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渡口: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

2020-12-16 半月談網

新華財經重慶12月15日電(王松濤 秦靈)常住人口36萬,市場主體超過3萬戶,每10人中就有1個市場主體。近年來,重慶大渡口區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難點堵點,以企業「打分」倒逼行政服務效能提升,以陪伴式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成長,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讓惠企政策給企業真正帶來獲得感

「建安企業是一般納稅人,採用簡單計稅,如果開票需預繳增值稅,是否適用這個規定?」在大渡口區疫情期間涉企政策宣講討論群裡,企業遇到問題直接問,政府工作人員看到信息馬上答,「一問一答」中,企業對政府部門的行政服務效率有了最直觀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疫情期間,不少企業生產經營、復工復產面臨困難。為支持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大渡口區各部門積極跟蹤研究,加大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部分惠企政策由於專業性較強或企業對政策研究熟悉不夠,導致在實際落實上存在不充分問題。

出臺政策只是第一步,把政策宣傳到位、解讀到位,確保企業精準識別、精準申報、精準獲得,才能讓惠企政策「既叫好又叫座」。為此,大渡口區編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惠企政策摘要彙編》,對全區所有涉及疫情防控的惠企政策進行梳理,編制目錄、製作摘要,並明確政策標準、享受條件、辦理單位、辦理人員和聯繫方式,方便企業對照查看和對接聯繫。

同時,區領導帶頭開展「一對一」走訪服務,宣傳解讀惠企政策,收集企業意見建議。全區各行業主管部門、園區,各重點板塊、各鎮街紛紛建立涉企政策信息群,及時發布行業扶持政策,開展涉企政策培訓會,利用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大眾媒體、宣傳欄等平臺,分行業、分領域廣泛開展涉企政策宣傳,全面提高涉企政策知曉率、觸達率。

在廠房、車間等一線發現問題、尋計問策,大渡口區把惠企政策宣講作為服務企業發展的有力抓手,探索建立「一對一」惠企政策享受臺帳,幫助企業完善政策申報流程,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讓企業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取得積極成效。

截至10月底,全區落實惠企政策88項,涉及企業23504件次,涉及金額27.44億元。

讓企業「打分」,把「評價權」交給服務對象

行政服務效能是營商環境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感知政府部門服務質量的「第一窗口」,政府部門的行政服務效能高不高,作為被服務對象的企業最有發言權。

「最近一次辦理建築許可需要多長時間?」「對政務服務的滿意程度如何?」「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痛點、難點和堵點在哪裡?」……最近幾年,大渡口區不少企業經營和管理者收到過《大渡口區企業營商環境滿意度評價調研問卷》,被邀請以匿名方式對大渡口區企業營商環境進行「打分」。

企業營商環境調查問卷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區域投資吸引力評價」和「城市高質量發展評價」三個大的維度,設計出「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政府採購」「招標投標」「政務服務」「市場監管」「包容惠普創新」等十六個子項和71個細項測評觸點,涵蓋企業經營和政府服務的方方面面。

「讓企業來『打分』,把『評價權』直接交給服務對象,企業對政府部門的服務滿不滿意『一目了然』,政府部門服務工作到沒到位一清二楚。」大渡口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劉振表示,近年來,大渡口區健全行政服務對象評價機制,建立常態化跟蹤協調機制,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定期調查,通過企業網際網路問卷調研、實地走訪、查閱資料、聽取政府內部部門和企業辦事人員意見建議等多種方式,多維度了解大渡口區營商環境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過去,內部督查也能起到效果,但終究還是『轉了個彎、打了個折』,個別部門把應對督查當作第一任務,而不是想著怎樣切實提高企業服務效能。現在,企業直接『打分』,由第三方機構出具調查報告,並與內部督查結果共同作為考核政府部門企業營商環境效度的依據,倒逼部門真正當好服務市場、服務群眾的『店小二』。」劉振說。

