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牡丹」是什麼?它與畢淑敏有這樣一段趣事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早年間,學生們用的鉛筆盒都是鐵皮打的,盒蓋正面印有各色圖案。我的第一個鉛筆盒上印著「武松打虎」,估計是入學前,父親或母親急慌去商店買來給我備用,並未想到精心挑個女孩喜歡的圖案。從第一眼,我就覺得這幅畫不好看,歪歪扭扭的枯乾松樹、趴在地上慘兮兮的老虎和一個正在揮拳頭的邋裡邋遢的古代男子,毫無美感。

插圖 宋溪

鐵鉛筆盒的好處是外形扁平,盛放簡單的鉛筆、尺子、橡皮等,空間足夠,擱在書包裡如同受氣包,躲犄角旮旯不佔地方;缺點是打開時鐵器碰撞,噼啪作響,聒噪不已。單個鉛筆盒的開闔已是小災,到放學時,全班五十個同學的鉛筆盒扎堆齊奏,嘈雜聲能把人逼瘋。若是誰的鉛筆盒被摔過,不那麼嚴絲合縫了,還要在關閉時用掌心猛地朝盒蓋一砸,那聲音,聞之寒毛陡立。

除了聲音刺耳,鐵鉛筆盒上的畫也很脆弱,不耐磨損,用不了幾天,印鐵表面的畫層便模糊發白,再過些時日,畫會一塊塊脫落乾淨,露出亮光光、明晃晃的底色。若如此,也能將就,把鐵皮當個不合格的鏡子便好。然而事態繼續惡化,鐵鉛筆盒很快鏽蝕,不僅畫喪失殆盡,連基本的體面也無法保持。它一路破敗,晚節盡失,最後蛻變成鏽跡斑斑的爛鐵匣。

我並沒有親睹「武松打虎」覆滅的全過程,「和平牡丹」救了我。

「和平牡丹」是誰?

它也是一幅印在鉛筆盒上的畫,不知出自誰的大手筆,以一個小學生的幼稚眼光來看,比略帶殺氣的「武松打虎」好得不是一星半點。實事求是說,起初我蠻喜歡「和平牡丹」的。

那時我孤陋寡聞,沒見過傾國傾城、盛世美顏的牡丹,更難堪的是,我不認識牡丹的「牡」字。因為畫上的字龍飛鳳舞,「牡」寫得近乎於「壯」,我會惡作劇地把它稱作「和平壯丹」。

無論是「壯丹」還是「牡丹」,這個鉛筆盒不是買的,而是我自力更生掙出來的——從一年級起,我就當上了三好學生。三好學生的獎品,就是「和平牡丹」。

在我的小學生涯裡(先在北京市建設小學,後來小學拆分,我進入北京市前進小學),共計十二個學期,均忝列三好學生。三好學生的獎品,一直是「和平牡丹」。這件事的直接後果——除了「武松打虎」,我小學期間從未用過其他圖案的鉛筆盒,就連我的弟弟妹妹,也一律用「和平牡丹」裝文具。如果我們一起做作業,很容易發生拿錯鉛筆盒的事故,只有打開盒蓋,根據內容物的不同,才能判定其歸屬。

記得我曾鼓起勇氣小聲跟媽媽說:「我能換個新鉛筆盒嗎?」

媽媽不解:「你的鉛筆盒不能用了嗎?」

我吞吞吐吐道:「能用……」

媽媽說:「那為什麼還要換個新鉛筆盒?」

我實在不敢暴露對「和平牡丹」的嫌棄,只說鉛筆盒的蓋子不好用,上課時要麼打不開,要麼關不上。

我說的是實話。小小年紀,我竟無師自通領悟了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的感悟——要麼不說話,要說說真話。不過,我對媽媽打了「小埋伏」,鉛筆盒固然有毛病,並沒有嚴重到報廢的地步。

其他同學的鉛筆,都是爸爸媽媽或哥哥姐姐提前幫助削好放入鉛筆盒的,我從未享受過此等待遇。父母太忙,鉛筆都是我自己削的,雖然指肚上的皮一次次被剮削出血,也不怨懟哭泣。我會很熟練地撕一小塊衛生紙將血指纏住,待血止後繼續削筆。小小的衛生紙片,隨著手的動作,如降兵的旗幟垂掛飄搖。

媽媽思忖片刻,可能想到我從未主動要過東西,寬宏大量道:「給你一個新鉛筆盒。」

我滿懷期望地看著她,直到「和平牡丹」再次出現。

我忙說:「我不要新的了……那個舊的,還能用。」

上四年級時,某次幫老師到學校庫房搬教具,我看到角落裡有幾個大紙箱,紙箱上印有「和平牡丹」的字樣。那一刻,我萬念俱灰——我不可能不當三好學生,如果獎品永遠是「和平牡丹」,那麼我的小學生涯,攏共將會得到十二個「和平牡丹」。

絕望。

此刻,我要向我的弟弟妹妹深深道歉,他們上學的時候,也一定渴望得到更好圖案的鉛筆盒。千篇一律的「牡丹」,恐怕連帶讓他們對「和平」心存距離。

我至今不曉得學校為什麼會儲存那麼多的「和平牡丹」?是否校長的親戚是開印鐵製罐廠的?還是教導主任或總務科長的家眷中有雜貨鋪的掌柜?

