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氣溫2100年恐升高3℃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04上映的好萊塢災難電影《後天》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電影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冰山融化、龍捲風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世紀的故事。

其實提到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對於熱衷於未來感的電影人來說,給了他們極大的發揮空間。《後天》中溫室效應的結果是導致全球進入冰河世紀;而在1995年的好萊塢電影《未來水世界》中,氣候變暖的結局是世界變成汪洋一片,電影《未來水世界》中描述了地球兩極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在水上生存的故事。片段中,男主角在被提問陸地在哪裡時大吼:「沒有陸地了,陸地只是個神話!」

兩部電影,兩種結局,卻都有同一個誘因——全球變暖!災難電影以極近真實的觀感,自然之怒帶來的浩劫,當颶風席捲而來,當海嘯撲面而至,當冰雪的嚴寒不再給人以任何的喘息,凝重悲涼的鋼琴聲正如整個電影的基調。

也許此刻您還慶幸這只是電影,不過現實往往比想像更殘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當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形勢無法扭轉,預計到2100年,全球溫度可能會再升高3℃。全球持續升溫,世界將會怎樣?我們該如何採取積極行動,遏制全球變暖?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森林橫越了9個國家,超過550萬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讓這裡成為人們口中的「地球之肺」。但去年,燃燒十多天的大火給這片森林帶來抹不去的傷痕,有分析認為,被山火燒毀的4920平方公裡樹木可能需要150年甚至200年以上才能恢復。而這場大火,就普遍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惡果之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對此曾發出警告,如果不對全球變暖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這類的災難還可能不斷發生。李高說:「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加劇,顯著的特徵就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加大,如果沒有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那麼類似亞馬遜的事情明天就可能發生在其他地區。」

有分析認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航空業停滯等因素,將使得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這種減排並不具持久性,在當前全球排放趨勢無法扭轉的情況下,預計到2100年,全球溫度仍將上升3.2℃左右。而這個升幅的數值,將會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

地球不斷升溫會有怎樣的結果?從現有的分析來說,無人能逃脫全球變暖帶來的嚴重後果。首當其衝的是大量生物可能滅絕,北極熊就是其中之一。《自然》雜誌研究報告顯示,北極熊需要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但當前海冰加速融化,導致北極熊捕獵時間不斷縮短,甚至無法支撐它們度過進食期,這可能導致北極熊在本世紀末滅絕。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南極,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南極成為全球變暖最快的地區之一,平均每10年升溫0.6℃。而這些變化也會直接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嚴重影響。

不單只是因海平面上升導致沿海地區及島嶼沉沒,約2.75億人的居住地面臨洪澇災害,也不只是因高溫導致全球許多地區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事實上,即便是大陸區域也將深受影響。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說:「具體一點是,冰川的退化已經是(全球變暖)很明確的一個證據了。對於農業的影響,如果升高過多,那麼針對整個農作物的季節以及產量都會發生很嚴重的問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特別提醒,從現有的統計來看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最貧困的50%人口排放量的總和,因此應當為應對氣候變化承擔更大的責任。而《巴黎協定》也明確,發達國家應該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支持,並保證資金的可預見性和持續性,從而提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本月發出的最新表態再次呼籲發達國家兌現每年資助發展中國家1000億美元以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承諾,從而達成「在2030年之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相對2010年能夠降低45%」的預期。古特雷斯說:「目前代表全球65%溫室氣體排放的和70%經濟體量的國家都對碳中和作出了承諾,我們要把這些承諾變為行動。聯合國2021年的中心工作就是致力於建立一個真正碳中和的國際聯盟。」

