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彩禮中的離娘肉是什麼,骨頭給女方還是男方,有什麼講究

2020-12-24 成長新視點

傳統彩禮中的離娘肉是什麼,骨頭給女方還是男方,有什麼講究

文/@成長新視點

離娘肉,是中國傳統婚嫁民俗中的一個必備彩禮,有兩種形式。一個是由男方準備的離娘肉,送給女方的。一般情況下,是一塊帶兩根豬肋骨的條方肉,重量不等。有的地方,還會帶著一塊豬腿。

另外,女方在回禮中,也會有一塊肉,也叫離娘肉,是一塊帶骨頭的豬大腿肉。

一、什麼是離娘肉。

離娘肉,是中國傳統結婚民俗中的一種禮物。送肉的時間不等,在娶親的當日、前一天或前三天的都有。

婚期臨近,準備迎娶新娘了。這時,男方要準備幾斤豬肉給女方送去,有的地方還要附帶豬腿,這個肉,就叫「離娘肉」。一般來講,這是數十種彩禮中必不可少的一種。

雙方為了溝通婚慶當日的相關事宜,會由男方平輩兄弟前往女方家送迎親書,也叫送「離娘肉」,書上寫明娶親路線、新娘注意事項、酒茶煙、宴席檔次和徵求各類封包數額等。

有的地區,在婚前、迎娶、回門時都要送肉,甚至在結婚當年的臘月二十三,新女婿還要給丈母娘送一大塊「離娘肉」。

二、離娘肉有什麼講究。

離娘肉,有男方送的和女方回禮的兩種不同形式,講究也不一樣。

1.男方送彩禮中離娘肉的講究。

過去在民間,每當婚期將至時,男方家就要殺上一頭或兩頭豬,一來是用作送離娘肉,二來是請客宴席使用。

離娘肉,一般多為新鮮的一塊生豬肋條肉,根據地方民俗不同,大小也不等,有的幾斤,有的十幾甚至四五十斤。

一般情況,最基本的是一塊帶兩根肋骨的條方肉。有的農戶人家,講究數字吉利,送肋條肉時,會帶有六根肋骨,寓意六六大順。

離娘肉,需是一刀割下的豬肋骨肉,肋骨肉中間需上下一刀割條縫隙,表示新娘要婚嫁婆家,不能再與母親貼膚相守的離別之痛。

男方在向女方送離娘肉時,傳統的是四色彩禮,為離娘肉一塊、大蔥四棵、粉條兩斤、綿白糖兩包。其中,離娘肉表示女兒雖離開娘出嫁,但仍和母親骨肉相連,沒離開娘;大蔥要帶根,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聰明牢靠;粉和糖,寓意婚姻甜蜜長遠。

送禮時,多用籃子裝著,用紅紙繫著禮物,展示出來,喜氣洋洋。講究的人家,還會裝上雙瓶酒、雙包糖果,以示男女雙方家庭永久甜蜜幸福。

有的地方,除了一塊豬肋條肉,還會送兩個或四個豬後腿,這是整腿贈送,不能切開。

2.女方回禮中離娘肉的講究。

女方家接受彩禮後,會在籃子裡放一把帶柄的蒜頭、三塊姜、三根蔥,蒜示意同意算數,再示意盼望閨女生一堆帶把兒外孫;蔥、姜示意外孫們聰明伶俐,將來金榜提名,光祖耀宗。

回門禮中,有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新鮮的生豬肉,這也是送「離娘肉」的一種形式。此時的「離娘肉」,是帶骨頭的豬大腿肉。

