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黎明破曉前》:讓美好延續的欲望,給愛情提供了生長的土壤

2020-12-22 卿心君悅

文丨卿心君悅

在你心中,曾幻想過最美的相遇是什麼樣子的?

是像戴望舒那般小巷、微雨、一把油紙傘,是像朱莉與布萊斯對視中一剎那的羞澀(《怦然心動》),還是像費爾明娜·達薩抬頭帶給弗洛倫蒂諾·阿里薩那持續一生的炫目(《霍亂時期的愛情》)……

這些相遇的場景很美,很浪漫,成為了漫長生命裡的一個永恆時刻。在那短暫的相遇中,發生了一個極為特殊的現象,將腐朽化為神奇、讓不可能變為可能,使瞬間升華為永恆。

而在影片《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三部曲」之一)就描寫了這樣一段美麗的相遇。美麗的背後,難免會伴有一定的沉重,或許也正因此,才讓那短暫的美麗更為珍貴。

愛情的萌芽,美好之中也許會伴隨傷害

一輛開往巴黎的火車,下一站是維也納,兩個沒有交集的男女,在命運與緣分的安排下相遇。傑西自稱此前去馬德裡看朋友,接下來準備在維也納下車,第二天乘飛機回美國,而賽琳娜此前去往布達佩斯看望外婆,坐火車回巴黎上學。

賽琳娜因為不願聽隔壁座位的一對德國夫婦爭吵,起身換座來到傑西的斜對面,而兩人對德國夫婦爭吵緣由的探討,迅速拉近了關係,就此結識。

起初,二人由婚姻聊到了童年、理想,又到死亡,傑西說他在幼年時曾祖母去世後,曾用水管向著陽光噴水,出現的彩虹下看見了曾祖母對他的微笑,他將這件事告知了父母,卻沒有人願意相信,因為父母不相信死亡後的人,還會再次出現,傑西說:

「世間萬物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包括死亡。」

特意提到這件事,是因為第一次觀看這部影片時,感覺這段話似乎意有所指,然而從接下來的劇情中又得知,賽琳娜對傑西產生好感也與這段話有關,那麼這段話究竟隱藏著什麼,多次回味後才發現,這其中隱藏的是未知與相信的問題。

很多人所相信的,是一種既定的事實,是那種不會存有太多未知可能的東西,更為關鍵的是,這種相信更取決於自我的意識。然而世間很多事情,就是說不清的,不僅死亡,愛情也是如此。沒有人能真正的、完全的勘破死亡與愛情,因為這其中存在著太多我們無法預知、無法解釋、又無法完全經歷的事情,而這個時候,自我的意識會將這些不確定的事情認為是一種錯覺與幻想,傑西的父母不相信傑西在彩虹下看到的微笑,就是如此,而一些人不相信愛情,也是如此。

可是有些時候,一些他人不相信的事情,卻真實發生了,而一些看似不存在的,卻又在不經意間萌芽,就像傑西與賽琳娜一樣,誰能相信,兩個完全陌生的人,會在一輛火車上通過短暫的聊天,產生不舍的情感。

愛情的萌芽,是不受控制的,可以自由滋生,但想要發展,卻需要外力的促成,而這時當事人能否相信,是否勇敢,就至關重要了。

不久,列車到達維也納,愉悅的聊天就此中斷,二人對此都表示很可惜,傑西甚至覺得早一些見面就好了,但是他不得不在站點停留的這幾分鐘內下車。

正常來說,這段短暫的邂逅,只能停留在已經過去的短暫聊天中,成為漫長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回憶片段與裝飾物,因為大多的美好都如此,短暫的開始,莫名其妙的結束。

但是,傑西後續的做法卻打破了這種常態,就在火車開動前,他再次返回了車廂,勇敢的邀請賽琳娜一同在維也納下車,他認為,若不這麼做,可能會成為一輩子的遺憾,他想和她繼續聊下去,他不希望這一次美好的相遇就到此戛然而止,對此他還給出了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理由,他說:

「十年,二十年,你結婚了,只是你的婚姻,早已沒有了往日的激情,你開始責怪丈夫,開始回憶一生認識的所有男人,你會想,如果你選擇的是他們中的另外一個,又會發生怎樣的際遇,而我就是那些男人中的一個。」