按照「政府圍繞企業轉、企業辦事馬上辦」的服務理念,大渡口區還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設,實施「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事項,持續推進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

多舉措協同發力取得積極成效,其中行政許可事項較法定時限壓縮58%,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網辦率達93%,企業開辦縮短至1個工作日辦結,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隨著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帶來的效果是市場主體負擔減輕、活力增強,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大幅提升。

在支持服務企業發展方面下足功夫

9月4日,重慶市企業聯合會發布2020年重慶百強企業榜單,位於大渡口區的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三峰環境」)成功入選,就在三個月前,三峰環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2020年重慶首家上市企業。

「上市前準備階段,企業需要開具合規證明、辦理產權證及各種許可證等各種資料。為此,大渡口區發展改革委、經濟信息委、財政局、稅務局等多個部門組成工作小組,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多對一』陪伴式服務,為三峰環境上市『保駕護航』。」三峰環境綜合部部長陳唐思介紹說,企業需要什麼,政府就提供什麼;遇到問題,企業只需一個電話,相關部門便主動上門了解和協調解決問題,大渡口區支持服務企業發展可以說下足了功夫。

一方面,培育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上市步伐,打造產業領軍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創新創業企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大渡口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支持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扶持辦法、支持科技創新加快發展科技型企業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包括物業租金補貼、運營服務、科技創新、融資貸款、人才引進、公共配套等一攬子扶持方案。

重慶雲停智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通過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進行車位服務與運營的新型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成功開發出利用私家車位空位期「閒置利用」平臺——「車位飛」,旨在解決車位閒置浪費與停車難等市場痛點。

「2015年入駐天安數碼城以來,第一年房租全免、此後兩年房租減半,享受政府貼息重慶創業投資引導種子基金50萬元,園區還積極幫助對接物業小區等應用場景。」雲停智連聯合創始人盧廷棟表示,短短5年時間,公司團隊成員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現在的30個人,辦公場所從借臨時座位到現在200多平米的獨立空間,擁有近二十項發明、實用專利,獲得兩輪近千萬元的融資,榮獲「大渡口區十佳創新創業企業」榮譽稱號。

在天安數碼城園區,像智連科技一樣的創新創業註冊企業有628家,正式入駐企業及團隊375餘家,其中6家行業隱形冠軍、1家上市公司、4家擬上市企業、7家上市公司西南部總部。此外,大渡口區重點打造的天安T+space眾創空間、重慶微企夢工場、惠殘孵化器、重慶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園、臺灣中小企業產業園、藝度創微企亮園6個創新創業平臺形成矩陣效應,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基地、產業園區等正發揮聚合優勢,「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建設成效初顯。

