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之的結婚彩禮,究竟是傳統風俗還是封建陋習?

2020-12-05 東西南北一壺酒

中國,自古就以禮樂之邦聞名世界。正所謂「衣服之美謂之華,禮樂之盛謂之夏」,堂堂華夏自然是禮樂齊備,萬事萬物皆規整有度。其中婚禮更是佔有重要的地位,一整套流程合稱「六禮」,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諸般流程都有專門的制度。

現如今,雖然隨著時代的改變廢除了不少繁複禮節,但是仍有很多地方保留了其中的婚禮習俗,而保留最廣的當然就是彩禮。不過現在,彩禮確是一個社會性的大問題。不少人甚至動輒要求數十萬的彩禮,婚姻竟然成為了攀比鬥富的競技場。那麼,自古有之的結婚彩禮,究竟是傳統風俗還是封建陋習?

一、從婚姻的起源開始說起

婚姻,這真的要從很久遠之前開始說起。上古時期人們根本沒有這種說法,畢竟脫胎於動物的人類行周公之禮的目的就是為了繁衍後代,壯大族群。

所以,在當時,人們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那時候女性才是一個族群之中的話事人。這點至今都有所保留,請參考西藏的一妻多夫制,主母的權威性極高。

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亂七八糟的關係終於就開始逐漸確定下來,班輩婚開始流行,婚姻關係只允許在同輩之間。再後來,對偶婚就開始了,這是一夫一妻的雛形,不過這種關係並不十分穩固。女性時常脫離男性返回自己的族群,有點類似於住夫家。

再之後,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革,男性重新掌握了經濟上的主導權,此時也開始認識到自己在繁衍後代中的重要作用,於是,依靠經濟主導權,慢慢開始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婚姻關係。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可以和一個或多個女人組成一個「大家庭」。

不過,中國古代男人們可不是什麼三妻四妾,而是一妻多妾。妻子的地位很高,和家中主事的男人不說五五開也要四六開,小妾才是真的地位極低,甚至可以隨便送人。

這種一妻多妾的制度在中國存在的時間非常長,直到近代西學東漸才逐漸開始改變。

1912年民國成立,《臨時約法》明確施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在民國的時候,不少顯貴們仍然有很多房的姨太太呢。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正式確立下來。

由此,才真正形成了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局面。

二、彩禮變革史

彩禮的真正起源源於勞動力從一個家庭轉移到另一個家庭,考慮到損失一個勞動力對於女方家庭的影響,因此當然要考慮一下經濟補償,尤其對於小農社會來說。

當時的彩禮有多種形式,比如說糧食、茶葉、酒水、雞、鴨、大雁、鵝、豬、牛、羊、布料、綢緞等等。除了實物性彩禮外,當然還會有貨幣性彩禮,包括銅錢、金銀首飾等(古代絹布曾經也作為貨幣使用)。

不過女方家為了不讓嫁過去的女兒受委屈,當然也要在回禮和嫁妝上有所表示,畢竟男女之間真正平等的前提仍然是經濟上的平等。

到了近代,彩禮開始了較大變革,民國時期不少人思想已經非常西化,彩禮有時候都取消了,不過戒指首飾當然不能少。

新中國成立以來,彩禮也與時俱進,50年代彩禮是床、臉盆、痰盂、熱水壺;60年代是床、衣櫥、柜子、桌子、椅子;70年代是錄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80年代是洗衣機、電視機、冰箱、錄音機;90年代是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

到了21世紀,彩禮也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什麼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一不動,三斤三兩就是現在部分地區的彩禮標準。

不過,這兩年彩禮問題鬧得很兇,政府也出手開始治理天價彩禮,不少地區甚至規定了彩禮的最高限額。但是,彩禮問題依然時興。

三、究竟要不要給彩禮

那麼,新時代下,我們到底還要不要給彩禮呢?應該給多少呢?

這個問題恐怕要來仔細分析一下。不過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起碼應該先給彩禮來一個定義,畢竟現代的彩禮它可不是古代的彩禮。

這裡冒昧的給現代彩禮做一個不成熟的定義:所謂彩禮,是男性(女性)以結婚為目的而支出的一筆適當的費用;這筆費用的支出一是為夫妻雙方未來的生活做一個基本保障,二是為了表達男方對於女方家庭的感謝。

這裡就來解釋一下這個定義。支付彩禮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婚,這點毋庸置疑,如果結不成婚,彩禮多半要退還,這點現行法律也是支持的。

至於給付彩禮的目的,個人認為無非就是保障夫妻未來生活以及感謝女方父母。畢竟貧賤夫妻百事哀,而且養大女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不是賣女兒,適當的補償當然是需要的。

當然,彩禮還有一個隱含的目的,那就是男方究竟把女方看得多重要。雖然誰都想空手套白狼,但是如果真的愛,一定是願意給予的。這應該是不少女性內心的真實想法。

話回原題,答案也很明了,彩禮應當給,但是應當適度。那麼,什麼是適度?所謂的適度就是給付彩禮不會讓男方一夜返貧,也不會讓女方一夜暴富,雙方原生家庭都應當維持在和原來差不多的水平。而彩禮的真正流向應該是夫妻二人構建的新家庭,女方的嫁妝也是如此。

畢竟以後的日子,真正一起攜手走過的是夫妻雙方,即使你對原生家庭多麼眷戀、多麼不舍,你也不得不承認,你的她/他才是要和你過一輩子的那個人。

如果兩個人結婚的目的本就不單純,不是建立在愛情和責任的基礎上,那麼即使彩禮再重,它又有什麼意義呢?

