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設計師設計的電風扇,get到極致細節的可怕了

2020-12-17 HAOWU好物兒

有人說,日本人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他們不僅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能夠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細節上的探索和創新。尤其近幾年備受關注的日本匠人精神,就是日本追求細節的極致體現。

日本的工匠精神,始於對細節的精益求精。他們的產品為什麼會如此優秀,那是因為它們日復一日的精益求精積累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他們的核心文化。他們精於細節,正因為在數不清的細節上下足了功夫,才會做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產品。

在這裡莫小孔一定要介紹下一個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他的」無意識設計」理念可謂深入民心,手下的作品讓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最真切感受是——簡單、隨心、無負擔。比起追求創新、開發新品的主流設計師,他更注重人的生活細節,把一些別人沒有意識到的細節放大,注入到原有的產品中,旨意是遵循和方便人的生活習慣。這種以細節為大,功能以精為主的理念打造的產品極致而更懂人心。

而今天莫小孔帶來的這款正負零電風扇也是遵循」無意識設計」理念,那這種設計到底是體現在哪裡的呢?一起來看看哦~~~

首先,這款電風扇選用治癒系的淡雅白和活力黃,兩種顏色給人輕鬆、乾淨和文藝的感覺,讓我們伴隨著徐徐輕風,感受到夏日午後靜謐的幸福感。

風扇的體積輕巧,重量僅有3.4kg,而且頂部貼心地設計了提手,即不佔空間又方便移動。而且它還能自由高度控制,可隨意提升4個級別,機身最高可調升至72.7cm,這些細節都讓人特別貼心又實用。畢竟我們用過大多數風扇雖然不算重,但是體積比較大,搬動起來挺麻煩,所以一般都不會輕易變換位置。另外固定高度的風扇在不同場景的使用會有局限性,而這些設計都一一排除這些問題,即方便移動,又適應不同場景使用。

好的風扇不僅體現在它的外觀顏值,吹風能力也是決定它的好壞的重要指標。我們用過很多風扇,遇到最多的缺點是吹風噪音過大、風力不足或過大、散風範圍小等。

而這款正負零電風扇可以說把它的吹風功能做到極致,更凸顯出它比一般風扇的獨特之處。它具有微風,弱風,自然風,中風,強風多段檔位可選擇,採用的是4段電量控制風力,由無刷電機不同的轉變頻率,打造出最貼近自然的自然風。

這種多段風力在睡眠定時關機模式時候更體現得淋漓精緻,它能在設定時間內分時段均勻遞減風力,從自然風過渡到微風,睡覺時,人的身體會處於休眠狀態,血液循環速度減緩,身體皮膚溫度會降低,因此這種睡眠模式能很好避免熟睡著涼,尤其是家裡的小孩。可見設計師對生活細節的深入挖掘才會想到這一點。

這麼小巧的一把風扇,它的送風範圍同樣不可小覷。它左右擺角170°,向上約18°,向下約6℃,這種廣角送風具有7米送風距離,瞬間清涼整個房間。而且靜音效果得很好,弱風模式下約15分貝,強風模式下也只有大概30分貝,相當於坐在圖書館那種安靜的場景,給予我們安靜清爽的家居環境。

風扇還有很多細節上的極致著實讓我驚嘆,它既有實用多功能的一面,同時它又照顧到我們的生活習慣。比如風扇的遠程遙控,其實遠程遙控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都會碰到的問題,我們用完隨手一丟就忘記了,下次要使用的時候總要亂找一通。而這把風扇巧妙的設計是遙控可以自由吸附在風扇的防塵罩上,一來不易丟失,二來這種便捷式會讓我們無意識中就習慣把遙控放在那裡。這或許就是」無意識設計」理念的魅力了吧。

這款貫徹「無意識設計」理念設計的電風扇,每一處細節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貼心,它跟大部分風扇一樣,無論外觀、功能都無太大的區別,但它最走心的一點是它遵循我們的習慣,它通過深入挖掘這些習慣的細節,讓產品每一處細節都體現出便捷性。消除「雞肋」,讓它自然的融合入我們的生活中,我真的get到極致細節的可怕了。

