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衡量人類進步...

2020-12-27 荔枝網新聞

  科技日報記者 李釗

  12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紐約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近年來發生最嚴重的一次世界級危機,但這可能不會是最後一次,除非人類停止對自然的貪婪掠奪。

  把環境因素納入衡量發展與進步維度

  報告建議各國領導人立即做出取捨與決策:立刻採取積極大膽的舉措,減少人類生活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否則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將停滯不前。該報告新增了一項衡量人類進步的指數:「地球壓力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PHDI),該指數納入了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情況和「物質足跡」的概念。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阿奇姆·施泰納指出:「人類對地球施加的壓力史無前例。在人類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球氣溫再創新高、不平等狀況螺旋上升之後,人類必須把環境因素作為衡量發展與進步的維度之一,因為人類已經無法忽視碳足跡對地球的影響。」

  報告認為,隨著人類和地球進入一個全新的地質年代,即人類世或人類紀,現在所有國家都應重新設計各自發展道路,為人類給地球帶來的壓力負起責任並做出改變。

  中國選擇了一條更加綠色的發展道路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表示:「我們顯然需要一條更加綠色的發展道路,人類發展和保護自然並非只能二選一。地球承受的壓力重新校準了各國衡量自身進步的標尺。要想造福所有人,讓人類與地球共同繁榮,世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報告指出,一些國家對解決碳排放問題做出了新承諾,其中包括中國採取了積極的措施來加速改變。中國宣布將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全球範圍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主要依靠國家制定政策來推動。中國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總金額高達901億美元。

  中國還參與了世界普及碳定價的改革。2017年,基於其區域內經驗,中國啟動了首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該方案與中國根據《巴黎協定》擬定的國家自主貢獻掛鈎,包括了能源領域的3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幾乎是排名第二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兩倍。

  與自然共存將成為人類發展新前沿

  報告認為,人類發展的下一個前沿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不是對抗,與此同時需要改變社會規範、價值觀以及政府和財政激勵措施。

  據最新預測,到2100年,由於氣候變化,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每年將經歷多達100多天的極端天氣。如果《巴黎協定》得到充分執行,這一數字或會減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辦公室主任佩德羅·孔塞桑說:「人類發展的下一個前沿不是在人和自然之間作出選擇,而是要在今天就認識到,碳密集型產業不僅會加劇不平等現象,也將難以繼續推動人類發展。通過解決不平等、利用創新和與自然合作,人類發展可以邁向革新,使社會發展和保護地球齊頭並進。」

