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藥店購買慢性病藥 自付金額相差很大

2020-12-24 金臺資訊

市民胡女士向金華市民援助中心反映:我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常年要服藥。最近半年,我到市區不同藥店購買慢性病藥時發現,藥店不同,自付金額不同。我想問,這是怎麼回事?

高血壓、糖尿病屬於慢性病。作為慢性病種參保人員的胡女士每月都要購買兩種常用藥,格華止(鹽酸二甲雙胍片)和施慧達(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我每天都要吃這兩種藥,之前一直是在固定藥店購買,前幾個月路過市區其他藥店,試著購買了相同種類和相同數量的藥。上月我拿出小票一比對發現,有一家藥店的自付金額特別高。」胡女士說,幾家藥店的藥品單價相差不多,6盒藥總計200多元,藥價應該沒有問題。但自付金額相差很多,有一家藥店的自付金額是150.84元,而少的一家只自付60.19元。胡女士記得,有一家藥店的店員說,格華止無法報銷,建議她購買其他品牌。胡女士心裡很疑惑,市區各藥店的慢性病藥報銷比例是不一樣的嗎?

為了解開胡女士心裡的困惑,記者向市醫保中心作了諮詢。相關負責人介紹,格華止是慢性病藥,享受慢性病種門診報銷待遇。

針對胡女士「各藥店慢性病藥報銷比例不一樣嗎」的疑問,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慢性病種門診定點零售藥店購買慢性病藥享受的報銷待遇是相同的。慢性病種參保人員有一本專用病歷,上面印有市區慢性病種門診定點零售藥店的名稱和地址(使用舊的慢性病種專用病歷的參保人員可在金華市醫療保障局官網和金華醫保公眾號上查詢新增的慢性病種定點零售藥店)。參保人員在各慢性病種定店藥店購買慢性病藥享受一樣的報銷待遇,如果參保人員不在慢性病種定店藥店購買,則無法享受報銷待遇,這會導致自付金額相差比較大。

市醫保中心相關負責人提醒,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慢性病種門診待遇有最高限額,每年5000元。年底了,有些參保人員可能已用完限額,到慢性病種門診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物的就不再享受慢性病報銷待遇,因此自付金額也會相應提高。參保人員對慢性病種門診報銷待遇有疑問,可以撥打82773333諮詢,市醫保中心工作人員會為參保人員解答相關問題。