如果男方送了豬腿,丈母娘還會把豬腿作為回禮讓帶走一條或兩條。這叫「有腿去、有腿回」,表示兩親家以後將常來常往。

結語。

離娘肉,在中國農村的婚俗中比較常見,以中原地區居多。

為什麼要送「離娘肉」呢?最簡單的意思,指姑娘是娘身上的肉,被人娶走了,給一塊肉權當補償。

相關焦點

  • 島城故事:女方要10萬彩禮,男方要求女方打欠條,這是什麼意思呢
    結婚要彩禮的常見,但彩禮要求打欠條的你見過嗎?我就見過。男方百萬大富豪,彩禮要求打欠條閨蜜談了個男朋友,據說很有錢,平時出手闊綽,平時出手闊綽,經常帶著她去高檔餐廳,也經常買各種禮物,然而,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卻因為彩禮談崩了。
  • 在男女平等的社會環境下,為什麼男方要給女方彩禮?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男方給女方彩禮的習俗文化,這個習俗文化的背後就有男女不平等的影子折射,我國古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男女雙方結婚,男方家庭給女方家庭彩禮作為回饋,女孩嫁入男方家庭,為男方家庭服務,洗衣做飯,端茶倒水,當牛做馬。男女之間本身就存在差異性,這樣的差異本身就是不平等。
  • 結婚彩禮是給女方還是女方父母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兩個人結婚,女方家要的彩禮齊納,應該給女方拿著,而且大多數女方父母也不會要這筆錢,之所以會要彩禮,無非不過是因為風俗女方娘家有面子,第二呢,女方娘家想要給自己的女兒要一筆結婚後的啟動資金。那到底這個彩禮錢,還有紅包錢應該由誰來保管呢?
  • 訂婚後女方家要不要給男方回禮,回禮有什麼講究
    ,男方除了父母、爺爺奶奶或者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長輩外,大部分都是女方家親戚多一點。(4)準備訂婚服裝 可以買或者租小禮服,也可以根據自己喜歡買套新的就可以,避開白色黑色男方準備清單:(1)男方給女方買金銀首飾、紅色手提包,以及準備聘金,聘金又可分為大聘和小聘,應為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
  • 女方說:彩禮就給3萬吧,意思意思就行了。男方聽了會是什麼心理?
    彩禮定在十萬以下是最為正常的,這才是結婚過日子的,說實話,彩禮還真是意思意思就行了。當然,也不能給了太少了,這樣會拿不出手,兩萬以上十萬以下最為合適。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比那些富人,一出手就幾百萬幾千萬的,他們有這個條件,我們老百姓可沒這個條件,所以不能盲目攀比。
  • 內衣不合身女方拒發親?男方:離婚,退彩禮
    新郎電話中告訴羅女士。「當時雙方溝通時,表妹的手機開著免提,父母和親友都聽到了男方的話,都對男方強硬的態度感到生氣。」陳先生稱,表妹隨後給婆婆打電話。婆婆卻說,羅女士是沒事找事,這麼晚了,她去哪裡買內衣。婆婆還問羅女士,他們是不是不想嫁了,如果不嫁的話就把彩禮給全退了。婆婆的話讓羅女士和家人更加氣憤。女方隨後聯繫了媒人從中協調此事,但媒人當晚的調解沒能消除雙方的分歧。
  • 在男方家過年還是女方家過年?當然是男方家,上門女婿除外
    結婚時,強子父母拿出所有積蓄,幫強子和曉靜在成都買了房子,另外,還給了曉靜父母十萬元彩禮。春節將至,兩個人卻因為「去誰家過年」吵了起來,且都不願意退讓。木子李觀點:生活中,有很多女人用「新時代女性」去標榜自己,其實不夠格。
  • 自古有之的結婚彩禮,究竟是傳統風俗還是封建陋習?
    不過現在,彩禮確是一個社會性的大問題。不少人甚至動輒要求數十萬的彩禮,婚姻竟然成為了攀比鬥富的競技場。那麼,自古有之的結婚彩禮,究竟是傳統風俗還是封建陋習?一、從婚姻的起源開始說起婚姻,這真的要從很久遠之前開始說起。
  • 婚禮前十天女方加價彩禮,男方因貧窮選擇自殺家屬將女方告上法庭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的大家都會發現彩禮逐漸成為了衡量,兩人感情的基礎,有很多年輕情侶在一起多年,最終卻因為彩禮談不攏而分開,近日就有相關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件事情,印度24歲的小夥與自己的女友婚期將至,可是就在男方家緊鑼密鼓籌備婚禮的過程中,新娘家卻突然要求增加2.7萬的彩禮錢
  • 高彩禮的背後,也不完全是女方父母在要,還有一個媒婆
