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2070年全球三成人口將面臨極端高溫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5月4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到2070年,全球1/3的人口可能面臨極端高溫。

新華社資料圖

6000年來,大多數人類生活在年平均氣溫在11-15攝氏度的氣候下。由於氣候變暖,到2070年,人類生活環境的平均氣溫將上升7.5攝氏度。意味著50年後,全球近1/3的人口可能生活在年平均氣溫超過29攝氏度的環境下,近35億人面臨極端高溫。

延伸閱讀: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2019年,世界在前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在悄然變化。

冰川融化改變了北極地貌、海平面上升讓城市慢慢消失、棲息地被毀可能讓小丑魚從地球上滅絕……

你知道嗎?全球變暖正悄悄地改變著地球的「模樣」。

冰川融化改變地貌,城市在消失?

2019年11月,義大利威尼斯經歷了自1872年以來最危險的一周,整個水城被淹了個底朝天,遭遇「末日般的破壞」。有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威尼斯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被全部淹沒,徹底消失。

威尼斯的洪水已然退去,但美國阿拉斯加州沿海小鎮基瓦利納的水,卻無法退去。因海平面上升,這個小鎮面積正不斷縮減。到2025年,這裡就會被海水淹沒。

人類居住的城市,說淹就淹,說沒就沒?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或許都源於氣候變暖導致的南北極地區冰川大量融化。

這些冰川本來安靜地「沉睡」在兩極,雄壯美麗。但是,氣溫升高卻讓它們慢慢融化消逝。當冰川褪去,冰下的島嶼顯露出來,北極的地貌正因此悄悄改變。

科學家警告稱,北極圈中的格陵蘭大片冰層的融化速度比預期快許多,在21世紀末之前,恐讓全球數百萬人面臨洪災風險。

冰川融化背後,是變暖加速。自20世紀90年代起,北極變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2倍。過去6年,更是北極地區最熱的6年。

北極圈邊上的俄羅斯,甚至可能因此修訂課本上的氣候帶邊界,而以嚴寒著稱的首都莫斯科,也打破了133年來12月的最高溫,並因降雪少無緣白色聖誕。

氣候變暖威脅棲息地,物種在滅絕!

氣候變暖還嚴重威脅到了北極的象徵——北極熊的生存。2019年北極海冰數量顯著減少,習慣在浮冰上生活的北極熊,失去了厚厚的冰層,難以捕獵食物。很多飢餓的北極熊被迫去村莊覓食。

同樣面臨生存威脅的還有萬裡之外的孟加拉虎和深海中的小丑魚。

位於恆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國孫德爾本斯地區,是孟加拉虎的主要棲息地。由於海平面上升,這一地區預計會在2070年徹底消失,這裡的孟加拉虎也會隨之滅絕。

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可愛的小丑魚「尼莫」,也正面臨威脅。小丑魚對棲息地相當挑剔,如果它們的自然棲息地珊瑚礁繼續受到破壞,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或許只能在電影中與它們「見面」。

也有一些生物已經與地球告別。今年2月,澳大利亞官員正式把珊瑚裸尾鼠從瀕臨滅絕的物種名錄,轉移到了滅絕類別。這是第一種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哺乳類動物。

科學家認為,未來幾個世紀,氣候和人類的活動可能會毀掉三百多種哺乳類動物和鳥類,也許會有更多物種從「瀕臨滅絕」走向「滅絕」。

呼吸的空氣日益渾濁,人會變笨?

全球變暖不僅關係到冰川融化、物種滅絕,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多項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可能還會導致早產率增加、GDP減少,甚至讓智商變低。

氣溫變暖為何會增加孕婦早產機率?研究發現,當氣溫超過32.2攝氏度時,出生率增加了5%,妊娠期長度平均縮減了6.1天,有些嬰兒甚至會提前兩周出生。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讓人變笨。目前,已經有大量相關證據表明,人類認知功能與吸入二氧化碳的含量有關。在不通風的房間裡學習,學生成績會下滑。

美國一名教授表示,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繼續高速上升,室內二氧化碳也將攀升,到了2100年,人類將變遲鈍。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還顯示,如果忽視氣候變化問題,全球人均GDP將受氣候變化影響而降低7.22%。

少吃肉、少開車,這樣做關係地球未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警告稱,如果不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以內,2030年之後,地球會迎來毀滅性氣候。地球留給人類的好日子,或許只有10年了。

應對全球變暖,不僅需要各國從宏觀層面作出努力,普通民眾也可以用切身行動做出貢獻。

聯合國專家給出了看起來簡單易行的建議:多吃菜、少吃肉。報告認為,以肉食為主的飲食會加速全球變暖。我們只需要適當地減少一些肉食,就能為減碳貢獻力量。

其次,汽車尾氣是導致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我們平時出行時,應儘量選擇公交和單車等綠色方式,既能減肥,又能環保。

