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花兒」走進甘肅都市調頻

2020-12-12 新天水

新天水訊【天水晚報記者劉蕾】12月5日上午10點至11點,張家川縣文化館市級非遺傳承人毛麗麗、毛海霞二人受邀做客甘肅都市調頻廣播《專家說非遺》節目,帶大家一起領略國家級非遺項目張家川傳統音樂「花兒」的魅力。

在這檔節目中,毛麗麗、毛海霞分別從張家川「花兒」的淵源、技法特點,「花兒」的價值以及保護傳承四個方面進行了講述,並在現場進行了示範演唱,讓聽眾朋友們更生動直觀地了解了張家川「花兒」。

張家川「花兒」作為一種口傳的精神文化,更大程度上採用了「方言土語」的方式抒情達意。唱詞內容豐富,構思方式上大多採用比興的修辭手法,而且比興之物都源自真切的生活場景,反映出這一地域的生產技術及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地區的民俗特色與習慣。

據了解,2014年張家川「花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張家川縣高度重視「花兒」的保護與傳承,設立張家川「花兒」傳習所,啟動傳承人檔案數位化管理,出版《張家川「花兒」集》,拍攝「花兒」影像資料,舉辦了全縣「花兒」大賽和「花兒」研討會、「花兒」傳承人培訓班,多次參加省內外展演,獲得國家級、省級諸多獎項,促進了文化事業的長足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注有「新天水訊」的稿件,均為天水日報社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天水」,並保留「新天水」電頭。

