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食品方便又快捷?存耐藥菌汙染風險!

2020-12-03 騰訊網

即食食品存耐藥菌汙染風險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都比較喜歡方便、快捷的即食食品。但近日一篇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的論文提示,研究人員在從中國南方的6家超市隨機採購的總共18種即食食品——8種即食肉類,如叉燒、烤鴨、烤雞和三文魚壽司;7種即食蔬菜,如黃瓜、海帶或蓮藕;3種即食水果,如現切哈密瓜的所有樣本中均發現了一類基因——能讓細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多藥耐藥性基因。這表示即食食品有潛在食品風險。

即食食品很容易因汙染導致耐藥菌侵入

即食食品是事先烹飪好、無需再加熱或加工便可直接食用的食品。由於其產品特性,這類食品很容易因為交叉汙染等因素導致食源性病原菌的侵入。

研究發現,上述即食食品中最豐富的細菌群落是變形菌門(細菌中主要的一門,包括很多病原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幽門螺桿菌等著名的屬)、厚壁菌門(絕大多數屬於梭菌綱,其中球形梭菌亞群和柔嫩梭菌亞群為腸道內最為常見的兩個類群)和藍細菌門(一類能透過產氧光合作用獲取能量的細菌,分布極廣,普遍生長在淡水、海水和土壤中,並且在極端環境中也能生長;不同種類的藍菌含有不同類型的毒素)。其中,變形菌門含有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的比例最高。此外,多藥耐藥性基因是存在最多的抗生素耐藥性基因。

研究人員還發現,即食肉類中含有數量最多的能讓細菌對單個抗生素耐藥的基因——這些抗生素包括四環素類、磺胺類、β-內醯胺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抗生素,常見於人用或獸用藥物,說明這些抗生素在畜牧業中可能存在過度使用。

勤洗手等衛生習慣能減少感染耐藥菌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過名為《抗生素耐藥:全球監測報告》的報告,此報告令世界對目前人類對於抗生素的抵抗能力感到擔憂。報告列舉了人類對7種不同抗生素耐藥性的事實,而與之相關的7種細菌則是導致幾種常見嚴重疾病的原因,例如血液感染(敗血症)、腹瀉、肺炎、尿路感染及淋病。

一般來講,抗生素使用得越多,就有越多的細菌開始能夠適應。一些細菌不會被抗生素徹底地直接「消滅掉」,而是隨著它的下一代繁衍,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下一代進化得越來越強大,更具抗藥性甚至擁有「超級抗藥性」,縱使我們有十八般武藝也難以對付它。

抗生素耐藥並不是人體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而是細菌通過基因突變或變化產生抗生素耐藥性。也就是說,如果人類受到對於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感染,用於對付這一細菌的常用抗生素就不再有效,將需要使用不易獲得的或作為最後手段的抗生素。一般而言,由耐藥細菌引起感染的患者比感染不耐藥的同一種細菌的患者面臨出現更差臨床轉歸和死亡的更高風險。

抗生素耐藥細菌會通過與攜帶耐藥細菌的人類、動物、食物或環境接觸進行傳播。我們可以通過經常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遮蓋鼻子和嘴巴以及更安全的性行為,幫助預防感染傳播。

被汙染的即食食品還易誘發其他食源性疾病

如今,食品種類日益增多,豐富了人們的消費體驗,但食品安全問題也頻頻出現。在即食食品中出現的食源性疾病嚴重影響了公眾的健康。

例如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以下簡稱「單增李斯特菌」),它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原菌,感染後主要表現為敗血症、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也可導致孕婦流產、胎死宮內、新生兒死亡等。該菌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是即食食品中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我國近年來的食品安全監測風險結果顯示,單增李斯特菌在生肉和即食食品中汙染率最高。即食食品是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和抗生素耐藥菌的聚集地,或為食用者帶來一定風險。