一個愛你的男人會願意為你甘心付出,但是一個愛你的女人,也絕不會看你獨自難過。生活,畢竟是屬於兩個人的,它本就不應該向除開你們二人之外的任何人妥協!

彩禮,它算不上是封建陋習,也算不上什麼風俗習慣。在我看來,它更像是承諾和責任,但是,請不要給它系上沉重的枷鎖,請不要給它貼上各種標籤。因為,金錢拴不住的,是兩顆熾熱的心。

相關焦點

  • 農村的紅白喜事,是傳統文化還是封建迷信?
    農村的紅白喜事是傳統文化還是封建迷信?01農村的紅白喜事是傳統文化,不是封建迷信。中國幾千年來,早已形成了許多約定俗成的風俗習慣,其中,農村的紅白喜事,就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種風俗習慣,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
  • 新郎摔花走人,是風俗還是陋習?
    最近,一個視頻刷爆了朋友圈,某地區有接親喜事,哪知道新郎一到發現,前面擺了一排凳子,每張凳子上有兩杯白酒,按當地規矩,必須把所有白酒喝完才能接走新娘。接親放幾十杯白酒!新郎摔花走人,是風俗還是陋習?>這樣的接親鬧劇,究竟是風俗,還是陋習呢?
  • 結婚彩禮是給女方還是女方父母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兩個人結婚,女方家要的彩禮齊納,應該給女方拿著,而且大多數女方父母也不會要這筆錢,之所以會要彩禮,無非不過是因為風俗女方娘家有面子,第二呢,女方娘家想要給自己的女兒要一筆結婚後的啟動資金。那到底這個彩禮錢,還有紅包錢應該由誰來保管呢?
  • 婚戀疑團解答:男人不想給彩禮,為何不願做上門女婿?
    「男朋友不想給彩禮,說這是封建陋習,我不要彩禮,讓他來我們家做上門女婿,他卻勃然大怒,這是為何?」 女孩不樂意,他認為風俗還是應該尊重的,畢竟別人家結婚都有這樣的流程,如果不遵從,反倒顯得男友家不尊重他們家。 可男朋友就是不願意給彩禮,並且說了很多理由,於是女孩提議,他們家不要彩禮,男人直接做他們家的上門女婿。 沒想到此言一出,男友勃然大怒,然後特別生氣的離開了。
  • 2021年結婚要彩禮嗎 2021彩禮國家新規定
    我們都知道,男女方在結婚的時候,男方會給女方家庭一筆錢叫做彩禮錢。彩禮錢一方面是作為給女方家庭的「補償」,含辛茹苦養大的一個孩子即將嫁入別人家,而另一方面是作為給女方家庭的承諾。男方是否有經濟能力可以給女孩子一個比較好的生活,女孩子不會受很多苦。那麼彩禮錢一般給多少呢?
  • 結婚時,女方收下全部彩禮錢不回禮,應該嗎?聽聽男人們怎麼說
    那麼,結婚時,女方收下全部彩禮錢不回禮,應該嗎?聽聽男人們怎麼說!這是傳統的風俗習慣,彩禮錢不能回禮崔先生覺得,男人娶媳婦給女方家彩禮是自古就有的規矩,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不可更改。男人給的那些彩禮錢,一是代表了男人對女方家的尊重和誠意,二是對女方家一定的經濟補償,畢竟他們多年來辛辛苦苦把女兒養大,付出了許多心血,彩禮錢對他們也是一種應該的安慰。
  • 全國彩禮「最高」的省,遠超北上廣,很多人因彩禮太高不能結婚
    在中國結婚彩禮很流行,這是中國的傳統,中國人也喜歡熱鬧的形式,你知道作為中國人中國彩禮最高的省份是哪裡嗎? 很少有人特意關注這個問題吧,今天我們來看看比北上廣彩禮還高的省在哪裡。當然結婚離不開彩禮,到處都有各自的地方風俗習慣,彩禮數量最多的是江西省。 有點意外吧?
  •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娶媳婦有多貴:據說結婚彩禮高達50多萬元
    在古代有一句名言:先成家後立業,就是說古代人比較早婚,大概11歲到13歲就結婚啦,然後再讀書科舉步入人生仕途,未成年結婚,在當下時代是不可以的,那麼在四川涼山州的彝族地區依然還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在還未滿十八周歲就結婚了。
  • 結婚談彩禮的時候怎麼看男方有沒有誠意?
    1.主動提的不管多少,都是很有誠意的 我的一個同事在和他的男朋友剛說到結婚的事情上面,他男朋友就主動提到了彩禮。她說當時讓她感覺到那個男人真的很想娶她。 她的男朋友沒有母親,是個獨子,父親還沒有工作,家裡的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但是,人家都主動提了彩禮。
  • 「陰婚」陋習之下,BBC等媒體報導:中國農村女性有多難?
    相信大家看到這些新聞,都指向了同樣的問題,為何在很多人眼中的現代社會,還有如此古舊離譜的風俗?在中國其他地區,冥婚已經日漸息微,這種習俗現今還在山西、陝西等地延續。但是,也不要覺得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偏遠農村,《南華早報》曾報導,陰婚在香港也存在。
