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飢餓站臺》

2020-12-14 瑩瑩聊時間

《飢餓站臺》

作者|布萊恩·塔羅裡科

翻譯|趙大白

如果把《飢餓站臺》放到在十年之前,那它的表現是極為有趣的,這部影片獲得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午夜瘋狂單元的觀眾選擇獎。它首先會在影院發行階段以有限的規模放映,接著在全球範圍內的午夜放映中廣受追捧,並且能在以DVD形式熱賣之前取得一個良好的作品口碑。所有這些步驟在2020年都不復存在,現在在Netflix上,本周末已經有數百萬人觀看了這部電影。當然,知道看一部好電影的渠道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隔離期間,但我想知道它是否會遭受像以往那樣的阻力——人們會在不計其數的網絡視聽服務中忽視它,把它尋找出來吧,告訴你的朋友,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毫無疑問,《飢餓站臺》的作品概念非常好,幾乎整部電影都是在一種未來主義式或加繆式的空間結構裡發生的——一個深不可測的建築,這個數百層高的建築是一座監獄,每層樓都有兩個人,每天載滿美味佳餚的「平臺」都會從建築內部的一個大洞裡逐層降落,但每天都只會提供一次食物。在1樓,囚犯可以盡情享用精心準備的菜餚,如果每個人都只吃少量的食物,平臺就可以為每個囚犯提供食物,直到最底層,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我們眼中的這場「噩夢」的主角是戈倫(由伊萬·馬薩格飾演),他自願進入監獄戒菸並讀書(每個人被允許攜帶一件物品),但他完全不清楚自己身處怎樣的境地。電影以第48層作為開端,戈倫的第一個「室友」向他解釋這座建築的原理,在此時,通常平臺上還剩著一些東西。但是,這部電影最慘絕人寰的一面,可以說也是精心設置的社會性寓言,是囚犯每個月都要更換樓層。因此,你可能某一天在第8層,然後第二天在第133層。如果你想知道這些人在較低的樓層時是如何生存的,那麼你可能還不知道這部電影塑造的惡劣環境有多糟糕。

社會性的隱喻其實很明確——如果上層階級按需索取,那麼下層階級就能滿足基本需要。但編劇大衛·德索拉和佩德羅·裡韋羅以及導演加爾德·加茨特魯·烏魯蒂亞並不滿足於停留在這個想法上,他們擴展了這個想法,並在每次修改時不斷進行升華、解構。這部電影在有限的設定之下創造了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戲劇性轉折,而每次轉折都為電影如何反映社會提供了新的視角。值得一提的是,不斷變換的樓層對曾處於較低樓層的人產生巨大影響,因為現在他們已經足夠幸運地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他們並不同情那些處於他們原來位置的人,反而掠奪得更多,報復性地彌補之前自己受過的飢餓與痛苦,因為他們知道可能再也沒機會如此靠近頂層了。

《飢餓站臺》也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電影,在極具動作感的最後一幕中,它出人意料地讓作為「信息」的女孩身浸鮮血之中。電影裡呈現的監獄建築結構讓人們可以將它與《心慌方》和《雪國列車》進行類比,也讓我聯想到一系列的動作猛片,例如《突襲》。然而,最終真正使《飢餓站臺》深入人心的是它別具一格的概念設定、劇情發展與人物設置,這不僅是多部電影類似主題的混合,更是一次大膽的類型嘗試,因此它現在有不一樣的電影魅力。在這部電影裡,主角面臨著人類歷史上空前大危機,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在觀察現存的社會秩序能否正常運作。所以,請抽空看看《飢餓電臺》吧,因為這是折射我們現實社會的鏡屋。