相關焦點

  •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4批次食品不合格,微生物汙染
    近期,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飲料4大類食品共188批次樣品,發現餐飲食品和飲料共4批次不合格產品,涉及微生物汙染問題。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相關單位立即採取停止銷售、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並將查實的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通報相關管理部門。目前,對部分相關涉事單位已依法進行立案調查。食品中的微生物如果超標則會對人造成嚴重危害:對食用者產生神經中毒的影響,短期包括言語、呼吸困難等,長期嚴重患者有致死的可能。
  • 即食食品包裝需求上升,普派首季銷售增一倍
    ,但領先的耐儲包裝生產商之一Eka Global(普派)證實,隨著全球即食食品包裝需求上升,其食品包裝的供應和質量依舊能夠得到保障。自從世界抗擊COVID-19疫情以來,許多人必須隔離在家裡,為了在隔離期間加強個人飲食衛生,並仍能保證安全和營養用餐,人們選擇儘可能多地採購即食食品。受這一趨勢推動,我們今年第一季度的總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0%。」
  • 高端即食麵市場持續擴大 日清食品一季度營收超8億
    對於一季度的營收淨利雙增,日清食品認為,主要原因是國內高端方便麵市場持續擴大,公司積極拓展銷售面積,並強化「合味道」品牌。此外,「宅經濟」下,消費者的即食麵食需求上漲,也帶動了公司的產品銷量。資料顯示,日清食品是一家專注於即食麵市場的知名食品公司,主要面向中國香港和內地兩大市場。
  • 3種方便快捷的早餐,實際上等同於「垃圾食品」,很多孩子經常吃
    光是孩子的早餐就難倒不少家長,由於早上家長要上班,孩子要上學,所以大多家庭追求方便快捷的早餐,但這些方便的早餐卻不一定有營養,甚至等同於「垃圾食品」。這3種「不合格」的早餐,很多孩子經常吃。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時候,常吃這些早餐容易影響孩子的成長,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
  • 即食麵「鼻祖」日清食品赴港上市,高端泡麵能否打開你的錢包?
    出現這樣的轉變,原因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泡麵消費已經不符合消費升級的理念,更何況泡麵已經被打上「垃圾食品」等標籤。即使是商家在廣告詞中喊出「營養不忽悠」、「這酸爽,不敢相信」的口號也沒能完全撕掉附在泡麵身上的負面標籤。難道就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泡麵再度綻放生機嗎?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即將在港股市場上市的泡麵界的「鼻祖」日清食品(01475)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 即食燕窩就是糖水?幹燕窩值不值得買?小心掉進坑裡……
    的確,吃燕窩養生,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而即食燕窩有著「方便」、「價格便宜」的特點,更被人們接受。 那麼,即食燕窩到底是不是真燕窩?真燕窩又值不值得買? 小心即食燕窩的「坑」 市面上售賣的燕窩,實則是指即食的冰糖燕窩罐頭,開蓋即食,還可以隨身攜帶,一般是用於送禮。 不過,即食燕窩的「水」確實深,它的營養價值、質量難得到保障。
  • 江蘇通報10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
    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分別為連雲港市連雲區通成海乾貨商行銷售的標稱連雲港文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夾心海苔(芝麻味),連雲港市連雲區通成海乾貨商行銷售的標稱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久通水產品加工廠城頭分廠生產的炒米夾心海苔,連雲港市連雲區東園社區時元法海乾貨店銷售的標稱連雲港市亞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吾愛零海苔夾心脆
  • 新三和推出首款自熱凍幹米飯,方便食品也要迎來「科技時代」?
    而近年來「懶人經濟」逐漸興起,自熱食品和凍乾食品遇到了發展機遇。 年輕人每日忙於工作,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無暇顧及廚房的柴米油鹽,「懶人們」希望通過更快捷的方式解決一頓餐食。在這方面,自熱食品在時效性上比外賣更強。花上十分鐘,不開火、不插電就可以吃上一份小火鍋,自熱火鍋對愛吃火鍋的懶人來說簡直是「神器」。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花生油安全風險提示 謹慎購買「土榨油...
    □ 本報記者 王 嘉散裝花生油因「原生態」和「現榨現賣」而受到一些消費者的青睞,但由於小作坊生產存在質量管控不嚴格和原料黴變等因素,易導致產品被黃麴黴毒素汙染,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隱患。近日,為了幫助消費者科學購買和食用花生油,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花生油安全風險提示》(以下簡稱《風險提示》)。