不得不說,這其實就是很多人在後來漫長的婚姻愛情中遇到的難題之一。有時總會覺得,得到的與想要的不同,因為在漫長的回憶中似乎總是留有很多很多未知的可能,當對現實不滿時,那些未知的可能就會煥發出誘人的味道,這讓我們在現實中不安現狀,讓我們無法靜下心來經營與享受已擁有的美好,讓我們將所有對美好的渴望,寄託於浪漫的幻想中,而這種幻想的源頭,就是曾經很多次愛情已經萌芽,或可能萌芽時,我們將其遏止的地方。

在《傲慢與偏見》中就有同樣的觀點,得知伊莉莎白可能喜歡威克姆後,她的父親貝內特先生對伊莉莎白說道:「讓威克姆做你的意中人吧,他是個可愛的小夥子,可以體面的遺棄你」,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父親對女兒的話不夠妥當,但貝內特先生卻並這麼認為,他希望女兒可以幸福,他的話並非是一種詛咒,而是他從多年的人生閱歷中領悟到,回憶中的可能對現實婚姻的殺傷力,如果這一次女兒拒絕了威克姆,很有可能未來即便身處於幸福的婚姻中,也很難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與此類似,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當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向費爾明娜·達薩求婚時,達薩當時並不打算同意,而她的姑媽卻鼓動她同意,並嚴肅的勸她不要拒絕:「回答他,說你同意,即便你害怕的要死,即便以後可能後悔,因為如果你說不,無論如何你都會後悔一輩子。」

就這樣,賽琳娜經過短暫的猶豫,隨傑西在維也納下車。

愛情沒有絕對的結果,只有無限的可能

二人下車,經歷了一段極為尷尬的時間,彼此的不熟悉讓兩個人不知道話題應該從哪裡開始,列車上愉快的聊天不足以延續後續的發展,但好在傑西向路人詢問可以觀光的景點時,賽琳娜的那一句:「我們是在度蜜月」,將尷尬的氛圍衝淡了不少。

隨後為了更多的了解對方,他們玩起了「真心話大冒險」的小遊戲,一問一答間娓娓道出了彼此對人生的態度,尤其是對婚姻、愛情與性的觀點。人與人之間就是如此的奇怪,可能對於一些人,即便再熟悉,有些話題也不會涉及,而對於有些人,即便剛相識,卻會毫無顧慮的分享自己所有的想法。

二人在交談中,再次回歸了列車上的愉悅氛圍,在共同試聽唱片時,聽著輕快的音樂,兩人閃躲的眼神,羞澀的浪漫在各自的心中滋生蔓延。

就這樣,兩個人在陌生的城市,漫無目的的走著,不知道接下來會去往何處,只是享受著蘊含在每一分每一秒中的甜蜜,身處其中沒有考慮未來。

慢慢的,他們來到了賽琳娜小時候去過的一個墓地,這個墓地裡埋葬的多是死後浮屍多瑙河的人,這是一個無名的墓地,埋葬著無名的人,對此賽琳娜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迷失於時間的無名者」,她說她小時候曾有一個獨特的想法:

「如果家人不知道你去世,那你就並沒有真正的死亡,因為他們仍會對你有愛有恨。」

最初看到這一段時,以為敘述的是關於死亡的理解,而後發現,這其實是關於永恆的啟示,賽琳娜說這裡埋葬著一個13歲的小女孩,而現在時間過去了十年,這個小女孩仍舊13歲。

我們總認為永恆應該是存在於未來的一種不滅的狀態,但或許這種想法過於局限,延續不會永恆,終結才有可能會永恆,一些畫面定格後,停留在時間內的記憶,讓美麗存乎於過去之中,就是永恆。可能當時在賽琳娜的心中,她與傑西的這一次邂逅,就是永恆的存在,即便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好一邊發生,又一邊結束,但美仍會一直停留在記憶中。

在夜晚降臨時,在懸在半空的摩天輪上,二人用一吻詮釋了各自心中的情感,這一吻也讓兩人的關係在短時間內更近了一步,他們隨後又聊到了家庭,聊到了父母,又再次聊到婚姻與愛情,賽琳娜問傑西:

「你見過真正幸福的夫妻與情侶嗎?」

傑西肯定的回答道:

「見過,但我覺得他們在彼此欺騙。」

賽琳娜同意這個觀點,無奈一笑後說道:

「人們可以把生活過成一場騙局,我奶奶和我爺爺過了一輩子,直到年老時,我奶奶告訴我,她這一輩子都對她愛的另一人戀戀不忘。」

賽琳娜覺得她奶奶的生活很悲哀,但同時又欣賞她奶奶在生命中能擁有這樣的情感,傑西對此補充,她奶奶沒有與那人相愛倒是一件正確的事,因為若是真正的擁有後,或許只會讓她奶奶失望:

「人們總是會對所有事物產生浪漫的想像,儘管這些事物並不實際。」

對於傑西的觀點,賽琳娜並沒有反駁,從這一段對話中可以看出,賽琳娜渴望一段美好的愛情,但是與傑西又有同樣的顧慮,認為美好或許只存在於短暫的時間內,甚至覺得這種美好很難存在於婚姻與愛情之中。或許正是二人的這種觀念,才讓這份原本不該存在的邂逅成為了美好,二人對這份美好不願提及未來,可能也是知道不會有未來,畢竟有太多的客觀阻礙,即便渴望未來,也很難看到未來。

後來,二人遇到了一位佔卜的老奶奶,從賽琳娜的手相中,看出了賽琳娜當前的狀態,提到賽琳娜的未來將很精彩,並在離開前說出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你們兩人都是星星,幾十億年前星星爆炸,才形成了這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我們所知的一切都是星塵,你們也是星塵。」

傑西對於佔卜很是牴觸,認為這是一種騙術,對此他提到,若是剛才賽琳娜換成一位老者,佔卜的結果就不會是精彩的未來,而是日復一日的平淡。

這一段劇情在影片中的出現,有特殊的含義嗎?

其實是存在的。一是佔卜本身,它或許沒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但是在影片中佔卜卻有另一種意味,尤其是傑西後來提到的假設,之所以對老人佔卜沒有意義,是因為老人的生命即將步入終點,沒有太多未知的變化,而年輕人不同,生命漫長,無限的時間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預言,未必不能成真,因為佔卜預示的不是結果,而是一種存在的可能;二是佔卜老奶奶最後說出的那段話,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對上一點的補充,也是在提醒二人,或許兩個人都感覺沒有走到一起的可能,可實際上,在最初的狀態,人與人有著相同的本源,甚至可以說是一體的,因此,再無聯繫的兩個人,也都存在融合的可能性。

愛情,從不存在絕對的結果,只有無限的可能,這對於愛情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當你擁有時,你想擁有的更多,將美好延續就是愛

特殊的一夜,兩個陌生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逐漸的展現了真實的自己。在酒吧,傑西向賽琳娜坦白了自己這趟旅行最初的目的,不是去看望好友,而是去與女友或者更為準確的說是前女友團聚,他原以為女友會因為他的到來而感到開心,然而事實上,他只感受到女友的抗拒與陌生,因此原本幸福之旅,成為了獨自一人的分手旅行,與女友分手後,他購買了從維也納回到美國最便宜的機票,因為中間有一段時間,便漫無目的的坐在火車上旅行,就這樣恰巧遇見了賽琳娜。

愛情是什麼?

在傑西看來,愛情看似無私,實際上是自私的事情,同時愛情很複雜,遠沒有單純的性愛純粹,但是即便如此,即便他剛受到愛情的傷害,即便心中有牴觸,還是願意相信愛情,不管他是否承認,否則也不會在火車上勇敢且唐突的邀請賽琳娜與他一同下車。

因為愛情對他而言,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他說的那樣:

「愛情,是兩個害怕孤獨的人的避風港。」

而愛情在賽琳娜看來同樣重要,即便她立志成為一個自強獨立的女性,仍會渴望愛情的甜美,就像她說的那樣:

「愛一個人,並且被其所愛,對我來說依舊很重要。」

隨後,傑西對此又說道:

「有時,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丈夫,好爸爸,可是有時,又覺得這麼做很傻,仿佛這會毀了我這一輩子。這不是因為害怕承諾,害怕自己不會照顧人、愛人,我知道我能做到,但如果我不能坦誠的面對自己,儘管我做好了某件事,有某方面特長,我也寧願去死,因為我不能違心。」

從傑西的這段話中,不難發現,他有時渴望婚姻愛情,有時又牴觸婚姻愛情,關鍵並不在於婚姻愛情本身,而在於對方是誰,對方能否讓自己心甘情願的接受與付出。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對婚姻愛情矛盾的關鍵,渴望擁有,又害怕傷害,或是因為不願受到傷害,遇到了愛情也不願意接近與付出,這樣以為不會嘗到愛情的甜蜜,也就不用承受愛情的傷害。

但事實上,結果很容易白白虛度一生,就像接下來賽琳娜講到的那個故事:「五十二歲的中年男子,將一生都奉獻給了事業,直到後來他發現,他從未向別人付出過什麼,他一生孤苦伶仃毫無牽掛,可說這些的時候,這個五十二歲的男子卻眼中含淚。」

很多人或許也知道愛情的美,只是認為很難獲取,所以放棄了接近,所以不願相信,但這樣又只會讓我們離愛情越來越遠,賽琳娜說:

「如果世間真的存有魔法,肯定是兩心相知,交流感情,這事或許很難,可答案肯定就在不斷嘗試之中。」

二人感謝這次相遇,他們感覺這一晚的時間是兩個人共同創造出來的,讓對方走進了自己的夢中,隨著情感的孕育,二人逃避的話題不得不面對,如果相愛,未來如何繼續?