相關焦點

  • ——《飢餓站臺》影評
    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堆疊的牢房裡,飢腸轆轆地看著食物從上層落下,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則因飢餓而變得激進。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
  • 2020十部豆瓣高分電影推薦之《飢餓站臺》
    電影簡介: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堆疊的牢房裡,飢腸轆轆地看著食物從上層落下,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則因飢餓而變得激進。由加爾德·加斯特盧-烏魯希亞執導的《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講述了人類最黑暗和最饑渴的一面。影評分享:一、劇情設計巧妙 以垂直社會階層和資源分配不均為背景 因為經歷過底層的窘困 所以到達頂層之後便更加瘋狂地掠奪底層資源 生存面前吃人的人性暴露無遺。
  • 飢餓站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無題電影,ID:Jzimovi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本期影片—《飢餓站臺》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伊萬·瑪薩格主演,在第34屆西班牙戈雅獎上榮獲最佳新人導演獎。
  • 《飢餓站臺》是堂吉柯德式的笑話,還是現實的縮影?
    近日剛剛看完西班牙導演加爾德拍攝的影片《飢餓站臺》,看完後內心五味雜陳,333層的垂直式監獄,這些人究竟如何存活?本文就對片中的一些細節進行個人解讀,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飢餓站臺》海報一、相關人物解讀本片中出現的人物屬於不同的階層,性格迥異,也有著各自維持生命的方式,主要的幾個人物如老頭、女管理員、亞裔女性
  • 影評《飢餓站臺》,這部暗黑重口味電影反胃之餘的思考
    那麼,如果把你關進一所暗無天日的牢房,在這裡最大的考驗就是飢餓,你能撐多久?最近這部超火的電影《飢餓站臺》,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有點變態的故事,看完第一件事就是想,得馬上去屯點吃的~~電影帶有點軟科幻的設定,說的是有這麼一個垂直構造的監獄,每層只有一個房間,每個房間住兩人,監獄一共多少層呢,不知道,總之非常多層。
  • 《飢餓站臺》你是否真正看懂了
    《飢餓站臺》是一部西班牙電影,於3月20日在Netflix平臺上推出,一上線就被封為神作,它富有新意的設定,寓意深刻的故事和開放性的結局。在爛番茄平臺上,《飢餓站臺》的新鮮度高達83%,其口碑非常出色。
  • 驚悚大片飢餓站臺!弱肉強食的年代,我們靠什麼生存?
    而今天無聊君要分享的是近期口碑暴漲的驚悚片《飢餓站臺》。影片名稱:飢餓站臺豆瓣評分:7.6分影片時長:94分鐘 綜合影評:好於82%驚悚片主要演員一個不太遙遠的「反烏託邦」公民自願將自己監禁起來噩夢般的囚禁,這個監獄平臺穩步地展示了自己作為對影片中科幻監獄神殿的最顯著貢獻之一,以及一個深刻的社會寓言,生活演示……————飢餓站臺《飢餓站臺》是一部小成本的電影,卻「逆襲」獲得較好的口碑,獲得了34屆西班牙戈雅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獎等諸多獎項
  • 《飢餓站臺》影評:殘酷的人性實驗,真實的社會寓言
    再到我們今天要講的《飢餓站臺》,它們豆瓣評分至少都在7以上,也深得中國影迷的喜愛。在自由文明的國度,我們會說:「人人生而平等」,但我們清楚的很,這只是一句「烏託邦」式的理想口號,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羅馬,人是分三六九等的。
  • 《飢餓站臺》影評:細思極恐,一個不太遙遠的「反烏託邦」
    下午我看了一部電影《飢餓站臺》,本來以為會有震撼的畫面,結果全程就只有餐桌、相同的空間、寥寥幾人,但是卻演繹出了社會的真實。全程突出了上層人不管不顧下層人,而下層人更看不起下層人,上下兩層幾米的距離就是天堂和地獄,上層的更貪心和卑鄙,下層的更無下限,社會需要怎麼樣去平衡這樣的關係,可能需要時間來給出答案。
  • 小月影評|《飢餓站臺》的垂直監獄,上層人吃肉,下層人吃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部老片便是西班牙在2019年9月左右亮相多倫多電影節的一部力作《飢餓站臺》,其實對於這部電影,每個人看完之後都覺得該片的力度還是蠻大的。雖然該片尚未在國內院線上映,但是作為一部能在網絡上看到的電影而言,已經是不錯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看一部這樣的電影,無疑是一件好事。