相關焦點

  • 福州慢病患者在藥店購藥可報銷!
    ,福州市醫保局快速啟動慢病患者藥店購藥統籌基金支付試點,日前已在5家定點零售藥店首批上線,今後將逐步擴大試點藥店範圍。醫保創新助力疫情防控長期以來,為了保障醫保基金的安全,患有高壓血、糖尿病的參保人員,需由具備條件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門診特殊病種認定,再至醫保經辦機構登記備案後,才可以選擇二家特定的醫療機構或經醫保經辦機構開通事前提醒功能的定點醫療機構,在購藥時進行即時刷社會保障卡結算,否則就只能自掏腰包。
  • 專家:疫情當下慢病患者不要停藥 可選長處方和在藥店購買
    專家:疫情當下慢病患者不要停藥 可選長處方和在藥店購買 2020-02-21 18:46:01可選長處方和在藥店購買  中新網廣州2月21日電 (蔡敏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讓大家無法正常出行,很多慢病患者、尤其是風溼病等患者的複診也會受到影響。
  • 西安2601家藥店建立慢性病檔案
    12月2日,西安市民周女士在家門口的藥店買了兩盒阿莫西林。她感慨:「這種往常需要帶處方才能買到的藥,如今通過慢性病登記備案可以直接購買,特別方便!」周女士患有慢性咽炎,不舒服時經常需要購買消炎藥,但購買阿莫西林等消炎藥每次都需要處方,非常不方便。如今,她將自己的病例及處方登記備案到家門口的藥店,買藥就不用每次都帶處方,為她省了不少事。
  • 西安市2601家藥店建立慢性病檔案 市民買藥更加方便
    12月2日,市民周女士在家門口的藥店買了兩盒阿莫西林。她感慨:「這種往常需要帶處方才能買到的藥,如今通過慢性病登記備案可以直接購買,特別方便!」周女士患有慢性咽炎,不舒服時經常需要購買消炎藥,但購買阿莫西林等消炎藥每次都需要處方,非常不方便。如今,她將自己的病例及處方登記備案到家門口的藥店,買藥就不用每次都帶處方,為她省了不少事。
  • 西安2601家藥店建立慢性病檔案 處方建檔市民買藥更快捷
    西安網訊(記者 韓濤)市民周女士在家門口的藥店買了兩盒阿莫西林。她說:「這種往常需要帶處方才能買到的藥,如今通過慢性病登記備案可以直接購買,特別方便!」周女士患有慢性咽炎,她將自己的病例及處方登記備案到家門口的藥店,買藥就不用每次都帶處方,為她省了不少事。
  • 福州慢病患者在這6家藥店購藥可報銷
    3月3日起,福州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慢病患者藥店購藥統籌基金支付試點,參保人員在試點藥店買藥後可直接使用福州市醫保卡結算,並享有公立醫療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取藥同等的醫保報銷待遇。這一便民舉措在省內尚屬首創。
  • 同一廠家的同一款藥品在上海不同藥房價格相差2倍,這背後是否藏有...
    同一款藥,即便藥廠、規格、包裝完全一樣,但是在不同的藥店出售,價格卻可以相差2倍以上。 近日,劉女士在購買一款名為「魚石脂軟膏」的藥品時發現,得一大藥房此藥的售價為51.8元,而其他連鎖藥店的售價僅為15元至16元之間,這不禁讓劉女士感嘆道:「這差價也太誇張了吧?」
  • 這8類藥不能在藥店刷醫保卡購買了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9月1日起,保健用藥、滋補用藥、避孕用藥等8類藥不得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市民在藥店不能刷醫保卡買了。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的《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已於9月1日正式施行。
  • 疫情期間,「特殊慢病」用藥可持卡在這529家藥店買 ↘
    為進一步滿足慢性病和特殊疾病患者的購藥需求,減少患者到醫院就診次數,避免病毒交叉感染,29日,市醫保局又推出《基本醫療保險慢性病和特殊疾病患者疫情期間藥店購藥政策須知
  • 可線上預約,我市新增8家醫保門診重症慢病定點藥店
    10日,從武漢市醫保局獲悉,為了進一步方便疫情期間我市門診重症慢性病參保人員購藥,2月11日,我市新增8家基本醫療保險門診重症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下稱「醫保門診重症慢病定點藥店」)正式對參保人開展服務,「以方便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購藥和保證用藥安全」。
  • 我市新增8家醫保門診重症慢病定點藥店,可線上預約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1日訊10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武漢市醫保局獲悉,為了進一步方便疫情期間我市門診重症慢性病參保人員購藥,2月11日,我市新增8家基本醫療保險門診重症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下稱「醫保門診重症慢病定點藥店」)正式對參保人開展服務,「以方便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購藥和保證用藥安全
