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桌球的選手都知道,中國桌球60、70、80年代傳統是直板,可惜,歐洲的橫板出現之後,中國選手打橫板越來越多,基本上沒有人打直板了:
1)劉國梁是典型的直板選手,是最後的直板大滿貫啊,1996年奧運會男單金牌,男雙金牌
2)王皓是直板橫打的最大成就,可惜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輸給了小師弟橫板的張繼科,這一下,直板抬不起頭
3)馬琳好不容易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拿到男單金牌,這卻是直板最後的高光
4)現在許昕號稱世界第一神仙球,直板王,然而沒有興奮起來,看樣子無緣2021年東京奧運會男單比賽了。要許昕拿到奧運會男單冠軍,成就大滿貫是不可能的了。
2020年8月舉行的中國桌球奧運會模擬賽中,點評嘉賓鄧亞萍非常感嘆:
1)女子直板比男子直板更加沒落了,只有張薔唯一打直板;
2)可惜張薔在女團半決賽中,被陳幸同3-0打敗,11-5,11-5,11-2
3)天啦,現在的直板,原來的優勢都沒有了,跑不起來,正手巨大的大力都沒有了。中國總教練劉國梁,你要負責任啊
球迷也很鬱悶:
步伐、正手、發球,前三板,這是直板的四大秘密,一旦相持就打不過橫板,因為橫板可以左右開弓,不用消耗體力,大蟒徐昕之後,沒有直板高手了。
男單薛飛、鄭培峰本來也是直板,可惜進入國家隊之後,沒有大發展,只能依靠徐昕支撐。
不過直板打混雙,優勢很大,因為許昕的直板大力出奇蹟,打得對手女隊員防不住。
其實許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直板打法,許昕的打法,年輕的隊員學不來,需要極高的天賦。
嚴格意義上直板的最後一個高手是馬琳,其特點是變化多端的發球,凌厲的正手進攻,快速推擋(現在已經絕跡),極佳的臺內球控制技術,和馬琳打會讓對手感到非常彆扭,有勁兒使不上,三兩下就死球,基本形成不了相持,這種情況下,直板就佔優勢了。
直板現在都在學王浩陣地戰,少了馬琳的遊擊戰。直板橫打的巔峰是王皓,這個技術基本上除了王皓,誰也繼承不了,你們以為劉國梁不急?他就是直板大滿貫,肯定急死人。
橫板,反手擰拉,直板,直板橫打,彈打,中國的桌球的各種技術、各優秀訓練方法有的是。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選材,要知道劉國梁,馬琳,王皓、許昕等都是獨特的個性和超人的膽量而保留下來的。
女子還有劉詩雯的快攻,孫穎莎的男子化,韓國的玄靜和、中國的高軍。看看她們就明白了:技術和她們是唯一對稱的,別人學不來。
你們看看張繼科的霸王擰就知道,樊振東的反手擰拉只有張繼科的7成功力,橫板反手擰拉技術誰都知道發力點,但要打到張繼科的出神入化,太難了。反手擰拉現在中國男乒也比不過日本的張本智和。
小編認為:
鄧亞萍感嘆直板選手越來越少,我們不會灰心,我們在等待一個直板天才選手的出現,他/她終究是30年一遇,一定會統治2屆奧運會的!
小劉國梁,小王皓,小馬琳,甚至反手擰拉的真正接班人小張繼科,你們在哪兒啊?我們等你、找你好辛苦啊!打敗張本智和的重任在你身上啊
大家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