當天放款卻始終沒有等來,更奇怪的是再發微信給「客服」,居然被拉黑,打電話也打不通了。顯然,電信詐騙的手法又緊跟熱點升級換代了:假冒企業客服和利用假冒App,在線「客服」與用戶溝通,套取用戶錢財,迷惑性極強。
  • 反電詐真實案例:揭秘冒充淘寶客服詐騙騙局
    淘寶客服在我們大家一般的認識中,是解決我們購物疑問,售前售後等問題的中間人。但是不法分子卻利用我們對淘寶客服的信任去冒充淘寶客服退款進行詐騙。
  • 下大雨寄快遞小心騙局
    千龍網綜合報導 下大雨寄快遞小心騙局、團夥冒充香港人街頭詐騙、蘋果手機變"磚頭",快查查這個功能你開了嗎?近日,廣東、福建等地都有市民反映遭遇新型「換號騙術」,被騙子假冒自己,給手機裡的聯繫人發簡訊,聲稱換了新號碼,然後行騙被假冒者的朋友和親戚。警方提醒,這仍然屬於冒充熟人的電信詐騙,但是手法進行了「升級」,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市民群眾的手機通訊錄資料,冒充事主向其手機裡的聯繫人進行詐騙。
  • 重慶一網戀詐騙團夥66人被抓 警察都覺得專業
    重慶一網戀詐騙團夥66人被抓 警察都覺得專業彭水警方打掉一個藏身高檔寫字樓的詐騙團夥 抓獲66人網絡詐騙層出不窮,但是總還是有人上當,有的詐騙團夥非常專業,有種種套路,例如PUA、殺豬盤等等。網絡詐騙,網戀算是老行當了,社交軟體上的賣茶女等等,她們是編造一些故事,冒充身世悽涼等,尋求幫助,博取同情。在重慶有個網戀詐騙團夥被抓,警察都覺得專業。
  • 「刷單」騙局又出新招,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民警提醒:返小利騙...
    而近段時間,「刷單」騙局又出新招,詐騙團夥通過散發傳單等方式,將「手」從線上延伸到線下,不少警惕性不高的市民因此而上當受騙。市民因「刷單」被騙上萬元前不久,市民羅某因「刷單」被騙了一萬餘元。據羅某回憶,她當時在廣安區北街逛街,一位婦女給她發了傳單,內容是「京東邀你做線上兼職,足不出戶日賺200至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