  • 你知道零售藥店裡的執業藥師,都在做哪些工作嗎?|藥事藥聞
    春節提前回崗,指導慢性病患者控血壓血糖「80後」的許小燕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2005年7月進入上海華氏大藥房工作,2011年考出執業藥師。她一直工作在藥店的一線崗位。疫情期間,醫院都實行了嚴格地預約登記制度,很多慢病患者不願去醫院,他們會來到藥店購買常用藥品。許小燕都認真接待這些患者,幫助他們備齊藥品,並仔細詢問身體狀況和吃藥、檢測情況。有一次,一位之前血糖控制得不錯的糖尿病患者前來諮詢,說最近血糖一直很高。
  • 40多天送藥1500多人次,退役軍人騎車為居民買藥磨破3條褲子
    這位居民是49歲的退役軍人葉九思,40多天裡,他為居民購藥1500多人次。多跑幾家藥店比價為居民省錢劉阿姨身患兩種重症病,平時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就診,每服藥有三十五味中藥,享受80%的重症報銷醫保。然而,疫情防控期間,江岸區黃石路國藥大藥房只能給每位患者開出二十八味中藥,劉阿姨要自付全款買剩下的七味中藥。
  • 老百姓董秘馮詩倪:未來藥品電商和實體藥店將共生共榮
    網際網路引流,實體藥店做好承接並提供更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同時通過實體藥店會員營銷做好私域流量的線上售藥場景,共同滿足患者需求。」   「實體藥店將是網際網路醫療連接點」   馮詩倪表示,討論上述話題必須了解消費者的藥品購買需求維度。   她認為,首先,藥品不同於一般的商品,專業屬性強。
  • 癌症特效藥(靶向藥、免疫藥)貴、難買怎麼辦?
    醫院沒藥,就要去藥店買,藥店能不能買到不一定,就算買到了醫保也不能報銷。 特藥治療費巨大,大多不在社保報銷範圍、報銷少、普通家庭難以承受,沒有足夠多的錢,怎麼活下去呢? 有人可能會說百萬醫療不是可以報銷靶向藥嗎?
  • 帶量採購「紅利」,藥店如何共享?
    在議價15%之上也有部分地區進一步約束,其中浙江省就設置了最高加價金額,明確規定上限是200元。如新疆規定「超出支付標準的部分統籌基金不予支付由患者自付,支付標準以下部分按統籌地區政策報銷。」對於此國家醫保局也明確此方案,允許適當加價,超出標準部分自費,標準之內的統籌醫保。和醫療機構不同的是,現階段不對零售藥店實行基金預付、醫保資金結餘留用等政策,零售藥店還是實行銷售延遲到帳的模式。
  • 藥店裡幾塊錢一瓶的維生素,真能有用嗎?為什麼有的藥這麼便宜?
    最近有網友向我分享自己去藥店買藥的有趣發現。他發現名字讀起來差不多、功效也差不多的藥物價格卻相差好幾倍、甚至十幾倍,問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且對於一些有許多用處的「維C」、「維B」等藥物,只需要不到五塊錢一瓶,這麼便宜的藥,真的能有用處嗎?這類藥物實在是太多,不好一一羅列和說明,Dr.X今天就拿最簡單的維生素B6來給大家說說,它到底有沒有用為什麼藥店這麼便宜?
  • 福州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 藥店買藥可醫保報銷
    記者5日從福州市醫保局獲悉,為減少參保人員疫情期間在醫療機構就診交叉感染的風險,方便其在就近定點藥店直接辦理配藥結算,市醫保局近日啟動慢病患者藥店購藥統籌基金支付試點,參保人員在試點藥店可直接購買所需藥品現場報銷結算,此舉在全省尚屬首創。
  • 相同的藥不同門店價格為何不同?青島市醫療保障局權威答覆
    問:最近買藥發現相同的藥,不同的銷售門店價格不同,為什麼?李浩:目前,藥品價格由國家主管部門進行管理。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藥品價格。非公立醫療機構和社會零售藥店銷售藥品,加價率由各醫療機構和藥店自主制定,並向社會公示藥品價格。由於不同醫療機構的藥品價格政策不同,進貨渠道不同,經營策略不同,所以銷售價格可能存在差異。 國家放開絕大多數藥品價格之後,其藥品明碼標價等價格行為的監管職責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問:咱們青島已經開始執行藥品集中採購了嗎?
  • 只因包裝不同 胸腺肽腸溶片藥店單片價格竟是線上平臺22倍
    來源:周到「高價藥」怪象② | 同一種藥,藥店單片價格竟是線上平臺的22倍,怎麼回事?「這家藥店賣135元一盒,某某平臺上只要17元一盒,大家不要去這家藥房買藥了!」一直以來,不斷有消費者在各個平臺反映,個別藥品在線下藥房的售價是線上藥房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同一藥品線上線下的巨大差價究竟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