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重慶12月15日電(王松濤 秦靈)常住人口36萬,市場主體超過3萬戶,每10人中就有1個市場主體。近年來,重慶大渡口區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難點堵點,以企業「打分」倒逼行政服務效能提升,以陪伴式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成長,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讓惠企政策給企業真正帶來獲得感
「建安企業是一般納稅人,採用簡單計稅,如果開票需預繳增值稅,是否適用這個規定?」在大渡口區疫情期間涉企政策宣講討論群裡,企業遇到問題直接問,政府工作人員看到信息馬上答,「一問一答」中,企業對政府部門的行政服務效率有了最直觀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疫情期間,不少企業生產經營、復工復產面臨困難。為支持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大渡口區各部門積極跟蹤研究,加大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部分惠企政策由於專業性較強或企業對政策研究熟悉不夠,導致在實際落實上存在不充分問題。
出臺政策只是第一步,把政策宣傳到位、解讀到位,確保企業精準識別、精準申報、精準獲得,才能讓惠企政策「既叫好又叫座」。為此,大渡口區編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惠企政策摘要彙編》,對全區所有涉及疫情防控的惠企政策進行梳理,編制目錄、製作摘要,並明確政策標準、享受條件、辦理單位、辦理人員和聯繫方式,方便企業對照查看和對接聯繫。
同時,區領導帶頭開展「一對一」走訪服務,宣傳解讀惠企政策,收集企業意見建議。全區各行業主管部門、園區,各重點板塊、各鎮街紛紛建立涉企政策信息群,及時發布行業扶持政策,開展涉企政策培訓會,利用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大眾媒體、宣傳欄等平臺,分行業、分領域廣泛開展涉企政策宣傳,全面提高涉企政策知曉率、觸達率。
在廠房、車間等一線發現問題、尋計問策,大渡口區把惠企政策宣講作為服務企業發展的有力抓手,探索建立「一對一」惠企政策享受臺帳,幫助企業完善政策申報流程,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讓企業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取得積極成效。
截至10月底,全區落實惠企政策88項,涉及企業23504件次,涉及金額27.44億元。
讓企業「打分」,把「評價權」交給服務對象
行政服務效能是營商環境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感知政府部門服務質量的「第一窗口」,政府部門的行政服務效能高不高,作為被服務對象的企業最有發言權。
「最近一次辦理建築許可需要多長時間?」「對政務服務的滿意程度如何?」「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痛點、難點和堵點在哪裡?」……最近幾年,大渡口區不少企業經營和管理者收到過《大渡口區企業營商環境滿意度評價調研問卷》,被邀請以匿名方式對大渡口區企業營商環境進行「打分」。
企業營商環境調查問卷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區域投資吸引力評價」和「城市高質量發展評價」三個大的維度,設計出「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政府採購」「招標投標」「政務服務」「市場監管」「包容惠普創新」等十六個子項和71個細項測評觸點,涵蓋企業經營和政府服務的方方面面。
「讓企業來『打分』,把『評價權』直接交給服務對象,企業對政府部門的服務滿不滿意『一目了然』,政府部門服務工作到沒到位一清二楚。」大渡口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劉振表示,近年來,大渡口區健全行政服務對象評價機制,建立常態化跟蹤協調機制,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定期調查,通過企業網際網路問卷調研、實地走訪、查閱資料、聽取政府內部部門和企業辦事人員意見建議等多種方式,多維度了解大渡口區營商環境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過去,內部督查也能起到效果,但終究還是『轉了個彎、打了個折』,個別部門把應對督查當作第一任務,而不是想著怎樣切實提高企業服務效能。現在,企業直接『打分』,由第三方機構出具調查報告,並與內部督查結果共同作為考核政府部門企業營商環境效度的依據,倒逼部門真正當好服務市場、服務群眾的『店小二』。」劉振說。
按照「政府圍繞企業轉、企業辦事馬上辦」的服務理念,大渡口區還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設,實施「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事項,持續推進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
多舉措協同發力取得積極成效,其中行政許可事項較法定時限壓縮58%,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網辦率達93%,企業開辦縮短至1個工作日辦結,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隨著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帶來的效果是市場主體負擔減輕、活力增強,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大幅提升。
在支持服務企業發展方面下足功夫
9月4日,重慶市企業聯合會發布2020年重慶百強企業榜單,位於大渡口區的重慶三峰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三峰環境」)成功入選,就在三個月前,三峰環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2020年重慶首家上市企業。
「上市前準備階段,企業需要開具合規證明、辦理產權證及各種許可證等各種資料。為此,大渡口區發展改革委、經濟信息委、財政局、稅務局等多個部門組成工作小組,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多對一』陪伴式服務,為三峰環境上市『保駕護航』。」三峰環境綜合部部長陳唐思介紹說,企業需要什麼,政府就提供什麼;遇到問題,企業只需一個電話,相關部門便主動上門了解和協調解決問題,大渡口區支持服務企業發展可以說下足了功夫。
一方面,培育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上市步伐,打造產業領軍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創新創業企業,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大渡口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支持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扶持辦法、支持科技創新加快發展科技型企業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包括物業租金補貼、運營服務、科技創新、融資貸款、人才引進、公共配套等一攬子扶持方案。
重慶雲停智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通過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進行車位服務與運營的新型移動網際網路企業,成功開發出利用私家車位空位期「閒置利用」平臺——「車位飛」,旨在解決車位閒置浪費與停車難等市場痛點。
「2015年入駐天安數碼城以來,第一年房租全免、此後兩年房租減半,享受政府貼息重慶創業投資引導種子基金50萬元,園區還積極幫助對接物業小區等應用場景。」雲停智連聯合創始人盧廷棟表示,短短5年時間,公司團隊成員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現在的30個人,辦公場所從借臨時座位到現在200多平米的獨立空間,擁有近二十項發明、實用專利,獲得兩輪近千萬元的融資,榮獲「大渡口區十佳創新創業企業」榮譽稱號。
在天安數碼城園區,像智連科技一樣的創新創業註冊企業有628家,正式入駐企業及團隊375餘家,其中6家行業隱形冠軍、1家上市公司、4家擬上市企業、7家上市公司西南部總部。此外,大渡口區重點打造的天安T+space眾創空間、重慶微企夢工場、惠殘孵化器、重慶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園、臺灣中小企業產業園、藝度創微企亮園6個創新創業平臺形成矩陣效應,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基地、產業園區等正發揮聚合優勢,「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建設成效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