出於對這段美好的珍惜,也出於對未來的恐懼,他們決定好好的享受這一晚的美妙,過了今晚不再聯繫,他們擔心隨後的交往,會因為距離或其他的阻礙而削弱曾經擁有的美好,雖然兩人決定時看似玩世不恭,可在當時彼此的心中也很無奈,因為那時他們覺得這種選擇是這段感情唯一的結果。

那一夜,二人靈魂交融,那一夜,二人情感升華,那一夜,二人都向對方表達了心中最真摯,又最熱烈的情感,直到黎明破曉。

《愛在黎明破曉前》劇照

在天亮之後,即將分別前,兩個人盡全力的將對方的樣子刻在腦海中,映在記憶裡,即便分離的感傷,讓他們發現自己遠沒有想像中的灑脫,傑西抱著賽琳娜,不知不覺中念出了一首奧登的詩:

「城市裡的鐘聲同時響起,不要被時間欺騙,你不可能徵服時間,在煩惱和擔憂之中,日子在晦暗中過去,時間會寫好狂想曲,在今天或明日。

或許這首詩寫的正是二人此時的心情,他們渴望將短暫在一起的時間化為永恆,他們希望戰勝時間,讓時間就此停止,但時間從來不會受人所控,時間看似無情,也並非無情,時間會在未來留下無限的可能,心中所想,未必不能成真,只是當時的二人沒有領悟到這首詩後半句的意味,只關注了前半句的感傷。

《愛在黎明破曉前》劇照

賽琳娜前往巴黎的火車到站了,分離時刻,二人一同打破了前一晚的約定,他們覺得應該嘗試努力,將那一晚的美好無限的延續下去,匆忙間他們將萬千想說的話語,化為半年後相見的約定。

這就是愛情,當你擁有時,你會發現,想要擁有的更多,正是這種期待,為愛情的延續與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勇氣。

卿心君悅,百度原創作者,高級心理健康指導師,TA說影評人、書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相關焦點

