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擺1個月的購物中心,靠線上「復活」了?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贏商網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陳羲龍

17年前,「非典」加速了淘寶、京東等電商崛起,顛覆了商業的交互方式,也倒逼購物中心在線下往更精細的「服務」和「運營」方向殺出一條生存之道。

17年後,歷史又是驚人相似。「新冠肺炎疫情」攪亂了實體商業的步伐。贏商網從廣州多家標杆購物中心了解到,疫情發生期間,客流同比減少達70%以上,業績也踩下「急剎車」。

如果說,消毒防疫、租金減免是眾多購物中心選擇調整、扶持的「上半場」,那麼進入「抗擊疫情」下半場,如何贏回消費者信心,挽救幾近停擺的業績,是購物中心當下的第一要務。

於是,直播帶貨、社群營銷、小程序賣貨、VR實景逛店、雲看展……實體購物中心一系列「反攻線上」的操作,為品牌租戶搭建起一個個賣貨平臺,讓我們看到,一場關乎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的變革,正悄然逼近。

01

直播、社群、VR逛店……

線下「冷清」造就線上「狂歡」?

「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冷清的太古匯,下午3點多,整個商場只有100多人。」一位廣州太古匯忠粉對贏商網表示。

疫情突襲之下,上述畫面,幾乎是天河路商圈,甚至全國各大商圈購物中心的現實寫照。雖說目前廣州已進入有序復工狀態,但「華南第一商圈」還是少了往日的繁忙和喧囂。

不過,線下的冷清,反而造就了線上的熱鬧。

「除了積極擁抱線上,現在什麼也做不了。」一位購物中心運營者向贏商網吐露了心聲。

商業地產龍頭萬達集團也積極通過自身小程序、官微、朋友圈,以及聯動美團、餓了麼、抖音等平臺,積極為商戶宣傳和帶貨。

疫情之下,一面是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一面是消費需求躁動的宅家一族,積極拓展線上購買渠道,成了購物中心的唯一解藥。

直播帶貨

據贏商網觀察,目前在購物中心嫁接線上的場景中,最常見便是時下正流行的直播模式。而在直播的選品類型上,又屬化妝品和服飾更受青睞,通過教程或主播試穿等形式,總能「圈粉」一波波時髦年輕人。

例如廣州天河城聯動植村秀,在抖音上為消費者上了一堂畫眉課;廣州K11聯動雅萌、時間廊、FILA、L'OCCITANE歐舒丹等多個品牌進行直播,推出前所未有的折扣優惠,吸引近200人觀看。

「當場就有成交。」原本對直播帶貨模式持觀望態度的廣州K11,在直播後笑稱,「我們考慮再辦一場。」

另一邊廂,購物中心邀請主播上演「探店現場穿搭秀」。如中海環宇城聯動場內服飾品牌AIRIQI、esons、COLOR MIKIBANA、LIULIU MO等提供春裝新款,萬菱匯聯動new balance、全棉時代直播帶貨。

直播鏡頭前,主播換上新衣一件件展示,偶爾根據粉絲要求,在不同服裝款式間切換,時不時派發優惠券,引導觀眾下單。

不過,抖音流量池雖大,但各大購物中心的抖音號由於缺乏日常運營維護,粉絲基數普遍不高,大多數直播觀看人數在100-500人之間浮動,還需要依靠朋友圈或社群引流。

社群運營

不同於直播賣貨更多依賴平臺流量,購物中心自有的會員群體,在此次疫情環境下,反而成了黏性極高的流量池。

據贏商網觀察,目前購物中心發起社群營銷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購物中心提供平臺,推廣品牌客服微信號,由品牌自行建群運營;

另一種方式是微信群的組建與運營都由購物中心負責,品牌只負責賣貨。

在佛山嶺南天地內,擁有不錯的電商條件和線上粉絲基礎的潮牌HEA,利用線上商城推出大量一口價商品,有效減少線下羽絨服、衛衣等冬裝庫存;歌莉婭女裝店也是相似的操作方式,每天在微信群中推出限時秒殺、試穿直播……

