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學界最負盛名的龔古爾獎(Prix Goncourt)因疫情延期之後,11月30 日終於「揭盅」!
2020年龔古爾文學獎被授予法國作家埃爾韋·勒·梯裡爾(Hervé Le Tellier),他的獲獎作品為 《L'Anomalie 》《反常》。
今年龔古爾獎的最終四部入圍作品,除梯裡爾的
《反常》之外,分別是:Djaïli Amadou Amal的《不耐煩的人們》(Les Impatientes)、Maël Renouard的《王國史官》(L'Historiographe duRoyaume),以及Camille de Toledo的《提休斯的新生活》(Thésée, sa vie nouvelle)。在最終評選結果中,
《反常》獲得8票,而《王國史官》獲得了2票。 《反常》是梯裡爾的第八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看上去難以解釋的事件的一系列後續發展,即巴黎至紐約的一趟航班在時隔幾個月後仿佛昨日重現,相同的乘客再度聚首。
這部小說把科幻故事、黑色小說、經典文學描寫、審訊筆錄等各種體裁熔於一爐。另外,與
龔古爾獎同日頒發的
勒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也一併出爐。被授予
拉封(Marie-Hélène Lafon),他的獲獎作品為
《兒子的故事》(Histoire du fils)。 話說,
大家知道法國有哪些文學獎嗎?往年獲獎作品有哪些?「六大」法國文學獎:
龔古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
勒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
法蘭西學院獎(Grand Prix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
費米娜文學獎(Prix Femina) 、
美第奇獎/美第西斯獎(Prix Médicis)、
行際盟友獎(Prix Interallié)。龔古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是法國文學獎,設立於1903年,每年頒發一次,面向當年在法國出版的法語小說,是法國久負盛名的文學大獎。1987年為了鼓勵年輕人讀書,又特別設立了「龔古爾中學生獎」(Prix Goncourt des Lycéens),由法國的中學生投票選出獲獎小說。龔古爾兄弟是法國自然主義小說家,弟弟茹爾·德·龔古爾(Jules de Goncourt)於1870年去世後,哥哥埃德蒙·德·龔古爾(Edmond de Goncourt)十分悲痛 ,在1874年7月14日立下遺囑 ,為了紀念他的弟弟,要用遺產作為基金,成立龔古爾學院 (l'Académie Goncourt),即龔古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並指定福樓拜 (Gustave Flaubert)、左拉 (Emile Zola)、都德 (Alphonse Daudet)等10名友好作家為第一屆院士。
1919-Marcel Proust馬塞爾·普魯斯特,
À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在少女們身旁》(《追憶似水年華》第二卷)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以回憶的形式對往事作了回顧,有童年的回憶、家庭生活、初戀與失戀、歷史事件的觀察、以及對藝術的見解和對時空的認識等等。時間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這是一部
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全書一共有7部。
該小說被譽為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的
長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靈追索描寫、宏大的結構、細膩的人物刻畫以及卓越的意識流技巧而風靡世界,並奠定了它在當代世界文學中的地位。1959- André Schwarz-Bart安卓·施瓦茨·巴爾,
Le Dernier des Justes《最後一個正直的人》1964-Georges Conchon喬治·孔雄,
L'État sauvage《野蠻狀態》1969-Félicien Marceau費利西安·馬爾索,
Creezy《克利吉》1973-Jacques Chessex雅克·謝賽克斯,
L'Ogre《吃人妖魔》1974-Pascal Lainé帕斯卡·萊內,
La Dentellière《花邊女工》1978-Patrick Modiano派屈克·莫迪亞諾,
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暗店街》( 201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迄今為止, 被授予龔古爾文學獎並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只有莫迪亞諾一位。)該小說講述主人公,數年前因偷越邊境時遭遇劫難,受到極度刺激後,喪失了對過去生活的記憶。他給私人偵探於特當了八年助理偵探後,開始用探案技術在茫茫人海中調查自己的身世和來歷。
他通過種種線索搜集的許多片斷,究竟是他的一生,還是他冒名頂替的另一個人的一生呢?作者塑造了一位
尋找自己身份的男人。他神秘的過去,被掩藏在德佔時期的巴黎。《暗店街》仿佛提示出一種否定性、遺忘性的求真的過程。1984- Marguerite Duras瑪格麗特·杜拉斯,