  • 《愛在黎明破曉前》: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這個系列的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一切還是最美好的樣子。很多人都說,初遇永遠都是美好的,你會想了解眼前人,討得她的歡心,這個過程浪漫又有趣。男女主在火車初識,緣分讓他們坐到了同一張桌子上,兩人相談甚歡,仿佛近段時間的煩惱已經不復存在。
  • 《愛在黎明破曉前》:婚姻中最悲哀的事,就是忘記了初見時的美好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就為我們講述了一段短暫而美好的愛情故事,在火車上,女主人公賽琳娜,因為忍受不了一對夫妻的爭吵,而起身走到了火車上最後的座位,此時,她遇見了後座上正在看是的傑西,兩人交談甚歡,雙雙墜入愛河,可惜(或者是慶幸)的是,兩個人只能交往一天,在一日纏綿之後,兩人選擇分手,並約定半年後再次在初見的地方相見。
  • 歐美影史名作經典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前》系列,有望拍第4集
    說起美國影史最熱門的愛電影系列,那麼肯定免不了要提到美國名導理察·林克萊特的「愛情三部曲」了。這位導演在1995年找來了男演員伊桑·霍克和女演員朱莉·德爾佩一同開創首部曲《愛在黎明破曉前》,之後又於2004年推出續集《愛在日落黃昏時》、2013年推出《愛在午夜降臨前》,兩部續作皆獲得奧斯卡入圍肯定。
  •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三部曲,我們遇見皆因心的碰撞
    愛在黎明破曉前新鮮感,如何保鮮?匆匆相遇,幾遇的碰杯,說過幾句話,在心門徘徊著,進去?不進去?說了再見,何時會再相遇,這一個站口等好嗎?時間的話,明年的今天好嗎?早上就說再見——《愛在黎明破曉前》你順著時間的長河蔓溯而來,心底泛著微妙的感覺,該如何解釋,再次遇見這件事。
  • 終結單身|《愛在黎明破曉前》教你如何讓一見鍾情落地生根
    所以,在這個恰檸檬的初夏推薦大家觀看學習25年前的經典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豆瓣電影Top250評分8.8的電影,為我們凡人展示了「一見鍾情」的標準版本。美國青年傑西在火車上偶遇法國女學生賽琳娜,初次見面就交談甚歡。
  • 《愛在黎明破曉前》:你在我的夢裡,我在你的夢裡
    我對旅行和愛情的第一個幻想來自一部名為《愛在黎明破曉前》的電影。在影片中,一對男女因為旅途中乘客之間的爭執而相遇,他們對彼此有很好的感情,他們在維也納下車一起過夜,這就是全部。沒有生與死的華麗離別,沒有臉紅心跳的粉紅回憶,整部電影只依靠言語來支撐,這就是所謂的101分鐘話癆電影。
  • 愛陳奕迅,從黎明破曉到日落黃昏
    7月的驚喜是和陳奕迅一起,從黎明破曉到日落黃昏。當聽著陳奕迅舒展、暢快的歌聲,才意識到再過十幾天,就要到他46歲的生日了。原來他把自己的20多年都裝在了太陽照耀的歌聲裡,那樣炙熱、透徹、真實。根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在線音樂播放平臺的數據,由你音樂榜匯總了陳奕迅近兩個月播放量前十的歌曲:01聽陳奕迅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而且如果聽得時間越長,說明故事在心底藏得越深。
  • 經典老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講述了一段什麼樣的愛情故事?
    《愛在黎明破曉前》是25年前的一部經典老電影,某瓣評分高達8.8。電影講述了一位美國青年傑西外出遊玩,在火車上碰上了法國女學生賽琳娜的故事。走到摩天輪處,上升到最高點時,兩人情不自禁,相擁吻了起來,這真不愧是愛情電影裡的經典橋段。這時,彼此表明心意,甚至說第一面就喜歡上了對方,又是老套路。臨天亮之際,離分離越來越近了。賽琳娜本不想把自己獻給他,想保持這段純潔的關係。也許是情到深處,順其自然吧。天亮了,車來了。
  • 愛在黎明破曉前,說不完的前世今生,是如此的高甜
    本文作者:王硯梅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是這樣來解釋關於男女之間的愛情和婚姻的:三百六十行外有一種職業叫婚介,它的鼻祖是傳說中的上仙月老,也就是媒神~柴道煌,按照緣定前生的宿命安排,因為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以俗世間有了許多離奇的愛與遇見。有時候沒來由的好感和怦然心動,其實是就是三生石上的量子糾纏,今生的偶遇是千年修來的必然,你還真別不信。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部靠男女主角飆臺詞、秀演技撐起一片浪漫天空的小成本的美國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 經典愛情《愛在黎明破曉前》:我喜歡我望向別處時,他望我的目光
    《愛在日落黃昏時》是由華納兄弟公司製作的一部愛情片,由理察·林克萊特執導,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領銜主演,據說是根據導演的親身經歷改編,可那個叫艾米的女孩兒還沒看到這部電影就因車禍去世了。《愛在》系列電影一共有三部,《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黃昏日落前》和《愛在午夜降臨前》,第一部是拍於1995年,後每隔9年續拍下一部。
  • 愛,在破曉黎明前
