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2020-12-2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據一份周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顯示,在未來50年內,地球將會經歷一個史無前例的升溫過程,屆時將會有超過五分之一的面積變得像撒哈拉沙漠一樣酷熱!

地球六千年來氣候發展模型模擬的結果

該研究由一個國際團隊的多名科學家參與,使用了一個地球近6000年來氣候發展數據累積的模型,包括考古獲得的氣候變遷以及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及有正式科學記錄以後的資料,該模型模擬顯示,如果人類在未來幾十年中,無法應對氣候變化的話,並且對溫室氣體排放加以控制,那麼未來人類將會遭遇難以想像的後果。

根據研究顯示,地球將有20%的陸地的氣溫將在未來50年內升高到類似撒哈拉沙漠的那種炎熱氣候,這表示年平均氣溫將會高於29℃,但在目前,地球山谷只有0.8%的區域達到這個「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嚴酷條件!

全球氣溫上升後的壞消息

受平均氣溫上升影響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和奈及利亞以及索馬利亞,各位應該看到了印度這個世界上人口增長速度第一的國家,很明顯到2070年,印度人口將達到全世界第一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甚至從現在的1/7上升到1/3也是不無可能,假如莫迪政府和後續的印度政府在無視印度人口增長速度的話。

印度人口增長曲線

國際研究團隊警告稱,根據人口增長模型,到2070年受到影響的人口將會達到35億,也就是佔當時全世界人口(模型顯示2070年全球人口105億)大約1/3!

全球氣溫上升後的好消息

全球氣溫上升也不全是壞消息,比如隨氣溫上升,加拿大,俄羅斯和南極洲等當前是寒帶的區域將逐漸形成溫帶氣候,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區域間形成新的人類聚居區域,因為氣溫上升後很多耕地將無法再耕種,這些區域的人口不得不搬遷,而這些新增的面積則可能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新去處!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馬丁·舍弗稱「地球上的大片區域將熱到幾乎無法生存,而更壞的消息是將不會再回到氣候宜人的時代。如果未來50年溫室氣體排放不受控制的增加,那麼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面臨被迫放棄家園、甚至在「近乎不可居住」的條件下生存。

全球海洋環流永久改變

其實關於最近地球氣候走勢,遠不止一個團隊提出類似的問題,另一個研究海洋洋流的團隊4月17日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的論文顯示,地球正經歷一萬年來環境的大幅變化,其表現是他們研究範圍內的世界洋流變化情況!他們的研究展現了未來世界兩個格局,第一個是氣溫上升帶來的自然災害影響,另一個是洋流變化帶來的經濟產業格局變化:

研究發現北大西洋暖流比工業革命以前更深入北極,這表示溫暖的海水將能到達更北的區域,和大氣環流一起改變整個北半球氣溫格局,首先迎來的是直接影響,北極夏季冰原面積減少,甚至可能無冰,再是北極圈內的永久凍土帶消融帶來的影響,這個影響可能會惡性循環,因為凍土帶中的甲烷會隨之釋放,造成更嚴重的溫室效應!

另一個則是暖流會將漁業資源帶向北極,可能這可能會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畢竟海洋一直就是人類的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如果漁業資源向兩極拓展,那麼北半球對資源的爭奪將會白熱化,未來因為海洋資源的戰爭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冰島和英國的鱈魚戰爭

當然還有一個是無法忽視的海洋酸化,隨著二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氣層,海洋也會吸收更多的碳,未來將會逐漸酸化,當然這個惡果現在已經開始顯現,比如熱帶珊瑚正在大批死亡,鯡魚或鯖魚等物種正在向兩極移動等等。

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白化

研究團隊從冰島南部取樣分析顯示,當前可能是地球此前一萬年都沒有經歷過的狀態,因為沒有先例,研究團隊並不能直接判斷這是否是過去的地球曾經發生過,但根據當前地球所面臨的狀況判斷,很明顯不是什麼好事!