有時我會想,即使我已近古稀之年,也該買幾個嶄新的鐵鉛筆盒送給弟弟妹妹,以補償他們的童年,畢竟我曾剝奪了他們使用更中意鐵鉛筆盒的自由。當然,我還要挑個心儀的圖案,送自己一個美麗的鐵鉛筆盒。

(原標題:從「武松」到「牡丹」)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L022

相關焦點

  • 八年前「神預言」,畢淑敏小說《花冠病毒》被重讀 她說:小說更多是...
    在小說的第一集中,就有讀者這樣留言。在小說的最後部分,有讀者留言道——「聽完了!在這樣特殊的時候聽這樣的作品,讓我們對當前的現狀多了更多理性的思考。」「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這段時間聽完了這本小說。前半段還是不錯的,甚至心驚膽戰;後半段有點不像畢淑敏寫的,或者這就是小說,而我們錯當成紀實。」
  • 畢淑敏《花冠病毒》再版上市
    【來源:北京晚報】2012年,畢淑敏的長篇小說《花冠病毒》面世,一句「20NN年,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被今天的網友們驚呼為「神預言」。如今,就在武漢正式解封的當天,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的新版《花冠病毒》也宣布上市。畢淑敏在新版自序中寫道:「我的初心,希望它永是預見,而非重現。」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在大自然中,花開花落千萬種,唐人卻偏愛牡丹花。牡丹作為一種美麗的觀賞花卉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就是從唐代正式開始的。在此之前,人們對牡丹的認識僅僅是因為它的根皮可以人藥,才被古代醫家記錄下來的。相傳,牡丹最早是生長在竹林和水邊的一種野生花卉,長期以來,默默無聞。隋朝以前所記載的各種名花中,都沒有提到過牡丹。
  • 畢淑敏+柯汶利聯手打造,賣出4900萬的《女心理師》什麼來頭?
    網傳將由當紅實力小花楊紫出演,而此前畢淑敏老師微博關注了楊紫,成為其唯一關注的娛樂明星,引發不少猜測。 不少粉絲表示對該劇的期待值相當高!——「賀頓這個角色詮釋起來挺有難度,小說真的很棒!」、「《誤殺》幕後班底,這部劇有保證了!」
  • 家居裝飾畫:國畫牡丹與什麼題材結合更吉祥有寓意
    庭前勺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賞牡丹/唐·劉禹錫 國畫作為家居裝飾畫,牡丹這個題材是最常見的。古語有云:「牡丹,花之富貴也」雍容華貴,端麗嫵媚,兼有色、香、韻三者之美,令無數人為之傾倒。
  • 八年前「神預言」,畢淑敏小說《花冠病毒》被重讀 她說:請勿對號入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8年前出版的畢淑敏長篇小說《花冠病毒》再度被熱議,一句「20NN年,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一語成讖。被網友驚呼「神預言」的一本警世奇書!有人覺得她是預言家,而畢淑敏說:「這些天有朋友不斷問我為何在8年前就有此預見?
  • 畢淑敏:35歲後,棄醫從文,追逐內心夢想,靠近心中最聖靈的地方
    1.如果歲月可回頭我常常在想,歲月都留給了我們什麼?似乎歲月總是無情的,當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我們往往已經錯過了最美麗的時光。可依然有一些東西被留了下來。所以,當我知道,其實畢淑敏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名醫生的時候,我感到萬分驚詫。是的,35歲以前,畢淑敏都是一個醫生。人們叫她畢大夫,她主治內科,皮膚白皙,常常露出溫和的笑容。她不僅拿筆,還會拿起手術刀,這樣子,我從未見過,但一想到,就覺得酷!似乎有些人,成為作家,是命中注定。
  • 牡丹的傳說故事第八章,龍池牡丹:愛情花——荷包牡丹是不是牡丹?
    百花之王「牡丹」的氣場極強,一旦盛開,便勢壓群芳,尤其那些與牡丹同處一園、同期開放的花卉,在牡丹面前都會黯然失色。然而,有一種小花,在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叢中,依然能夠吸引人的眼球,讓人眼前一亮。這就是「荷包牡丹」「荷包牡丹」又名鈴兒草,它名為「牡丹」,卻不是牡丹。
  • 掛牡丹畫有什麼寓意 當代擅長畫牡丹的畫家鄭曉京
    牡丹花國色天香,是華麗、富貴的象徵,而且牡丹還被稱為花中之王,它身上獨有的王者風範和大氣典雅之韻,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因此古往今來關於牡丹的詩詞畫作可謂是層出不窮、數不勝數。牡丹不僅外表美麗,內涵也極為豐富,它代表了我國豐富的文化象徵意義,牡丹國畫掛在家中的效果也十分顯著,寓意祥和安定、積極向上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家中掛牡丹國畫的那些事。國畫牡丹掛在哪裡好?
