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門檻0利息,面對這樣網絡借款宣傳語,相信許多人已經產生了免疫力,早已看透了背後的騙局。然而,不法分子卻不斷推陳出新,用各種新的花招來誘導人們上當受騙。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提醒大家,以「註銷網貸帳戶」為套路的詐騙進入高發期,廣大人民群眾務必提高警惕。
日前,由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張某某等九人幫助網絡信息犯罪一案當庭判決。張某某等人為非法獲利,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實施了提供支付結算的幫助行為,構成犯罪已受到法律的制裁。上遊犯罪團夥卻是採用帳號註銷騙局,在全國各地實施詐騙犯罪。
據警方介紹,該不法分子團夥通過假冒「360借條客服」對外撥打電話,並告知接聽方曾經註冊過帳戶,需要進行註銷操作,否則就會影響個人徵信。對於這樣的言辭,不少人還心存戒備,但此時假冒客服就會準確說出接聽人的姓名、身份證、畢業學校等信息,一旦人們有過網貸經歷或者防範意識鬆懈,就會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之中。
在取得接聽人的信任之後,假冒客服就會引導人們添加假冒客服在聊天軟體當中,假冒客服就會以各種理由來要求受害人進行轉帳,也有部分假冒客服會讓受害者下載各種網絡借款APP,將其中額度提現後轉帳給假冒客服。在完成轉帳之後,這些假冒客服就會迅速消失,之前承諾過的註銷帳戶、轉帳資金原路返回等操作,自然也就沒有了下文。
面對這樣的電信詐騙騙局,360借條安全專家提醒廣大人民群眾,不法分子利用人們對於網絡借款行業的陌生,編造以「影響徵信」、「高額罰息」等內容來對人們進行恐嚇,同時通過不法渠道購得個人信息,提升自己的「可信度」,從而實施詐騙。
針對「註銷網貸」電信詐騙騙局,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建議廣大人民群眾,一方面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輕易將姓名、聯繫方式、身份證號等信息提供給陌生人;另一方面,人們也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如果接到了自稱某平臺客服的電話,以註銷帳戶、清空額度、影響個人徵信等理由來提出資金轉移要求時,一定要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的金融防騙「三不」,避免掉入詐騙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