研究團隊取樣地點

而這個影響,可能是最近的工業時期後開始的,因為從發現的各個時代沉積物中浮遊生物G.buloides的微小化石顯示,近期和工業時期以前的樣本顯示不一樣,也就是說人類的活動,特別是工業時期後人類的活動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作為研究對比的微體化石

看來我們面臨的局面不太好,各位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面臨極限高溫—新聞—科學網
  • 2070年全球三成人口將面臨極端高溫
    5月4日,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到2070年,全球1/3的人口可能面臨極端高溫。全球變暖正悄悄地改變著地球的「模樣」。冰川融化改變地貌,城市在消失?2019年11月,義大利威尼斯經歷了自1872年以來最危險的一周,整個水城被淹了個底朝天,遭遇「末日般的破壞」。有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威尼斯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被全部淹沒,徹底消失。威尼斯的洪水已然退去,但美國阿拉斯加州沿海小鎮基瓦利納的水,卻無法退去。
  • 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受影響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全球大約有8億人出現血鉛超標的情況,而這8億人則佔到了兒童總數的三分之一。該消息引起了許多國家科學家的關注,公眾也想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多兒童存在血鉛超標的情況?有什麼方法可以應對這個問題嗎?鉛是一種什麼樣的元素?
  • ...約佔全球一半GDP和三分之一人口的16個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經濟...
    【重要信息回顧盤點】經濟學家:疫苗可能給全球GDP帶來3萬億美元的提振;① 彭博經濟學家舒暢、Jamie Rush和Bjrn van Roye撰文稱,疫苗開發和推出方面的好消息提升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加快復甦的希望。基於匯總的疫苗覆蓋方面的全面資料集,分析發現,佔到全球約一半人口和60%產出的國家未來幾個月在增長方面可能獲得明顯提振。
  • 地球環境岌岌可危,科學家表示,2070年35億人生命將受到威脅!
    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不斷加劇,使地球的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也出現了明顯的上升,很多地勢低洼的地區都面臨著被吞沒的危機。另外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發展下,世界各地的乾旱問題也出現了明顯加重的情況。地球的氣候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專家們也在密切關注著地球的環境變化,但是情況並不樂觀,地球環境岌岌可危,為了更好地發現地球問題,考古學家、生態學家和氣候科學家組成了國際研究小組,並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在2070年,地球環境將進一步惡化,導致35億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最終地球環境將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 全球人口今年將達76億,未來世界或面臨人口生存權競爭!
    進入21世紀後,人命如草芥的日子早已成為過去,隨著西方「正確論」的興起,不分人種、不分國籍,人在理論上獲得了平等權利,人的權利超越國家界限,成為誰都不敢碰觸的禁區。但是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膨脹,人與人在未來不可避免的要迎來生存權競爭!處理不當,後果嚴重!
  • 梁建章:未來中美競爭關鍵將在人口政策 |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
    今年,梁建章與經濟學家李鐵圍繞「中國的人口紅利時代到底在不在」發起了隔空論戰,引發關注。這次論戰的背景還包括了梁建章新出版的一本書——不,其實是一本小說——與以往他出版過的三部關於人口、創新的著作不同,這一次,他發布了一本寓言小說《永生之後》。對於人口學的專業研究,對中國科技發展趨勢的關注,以及對於人類命運的關切,在這幾年讓梁建章頻頻走到話題中心。
  • 為什麼壯族是擁有韓國人口三分之一的少數民族?
    中國是一個面積大、人口多的國家,因此當有一些對比的時候,就會特別明顯。在中國有56個民族和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然是少數民族,但也有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周邊地區比較小的國家。事實上韓國人很困惑:為什麼壯族擁有韓國總人口三分之一的壯族被視為少數民族?事實上在的人口普查中,壯族的人口實際上達到了1692萬左右,近年來,人口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讓我們用這個數字來判斷。實際上,韓國的總人口只有5000萬,基本上佔到了韓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 未來哪一年,印度人口將超中國?
    14世紀歐洲黑死病使世界人口從1340年的大約4.5億,減少到1400年大約3.5至3.75億,歐洲隨後花了約200年的時間才恢復到1340年時的人口水平。古代中國宋朝至元朝的長期戰爭,使中國1393年時的人口反而比1200年減少了一半。
  • 中世紀帶走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到底是哪種病毒?