  • 有趣的心理學:吃飯總是「剩一口」,究竟是成熟的表現,還是陋習
    飯桌上很容易看到兩種人:一種人,像有強迫症似的,必須要將每一粒米吃得乾乾淨淨;另一種人,從不吃光碟子中的最後一口菜。其實這是一種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那麼吃飯總是「剩一口」,究竟是成熟的表現,還是陋習?一直以來,我們的老祖宗便將「剩一口」的行為習慣視為一種陋習,看以下幾種有趣的說法吧,是不是小時候就開始磨耳朵了?「吃飯剩飯,剩的是福底,誰吃誰有福」,到底騙了多少人冒著被撐死的危險拼命地追求幸福。
  • 婚禮籌備:關於彩禮,想說愛你不容易!
    而六禮當中,「納徵」指的就是送聘禮,就相當於現在所講的"彩禮"。可見,彩禮一說,自古就有。 在古時候,男方家庭會以新郎的名義送給女方一份由寓意喜慶的物品構成的"彩禮"。
  • 彩禮50萬一套百萬房,結婚半年女人就提出離婚,走時婆婆又送50萬
    有人總結說:50年代,結婚只需10塊錢;60年代,結婚成本100塊錢,70年代需要1000塊錢;而到了八九十年代,婚姻的彩禮錢開始突破了萬元。而放眼當下,彩禮已經脫離了「水平」的局限,水漲船高,動輒百萬千萬的彩禮令人咂舌。
  • 我國現「恐婚」現象,結婚率降低、離婚率增加,彩禮扮演什麼角色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一起來找尋那些遺失的,不一樣的美好,探尋不一樣的魅力。 在時代發展的今天,很多的傳統文化習俗也是由於現代文化的不斷衝擊而變質,就比如說是」彩禮「這一個方面。
  • 彩禮「新規」即將上線,「天價彩禮」時代將落幕
    不知道是不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信息傳播得越來越快,小夥伴們發現沒有,近年來因為彩禮的矛盾、戀愛時期的錢財糾葛而頻頻登上熱搜的事情簡直太多了,有因為女方家擅自增加彩禮而導致分手甚至發展到打人的,還有男女分手後男方反悔想要回之前所有為女方所支付的金錢的。反正就是各種的奇葩事都冒了出來。
  • 婚姻法新規:2021年結婚不準要彩禮?別急,先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二、為什麼結婚時,女方都要求高彩禮1、彩禮是一種傳統習俗彩禮是很多地區不可缺少的風俗習慣,是結婚時必不可少的一道環節。入鄉隨俗,男方根據女方當地的習俗給相應的彩禮,是對女方及其家庭的尊重。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彩禮也開始「水漲船高」。
  • 結婚要彩禮沒錯 引發血案另有隱情
    結婚到底要不要彩禮,始終是人們爭論的話題。特別是社會高度文明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設之風日漸強盛。第一步民法典的頒布好像給彩禮有了蓋棺定論,然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感覺結婚彩禮成了眾矢之的,大家都在批判結婚彩禮。
  • 傳統彩禮中的離娘肉是什麼,骨頭給女方還是男方,有什麼講究
    傳統彩禮中的離娘肉是什麼,骨頭給女方還是男方,有什麼講究文/@成長新視點離娘肉,是中國傳統婚嫁民俗中的一個必備彩禮,有兩種形式。一個是由男方準備的離娘肉,送給女方的。一般情況下,是一塊帶兩根豬肋骨的條方肉,重量不等。有的地方,還會帶著一塊豬腿。
  • 男女都是一樣的養,為什麼結婚時要由男方出彩禮呢?
    與印度男女結婚,女方要準備嫁妝和巨額的彩禮相比,中國由男方付彩禮是巨大的智慧,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結晶。早在西周之時期,就有婚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婚禮也。
  • 陰婚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配陰婚?帶你揭露恐怖而陰森的冥婚市場
    近日,山東由於不孕而被虐待致死的方某洋被娘家人配了陰婚的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並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樣的婚配方式,以前只在港臺片裡,略有耳聞,但卻從來以為只是影視效果,現在如今真實發生在生活中,不免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為什麼要配陰婚,是什麼樣的會去從事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