而比起品牌「各自為營」打法,由購物中心統一運營管理的微信社群,顯然更有「活力」。

以贏商網「駐點」多日的百信內部福利群為例,百信廣場聯動場內品牌阿原推出首期社群營銷活動,從不打折的阿原,每天固定時間推出多款優惠秒殺的產品,實實在在的讓利優惠,激發群內用戶極高購買慾。

活動推出首日,在僅有不到60人的群裡,成交就達34單,除去群內工作人員,轉化率超過50%,客單價約100-300元。

從該社群管理來看,整體分工明確,群主為商場方代表,負責活動推廣預熱、協助品牌發布優惠信息和收銀;群內設有兩名客服,一個負責推廣,一個負責答疑,默契配合,提高轉化。

據百信廣場方面透露,此群消費者特徵以熱愛生活的女性為主,因此在此群推廣的產品,會以生活方式類或女性品牌為主,以一周一品牌的更替頻率,保持該群持續活躍的熱度。「後續還計劃針對消費者的不同喜好拓展新的微信群,如開發潮流運動品類等。」

有分析指出,更為精準有效的社群運營在於,購物中心社群運營需加強與KOL、KOC緊密合作,加上不同消費維度的購物助理,對群內的品牌店長進行銷售指導、對粉絲進行好物推薦、維護群內有序氛圍,通過一整套完整SOP將人、事、物形成閉環,貫穿始終。

雲逛街&雲看展

直播、社群重在互動,而VR實景逛店則凸顯「體驗」。

此次疫情下,不少購物中心推出VR逛店服務,還原品牌門店實景,暫時從心理上滿足「宅」在家中消費者渴望「逛街」的需求。

近日,廣州K11率先推出了「VR實景逛店放心買」活動,聯動場內LEGO、sergio rossi、K11 Design Store等品牌,通過VR與AI技術應用,將線下實體店搬到手機上,同時還可以在頁面上聯繫品牌客服,諮詢產品。

正佳廣場則帶來了「雲看展」體驗,消費者在「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公眾號上,可以看到博物館實景和手繪地圖插畫,結合詳盡的文字描繪和語音朗讀 ,感受在手機裡逛博物館。

相較於直播賣貨,雲逛街、雲看展優勢在於提升體驗感,尤其在如今消費者受疫情影響「宅家禁足」情況下,逛街需求被大大激發,這類「黑科技」從視覺和心裡上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新鮮度和滿足感。

自建購物平臺

從贏商網關注的各大購物中心公眾號來看,超過2/3的商場均推出了線上購物服務,主要是通過嫁接小程序或自建購物APP來實現。

而其中擁有競爭壁壘的,又屬自建購物平臺。

四年前開始自建平臺,如今已擁有2200萬數位化會員的天虹百貨,在疫情期間,利用天虹APP、天虹小程序等數位化工具在全國90多家門店推出天虹到家業務。

天虹數位化經營中心總經理譚曉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僅2月5日當天,天虹到家深圳訂單接近2萬單,全國單店最高超過1000單,總訂單翻了6倍,各門店銷售佔比普遍提升了1倍以上。

要實現上述成績,譚曉華表示,需要擁有三方面的能力,一開始就建設自己的數位化能力;顧客是自己的;一開始就盈利,有邊際收益。

但行業人士分析,天虹的數位化轉型堪稱百貨業態轉型升級之典範,但畢竟其是基於百貨模式演化,需要大量人力和技術支持,對於當今國內購物中心數位化轉型不太具有參考意義,最根本原因是,「購物中心本質上不是商品的運營服務方,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毛利潤進行深度經營。」

但購物中心線上線下大融合是必然趨勢,缺乏線上運營經驗的購物中心們,又如何將商業空間進行線上轉化?