    男方父母給女方彩禮,女方父母給男方嫁妝,這些錢兩家人誰也不要,就是給孩子的生活啟動金,兩邊父母給孩子的錢財,誰也不拿一分,這顯然不涉及買賣。但如果男方給了女方彩禮,女方什麼都沒有,這就是變相的買賣了。坦白講,男方把彩禮拿過去,女方有跟男方彩禮匹配的嫁妝也行,可有些女的過分到什麼程度呢?嫁妝很少或者沒有,女方就只把女兒嫁過去完事,其次男方的彩禮,也不會帶回來。
  • 彩禮38.8萬,女方回禮100萬,男方:強烈退婚
    古人言: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每個婚姻,在結婚之前,都需要經過雙方家庭的相互磨合,就是所謂的談婚論嫁,來回溝通之後,小兩口才能走入婚禮的殿堂。而相互溝通過程中,態度是最能體現這段婚姻能不能成功的主要因素。態度是什麼?如果雙方家庭見面時候,一方的家長態度高傲的時候,看不上你家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 新郎給女方家25萬彩禮,女方沒回禮,結果尷尬了……
    幾十萬的彩禮都給了,即使心裡再不舒服,也不要在婚禮當天表現出來。視頻下方有很多網友表示強烈的不滿。要我就直接扔筷子出門,拿著25萬出門吃什麼館子吃不起,需要受這氣,出去吃飽了直接回娘家,新婚夜男方自己過吧。這樣的婚姻本來就不能繼續,留在那任人欺凌啊。
  • 用借來的錢給彩禮,女方家卻用彩禮給弟弟買房,不回禮怎麼辦?
    關於彩禮,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而每個人對於彩禮的要求不一樣,有的人認為重要的是感情,無所謂有沒有彩禮,有人認為必須要有彩禮,並且越多越能夠證明男方重視。但是無論怎麼認為,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無可厚非。
  • 女方要35萬彩禮給弟買房,再聯繫時,男方:對不起,我結婚了
    不知道從何時起,彩禮成為男女朋友之間最敏感的一個話題,也許前一秒還如膠似漆,後一秒卻會因為彩禮而變得爭鋒相對。甚至有的男方家庭認為娘家要彩禮等於「賣女兒」,但是其實娘家要的彩禮基本上都給女兒當嫁妝了,娘家人認為這樣女兒的生活會比較好過一點,不會受婆家欺負。
  • 情感:男方借錢湊彩禮,女方沒回禮,你覺得女方這樣做對嗎?
    今天有個男網友向小編抱怨,說自己辛辛苦苦借錢湊的彩禮送到女方家去,結婚的時候女方卻一分錢都沒有回禮。按照他們那個地方的習俗,一般男方給的彩禮錢是有一部分回禮的,大約在回60%左右,然而結婚的時候,自己媳婦卻一分錢都沒有帶回來。
  • 男女都是一樣的養,為什麼結婚時要由男方出彩禮呢?
    與印度男女結婚,女方要準備嫁妝和巨額的彩禮相比,中國由男方付彩禮是巨大的智慧,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早在西周之時期,就有婚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婚禮也。
  • 女方「嫁妝」回的少,男方只會看不起!
    現在,很多人結婚,只談彩禮,不談「嫁妝」,好像兩個人結婚,只在乎男方出多少彩禮才是最重要的。據我了解,很多男人都不喜歡「高價」彩禮這種事,因為,這往往對於那些剛畢業,又沒什麼存款的他們,是個壓力,畢竟,這件事除了靠父母,個人是很難完成的。而我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家裡條件不錯,娶的媳婦是從高中談了幾年的,女方人也漂亮。
  • 「爸媽養我30年,不值30萬彩禮?」男方的回懟讓大齡剩女慚愧
    女方今年已經30歲了,因為不想那麼早結婚就一直拖著,前段時間被家人催著去相了親,男方比自己大了一歲。兩人相談甚歡,之後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男女朋友。 相處了幾個月後感覺還不錯,又想到自己年齡也不小了,就開始商量結婚的事情。剛開始還好,說到彩禮的時候矛盾就出來了,男方準備給15萬的彩禮,女方不樂意想要30萬。
  • 這些年來,彩禮被我們不斷提起,回禮卻被我們不斷忽略
    後來才慢慢的變成了,彩禮是男方給予女方父母的一份聘禮,而女方父母也會相應的給一份等值的回禮。記得小時候,在老家農村,有人結婚的時候,男方去女方家接親。接回來的不只是新娘,還有很多很多的禮品,如棉被,家具,甚至鍋瓦瓢盆等一大堆。基本上來說,無論是彩禮也好,還是回禮也好,最後都真正的進入了一個新家庭的大門。
  • :男方看到女方嫁妝後,要回36萬彩禮退婚
    張一楠畢業後也去了一線城市工作過幾年,相似的人生閱歷讓兩個年輕人有了一些共同話題,約會了幾次,兩人就匆匆確定了關係。早在兩人的前幾次聊天中,張一楠就曾經問過林軒,彩禮要給多少錢。當時林軒的回答是「到時候兩家人一起商量」。張一楠也就沒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