    公元527年,來自農民家庭的查士丁尼一世作為上一任國君的養子而繼位,雄心勃勃的他依靠著帝國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向西進軍,耗費了二十餘年時間,終於將領土擴張到接近當年強大的古羅馬帝國。然而,公元541年時,一場可怕的瘟疫從帝國南部的埃及襲來。
  • 60光年外的一個亮點引起了科學家關注,未來地球已提前上演!
    但TESS在2018年的發現,卻讓科學家滿懷期待的心情落空了!因為他們發現了一個地獄一般的行星,儘管科學家們有些落寞,但無意中卻揭示了一個真相,未來地球的真相!2018年9月16日,arXiv上刊登的預印本論文稱,在山案座π黃矮星周圍發現了一顆軌道周期僅為6.27天的超級地球,它的質量大約是4.82 ± 0.85 M⊕(地球的4.8倍左右),是一顆超級地球,但它的條件也是超級的!
  • 史丹福大學報告:如果不居家避疫 美國十城市三分之一人口恐將感染
    來源:央視原標題:史丹福大學報告:如果不居家避疫 美國十城市三分之一人口恐將感染當地時間11月17日,《舊金山紀事報》援引史丹福大學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民眾如果繼續按照正常方式生活,而不採取居家避疫,
  • 自稱來自火星,「預言」2020全球將遭遇災難的男孩,現在過得怎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都說「童言無忌」小孩子經常開玩笑說自己來自外太空,在火星上生活過,去過月球甚至見過外星人,然而這些話在大人眼裡就像聽笑話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光是這些遠遠不夠,波力斯卡精通許多專業語言,輕鬆講述火星和地球的歷史,他的母親表示從未向他講述這些,這都是他自己掌握的知識,波力斯卡稱他曾居住在火星
  • 臺灣人口今年開始負增長,比推估結果提前兩年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於名】臺灣「國發會」18日通過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結果顯示今年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推估結果提前兩年。臺「國發會」每兩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進行未來50年人口推估。
  • 歐巴馬:如果中國群眾過上美國人的日子,那將成全球災難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他表示如果10多億中國人過上跟美國人一樣的生活,將成全球災難。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按照目前的中國發展速度,環境問題和溫室效應的確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人口只有3億人,但是他們的消耗量卻是驚人的。據數據統計,光是5%的美國人就已經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紙張,25%石油以及23%煤炭。
  • 世界人口數量將從2064年開始下跌
    · 人口與生育率 世界人口數量將從 2064 年開始下跌 研究人員對 2017 - 2100 年 195 個國家和地區的生育率、死亡率、移民和人口情況進行預測分析後發現,全球總和生育率(TFR)近年來顯著降低,到 2100 年預計降至
  • 科學家稱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逼近9大極限
    研究人員警告稱,一旦9個臨界點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類生存環境將面臨「不可逆轉的變化」,此後的地球將不再像今天這樣的「和藹可親」。羅克斯特倫稱,由於認知水平的限制和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存在,這些「臨界點」目前還只是一種「粗略的估計」。但相對警示而言,我們更應將其看作是一個喘息的時機,一個改變的機會。因此他更願意將這些「臨界點」定義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安全空間」。
  • 2070SUPER晚生半年便將2070打的無法抬頭
    其實至今還清晰的記得在去年RTX2070發布之時眾多玩家就因GTX1070之美對它很傾倒,關鍵是人家老黃預習做得好,一早就給RTX圖靈訂好了「戰未來」的調調,儘管圖靈初代和很多兄弟產品一樣出現了各種無法預料的BUG,好在NVIDIA是撐過來了,自然我這個執著的跟風粉也沒閒著,一早就剁了一把RTX2070裝甲師,於是在我所用的這半年時間裡,2070裝甲師表現沉穩,綜合戰力喜人。
  • 科學家預測,本世紀末人口將突破100億,地球還能承受得住嗎?
    科學家預測,本世紀末人口將突破100億,地球還能承受得住嗎?人口膨脹現在對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可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讓人口一味的膨脹下。其實1850年,全世界的人口只有10億左右,過去10年之後,人口就翻了將近一番。今天人口的數量達到了70億,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長之中,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比過去越來越好了。環境問題人口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停止增長?
  • 時光旅行:聲稱到過未來的10個人
    時光旅行:聲稱去過未來的10個人儘管時光旅行的可能性仍有待商榷,但還是有一些人聲稱自己曾經去過過去或未來甚至平行宇宙。如果您回到過去改變歷史,您會怎樣?未來是未知的,所以去未來可能更加現實。一些聲稱去過未來的人,還提供了在他們時光旅行成真時所需的相關預測,以驗證他們的時光旅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