贏商網數智化解決方案專家、芝麻科技創始人兼CEO朱智認為,購物中心線上化,應該構建類似「淘寶」的生態經營方式,提供一個生態讓商戶連接消費者,從而更大尺度發揮商戶的動能和創造力;而購物中心應當是該生態背後的「掌舵者」,透過分析平臺源源不斷反饋的數據,分析和幫助品牌商戶進行線上線下升級優化。

他以當下新興的購物中心線上營銷工具「閃購」舉例表示,購物中心通過小程序,將商場自身會員、品牌商戶的會員以及周邊小區社群全面匯集打通,利用線上傳播的裂變優勢,擴大消費半徑;品牌商戶則可通過線上店拓寬銷售渠道,同時與購物中心及其他品牌共享客群,提高銷售。

而從目前已使用「閃購」的華潤五彩城、天寧吾悅廣場、鄭州yoyopark等購物中心來看,5天時間,便能完成系統上線和商品發布,效率極高,有效幫助商戶進行產品促銷,提振商戶信心。

線上招商

直播、社群、小程序、VR逛店……這是疫情之下,已開業購物中心發起的「客流保衛戰」,而對於未開業的項目,也紛紛在線上發起了「開業保衛戰」。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國擬開業購物中心874個,合計商業體量約7923萬㎡,預計在疫情結束消費市場復甦後,開業率在下半年有較為明顯的增長。

目前,已有不少擬開業購物中心,通過宣傳海報或H5專題等,宣告啟動線上招商,如佛山同心薈、黃埔·佳紛天地、佳兆業未來城、花都獅嶺城市廣場、廣州佳兆業廣場等。

02

購物中心「攻佔」線上

是客流保衛戰?

疫情爆發以來,由於消費者只能「宅」在家中,購物中心客流斷崖式下跌的毀滅性打擊,而發力線上,似乎成為實體商業的新希望。

大多數品牌商家認為,線上業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流、物流、供應鏈等因素對商家造成的負面影響,能緩解資金流供應不足的問題。

但也有購物中心陷入糾結,「這次全民宅家,將改變很多人的消費習慣,甚至很多老年人都已經學會在網上購物、買菜、買電器等。消費者口袋用於消費的錢是有限的,當他已經把錢花在線上,就會抑制了線下的消費。」

不過,這段時期的線上舉措僅僅只是是「短期過渡」,購物中心應著眼於未來的「長期運營」。

在廣東天河城物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翠女士看來,購物中心未來突破口是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

一方面在招商上,擇優篩選能夠線上線下全產業鏈融合的品牌租戶合作;

另一方面,購物中心應當注重體驗式場景與銷售場景的融合,以及異業的跨界融合,增強商場的「免疫力」。

中國新天地佛山項目商業管理總監雷豔卿表示,「此次疫情,確實對線下運營模式如何更好地與線上模式進行融合、創造價值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無論是商戶還是商場,發展會員體系、做好社群運營,價值非常大。而在線下,則需創造更安全更有品質的消費環境和體驗。」

正如馬雲所言,不存在線上線下,商業都只是創造及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過程。

無論是本次線上帶來的銷售平臺、直播、社群運營等創新賦能,還是線下著眼於場景體驗、產品屬性、空間運營等高效服務,核心目的均為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

從長遠來看,疫情突襲,將加速行業升級和淘汰的過程,更注重線上線下的融合的企業,其免疫力強,反之會被加速淘汰。

購物中心「攻佔」線上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購物中心應該如何經營?

2020年2月24日,贏商網邀請贏商網數智化解決方案專家,芝麻科技創始人兼CEO朱智,開展《後疫情時代,購物中心亟需調整的線上運營思路》「雲」課程,分享購物中心線上運營難題解決之道。