此外,選用節能電器、隨手關燈等行為,也有助節能減排。

應對氣候變暖,刻不容緩。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梨視頻 新華網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面臨極限高溫—新聞—科學網
  •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根據研究顯示,地球將有20%的陸地的氣溫將在未來50年內升高到類似撒哈拉沙漠的那種炎熱氣候,這表示年平均氣溫將會高於29℃,但在目前,地球山谷只有0.8%的區域達到這個「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嚴酷條件!全球氣溫上升後的壞消息受平均氣溫上升影響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和奈及利亞以及索馬利亞,各位應該看到了印度這個世界上人口增長速度第一的國家,很明顯到2070年,印度人口將達到全世界第一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甚至從現在的1/7上升到1/3也是不無可能,假如莫迪政府和後續的印度政府在無視印度人口增長速度的話。
  • 印度現47.6℃、50℃高溫,地球小冰河時期什麼時候來?
    作者:文/虞子期 全球變暖,極端氣候增加已經成為如今的趨勢,根據印度《經濟時報》最新科學報告指出,印度再現「死亡」高溫,達到了47.6℃極端高溫。並且這一數據刷新了10年來5月之中最熱的一天。
  • 致命性高溫、高溼來襲 研究:極端天氣頻率與強度持續增加
    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顯示,全球暖化的最糟狀況正在發生,極端潮溼和高溫將可能威脅人類的生存。溼熱比乾熱更危險,因為會影響人體自然的體溫調節系統——流汗。科學家們在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南美和北美的部分地區,包括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幾個熱點,發現數千件前所未見的致命極端天氣事件。根據這份新研究,1979年至2017年期間,潛在致命的高溼高溫事件數量增加了一倍,而且頻率和強度都在增加。1979年至2017年期間,潛在致命的高溼高溫事件數量增加了一倍。
  • 北極出現38℃高溫,熊熊大火燒毀森林,人類面臨新的災難?
    2020年,人類面臨的挑戰似乎遠沒有結束。在遙遠的西伯利亞地區,這裡正在經歷數萬年一遇的高溫天氣。位於北極圈內的維爾霍揚斯克市,在最近竟然出現了38攝氏度的罕見高溫。這是人類有記錄以來,在北極圈內測量到的最高溫度。今年上百年,西伯利亞的許多地區都比往年氣溫高約8攝氏度。
  •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世界人口或在本世紀中葉後減少,全球人口和經濟將重大轉變_身體...
    研究顯示,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頂峰,約為97億,到本世紀末將降至88億,其中23個國家的人口預計縮減50%以上,對全球經濟有一定影響。作者提示,在應對人口減少時一定不能損害人類在爭取女性自由和生育權利方面的進展。同時,本刊編輯還採訪了該研究的作者,討論了這一人口預測模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本研究預測的結果有何重要的影響。
  •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地球環境岌岌可危,科學家表示,2070年35億人生命將受到威脅!
    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不斷加劇,使地球的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也出現了明顯的上升,很多地勢低洼的地區都面臨著被吞沒的危機。另外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世界各地的乾旱問題也出現了明顯加重的情況。地球的氣候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專家們也在密切關注著地球的環境變化,但是情況並不樂觀,地球環境岌岌可危,為了更好地發現地球問題,考古學家、生態學家和氣候科學家組成了國際研究小組,並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在2070年,地球環境將進一步惡化,導致35億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最終地球環境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 202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了?地球極端化氣候或成常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氣象意義上,6月到8月是夏季時段,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說夏季的天氣非常熱,動不動都是40度以上的高溫,而似乎在全球範圍之中,夏季並不是都是熱的情況
  • 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 最新研究顯示: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遭遇極端高溫天氣!繼考拉之後:紐西蘭國鳥或將面臨滅絕
    1月15日,據外媒報導,由於紐西蘭遭遇嚴重的乾旱高溫,動物保護者警告稱,紐西蘭國鳥無翼鳥(也稱鷸鴕,俗稱「幾維鳥」)或將面臨滅絕。無翼鳥是紐西蘭的特有種,也是紐西蘭的國鳥及象徵因其叫聲「幾維」而得名,且蛋是由雄鳥孵出,它們相當害羞,主要在夜間行動。
  • 高溫熱浪的危害不只是讓你熱到「變形」
    高溫、高溼、強輻射天氣可使人體體溫調節系統、水鹽代謝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使人體處於「超負荷」狀態,加重病情甚至導致人的死亡。  歐盟委員會科學和知識服務聯合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指出,到本世紀末,天氣相關的災害可能會影響到大約三分之二的歐洲人口,致死人數將是目前的50倍。  高溫熱浪導致的生態系統和大氣環境變化,也威脅著人類健康。
  • 科學家研究發現:22世紀12億人可能會遭受高溫威脅
    作為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霍金在對黑洞的研究以及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融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確,一個人可以扮演很多角色,霍金就是這樣,除了作為著名的科學家,霍金還是有非凡成就的科普作家,一本《時間簡史》不知成了多少人的物理啟蒙書,當然霍金的身體殘疾也讓人印象深刻。
  • 全球人口巔峰在哪一年?2100年中國有多少人?《柳葉刀》給出答案
    一.全球人口增長不均衡根據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研究人員在《柳葉刀》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在22世紀裡,全球人口將會到達巔峰,之後會達到飽和狀態並逐步下降。而全球人口增長與下降目前處於一種全球不均衡狀態。
  • 全球人口今年將達76億,未來世界或面臨人口生存權競爭!
    公元前1000年左右世界人口突破1億,1804年世界人口才達到10億,1900年達到16.5億,1950年25.25億,1987年突破50億,1999年突破60億,2011年突破70億,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直逼100億!
  • 科學家研究發現:22世紀12億人可能會受到高溫威脅
    霍金作為一位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對於黑洞的研究以及在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融合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美國羅格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最新研究,論文稱人類即將面臨或者未來會面臨溫室效應全球氣溫變暖帶來的致命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2019年全球再次受到氣候災害沉重打擊
    年的平均氣溫為有記錄以來最高,2019年將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或第三熱年份。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說:「我們距離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還很遙遠,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緊急氣候行動,到本世紀末氣溫將上升3攝氏度以上,人類健康面臨的危害將越來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氣候變化影響通過極端和反常天氣表現出來。2019年,全球再次受到與天氣和氣候相關災害的沉重打擊。
  • 《柳葉刀》:中國高溫熱浪死亡30年升四倍!
    根據首次發布的《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自1990年以來,中國與高溫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已上升了四倍;到2019年,與高溫熱浪相關的死亡人數已達到26,800人,其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於140萬中國人的平均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