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5月7日電(記者 何欣 見習記者 王婷)成都「孩子的院子」親子遊樂園內,遊客從「世上最長滑梯」衝出滑梯防護設施,造成6名未成年人受傷。
河北淶源龍捲風掀翻遊樂園內充氣城堡,致兩名兒童死亡、7人受傷。
……
五一期間發生的兩起遊樂園突發事件致多名兒童受傷,如何保障兒童在遊玩遊樂園項目時的安全引發人們關注。
5月1日,成都「孩子的院子」親子遊樂園內,遊客從「世上最長滑梯」衝出滑梯防護設施,造成6名未成年人受傷。圖為出事滑梯。圖片來源於四川在線
遊樂園變成失樂園?高空項目成為「恐怖地帶」
未來網記者對近年來發生在遊樂園內的事故進行了梳理,發現高空遊樂設施、電動小火車是孩子發生事故的高發地。
遊樂園內看似運行緩慢的小火車,有時也會變身「殺人利器」。據羊城晚報報導,2017年4月24日,東莞南城水濂山樂民遊藝園內,一名9歲小學生在等候小火車期間掉入火車軌道,當場被碾壓身亡。
此外,遊樂園內大型電動車是孩子通往童話世界的「南瓜車」,但如果利用不好,轉身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據東北新聞網消息,2018年9月26日,一名四歲的孩子在遊樂園內被上下搖擺的電動遊樂車擠到頭部,事發後,孩子住院治療60天後才保住性命。
據重慶晨報消息,2017年1月,一名4歲男童同樣是在玩兒童電動車時,不慎掉到車體下方,頭部遭遇碾壓,嚴重變形。
有時父母對某些安全提示的大意,是悲劇發生的潛在因素之一。
據觀察者網報導,2017年2月3日,重慶豐都朝華公園遊樂場內,一名13歲女孩甜甜(化名)在「遨遊太空」項目中被甩出座椅,經搶救無效離世。
而在此次事件中,目擊者張華(化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與甜甜一起遊玩此項目的還有她9歲的妹妹。
但是根據此項目《乘客須知》中顯示:「12歲以下及1米2以下者嚴禁乘坐」。
「按照規定,12歲以下不能坐,但小朋友身邊的監護人並沒有起到監護作用。」張華表示。
「監管」只是轉告通知?律師:要落實處罰機制
針對遊樂園因設備故障或從業人員疏忽而導致事故發生,北京市中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楊文戰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監管」不是簡單地發放文件,轉告通知,而是要落實處罰機制,面對不達標的設備、人員,可要求其停業或吊銷資質。
而有些遊樂園即使知道自己的遊樂設備不達標還在正常營業。
記者注意到,關於四川「孩子的院子」遊樂園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事故。
據成都商報報導,2017年該遊樂園就存在安全隱患,致遊客受傷。
楊文戰表示,監管機構應通過徹底採取強制懲罰措施並追蹤落實懲罰成效後,才能有效避免類似四川「孩子的院子」在同一遊樂場2次發生事故的現象。
另一方面,楊文戰建議,可將「孩子是否安全、滿意」以及「從業人員有無被投訴」納入評估遊樂園經營效益的考核。
「只有監管機構對遊樂園的管理者施壓,員工才能加強自身要求,從而遊客才能間接受益。」楊文戰認為。
華一律師事務所律師金宏偉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遊樂園運營模式存有「賭博」心態,「不出事就能賺錢,出了事也賠不了多少錢」的心理鼓動著商家一點點「變本加厲」。
「法律給予管理者的權利很清晰,但在出現事故後,對於管理者應負哪些責任並沒有很明確的規定。」金宏偉認為,在遊樂園內出現事故,如果商家沒有受到懲罰性賠償,消費者即便去維權,但所獲甚少,這樣只會造成商家更加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