相關焦點

  • 購物中心線上營銷有訣竅
    贏才商學院——行業培訓與知識服務提供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的普及,以及因疫情而爆發的線上消費需求,線下商業肯定是受到影響和面臨挑戰的。但不管在線購物如何發展,購物中心是不可取代的,這是人們社交、生活、娛樂的場所,滿足人們生活需求。因此購物中心應該做好線上運營的升級,不僅是為了渡過這次疫情,更為了未來的持續經營。
  • 加碼數位化 麥德龍西南首個線上線下一體化購物中心落地重慶
    原標題:加碼數位化 麥德龍西南首個線上線下一體化購物中心落地重慶   12月16日,麥德龍中國宣布,其重慶南岸商場完成升級,以全新面貌與
  • 深圳線上購物節月銷售破百億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吳亞男)為推動市場復甦、提振消費信心,3月8日深圳市商務局組織聯合深圳實體零售企業、電商平臺、相關行業協會等啟動「2020深圳線上購物節」,在全國率先發起「消費戰疫」行動。
  • 人人都是營銷高手——後疫情時代的購物中心線上營銷助力品牌恢復...
    受疫情影響,線下購物的消費能力驟減,據零售行業相關研究顯示:疫情的影響加速了零售行業的數位化、全渠道升級發展的進程。很多傳統購物中心也開始聯合品牌商戶積極轉型「線上」,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線」模式尋求「突圍」曙光,成為緩解乃至挽救各品牌商戶的重要方式之一。無形中,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亦在疫情「宅家」期間隨之轉變。
  • ...購物中心、便利店四大業態線上線下融合的數位化、體驗式新零售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天虹股份(002419)提問, 傳統百貨業一直以來都是「二房東模式」,在網際網路新零售的衝擊下,「二房東模式」已嚴重受限,沒有價格主導權,缺乏核心競爭力。
  • 盤點:9月百貨、購物中心的10個特色營銷案例
    盤點:9月百貨、購物中心的10個特色營銷案例來源:聯商網2018-09-26 14:47聯商網消息:9月,杭州大悅城開出全國首家商場裡的潛水館;重慶新世界百貨完成全面改造煥新升級,變得更懂年輕人;安吉185恒隆大道開業 打造近5萬方歐式風情文化主題街......聯商網盤點了百貨、購物中心的10個特色營銷案例。
  • 9月長三角新開購物中心和重磅品牌盤點
    砂之船(揚州)奧萊開業時間:9月19日商業面積:6.5萬方開發商:砂之船集團項目位置:揚州市江都區緯三路與新都路交匯口砂之船集團在非省會城市開出的首個項目,是蘇中、蘇北首家大型名品連鎖奧萊,填補了揚州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奧特萊斯的遺憾。
  • 獨家:5-6月新開業購物中心盤點
    位於四川北路武進路的壹豐廣場與地鐵10號線4號口無縫連接,商場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下兩層,地上三層),車位200個。商場以吸引年輕時尚人群消費為主,其中LONGCHAMP、Prolivon、花丸烏龍麵等品牌是首次進駐北上海商業中心。預計今年10月商場將正式盛大開業。
  • 世界上最大的十個購物中心
    隨著西方金融主義將其「斂財」的觸角傳播到全球各個角落,沒有大型購物中心的國家現在正在想方設法建設他們心目中的「購物天堂」,有些甚至找不到足夠的供應商來保障供貨。事實上,這份名單上的大多數購物中心都位於亞洲及其周邊地區。這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這是新貴超越老牌的經典案例。
  • 2019年1月全國開業購物中心62個 總體量473萬平方米!
    2019年伊始,全國購物中心又風風火火開業!據贏商網大數據統計,2019年1月份全國開業購物中(專題閱讀)心項目達62個,商業總體量約473萬平方米!整體看來,小體量項目佔比大幅增加,購物中心打造體驗業態,引進文創、新興品牌成潮流。
  • 11月中國購物中心運營商TOP20報告·觀點月度指數