  • 廣西曝光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糧食加工品、飲料、肉製品、方便食品
    食品夥伴網訊 3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33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飲料、肉製品和方便食品4類食品137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6批次,其中,糧食加工品不合格1批次,飲料不合格3批次,肉製品不合格1批次,方便食品不合格1批次。
  • 「晴兒燕窩」即食燕窩好嗎?燕窩自己燉還是即食好?
    從一開始消費者買幹燕窩回家自己煮燉,到現在有了即食燕窩,買回來就可以吃。雖然即食燕窩興起的時間不長,但是有一種愈演愈烈之勢。即食燕窩好嗎?到底燕窩自己燉還是即食好呢?什麼是即食燕窩?顧名思義,就是立刻可以吃的燕窩。我們都知道幹燕窩買回家以後,需要經過泡發,煮燉才能進食。
  • 面對食品汙染,優食淨食機如何應對?
    此起彼伏的水汙染危機,淨水器走進了千萬百姓家,因為水是生命之源,飲用不潔淨的水將會導致多種疾病,有研究表明,飲用水汙染可導致多種癌症。空氣、水、食物,並稱為人類生存的三大基本物質,在空氣和水都需要淨化的當下,食物能夠獨善其身嗎?世界衛生組織(WHO)表明:80%的癌症與飲食不潔有關。
  • 方便食品何以逆勢上揚?
    實際上,近兩年,方便食品的大家庭「人丁興旺」,越來越多味道可靠、食用便利、營養豐富的方便食品加速佔據貨架和餐桌,向「食材化」「正餐化」發展。疫情衝擊下,方便食品行業更是實現了逆勢增長。  方便食品的哪些特質最為消費者所青睞?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是什麼?記者進行了採訪。
  • 山東這19批次食品不合格 山東樂安府食品、濟陽銀座等上榜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關於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顯示,濟南市銀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濟陽購物廣場、山東樂安府食品有限公司、濟南市商河縣中潤時代購物廣場有限公司、山東愛客多商貿有限公司晨陽店、山東董老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或銷售的萊蕪香腸、葡萄糖水蜜桃味飲料、安仕頓黃油(人造奶油)、鹹鴨蛋、顆粒草莓醬等19批次食品不合格。
  • 病毒可能汙染食品 樂事薯片、三文魚片還可以吃嗎?
    【病毒可能汙染食品】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0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新冠病毒不會在食品之間傳播。全世界還沒有發現食品傳播新冠病毒的報導。大量數據表明,食品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有可能被汙染。
  • 守望相助 白象食品再向雷神山醫院捐獻2000箱方便食品
    2月16日,白象食品向武漢雷神山醫院捐獻2000箱方便食品,致敬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方便、快捷、美味營養的方便食品成為很多醫療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白象食品積極籌備,優先供給,多方聯繫運輸,為戰「疫」前線的工作人員送去愛心物資,助力後勤保障,減輕前線人員的壓力和工作量,讓他們短暫的休息之餘也可以吃上一份熱氣騰騰的食物。
  • 安徽省食藥監局抽檢方便食品62批次樣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17年6月21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2017年第2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抽檢5類食品261批次樣品。其中,抽檢方便食品62批次,合格61批次,不合格1批次。本次抽檢的方便食品主要包括方便麵、其他方便食品等。
  • 「垃圾食品」排行揭曉,這幾樣排名竟高於泡麵,你知道嗎?
    飲食健康現在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很多不能吃的食品也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方便麵應該是算得上「垃圾食品」了,雖然它方便快捷,也符合食品各項標準,但是營養成分單一,不適合經常食用。
  • 即食燕窩市場調查:價格讓人眼花繚亂,不少燕窩含量不達標
    按照《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即食燕窩團體標準》規定,100克燕窩液體中含幹燕窩1克以上,方可稱為即食燕窩,並明確要求在食品包裝上需標註幹燕窩的含量。新時報記者查看不少即食燕窩的外包裝配料表,在幹燕窩配比上並無統一標註標準,有些品牌甚至沒有標註。
  • 即食麵需求上漲 日清食品一季度營收淨利雙增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王曉)5月11日,「高端方便麵」日清食品發布一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3個月,日清食品實現收入8.85億港元,同比增長10.63%;毛利2.84億港元,同比增長7.91%,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2.9%降至32.1%;擁有人應佔溢利9896.6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