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畫的構圖形式常用方形構圖,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出現對稱、平行、對角線等忌諱形式,所以我們首先要向前人學習創作經驗,學會對畫面物象的巧妙安排、取捨,以及合理變化,從而避免呆板僵局。
在安排花冠品種、色彩超過三種以上的畫面布局時,應有主次、大小、疏密之分;在色彩處理上,要力避畫面色彩過「火」,通常以墨畫葉,用墨色統一全局,消壓「火」氣。
牡丹的枝幹是與花冠、花葉相連接的,出筆須靈活飛動,氣壯而筆簡,空處出枝,穿插有序且與花冠花葉相協調。有時,筆的走勢力度也能決定全局的態勢。
這是一幅表現牡丹晨露的作品,構圖時將畫面物體安排在一個方整安穩的狀態中,畫面的色彩運用同類色,牡丹和鳥的姿態相對安靜,強化了凝露的感覺。
雨中牡丹是畫家常畫的題材。表現雨中牡丹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用靈動、虛松且溼潤的筆墨 表現出雨中牡丹的神態,花瓣、花葉大多是向下的,但花葉還要出現受幹後反彈的感受,枝幹、花蕾略有傾斜,總的感覺是向上的,畫完後用淡墨擦幾筆雨絲以增強雨勢即可。
表現大雨或暴雨中牡丹的畫法,是用膠礬水按雨勢傾斜方向先刷灑在宣紙上,待畫面墨色幹 後再畫牡丹,最後以淡墨擦幾筆雨絲,便會自然出現雨勢的狀態。
這幅《富貴吉祥圖》畫在草宣紙上,由於紙對水墨的反應不快,用筆慢且凝重,在淡墨勾完花瓣後再以重墨勒幾個,用白色沿花瓣邊緣向裡提染,再以淡赭綠色在瓣根部輕輕染1-2遍完成。
和其他形式的寫意水墨畫一樣,寫意牡丹的色彩同樣不能照搬自然,可根據畫家的修養和對自然的藝術體驗,創作時可改變原牡丹的顏色,由五顏六色歸類到同類色,甚至可以用純水墨來畫。
多練書法應該是寫意畫家的必修課,書畫同源,筆法相通,對提高線條的質量和題跋均大有益處;但題跋時,又要注意字、畫的筆法、筆意相協調。比如,這幅水墨牡丹在用筆用墨上注重了枯、溼、濃、淡有節奏的變化,所以在題跋時從起筆到收筆也運用了由濃到淡的節奏變化與之呼應,豐富了畫面的視覺語言。
這是一幅滿構圖作品。在色彩處理上利用淡色牡丹作為背景色,襯託了和平鴿的白色,另外主體粉牡丹和遠處的淡牡丹色彩相呼應,主體大紅牡丹和主體和平鴿嘴以及印章的紅色相呼應。
素材摘錄自《範畫臨本 畫牡丹》,蒙王奇寅著 ,江蘇美術出版社,節選網絡共享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