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容易丟分「擬人」、「警策」表現手法:快來學習鑑賞方法!

2021-01-13 壹教堂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它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這就叫擬人。運用擬人,不僅可以使描寫的事物生動形象,而且能使描寫的事物具有人格化的特點,鮮明地表現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的感情。

書事 王維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注】閣,同「擱」,使動用法,使……停下來。慵:懶題幹表述:請簡要鑑賞分析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答題提示:首先要找出擬人手法,其次對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作具體的分析說明,第三是結合詩歌的中心思想分析擬人手法運用的好處。

答題示例:「欲上人衣來」一句運用了擬人手法。「蒼苔色」是靜止不動的景物,詩人卻想像它「欲上人衣來」,蒼苔好像要從地上蹦跳起來,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親暱地依偎到人的身上,生動形象地突出了青苔的清新可愛,充滿情味。同時,詩人將靜態的青苔賦予動感,既表現了詩人對周圍景色的喜愛,也反襯出環境的幽靜。

警策,在詩歌鑑賞中又叫警警或警句,它具體是指某些句子語簡言奇,含義深刻並富有哲理性。陸機《文賦》:「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李善解釋說:「以文喻馬,言馬因警策而彌駿,以喻文資片言而益明也。駕之法,以策駕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眾辭,若驅馳,故云警策」。」像蘇軾《題西林壁》一詩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深具哲理,十分精闢,就可以算是警策。

己亥歲(二首錄一) 曹松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題幹表述:請就該詩中的警策手法進行簡要鑑賞分析。

答題提示:首先要找出詩中警策的句子,然後結合詩中的具體句子對所運用的警策手法進行具體分析,最後是結合詩歌或者作者的思想分析這樣運用策的作用。#加油吧考生#

答題示例:本詩結尾兩句成功運用了警策的手法。全詩開頭兩句描寫了唐代社會在安史之亂後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悲慘現實。由此詩人喊出了人民最沉痛的呼告:「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你們不要再津津樂道殺人封侯的事了,一位成名的將軍身下,雄滿了多少百姓士兵的屍骨啊。