相關焦點

  • 日本設計師改46㎡老公房,增設電梯擴大衛生間,設計細節讓人感動
    最近看了一期《夢想改造家》,除了驚嘆於日本設計師的巧思外,還被設計師對細節的人性化追求所打動,把一個不成樣子又普通的家,打造成了家本該有的模樣
  • 電風扇界的蘋果:這家日本公司打敗戴森,產品數次被小米抄襲
    關鍵時候,空調、電風扇等電器就派上了用場。說到空調品牌,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格力。而風扇市場上,美的、艾美特、先鋒等品牌表現不俗。這兩年,來自日本的巴慕達(BALMUDA),也成了國內市場的新晉網紅。公開資料顯示:巴慕達成立僅有17年時間,憑藉對產品設計孜孜不倦的追求,被日本媒體譽為家電業的蘋果。而創始人寺尾玄,也被同行視為「日本賈伯斯」、「徵服MUJI,打敗戴森」的男人。這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工匠」,在創業之前,他還是一位音樂人。或許正是敏銳的藝術嗅覺,造就了品牌獨特的設計風格。
  • 極致到變態,日本人的衛生間又火了,細節獲7000萬人點讚
    「日本人的衛生間細節」 短短幾天就獲上億閱讀 作為「細節與極致之國」,日本人將嚴苛態度放在了方方面面,資源比較匱,那就將利用率提高到極限。 所以日本衛生間雖然面積不大,但細節可以堪稱為」變態「。
  • 日本kamomefan超靜音電風扇,2.1KG的超輕重量,24擋無極變速
    這款日本kamomefan超靜音海鷗定時遙控落地電風扇,剛看到包裝盒,覺得跟普通電風扇沒多大區別,但是一拿到手裡才感覺到非常非常的輕,讓人感覺不到盒子裡有東西。亮點與細節這款電風扇採用7片海鷗專利設計扇葉,海鷗翅膀仿生原理,日本進口材質製成的軟扇葉,更長時間接觸空氣,風量更大更柔,創造寧靜致遠的風。 還可以手動調節風扇頭部,廣角轉頭,左右60度,上90度,下10度,滿足不同的吹風需要。
  • 摺疊浴缸、硬紙板桌子、電風扇做椅子!外國人的設計雖奇特卻貼心
    設計千千萬,但最終目的都是服務於人類,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雖然在這其中,不少設計師常常喜歡打破常規,設計出怪異又奇特的家居用品。
  • 2020電風扇選購:可以不要空調了!
    對於有老人或者孩子的家庭,夏天電風扇的使用頻率要遠高於空調。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吹電風扇是一種比吹空調更健康自然的降溫方式。通過氣流快速吹過身體表面,破壞皮膚表面的空氣保溫層,加快汗液蒸發,從而達到給身體降溫的目的。氣溫在35度以下時,通過這種方式降溫,遠比吹空調更加舒適。隨著電扇技術和外觀設計的飛速進步,電扇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
  • 日本人將便籤紙設計成了建築模型,撕著撕著就撕出了一座清水寺
    日本人將便籤紙設計成了建築模型,撕著撕著就撕出了一座清水寺日本國土雖小,但在設計水平上早已步入強國之列。它們的設計不浮誇,不花哨,卻在簡單平實的外表下,處處彰顯出實用功能,而且兼具設計的美感。用慣了「日本製造」,你會深刻地體會到他們對於細節的高度重視。大到家具電器,小到筷子湯勺,他們的設計無不經歷了長時間的打磨,每一個細節都能流露出精緻的感受。
  • 電視劇外的煙火設計師:日本匠人三代經營,火藥計算精確到秒
    電視劇外的煙火設計師:日本匠人三代經營,火藥計算精確到秒 2020-07-31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戴森電風扇哪裡好 戴森電風扇價格多少錢 戴森電風扇原理
    接下來本文將介紹一下戴森電風扇哪裡好,戴森電風扇的價格以及戴森電風扇的原理。一、戴森電風扇哪裡好戴森電風扇能夠在眾多電風扇中脫穎而出,一定有其獨特的理念和人性化的設計。下面就一起來看下戴森電風扇好在哪裡。
  • 日本「喪心病狂」的衛生間設計,看完我真的愛了!
    「 日本電影《廁所女神》裡有句臺詞,「乾淨的廁所,是精緻生活的基本所在」。作為「細節與極致的國度」,日本人在細節處理上深入人心。即使在面積不大的衛生間設計上,其細節程度堪稱「喪心病狂」。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下日本家庭衛生間有哪些巧妙的設計細節。
  •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設計是一種教養