相關焦點

  • 衡量人類進步又添新指數
    近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紐約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指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近年來發生的非常嚴重的一次全球危機,除非人類停止對自然的破壞。把環境因素納入衡量發展與進步維度報告建議各國領導人立即做出取捨與決策:立刻採取積極大膽的舉措,減少人類生活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否則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將停滯不前。該報告新增了一項衡量人類進步的指數:「地球壓力調整後的人類發展指數」(PHDI),該指數納入了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情況和「物質足跡」的概念。
  • 民族品牌閃耀國際舞臺——康師傅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企業可...
    日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京正式發布了一份針對企業就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認知情況的基線調研報告。這是此類報告在華首次發布,旨在讓企業領導者了解中國企業參與SDG的方式、重點領域、未來趨勢;以及當企業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引發的「新常態」,如何更好的抵禦風險,從而走出全球性危機所帶來的強烈衝擊。
  • 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報告詳細評價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討論了全球城市發展中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
  • 專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綠色復甦,世界選擇「更美好...
    中新網北京10月2日電 題:專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綠色復甦,世界選擇「更美好重建」  中新社記者 張碩 劉旭  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也再次敲響了人與自然關係失調的警鐘。這場全球危機正促使人類反思,該如何重新定位人與自然的關係。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聚焦地球健康和人類健康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司及新聞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GEO-6)中文版發布會在京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報告(GEO-6)是2012年以來最全面的全球環境報告。GEO-6由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250位專家共同完成,這次評估以先前GEO報告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歷時五年,概述了當前的環境狀況,預測了未來環境的發展趨勢,並對政策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學生在聯合國「SDGeek青年集客挑戰賽」中...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學生在聯合國「SDGeek青年集客挑戰賽」中獲得冠軍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2020-08-31 大 中 小
  • 中國為全球地表描「肖像」,自然資源部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
    【環球時報記者 谷業凱】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中國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那麼,全球地表「肖像」是如何描繪出來的?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有哪些新看點?
  • ...海洋之肺:海草對環境和對人類的價值》報告|「世界海洋日」綠訊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中國綠髮會「走出去」辦公室注意到6月8日發布的一份關於海草床的權威報告。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20年6月8日發布的新聞,海草床作為「海洋之肺」,對環境與人類具有重大的價值。
  • ...音·美美與共」——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友好音樂會在名古屋舉辦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和合之音·美美與共」——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友好音樂會現場。
  • 《全球環境展望6》報告中文版發布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知名學者、報告作者、高校與科研機構代表等特邀嘉賓參加了會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展望6》在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發布,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主題,系統審視遭受嚴重破壞的全球生態環境,呼籲各國徹底摒棄不可持續的生產消費模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其他國際商定的環境目標。繼英文版發布後,中文版報告的翻譯製作在多方協助下首先完成,成為英文之外的第一個聯合國官方語言版本。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氣溫2100年恐升高3℃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當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形勢無法扭轉,預計到2100年,全球溫度可能會再升高3℃。全球持續升溫,世界將會怎樣?我們該如何採取積極行動,遏制全球變暖?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森林橫越了9個國家,超過550萬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讓這裡成為人們口中的「地球之肺」。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 中國已從糧食署受援國發展...
    借《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之機,《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請他談一談全球在面臨疫情衝擊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消除貧困,以及「零飢餓」目標的問題。為及時掌握全球糧食安全情況,自2017年以來,包括糧食署在內的聯合國五個機構每年聯合發布《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根據今年的報告,全球飢餓人口自2014年以後每年增長過千萬。在過去的五年中,全球飢餓人口增加了6000多萬,2019年底達到了6.91億。2020年的新冠疫情很可能使飢餓人口再增加1.3億。這種變化趨勢與2030年實現「零飢餓」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 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 聯合國報告細數人類「五宗罪」
    參考消息網5月7日報導 港媒稱,聯合國6日公布具指標意義的自然生態評估報告,指人類正在加速破壞他們賴以維生的大自然,令大自然陷入人類史上最惡劣境況,多達100萬種動植物恐面臨滅絕。報告並列出人類的「五宗罪」,致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 【聯合國報告呼籲各國加強研究和預防人畜共患疾病】聯合國環境...
    2020-07-07 06:05:04來源:FX168 【聯合國報告呼籲各國加強研究和預防人畜共患疾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國際牲畜研究所7月6日聯合發布一份名為《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如何阻斷傳播鏈》的報告,呼籲各國政府亟需採取措施阻斷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否則將來還可能暴發更多人畜共患疾病。
  • 「聯合國人居獎」花落徐州2年過去,徐州的現今的發展又如何呢?
    2018年,「聯合國人居獎」在聯合國人居署總部所在地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頒獎儀式,徐州獲此榮譽。同時也是獲得本屆「聯合國人居獎」的唯一城市。徐州夜景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準確來說是「人居獎」(the Habitat Scroll of Honour Award),並不是授予認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而是 「為了使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對人類住區的發展和解決人居領域的各種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
  • WWF發布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開發和...
    (來源:WWF)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會(ZSL)發布的兩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年版(Living Planet
  •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 自然資源部發布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 並向聯合國捐贈
    央廣網武漢9月16日消息(記者周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9月15日,我國自然資源部發布了2020版30米全球地表覆蓋數據,並向聯合國捐贈了這一數據。這是繼2014年向聯合國捐贈數據以來,我國再次向國際社會提供更新地理信息公共產品。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報告發布 呼籲各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全球環境展望6》報告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主題。 12月2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全球環境展望6》(GEO-6)中文版報告。這是英文之外的第一個聯合國官方語言版本。
  • 聯合國報告:緬甸羅興亞人遭暴行 或構成危害人類罪
    【觀察者網綜合】2月3日,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發布一份關於自去年10月9日起從緬甸逃離至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的人權報告。報告稱,聯合國人權專員在今年1月8日到23日期間在孟加拉國採訪了從緬甸逃亡至此的204名羅興亞人。報告指出緬甸政府侵犯羅興亞人人權的行為之普遍,或許已經達到了危害人類罪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