  • 全本《畢淑敏散文》整理匯總(一)
    畢淑敏是當代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她的散文作品中文字神閒氣定,字裡行間流露的是她的冷靜與善意。讀畢淑敏的散文,不僅能讓人感受到情感的細膩,文辭的華美,更能使人受到深深的啟迪。 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筆觸不僅僅停留在自然,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
  • 用牡丹花瓣洗臉泡澡有什麼好處?牡丹能改善皮膚嗎
    至於花瓣是不是真的對皮膚有好處,我們一般都懷有遲疑。為了美,我們似乎都不惜代價地去嘗試一番。那麼花瓣是否真的具有護膚功能呢?牡丹花瓣護膚原理舉個例子,玫瑰花。據說楊貴妃每次在華清池沐浴時,喜歡把玫瑰花瓣撒到清華池,時間長了皮膚就變得如凝脂一般。
  • 畢淑敏8年前寫《花冠病毒》,瘟疫突襲城市被封,網友:神預言
    作者畢淑敏文中的描述,與今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著諸多相似之處。許多網友評論其像一則「預言」。在畢淑敏筆下,「花冠病毒」暴發在一個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突如其來的瘟疫導致城市被封鎖,民眾倉皇出逃,物資搶購成風。書封上寫道:「20NN年,人類和病毒必有一戰……我們能活著,本身就是一個奇蹟。」當然,此書著墨最多的還是人們對於疫情的英勇抗擊。
  • 專訪畢淑敏:必須制定法律,制止繼續吃野生動物的行為
    一是保持好的身體狀態,好積攢精力用在創作上,二是讓自己有好的睡眠,保持對身體對病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我在採訪了畢淑敏的幾個小時裡,她家裡的門鈴不斷響起,不同的快遞員送來了蔬菜瓜果,和她在網上購買的各種不同的日用生活品。平時的日常生活外出,都儘量減免,節省出時間,花在讀書寫作上。 70多歲了,畢淑敏覺得,時間對自己最寶貴。
  • 最常掛家裡的吉祥字畫 富貴牡丹國畫備受歡迎
    仔細想想,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吉祥」,什麼學業有成、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家人平安等等,這些都是「吉祥」。「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頭,就是凡事順心、如意、美滿。人人都喜歡將自己的生活過的吉祥如意,並將這種感情寄托在一些植物、動物等物象上,以實物造型或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多取其諧音、意象等寓意美好的願望。
  • 牡丹鸚鵡是什麼、能養嗎、如何養、特點是什麼vlog
    牡丹鸚鵡:顧名思義它像牡丹一樣漂亮,讓人賞心悅目,又稱之為愛情鳥。它們喜歡熱鬧,不喜歡孤獨寂寞,體型一般13到17cm,體重80克左右,活潑可愛,聰明是它的代言詞。因此很多愛好鸚鵡的人,都選擇牡丹鸚鵡,而且技能訓練是它的強項。
  • 花卉小課題:牡丹合適怎樣的土壤 牡丹用什麼土養好?
    花卉小課題:牡丹合適怎樣的土壤 牡丹用什麼土養好?時間:2020-12-16 1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花卉小課題:牡丹合適怎樣的土壤 牡丹用什麼土養好? 牡丹適合什麼樣的土壤 這些你知道嗎?
  • 怎樣畫牡丹:寫意牡丹的創作與構圖解析
    這是一幅表現牡丹晨露的作品,構圖時將畫面物體安排在一個方整安穩的狀態中,畫面的色彩運用同類色,牡丹和鳥的姿態相對安靜,強化了凝露的感覺。表現雨中牡丹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用靈動、虛松且溼潤的筆墨 表現出雨中牡丹的神態,花瓣、花葉大多是向下的,但花葉還要出現受幹後反彈的感受,枝幹、花蕾略有傾斜,總的感覺是向上的,畫完後用淡墨擦幾筆雨絲以增強雨勢即可。
  • 畢淑敏代表作《女心理師》將拍電視劇,女主引熱議,楊紫呼聲最高
    近期,楊紫受到畢淑敏老師的關注併網曝畢淑敏老師小說作品《女心理師》將拍成電視劇,而楊紫被爆料將成為這部劇的女主角,因此網上看熱議紛紛。不知道多少小夥伴有了解過《女心理師》這部小說呢?
  • 畢淑敏:沒有承諾的愛情,遲早會走向崩潰
    現實生活是一種很神奇的生活,它不像童話裡描述的那樣,有情人都能夠終成眷屬,這世界上沒有會魔法的女巫,沒有實現願望的燈神,更沒有不需要付出就能獲得的回報。愛情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情感,它在我們不知覺間俏然生發壯大,而想要讓它健康生長,就必須要為其拔除病害,清理雜草。
  • 畢淑敏:在年齡歧視這方面,我可不樂觀
    畢淑敏:在年齡歧視這方面,我可不樂觀 2020-08-12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