這兩句之所以成為全詩的警策,是因為它深刻地揭示了社會歷史的本質,具有很強的典型性。「一」與「萬」、「功成」與「骨枯」的對照,令人觸目驚心,發人警醒。

相關焦點

  • 古詩鑑賞答題技巧中寫景技巧之快問快答
    小升初必考考點之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技巧本文主要講解快問快答類古詩的寫作技巧,通過這些個技巧功能,你能夠在鑑賞古詩中給出詳細的使用說法的描繪,從而對此類古詩進行詳細的鑑賞考點的解答。快問快答的方法通常包括意象組合(包括但是不限制於意象的並列組合、對比組合,以及跳躍組合),動靜結合等手法。
  • 海報設計中的擬人手法!
    擬人手法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關鍵在於有機地運用好這些設計元素,並將它們轉化成擬人化形象,以更好地表情達意,呈現出有意義的視覺形象。 擬人化圖像的易讀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觀看者能輕易看出海報設計應用了擬人化表現手法,立刻了解被擬物與人的關聯性;二是觀看者能輕鬆地掌握海報的內容,即立刻了解擬人化圖像表達的含義。
  • 高考備考 古詩閱讀鑑賞表達技巧之「修辭手法」典例結合分析
    古代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解題方略]1.結合詩句中的關鍵詞語,準確指出修辭手法。古代詩歌用得較多的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誇張、擬人、借代等,而詩句中往往有些詞語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發,來判斷這些常用的修辭手法。2.規範答題思路,找出答題方法。首先要回答出這首詩或詞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其次分析這種手法的運用所達到的藝術效果,同時結合詩歌的主旨分析詩人的感情。
  • 中考詩詞鑑賞之寫作手法(修辭、表現、抒情)
    在詩詞鑑賞過程中,寫作手法的考查是比較難以把握的一個問題,首先你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而後還要掌握不同手法在詩詞表達中的作用,如此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題型。下面主要從詩詞鑑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和抒情手法中來給大家說說他們各自的表達效果。
  • 寫作技巧,擬人手法運用
    擬人手法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一種寫作手法。擬人手法的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它可以讓我們的寫作,變得更加的生動形象、富於人性化,特別是對於抽象的東西可以具象化。讓文章與讀者們更加的親近,打開了閱讀的隔閡,讓讀者更加容易有情感的融入文章去。那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擬人。就是將事物的人化。
  • 寫景技巧之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
    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本次課程針對上次給出的習題進行相關的古詩鑑賞習題的練習,希望大家認真完成。【練習】高適《塞上聽吹笛》「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詩中一二句___________景色 ; 三四句 景色 。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送韓十四江東省覲省 杜甫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 古詩鑑賞中的寫景技巧之意象組合答題技巧
    2020年中考語文考點之意象組合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本次課程主要內容:結合具體的古詩和文章對意象類的古詩進行鑑賞,教你輕鬆拿下古詩鑑賞。本課程適用於七年級以及七年級以上的學生。【筆記】1.意象 ( 1)意:作者內心的情感思想,即情意;主觀的,存在於人的頭腦中,如 孤獨、哀傷、激動、快樂、淡然。
  • 鑑賞句子中常見的9種修辭手法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賞析重要句子當中的有關於修辭手法的答題技巧。在實際的考試當中,修辭手法考察出題佔賞析句子類題目的八成,比例最高。從四個部分來給同學們講解:九種常見的修辭分別是什麼;九種不同修辭的表達作用;公示的呈現;舉例來消化前面知識。
  • 衝刺2020中考,鑑賞古詩語言的方法你掌握了嗎?
    做此題首先要了解古詩內容,在此基礎上對關鍵字做出賞析,賞析時要把字放在語言環境中,「自愛鏗然曳杖聲」,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就是喜歡這樣拄著拐杖鏗然的聲音。鏗:象聲詞,此指手杖敲擊山石所發之聲。將拄杖著實地點在上面,鏗然一聲,便支撐起矯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擻地前進了。沒有艱險,哪裡來徵服的歡欣。沒有「犖确坡頭路」,哪有「鏗然曳杖聲」。
  • 語文寫作萬能鑰匙——修辭手法之擬人
    作文一直是我們學習語文的重中之重!很多同學和家長也都知道,對我們來說考試中,寫好作文才能拿到一個好的成績,當然好作文不僅僅是不跑題,同時也是需要作文有一定的優質內容,而小學的寫作中,熟練掌握了修辭手法,就是掌握了作文優質內容的萬能鑰匙!
  •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以下優勢很明顯,將來學習差不了
    所以,古詩是具有一定音樂性的文字,孩子即使一時不能理解詩的含義,也能像學兒歌一樣輕鬆記憶,而且讀的越多孩子的語感就越好。而且,從小背古詩的孩子,通常具備以下優勢,將來學習差不了。等到這些孩子7-8歲時,實驗人員開始教他們學習希伯來語和另一門全新的語言,結果發現:孩子們學習希伯來語的速度明顯比另一門外語快三分之一。這說明,語感是一種潛意識中的能力,即使忘記了具體的語言,也能保留下語感。
  • 中小學古詩文背記小竅門及方法
    時間過得真快呀!還有半個月就到2021年了。前幾天有同學問老師,期中考試不理想,主要是古詩文沒有背好,於是問老師有沒有好的方法記憶古詩詞呢。 為了幫助同學們在期末考試考出好成績,在這裡,老師給大家介紹五種非常實用的方法。
  • 古詩詞鑑賞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掌握就能得高分!
    順便動動你們的小手指,分享給身邊更多需要的小夥伴~ 內 容 古詩鑑賞 詩歌鑑賞常用術語 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
  • 古詩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及賞析
    我們在閱讀古詩時,善於發現詩人使用的表現手法,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快速、深入地理解詩歌內容、把握主旨。對比這種表現手法,在古詩中運用普遍而巧妙。對比,是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
  • 掌握新東方在線這幾種表現手法賞析技巧 撥開詩詞鑑賞的迷霧
    詩歌鑑賞是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點題型,其中對詩歌鑑賞表現手法的考察又是高頻考點。從歷年語文中考詩歌鑑賞題答題情況來看,很多同學都因為不了解題型特點或沒有掌握相關技巧失分。  其實,詩歌鑑賞類的題型往往有很多規律可循。
  • 小學語文中必須掌握的修辭手法!學透它作文、基礎雙提分!
    修辭手法作為一種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句子和文章中的表達手法的集合,在小學語文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語文當中,考察的題型也不在少數,選擇題、判斷題、仿寫句子、閱讀題、作文等都對修辭手法有著不同方面的考察。雖然小學時期的修辭手法較為簡單,但往往還會有不少學生在此方面丟分。
  • 高考語文常見的丟分現象和方法
    高考語文常見丟分現象及方法 多個方面,認真細細領悟,最好做好筆記 一.字音字形題:糾結導致丟分。 字音字形題耗時不要超過1分鐘,否則既降低了答對的機率,還擠壓了其他題的時間。
  • 十首擬人手法的古詩詞,妙趣橫生,最後一首最為精彩
    擬人手法就是把物體當作人來描寫,使其具有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和品格特徵。擬人手法可以將無生命的事物描寫得生動活潑,也可以將有生命的事物表現得可憎無愛。比如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有「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的詩句。錢幣能看守錢袋,並有羞澀感,這是以物擬人。作者賦予錢幣以人的思想和感情,語言形象生動,幽默中含著幾分戲謔。
  • 廣告設計基本表現手法!
    廣告設計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要選擇其中最適於表達創意的那種表現手法,以利於引起受眾的注意和興趣,從而增強廣告傳播的效果。 象徵 象徵不進行直接表現,它注重意象表達,注重自然中的人文內容以及與人有關的象徵,通過藝術化的視覺形象來傳達某種特定的意念
  • 古詩中直抒胸臆手法的運用及賞析
    想戀愛就說戀愛,不說東風來了百花開;感傷了就說感傷,不說千山萬林木蕭蕭,這就是直抒胸臆。一般不借景抒情就算直抒胸臆了。亦稱直陳肺腑法。它是敞開心胸,不依託任何事物,通過樸實無華的手段,把內心活動和情感直接抒發出來的一種抒情方法。抒情一般分為兩種: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它不同於間接抒情,在於它不憑藉外物作依託,心裡有什麼話,有什麼想法,有怎樣的感情,和盤託出,全抒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