  • 電影《飢餓站臺》:墜入地獄 深不見底的是站臺還是人性
    最近一部小眾的西班牙科幻驚悚片《飢餓站臺》刷爆了各大平臺,看過的人直呼過癮,豆瓣評分為7.8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西班牙的懸疑力作。這部影片最吸引觀眾的看點就是站臺的設計,因為這個站臺引起了許多讓人驚悚的事情,但相比電影畫面帶給觀眾感官上的血腥和驚悚外,更吸引人的是站臺所隱喻的看不到的,對人性的思考所帶來的驚悚感。
  • 飢餓站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揭示了資源匱乏時人類的做法!
    讓我們一起回顧並解釋《飢餓站臺》。一、影評故事情節:《飢餓站臺》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主角格倫來到了一個特別的監獄。在那裡,食物從樓上搬到樓下,每一層只能吃兩分鐘。在那之後,食物會轉移到下一個樓層,樓層較低的人會吃剩菜,甚至沒有食物。
  • 《飢餓站臺》劇情介紹_大結局解析
    主演:伊萬·馬薩戈 / 佐裡昂·伊圭裡奧爾 / 安東尼亞·聖胡安 / 埃米利奧·布阿勒 / 亞歷山德拉·瑪桑凱劇情介紹:在未來的反烏託邦國度中,囚犯們被關押在垂直堆疊的牢房裡,飢腸轆轆地看著食物從上層落下,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則因飢餓而變得激進
  • 《飢餓站臺》反映了什麼?業緣關係,來自最底層人的咆哮
    飢餓站臺這部電影反映了什麼? 《飢餓站臺》是一部扭曲的社會寓言電影,本部影片講述囚犯們被困在一棟垂直的牢房裡,牢房按樓層分級,每一層的中心位置有一部電梯,從第一層向下傳遞食物,從第一層吃飽後向下傳遞,每向下一層就會少一部分食物,每一層人的素質不同,下一層就可能多獲得一些素質低下的產物。食物傳遞不了多少層就會產生沒有食物的情況。人就會因為飢餓變得激進。
  • 西班牙高分反烏託邦電影推薦《飢餓站臺》
    如果說借鑑的話,我覺得《飢餓站臺》有許多故事的影子:《雪國列車》的直筒空間、加拿大短片《下一層》的饕餮與墜落、《浪潮》或《路西法效應》的社會實驗、《心慌方》的激發人性惡趣味,比起《雪國列車》,《飢餓站臺》少了許多玩套路、耍詭異的「俗氣」,藍灰色調與赤紅燈光的反差在吸引觀眾自覺帶入末日感,每間房以最少的物品反襯著居住者精神生活的匱乏,在這棟「垂直自我管理中心」,
  • 垂直監獄上層人吃肉,下層人吃人,《飢餓站臺》謎團全解析!
    大家都看了《飢餓站臺》了嗎?這是一部高概念,高設定,高諷刺,高封閉的西班牙電影,讓人聯想到了奉俊昊的《雪國列車》,也讓人回憶起了《心慌方》,不少人也把這部電影和《移動迷宮》一起做討論。要想展開《飢餓站臺》的解析,不得不一開始就啟動劇透模式。
  • 開放式結局的《飢餓站臺》,述說幾處細節的合理性,您看懂了嗎?
    NO.120小耐撕(Nice)/文西班牙高概念、高口碑電影《飢餓站臺》,影片定位是R級,所以少不了會有一些勸退運鏡,需要一定心裡接受能力。一個不太遙遠的「反烏託邦」公民自願將自己監禁起來,設定在一座宛如監獄的高樓裡,但每個月會隨機交換樓層,有階層翻轉的可能,隨著對這種設定本質、這個平臺展示了自己作為對電影中科幻監獄的劇情,以及一個深刻的寓意……《飢餓站臺》獲得了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午夜瘋狂單元
  • 《飢餓站臺》結局什麼意思?看完細思極恐,寓意深刻
    《飢餓站臺》結局什麼意思?很少人能看得懂,畢竟這個電影裡面死的人本來就特別多,所以不少人覺得這只是一個恐怖電影,對於《飢餓站臺》結局都不在意,而看一個電影的人很多都只是因為好奇才看這個電影,其實這個電影的寓意是很深的,需要人們細細地去進行體會。
  • 飢餓站臺:監獄眾生相!極度飢餓時,人什麼都能做得出來
    而接下來要說的這部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便可以說是書中描述景象的具體呈現了。故事發生在一個神秘的監獄裡。這裡關押著各種各樣的囚犯,也有像男主格倫那樣為了達成「戒菸」等個人目的,為了重新改造自我而自願進來的人。進入這座監獄之前,可以隨身攜帶一件物品。有帶繩子的想爬出去的,有帶刀保護自己的,還有帶狗陪伴的。
  • 真正的管理者從未出現——解讀《飢餓站臺》中的反烏託邦世界
    西班牙導演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的處女作《飢餓站臺》正是一部反烏託邦題材的電影作品。《飢餓站臺》設定簡單,劇情也並不複雜。講述了在一個中間被掏空的333層監獄坑中,食物被擺放在一個平臺上,每隔一天,平臺會自上而下在每一層依次停留一段時間,供該層所在的人食用。毫無疑問,電影簡單的設定充滿著隱喻和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