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張大爺患糖尿病6年,最近發現自己體重增加了很多,老伴說他睡覺老喜歡打呼嚕了,這讓張大爺很是困惑。
因為之前自己睡眠一直都很好,從來沒有出現打呼嚕的情況,後來在糖友圈問了其他的糖友,大部分糖友反饋自己偶爾也會有打呼嚕的情況。
打呼嚕跟糖尿病有關係嗎?哪些人群容易發生打鼾的情況呢?
胖糖友「打呼嚕」不要忽視
我們在呼吸的時候,氣流要通過口腔、鼻腔、咽腔等部位才能進入氣管。如果咽腔小、上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狹窄,或是上呼吸道受到了壓迫,那氣流通過時就會發出聲音來,這就是打呼嚕。
因此,打呼嚕也跟睡覺時的姿勢有關。平躺時咽腔的空間會比站立時小,如果咽部已經有不適感,或是已經感冒、生病的患者,壓迫堵塞感更為明顯,容易有出不了氣的感覺,也就更容易打呼嚕。
醫生表示:對於本身有體重超重的糖友,因為內臟脂肪過多,脂肪沉積容易擠壓氣道,這個時候呼吸氣流受阻,導致狹窄部分的肌肉快速震顫,發出響亮的呼嚕聲,氣流在快速通過狹窄區域的時候,形成打鼾的聲音。
另外,一些有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的糖友,因為發生了末梢神經病變,上氣道和咽喉部的肌肉運動不協調,從而出現氣道部的肌肉鬆弛,從而出現打呼嚕的情況,再加上微血管病變的惡化,可能加重組織缺血,從而進一步影響了呼吸的功能,出現頻繁打呼吸的情況。而長期頻繁的打呼嚕,又會引起低氧血症。
血氧不足對人體的危害是供氧不足,最明顯的一點是頭暈易困,做事提不起精神,易暴怒急躁。
如果長期血氧含氧量不足,大腦皮層首先會受到傷害,可能會出現心跳驟停、心肌衰竭、血液循環衰竭等一系列的嚴重後果。
那麼對於經常打呼嚕的糖友,該怎麼辦呢?去正規醫院做檢查
如果經常發生異常打呼嚕的情況,建議及早去醫院做好檢測,明確是否由於(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所致的打呼嚕,看下嚴重程度,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比如手術治療,或是日常生活方式幹預。適當調整睡姿
大部分人都是平躺的睡姿,而對於經常打鼾的人群,平臥的時候很容易讓舌頭和軟顎下墜,讓呼吸道阻塞從而加重打鼾的情況,因此這類人群更適合側臥。因為側臥睡覺的時候,上氣道的肌肉會偏向一邊,從而保證呼吸時的氣流正常通過。
因此,對於經常打鼾的人士,建議調整好坐姿,對於不習慣側臥的朋友,可以買一個和身體長度相當的「睡眠枕」來幫助維持側睡的姿勢,不建議睡太高的枕頭。
注重體重管理
大部分打鼾的朋友同時伴隨著身體肥胖,尤其是2型糖尿病,大部分胖糖友都表現為脖子粗及腹部脂肪堆積過多(大腹便便)的體態。
適當控制體重之後,可以減少身體的內臟脂肪,減輕過多脂肪對身體器官的壓迫,身體腹部及脖子處的脂肪少了,打鼾的情況也會有所緩解。
對於那些因為發胖導致打鼾的朋友來說,日常可以積極地控制體重,把體重控制到正常範圍內。 注意鼻腔清洗
保持鼻腔通暢鼻腔其實很像水管,當水管堵塞了,水流就會變得很急。同樣的,當鼻腔由於感冒或過敏等情況而阻塞時,呼吸氣流就會變得很急,人就容易打鼾。
如果打鼾是由於鼻腔阻塞造成,使鼻腔通暢即可緩解打鼾症狀,睡前洗熱水澡、使用鼻清洗器以及通氣鼻貼等都有助於緩解症狀。 注重日常血氧檢測
對於有睡眠呼吸症候群,經常發生低血氧情況,體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注重日常血氧的監測。
因為長期輕度缺氧,心臟和大腦等耗氧特大的器官功能會漸漸衰退,重度缺氧,很容易發生腦梗或是心梗,如果沒有及時供氧急救,都可能會猝死。
因此這類朋友更需要長期注重檢測血氧含量,才能有效預防危險發生,如果出現嚴重缺氧狀況,需及時吸氧或就醫,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總之,別拿打呼嚕不當病,我們要警惕這個隱形的「睡眠殺手」哦,儘早的預防治療,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