相關焦點

  • 渝北: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是對標世界標準營造出的優良營商環境推動了大開放,大開放促進了經濟的大發展。」渝北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渝北嚴格對標對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11項指標,在精心打造營商環境中,渝北起到了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窗口作用」,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
  • 優化營商環境的特殊意義
    原標題:優化營商環境的特殊意義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的進一步鞏固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 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區法院為臨港松江科技城打造「松法...
    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區法院為臨港松江科技城打造「松法講堂」 2020-07-25 0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貢自流井:立行立改舉一反三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歲末年初,自流井區相繼召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黨組會議,目標直指全區在營商環境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高位推動營商環境的提升。自流井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在聚焦問題整改、提升環境質量上下功夫。
  • 市紀委監委「三個著力」推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監督推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任務,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將涉企決策部署、改革舉措、政策法規落實情況納入日常督查和巡察監督重要內容,通過「三個著力」,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強保障。
  •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深度激發市場活力
    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聽取多項報告  蘇報訊(記者 薛卿)前昨兩天,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度激發市場活力」代表議案辦理情況等多項報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主持會議。
  • 重慶:提升稅收營商環境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依託稅收大數據和信息技術,通過加速推進稅制改革、落地落實稅費政策、優化稅費服務,提升稅收營商環境等,重慶稅務部門全力幫助絲艾公司這樣的企業拓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力撐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創新,同時用「綠色稅制」引導企業走「綠色發展」道路,在服務重慶「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建設中發揮著積極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 我市政府採購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原標題:我市政府採購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從昨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政府採購優化營商環境
  • 營商環境再優化 厚植髮展新優勢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更是驅動力。近年來,良慶區細心傾聽企業所需,用創新的舉措培育軟實力,打造硬支撐,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將良慶區變成留得住企業的沃土和能發展的樂園。在今年南寧市開展的優化營商環境監測中,良慶區連續3個季度在全市15個縣(區)、開發區中位列第一。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 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跑出分宜「加速度」!
    我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促進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及有關優惠政策堅持改革發力、扶持出力、政策用力以實打實的硬舉措努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四最」營商環境今年我縣再次榮獲全省第四屆營商環境優化縣(市、區)榮譽稱號▼▼▼榮譽的背後
  • 督查作風紀律 優化營商環境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侯勇)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政法機關依法履職、擔當作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12月9日至10日,市委政法委優化營商環境紀律作風專項督查組正式進駐市政法單位,開展為期20天的專項督查。
  •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打造「兩優一高」市
    昨日(10月13日)下午,金華市優化營商環境暨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好差評」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通報了全市2019年浙江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以及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政務服務「好差評」有關工作情況。
  • ...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精準施策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內容提要: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昨天,市政府印發《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天津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網上學校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天津北方網訊: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昨天,市政府印發《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
  • ...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精準施策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天津北方網訊: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昨天,市政府印發《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本市將牢固樹立「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按照「世界標準、國際通行」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對標先進,補齊短板,用三年時間,使本市營商環境達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標準,不斷激發企業發展力和城市吸引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銀川: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新高地
    在10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發布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北京、上海、廈門、深圳、南京、廣州、銀川等10個城市,分享了營商環境評價的創新經驗。銀川是唯一一個分享創新經驗的西北城市。這是無數政務服務工作者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的結果,也是銀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優化營商環境指示精神交上的一份答卷。
  • 【優化營商環境】省營商環境局張燦欣副局長來綏調研
    張燦欣副局長指出:此次到綏化調研,通過實地踏查、與企業座談、走訪企業,總體看綏化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體現了綏化市委市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確實非常重視。張燦欣副局長強調: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要求,特別是在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技術手段來優化和改善我們政務服務的過程中,要重點學習總書記對數字經濟的思想。數字政府是數字經濟的底座,沒有這個基礎,數字經濟就是空中樓閣。政務大數據是數字政府的核心,必須統籌資源,形成合力。
  • 貴州省政府下發通知:九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一、深入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加強《條例》的學習宣傳培訓,適時推動出臺《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我省實施《條例》情況進行定期梳理評估,不斷強優補弱、建制提質,著力構建公正有序的法治環境、清晰透明的市場環境和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 土右旗: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工業園區:監督推動構建親清政商...
    為營造工業園區安商、利商、親商、便商的良好營商氛圍,把工業園區打造成高質量、高效率投資聚集地、營商發展陣地,新型工業園區紀檢監察工委把服務保障園區各類企業經濟健康發展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把任務擺在突出位置,立足發展大局,深入貫徹落實土右旗紀委監委印發的《關於充分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實施方案
  • 監管無事不擾 服務無處不在 稅務部門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哈密稅務部門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堅持放管結合、並重推進,積極運用誠信推定、分類管理、風險監控、信用評價等現代管理理念,多維度打造稅收監管和服務體系,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今年,我們公司被評為A級納稅人,不但稅務人員下戶核查次數明顯減少了,而且如果有需要還可以一次性領取3個月的發票用量。」
  • 刀刃向內優化營商環境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會議強調,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十四五」開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以優化制度供給持續推進營商環境革命。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高頻辦理的事項,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每年確定一批重點改革事項,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切實解決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難點」,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