    觀點指數11月,隨著電商購物節「雙十一」的到來,購物中心運營商旗下項目也紛紛藉助這一風口,推出了「雙十一」相關優惠活動,通過線上線下並行的方式雖然自持資產能獲得最大比例的租金輸入,但在快速擴張上始終有瓶頸,因此未來應該會尋求輕資產輸出上的突破。 目前輕資產輸出較為活躍的還有寶龍商業,自上市以來持續發力輕資產輸出,截至2020年12月1日,己獲取管理商業項目總數114個,其中在營管理項目63個,己籤約管理商業總建築面積近1110萬平方米。
  • 打響「上海購物」品牌3年來 線上線下兼具將成商業標配
    這在上海「五五購物節」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作為全國首創的大規模綜合性消費節慶活動,歷時兩個月的「五五購物節」交出了線下、線上分別消費2846億元、2551億元的亮眼成績單。  成績單之外,最難忘是購物節上前所未見的一幕——由拼多多、喜馬拉雅、B站、小紅書等本土網際網路公司,以及歐萊雅、百聯集團、特斯拉等線下傳統實體共20家企業組成「帶貨天團」,史無前例地共站一臺,攜手按下購物節啟動鍵。4分鐘後,上海消費支付額破1億元。  羅馬非一日建成,這是上海全力打響包括「上海購物」在內「四大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厚積薄發的結果。
  • 今年雙11,購物中心不再是電商的「工具人」!
    但走過12個年頭的雙11,也悄悄有了變化,增長空間逐漸收窄的線上,在尋找新的消費刺激點,而實體商業也不再盲目地扎進線上,保持自己的步調。 單靠大促「吆喝」來吸引消費者已經行不通,雙11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大促狂歡,電商和實體商業都在變著法地爭奪這一大「陣地」。
  • 南京即將開業的13個大型購物中心,慎點,怕你錢包受不了!
    常發地產入駐南京主城的首個大型綜合體項目——玄武常發廣場,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由4棟現代化經典建築組合而成,其中2、3、4號樓為景觀生態辦公樓,1號樓定位為大型購物中心,為常發地產自持商業,面積超11萬平方米,兼具餐飲
  • 個推大數據:3月線上消費率先恢復,在線購物APP迎來春天
    作為復工後的第一個「消費節日」,3月的「女王節」成了觀察消費力恢復的重要節點。每日互動(300766,股吧)(股票代碼:300766.SZ)個推大數據通過對相關在線購物APP的數據洞察,發現人們在線消費力增長迅速。
  • 全球十大購物中心
    它就在北京地鐵的10號線長春橋站旁邊。 3、SM City North EDSA 伊斯法罕市中心是伊朗國家最知名的項目之一,這裡擁有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商店,每天都能吸引大量的顧客。 5、1 Utama
  • 2016半年度購物中心關注的50個男裝品牌
    於2014年推出C2B個性化定製業務,聯動線下900多家門店300位量體師待命,72小時內為消費者上門量體。並在2016年7月稱將重點推進全品類私人定製業務,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品牌經營效率。
  • 11月百貨購物中心精彩營銷活動案例集錦
    11月,各大購物中心的營銷活動主要集中在了聖誕亮燈儀式以及為12月的聖誕節造勢上,期間,有很多IP展同步推出,各大購物中心活動精彩紛呈,我們精選了全國部分購物中心的營銷活動,一起來回顧一下。 上海興業太古匯迎來嶄新藝術季
  • 三季度開業購物中心84個,開業的熱潮回來了!
    隨著商業不斷復甦,購物中心開業熱潮又回來了!據贏商網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7-9月)全國開業購物中心共84個,總體量約795萬平方米!其中7月12個項目,8月17個項目,9月55個項目,佔三季度的65%,為今年單月開業量最高,也是今年的首個開業潮。
  • 下半年即將開業的這30家購物中心 個個來頭不小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的結果顯示,2020年上半年新商業項目開業量大幅度下滑,2-4月幾乎零開業,5月開始市場逐漸恢復,湧入了太原印象城、杭州圈圈裡商業中心等項目。從6月的情況上看,越來越多的新項目開始入市,諸如蘇州崑山經開萬達廣場、南通海安萬達廣場、貴陽益田假日世界、龍湖南京龍灣天街、深圳洪山六九七九商業中心、徐州綠地繽紛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