我國已明確提出,要在2030年前力爭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李高說,我國將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同時,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促進《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2020年「地球衛士獎」獲獎名單
    新華社奈洛比12月11日電(記者白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日公布了2020年「地球衛士獎」的六位獲獎者名單。今年的「地球衛士獎」獎項類別包括「終身成就獎」「激勵與行動獎」「政策領導力獎」「商界卓識獎」和「科學與創新獎」。
  • 中國青年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地球衛士青年獎」
    新華社奈洛比12月15日電(記者楊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5日授予全球7位30歲以下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和活動家2020年「地球衛士青年獎」。從事農村水資源保護與淨化工作的中國青年任曉媛榮獲該獎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厄·安諾生說,在全球範圍內,年輕人正引領潮流,呼籲人們採取果斷而有效的解決方案,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汙染這三重危機。「我們必須傾聽年輕人的聲音。隨著我們步入關乎地球命運的『決定性十年』,我們亟需致力於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生態系統。
  • 專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綠色復甦,世界選擇「更美好...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下稱「環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切照舊』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世界要選擇『更美好重建』。」圖為塗瑞和參加「中國青年對話未來」線上活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供圖   當前,各國都在努力擺脫疫情帶來的衝擊,生物多樣性危機很容易被忽視。日前發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BO-5)作出最權威評估稱,2010年設定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完成情況很不樂觀,全球在2020年前僅「部分實現」了20個目標中的6個,沒有1個目標是「完全實現」的。照此不利趨勢,預計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很多相關指標難以實現。
  • 六位環保先驅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0年地球衛士獎
    當地時間12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揭曉了2020年地球衛士獎的六位獲獎者。作為聯合國最高級別環保榮譽,這一獎項旨在表彰為環境帶來巨大變革,引領人們採取果斷行動的環保先鋒。今年的地球衛士獎獲獎者有: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因其為全球氣候行動所作的貢獻以及積極致力於推動氣候敏感型國家發展所作的努力而榮獲「政策領導力」類別獎項。來自德國的法比安·裡恩德茲博士:憑藉其在人畜共患病方面的突破性發現以及推動「健康一體化」工作所作貢獻獲得「科學與創新」類別獎項。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各國化石燃料產量每年需降6%方能溫控達標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攜手有關研究機構共同發布《2020年生產差距報告》和《2020年排放差距報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當我們致力於在疫情後重啟經濟時,選擇對低碳能源和基礎設施投資,將有利於就業、經濟、健康和清潔空氣。各國政府必須抓住機遇,引導其經濟和能源系統遠離化石燃料,向更公正、可持續和有韌性的未來過渡。」
  • 全球氣溫升高 美國"開倒車"難辭其咎
    (原標題:環球深觀察丨全球氣溫升高 「開倒車」的美國難辭其咎)
  • 【聯合國:疫情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根據聯合國婦女署最新的...
    2020-11-27 06:30:38來源:FX168 【聯合國:疫情或使全球女性地位倒退25年】根據聯合國婦女署最新的全球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可能會讓他們為之努力的性別平等工作倒退25年。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衡量人類進步...
    科技日報記者 李釗   12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紐約發布《人類發展報告》30周年紀念版指出
  •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全球新發感染者中15到24歲的青少年佔三分之一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7月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共有3800萬愛滋病毒感染者,其中,新發感染者約170萬;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
  • 全球變暖,北極圈內已經達到38℃,今年夏天我國氣溫能有多高?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宣布,全球5月氣溫異常升高,且與2016年5月並列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NOAA公布最新全球溫度報告指出,全球5月份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的平均氣溫高0.95℃。對於北半球而言,這是5月最熱的記錄。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時間:2020-07-21 13:04   來源:淑女志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全球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令人憂心 很受大家喜愛的北極熊如今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
  • 動動與聯合國環境署發起 「五月藍天走」 倡導低碳出行
    來源:環球網輕運動App 動動(國際版為Pacer)受聯合國環境署邀請,加入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環境署(UNEP)以及氣候與清潔空氣聯盟(CCAC)發起的「Breathelife」全球空氣淨化運動,動員城市和個人保護我們的健康和地球免受空氣汙染的影響。
  • 聯合國人居署使用Minecraft:改善城市規劃
    現在, Un-Habitat(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也開始使用Minecraft了。Un-Habitat有一個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的項目,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公園、廣場、體育場等設施的建造。現在,它開始用Minecraft吸引年輕人的參與。
  • 受世界性組織親睞,美國環保署、聯合國只是先河環保國際化徵程的開始
    時至今日,環保監測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先河環保在環境空氣監測方面備受聯合國親睞,將邁入新的國際化徵程。中國先河,美國環保署和聯合國都做了同樣的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先河環保,這家中國環保企業卻做到了。美國環保署(EPA)和世界性組織機構聯合國,兩者在人類環保事業上,均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先河環保。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聚焦地球健康和人類健康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司及新聞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GEO-6)中文版發布會在京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報告(GEO-6)是2012年以來最全面的全球環境報告。GEO-6由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250位專家共同完成,這次評估以先前GEO報告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歷時五年,概述了當前的環境狀況,預測了未來環境的發展趨勢,並對政策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因氣候變暖太快,大山雀可能在2100年滅絕  Winnie Lee • 2020-11-09 11:10:27 來源:前瞻網 E1508G1
  •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 中國已從糧食署受援國發展...
    在幫助其他的發展中國家方面,糧食署加強了與中國政府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合作,在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實施援助項目。」成立於1961年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下稱「糧食署」),致力於抗擊飢餓、提供緊急糧食援助,並與各種社區展開合作,共同改善營養狀況與增強恢復力,是全球最大的人道主義組織。1979年,糧食署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五家聯合國機構之一。
  • 2070年全球三成人口將面臨極端高溫
    新華社資料圖6000年來,大多數人類生活在年平均氣溫在11-15攝氏度的氣候下。由於氣候變暖,到2070年,人類生活環境的平均氣溫將上升7.5攝氏度。意味著50年後,全球近1/3的人口可能生活在年平均氣溫超過29攝氏度的環境下,近35億人面臨極端高溫。延伸閱讀: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2019年,世界在前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在悄然變化。冰川融化改變了北極地貌、海平面上升讓城市慢慢消失、棲息地被毀可能讓小丑魚從地球上滅絕……你知道嗎?
  • 《全球環境展望6》報告中文版發布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知名學者、報告作者、高校與科研機構代表等特邀嘉賓參加了會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展望6》在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發布,聚焦「地球健康,人類健康」主題,系統審視遭受嚴重破壞的全球生態環境,呼籲各國徹底摒棄不可持續的生產消費模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其他國際商定的環境目標。繼英文版發布後,中文版報告的翻譯製作在多方協助下首先完成,成為英文之外的第一個聯合國官方語言版本。
  •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和聯合國人居署一起應對環境中的塑料垃圾
    新加坡2020年7月22日 /美通社/ --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The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簡稱「聯盟」)今天宣布與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進行戰略合作,以便實施邁向循環經濟的一系列解決方案,在創造商業和謀生機會的同時,幫助提升資源回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