    純真浪漫的愛情是每個人所期盼的,就像這部電影一樣。在一輛火車上,一對夫妻吵架,吵得很兇,機緣巧合地促使傑西和賽琳娜的交流。他們一起去了休息室,閒聊一下。(在長途火車上的人都是很無聊)。傑西對愛的觀點:在草地上過夜之後,第二天就分開了。最是黯然是離別。但感情的事真的因人而異,每個人看了也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愛情,婚姻,夫妻這些都是比較深沉的話題,既包含著美好的嚮往與熱情,又帶代表責任和束縛,既能幸福,也會困惑。聽人說,剛開始的婚姻很好過,之後兩個人的愛情就會變化,相互嫌棄又相互依戀習慣,最後愛情慢慢的會變成親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25年前的破曉黎明,姍姍來遲的第一個吻
    「今年是理察·林克萊特導演《愛在黎明破曉前》 Before Sunrise公映25周年」前不久,《愛在黎明破曉前》男主伊桑·霍克(Ethan Hawke)與女主朱莉·德爾佩(Julie Delpy)分別參加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關於該片在創作的問答活動,網友Rob Stone將他們在疫情期間的在線視頻剪輯到了一起,試圖開啟《愛在》系列的第四部。
  • 「黑暗漫步」獨家影評:沉悶且讓人厭煩 是一次對「愛在黎明破曉前...
    《黑暗漫步》為她提供了一個機會去塑造需要投入大量情感的角色,她也沒有辜負這個角色,為Adrienne帶來一種顯化的真實的混亂和歇斯底裡的感覺。而遺憾的是,她和魯納之間並沒有產生太多真正的化學反應。米勒或許希望將她的電影描述成音詩版本的《愛在黎明破曉前》(1995),除了要擺脫這種發生在一夜之間的敘事限制之外,很明顯的,米勒想要探索的是愛和失去的主題,以及這些主題是如何和我們的記憶產生交集的。
  • 看過《愛在黎明破曉前》嗎,這幾天我把場景走了一遍
    《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黃昏日落時》《愛在午夜來臨前》三部曲分別拍攝於1995年,2004年和2013年。導演用十八年的時光講述了同一對男女主角邂逅、戀愛、分離、重逢、結婚及婚後的故事。故事裡沒有曲折迴轉,沒有生死相隔,每一部都只講述了一天24小時,且用85%的影片時間來呈現兩人的對話,是名副其實的「話癆」電影。按理來說會很乏味,但很奇妙,影片很吸引人。
  • 如果你的愛情總被節日折磨,那麼請看看「愛在三部曲」吧!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又到一年七夕,又是一次愛人們相互準備驚喜、享受浪漫和美好的節日。自從被定義為"中國情人節"後,七夕節似乎變得更具商業價值,也更令情侶們重視。因此,這次不妨以電影的形式,從一個旁觀者視角,在別人的故事中一窺愛情的模樣。而這次要為大家推薦的電影,則是被無數男女奉為圭臬的系列愛情電影——"愛在三部曲"。"愛在三部曲"是由伊桑·霍克、朱莉·德爾佩主演的系列愛情電影,影片截至目前共三部:《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
  • GSL地圖變更:安提加星港與破曉黎明加入
    GSL八月賽以及GSTL第一賽季地圖變更:安提加星港與破曉黎明加入,薩爾娜迦洞穴與冰裂縫被移除。
  • 《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三部曲之後,再無愛情片
    《愛在》三部曲是指由美國獨立電影人理察·林克萊編劇及執導的三部愛情電影片,它們分別是於1995年上映的《愛在黎明破曉前》、2004年上映的《愛在日落黃昏時》以及2013年上映的《愛在午夜降臨前》。有人說《愛在》三部曲之後,再無愛情片。
  • ABO設星際文:你是黎明破曉前的星,你是黑夜躲在被子裡的太陽
    ABO設星際文:你是黎明破曉前的星,你是黑夜躲在被子裡的太陽。ABO設星際文:你是黎明破曉前的星,你是黑夜躲在被子裡的太陽。好啦!以上就是本期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全部作品啦!不知道你可還喜歡呢?如果你也有哪部作品想要分享給大家的話,不妨就在評論區裡告訴大家它的名字吧!你也可以隨手點一下分享,讓更多的書友也能看到我們哦!好啦,讓我們下期老地方再見吧。
  • 向陽生長的雙魚座,深信黑暗後即黎明
    眾所周知,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鐘,但這句話用在雙魚座上卻恰恰相反,雙魚座有著一種特殊的愛情執著,一旦愛了就無法忘記。愛情一旦傷害到她們,她們就無法忘記,傷害到她們,不僅僅是七秒鐘的事,甚至要七年才能忘記。但雙魚座是個永遠向陽生長的星座,他們像一枝向日葵,太陽在什麼方向,他們的臉朝著什麼方向,他們面對著陽光,靜靜地等待著花開,即使再受感情的打擊,也能堅強地站起來,繼續迎接下一個早晨。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雙魚座的愛情,那就是:扯新紗,覆舊夢,看遍雲捲雲舒!
  • 《愛情三部曲》最完美的邂逅,最真實的婚姻
    刻骨銘心純粹偉大的愛情仿若只留存在光影裡: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小李子)飾演的《鐵達尼號》中窮小子和富家女讓人惋惜的愛戀;以及前兩年口碑知名度飆升的提莫西·查拉梅(甜茶)飾演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無關性別的無疾而終的夏日愛情;亦或是伊桑.霍克飾演的《莫娣》中那句我不喜歡世界,我只喜歡你的溫情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