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榮浩微博的「明示」之後,關於華晨宇的黑料開始爆出,這一次的宣發物料比較久遠,要牽扯到2016年的《造物者》。這首歌曲的歌詞被說是和周杰倫的《同一種調調》極為相似,而事實似乎需要我們自己探詢。
在兩首歌的歌詞比對之中,相同的詞彙主要有「相同的大腦」、「專屬的」、「自己主導」、「穿什麼外套」等。單純從這幾句歌詞比對來說,《造物者》更像是一個沒有水準的抄襲者,只是單純將原有的歌詞換了個順序。
不過對於一首歌曲,我們更多是要從整體來看待。比如說《少年的你》原著被說是抄襲《白夜行》等作品,可是在整體協調性上說,小北那個人設就應該說出這樣的話,陳念的心理也註定她會做出那種行為,一切都符合故事邏輯,同時故事具有不一般的獨立性。
話說到華晨宇的這一首《造物者》同樣是這樣,除了這幾個詞彙的相同之外,兩首歌曲之間並不存在過多的類似。最基礎的元素上說,《同一種調調》屬於弗拉門戈風格,而《造物者》則是單出的活力風格。
其實在這一次事件當中,跟風而嘲諷華晨宇,甚至是說「原創音樂人買歌要小心」的網友,基本都未曾真正聽過兩首歌曲。只要聽過兩首歌曲,你就可以發現,2016年的華晨宇距離周杰倫的差距非常大,就如同兩首歌之間的差距一般。
有一個概念一直沒有搞懂,同時也是華晨宇備受爭議的一個點。那就是原創音樂人究竟指的是什麼,我想大致有兩個定義,一個是狹義的原創作者,另外一個便是廣義的原創作者。
狹義的原創作者就如同李榮浩那樣,從作詞作曲一直到貝斯都是自己一個人完成,這樣的音樂人再挑剔的人也無法說他的歌曲有瑕疵。另外一種廣義上的音樂人就如同華晨宇這樣,對音樂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卻不參與一首歌曲創作的全部過程,比如說《造物者》作詞者便是十禾。
十禾也算是華晨宇的御用作詞者之一,在網絡上很難找到這個人的真實身份,因此不乏有推測這個人便是華晨宇自己,或者是華晨宇團隊內部的人。一首歌曲觀眾首先看作詞,其次看作曲,聽的話則是顛倒過來。
對於華晨宇來說,若是想要讓大多數的觀眾滿意,那麼在作詞這方面還需要再下苦功夫。畢竟華晨宇的演唱套路已經被不少人摸索清楚,不能說為了貪圖方便,將一手現成的歌曲拿過來remix一下,便用來證明自己的原創音樂才華。
現在的華晨宇正走在一條充滿矛盾的路上,正如同《鬥牛》這首歌曲所體現的風格。若是想要成為一個華語樂壇代表人物,就要拿出更多讓路人觀眾都能聽進心裡的作品。若是想要在流量的路上走上去,就要將重心放在其他方面。
要知道,即便是醉心於音樂的原創音樂人,也有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