    作者:設計浪人來源:MOT/TIMES線上誌「設計是一種教養」,日本當代設計界代表性人物原研哉,說出在他心中設計的定位,他認為「設計師我希望能跨領域做很多不一樣的設計,如果我跟一群設計師在一起的話,自然而然會被認為是「平面設計師」,但如果我是跟藝術家或作家在一起的話,就只會被認為是一位「設計師」。我覺得「設計」是一以貫之的道理,設計師的 SENSE 能適用於不同領域,但不同領域的設計有其必備的技術專業與經驗,這時候我就會找該領域的設計師一起參與計畫,而我擔任策劃的角色。
  • 摩登日記|闖蕩時尚界的日本設計師
    20世紀80年代,當日本設計師來到法國巴黎時,他們選擇無視西方社會對時尚的固有觀念和設想,將來自日本的面料、設計和剪裁理念直接引入。這些設計師憑藉自己全新的審美觀念撼動了整個時尚界。圖/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攝當時,著名設計師高田賢三與山本寬齋已在巴黎嶄露頭角,隨後山本耀司和三宅一生也迅速崛起。三宅一生設計的由褶皺人造面料與金屬絲線製成的女士束腰上衣和女士長袍風衣,以及由聚氨酯(PU面料)泡沫薄片製成的禮帽,都是當時西方設計師們從未使用過的設計手法。
  • 日本衛生間設計,把細節無限放大,每一處設計都太走心了!
    日本衛生間設計,把細節無限放大,每一處設計都太走心了! 說到收納與衛生間設計我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他們做到了細節上的極致,而且在日本每家每戶的衛生間都乾淨整潔,而且令各個國家都非常佩服,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可以在從中受益。
  • 電風扇做椅子,硬紙板做書桌,行李箱也能變衣櫃,外國人腦洞真大
    於是不少設計師開動腦筋,將生活裡一些廢棄的材料利用起來,重新做成家居用品。這一設計起來不要緊,有好幾位設計師因為太過心靈手巧,甚至重新推出商品。和我們平時用廢舊瓶子做牆面,廢舊塑膠袋當垃圾袋不同的是,國外設計師的腦洞實在是太大,看看他們是怎麼把垃圾「變廢為寶」的。
  • 洛斐有範兒S桌面電風扇,讓你清涼清香一夏
    所以,風扇幾乎可以成為我們每天不可缺少的一個物件。大到公司餐館的落地扇,小到烈日之下人手一個的手拿扇。 最後鎖定在了洛斐新出的這款有範兒S桌面電風扇。自我認為,我是一個比較有趣的人。而洛斐的這個品牌正好是由一群有趣的設計師創立的時尚生活品牌。正如他們的slogan一樣:在這2㎡,遇見洛斐,遇見有趣的自己。而他們的產品,也正好體現了這一特色。
  • 造夢者體感落地扇評測:電風扇能智能到什麼程度?
    現在已經有不少城市都發布了高溫預警,各種防暑納涼的設備到了旺季,空調和電風扇成是最受歡迎的產品。相比較而言,電風扇使用更便捷,能移動更靈活,使用場景幾乎沒有局限,而且耗電量也比較低,也不會吹出空調病。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的電風扇已經無法只靠強勁風力取勝了。再加上家居智能化,智能電風扇逐漸成為了主流。
  • 電風扇哪種牌子比較好,巴慕達日本進口自然風風扇怎麼樣
    從普通的電風扇,到吊扇,再到微風扇,再再到渦輪風扇,再再再到空調扇,再再再再到自然風扇,再再再再再到果嶺風扇。人類在和溫度以及電量的對抗上從來沒有退步過。 以前,年輕的時候喜歡工程類的直扇葉的風扇,因為風夠大。
  • 從南國到雪國金澤,從學習到求職:一位工業設計師的日本生存記
    但就如同常聽到的一樣,在學校學到的東西進了業界不太適用,只是機械式的產出一張又一張的圖,所以也就萌生了繼續進修的念頭。考慮了各種條件之後,決定前往日本進修。由於我自己走過的流程,是屬於比較特殊的「工業設計新卒就活」,所以若非設計相關領域可能會和我有點出入。
  • 臺灣設計師用三個方法解決了小戶型的兩大難題,你get到了嗎?
    今天秀巢網小編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戶型的裝修設計案例,該住宅使用面積50㎡,臺灣倍果設計師妙用三個方法對這兩大難題進行了化解。哪三個方法呢?下面就和秀巢網小編一起來圍觀一下吧:公共空間設計師採用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盡肯能讓空間開放。
  • 原研哉:「再設計」一個「家」
    他從「空」的設計思想講到無印良品的理念,從「再設計」講到他對家的理解,還分享了他與少海匯歷時三年親力打造的「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項目的誕生過程。    作為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極簡主義設計師,就算是面對設計的細枝末節,原研哉也會認真到極致,有時甚至顯得有些保守,但在面向未來的居住探索方面,他卻秉持著完全開放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