2、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新天水客戶端(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花兒保護傳承條例》(草案)修改徵求意見...
    《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花兒保護傳承條例》(草案)修改徵求意見會召開 2020-12-10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民俗文化:走進臨夏回族自治州,聽當地人口中的「甘肅花兒」
    ,甘肅「花兒」。甘肅民俗文化「花兒」關於甘肅「花兒」,當地人都怎麼說?當地人告訴我,「甘肅花兒」根據不同的唱詞和曲調分「河州花兒」和「蓮花山花兒」兩大類,儘管都是在臨夏地區,他們依舊有著很多不同。不同長度的字數,不同的調子,不同的比興和表達情感的方式,都是造成他們差異的原因。
  • 遊甘肅張家川,觀四季景色,食回族美食
    1、張家川的春四月的張家川,春意勃發,滿城花開。隨處可見的櫻花、海棠、梨花、桃花、杏花、油菜花爭先恐後地綻放開來,扮靚了張家川縣山川、院落、街道……2、張家川的夏盛夏時節,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棉鄉東南部的石廟梁,草長鶯飛,牛馬成群。
  • 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隴模式」
    11月21日,甘肅宣布最後8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標誌著甘肅從此撕下「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籤。這一天,不僅是甘肅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樣也是天津永載史冊的重要時刻。從渤海之濱到西北隴原,山海千裡,血脈相連,跨越千裡山海情,津隴攜手拔窮根。
  • 甘肅撕下「苦甲天下」標籤 「天津親戚」幫了不少
    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 通訊員 趙海龍提供11月21日,甘肅宣布最後8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標誌著甘肅從此撕下「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籤。雪中送炭的「天津溫度」「山裡頭陡不過大關山,川兒裡旱不過張家川」,流傳在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這首花兒,唱出了張家川缺水的艱難。經過十多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張家川大多數鄉鎮的農民吃上了自來水。
  • 甘肅代表隊參加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喜獲佳績
    甘肅代表隊參加第十七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喜獲佳績 2020-10-22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花兒會、刻葫蘆亮相「甘肅非遺影像展」
    花兒會、刻葫蘆亮相「甘肅非遺影像展」每日甘肅網6月4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由各市(州)文旅部門及各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各級非遺傳承人群共同參與的甘肅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之「甘肅非遺影像展」正式啟動展播,石佛溝花兒會、隴西臘肉、蘭州刻葫蘆、劉氏針灸4項非遺率先亮相。
  • 第十七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打造絲路花兒「K歌會」
    文思睿 攝   中新網西寧7月26日電(文思睿)26日,青海省「黃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暨第十七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系列活動(以下簡稱「花兒演唱會」)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舉行。  花兒廣泛流傳於中國西北部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是漢、回、藏、東鄉、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中共創共享的民歌。
  • 小雪節氣降中雪 張家川大地銀裝素裹
    新天水訊 據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消息受冷空氣影響,又恰逢小雪節氣, 11月22日至23日,張家川縣境內普降中雪。山川、河流、田野被皚皚積雪所覆蓋,到處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此次降雪給張家川大地穿上了一層厚厚的白衣,小城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冷豔,由於積雪粘稠,各處的樹木形成了美麗的雪掛景觀,風情園中許多市民競相拍照。據張家川縣氣象局監測,自11月20日17時,我縣境內開始降小雨,逐步轉變為雨夾雪和雪,截至11月23日8時降雪停止,此過程總降水量8.5毫米,最低氣溫-7.8度,縣城雪深4釐米、各鄉鎮雪深1-6釐米,預計未來一周晴到多雲。
  • 首屆絲路花兒藝術節 我省花兒新秀齊聚互助放歌
    20名來自我省優秀的青年花兒歌手,為觀眾獻上了包括全新花兒《花兒與信天遊》,以及耳熟能詳的傳統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在內的17首花兒曲目。  據本場演唱會導演、青海電視臺花兒大擂臺總導演靳建平介紹,本場演出的所有歌手均出自《青海花兒大擂臺》。歌手們都是來自民間的「草根」歌手,通過海選、初賽、複賽、決賽脫穎而出,成為專業的職業花兒歌手。
  • 甘肅「花兒」,也是抗擊疫情的利器
    作者:樹桐 楊峻坪「塄杆上的股子蔓,我編花兒表心願,今年過年嫑瞎串,冠狀病毒易傳染,發個微信人安全。……各路的鄉親聽我言,今年互相甭拜年,免得疾病一個給一個傳……」「鐵匠打了一把鐮,白衣天使衝上前,我們在家來支援!」
  • 張家川刺繡多奇葩,千古流傳有佳話
    張家川刺繡工藝歷史悠久,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從刺繡方法、圖案針法、色彩、繡工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點。民間刺繡大多以不同顏色的錦緞、滌緞、的確良布底,用對比強烈的彩線刺繡,喜歡大紅、大綠和桔黃等色調,反映了回族群眾的文化個性。
  • 甘肅16家博物館進入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行列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23日電 (通訊員 張瑞軍)甘肅省文物局23日發布消息稱,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甘肅省16家博物館通過本次定級評估躋身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行列,使得全省獲國家等級的博物館總數達到36家。至此,該省共有國家一級博物館4家,二級博物館12家,三級博物館20家。
  • 新疆花兒唱詞浩繁的「西北之魂」
    雖然甘肅、寧夏、青海都有花兒,但是新疆花兒的風格與其他的不同,新疆回族的「花兒」是由西遷的回族帶入新疆的,在新疆發展中融入了濃鬱的新疆特色。公元7世紀中葉,從西亞遷徙而來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中國與其他少數民族長期雜居相融而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回族。他們在遷徙的過程中,帶來了西亞的音樂,而西亞的音樂與中國少數民族的音樂相融合形成了新的變體。
  • 青海,花兒的故鄉
    「山裡頭有名的崑崙山,大川裡,美不過青海的草原;花兒裡俊不過白牡丹,人夥裡,好不過英俊的少年。」青海是花兒的故鄉,河湟花兒是西北花兒的精魂,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名族地域的曲種之一。在青海,無論是田間耕作,還是外出打工,只要得空,青海人們都要漫上幾句悠揚的「花兒」。可以說,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兒」、漫「少年」的金嗓子。
  • 一位張家川遊子眼中的冬日馬鹿小鎮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馬鹿鎮位於張家川縣東南部,距縣城37公裡,S305線穿境而過。境內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5.8℃,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無霜期149天,屬典型的高寒溼潤區。總體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呈不規則長方形,總面積279.7平方公裡,當地的農作物主要以大麻、蠶豆、小麥、玉米、洋芋種植為主,是張家川縣畜牧業大鄉之一。馬鹿鄉鎮有「清、幽、秀、雅、雄、奇、險、俊」的自然風光,境內關山巍峨、群峰爭秀、山巒迭翠、空氣清新、水碧林鬱、鳥語花香,景點星羅棋布,美不勝收。馬鹿鄉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古絲綢要道。
  • 臨夏州召開花兒大獎賽暨臨夏花兒傳承保護發展研討會籌備工作協調會
    我州召開花兒大獎賽暨臨夏花兒傳承保護發展研討會籌備工作協調會  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 據民族日報報導(記者 馬茹萍)12月1日,我州召開花兒臨夏·在河之州「河湟文旅杯」花兒大獎賽暨臨夏花兒傳承保護發展研討會籌備工作協調會,討論賽事和研討會籌備方案
  • 張家川縣第二批務工人員乘就業直通車返崗
    3月3日,張家川縣舉行2020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歡送儀式,全縣第二批88名務工人員,在縣人社局院內統一乘車前往江蘇環鴻電子(崑山)有限公司和太倉同維電子有限公司返崗復工。
  • 「甘肅全民戰「疫」」疫情防控怎麼做 甘肅「花兒」唱給你聽
    中國甘肅網2月2日訊(本網記者 張玉芳 通訊員 樹桐)「塄杆上的股子蔓,我編花兒表心願,今年過年嫑瞎串,冠狀病毒易傳染,發個微信人安全……各路的鄉親聽我言,今年互相甭拜年,免得疾病一個給一個傳……」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 岷縣花兒傳承人楊峻坪用一首具有濃鬱生活特色和鄉土氣息的
  • 平海發電廠儲能調頻項目運行
    惠州日報訊 (記者盧振俠 通訊員袁功獻)近日,廣東惠州平海發電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海發電廠」)30MW/15MWh儲能調頻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該項目為國內屈指可數的百萬千瓦級機組配置儲能系統輔助調頻的項目,容量規模居行業領先水平。項目的正式投運對促進節能減排完善電網,以及提升對可再生能源的接納能力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