L'Amant《情人》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隱秘的特質,催人深思。小說從不同的視角揭示了現代法國社會中男女對性愛的感悟和反思,折射出西方世界感情生活的不同側面。迷亂絕望的生存背景,配上一段絕望的愛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作者冷靜地寫這些事情,主旋律和背景都是美麗的絕望的令人唏噓不已的。這就使這段愛情不同尋常,成為特定的歷史階段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的一段愛情。同時使這篇作品沒有落入愛情故事的俗套,賦予它更為廣闊的時代和社會意義。1992-Patrick Chamoiseau派屈克·夏莫瓦佐,
Texaco《德士古》1995- Andreï Makine安德烈·馬奇諾,
Le Testament français 《法蘭西遺囑》(同時獲得當年美第西斯獎)1999- Jean Echenoz讓·艾什諾茲,
Je m'en vais《我走了》離開他的妻子並不是全部,還得走得更遠些。費裡斯・費雷因此起程前往北極轉了一圈,在那,大浮冰圍信的一個寶物等了他半個世紀。艾什諾茲是位逃避的小說家,似乎他從未停止用動詞「出發」的所有形式以及它的所有變體給它變位。他的作品是拋棄、決裂以及失蹤的最高點。那些人物奔跑著,漂泊著,尋找著。那些精疲力竭的女人和那些極端敏感的男人走向何方?然而當人們躍入空裡,得當心別被系在一條橡皮帶上。2001- Jean-Christophe Rufin讓-克里斯多福·魯芬,
Rouge Brésil《紅色巴西》少年朱斯特和一直以為是他妹妹的科隆布被企圖奪佔家產的表姐哄騙,跟隨海軍上將維勒加儂前往巴西,去尋找失散的父親。維勒加儂受命於法國國王,在南美野蠻開拓,建立所謂「南極法蘭西」,與早巳來到這一帶的葡萄牙人和海盜發生了矛盾衝突……小說以富於喜劇意味的筆觸講述了十六世紀法國在巴西建立殖民地的經歷,描繪了兩個世界、兩種文明的相遇和衝突,揭露了殖民統治對印第安世界造成的災難和破壞。《紅色巴西》是反映最早的、最滑稽的法國殖民主義侵略擴張時代的作品之一。這也是是作者寫得最宏大、最雄心勃勃、最深刻的一部作品。2004- Laurent Gaudé羅蘭·戈代,
Le Soleil des Scorta《斯科塔的太陽》父母死後,三個孩子在貧困和歧視中艱難生活,後被迫離鄉背井。他們移民美國,試圖在那裡找到落腳的土地,但由於不光彩的家族史,他們在美國也遭到了粗暴和無禮對待,最後只得返回家鄉,並決心要在家鄉頑強生活下去,「這是我們休養生息的地方,不可能是別的地方。」他們開了一家香菸鋪,執著地尋求幸福和快樂。由於家族的名聲不好,他們處處受到歧視排擠,但他們頂著各種壓力,自豪地生活著,「在蒙特普喬的陽光下,人像橄欖一樣是永恆的。」小說文字優美,詞彙綺麗,琅琅上口。許多場景描寫生動,讓我們看到了充滿熱情的義大利。小說有著
濃鬱的親情和鄉情,哪怕受到歧視主人公依然積極樂觀地面對,同時也很熱愛這片土地。2010- Michel Houellebecq米歇爾·維勒貝克,
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地圖與疆域》在小說中,主人公傑德的父親讓他去買了一份米其林的公路地圖,然後他就把米其林的公路地圖弄成攝影作品。這些攝影作品不僅為他贏得了聲譽,也讓他抱得美人歸。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奧爾伽就表現出了對照片的欣賞,拍攝公路地圖的確是新鮮事。傑德這個人物折射出作家本人的藝術光輝。而作者通過講述傑德的人生經歷,勾畫出了西方藝術發展軌跡,達到了「無我之境」的境界。2013-Pierre Lemaitre皮耶·勒梅特,
Au revoir là-haut《天上再見》講述了兩個置身於荒誕命運中的普通士兵,面對殘酷現實的掙扎與反擊。小說揭露了戰爭的罪惡實質,描繪了一種存在於社會與個人、父與子、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抵抗,包含了強烈的反叛精神。這部小說與
戰爭有關,但是反映的是戰後的情境,還涉及了家族的悲劇和個人的歷險,展現的是異乎尋常的友情和真善美假惡醜並存的人性,像是惡性膨脹的氣體,充溢在記憶深處,揮之不去。這本小說
已經出了電影,小夥伴們感興趣可以找來看看啦。2014-Lydie Salvayre莉迪·薩爾瓦伊爾,
Pas pleurer《不哭》一九三六年夏天,蒙特絲是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她的國家即將爆發內戰。她居住的小村莊位於西班牙東北部,對外界幾乎一無所知,但當哥哥何塞從城裡回來,革命熱情溢於言表,讓她深受鼓舞。革命、愛情、家庭、榮譽,她的命運從此改變……小說中交織著兩個聲音:一個是反抗的聲音,另一個是生機勃勃的聲音。一場戰爭,兩個聲音、兩種視野,奇異地迴響在今天,就像被莉迪·薩爾維爾的小說藝術施以了魔法,扣人心弦,又如一篇現代宣言。2015-Mathias Énard馬蒂亞斯·艾那爾德,
Boussole《羅盤》2016- Leïla Slimani蕾拉·斯利馬尼,
Chanson douce《溫柔之歌》(這個小編之前介紹過小說和電影啦)2017-Éric Vuillard艾瑞克·維亞爾德,
L'ordre du jour《日程》2018-Nicolas Mathieu尼古拉斯·馬修,
Leurs enfants après eux《追隨他們的孩子們》2019- Jean-Paul Dubois讓-保羅·迪布瓦,
Tous les hommes n'habitent pas le monde de la même façon《所有人生存在世界上的方式都不同》小編今天就為小夥伴們介紹到這裡了,大家感興趣的都可以看看~喜歡記得給文章
點讚+在看,一鍵三連
往期推薦:
1. 速領!14篇2020年馬克龍講話視頻+中法文本,預測下次法語CATTI又會考到!
2. 想不想要甜甜的戀愛?!強推7部熬夜也想看完的法國現代暢銷小說!(附資源)
3. 值得推薦的10部法國短篇小說,第8部不建議睡前讀,細思極恐! (附資源)
4. 別亂選!10本法語詞典測評,到底哪本才適合你?(附詞典資源)
5. 學法語,一定不要錯過他的偵探小說(含偵探小說資源)
6. 強推10部!五大主題寶藏級法國紀錄片,法語人必看系列!(附資源)
找不到人拼團?掃碼進群!
還可每天領取最新法國報刊電子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