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前段時間美國一支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北部地區對古瑪雅城市遺址蒂卡爾進行考察,並且揭開了導致該城市最終被拋棄的細節原因。研究人員在蒂卡爾的水庫中發現了促使這座古城走向衰落的因素,藍細菌和重金屬的汙染。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古城裡的朱紅色壁畫是導致水庫出現鉛超標的原因,進而可能導致該城市大部分居民出現了鉛中毒的情況。
看完這則消息,估計有不少人認為蒂卡爾人之所以出現鉛中毒的現象,是因為他們的城市規劃不到位、飲用水供應系統不完善,但實際上如今的人類依然沒有擺脫鉛對生命健康的威脅。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全球大約有8億人出現血鉛超標的情況,而這8億人則佔到了兒童總數的三分之一。
該消息引起了許多國家科學家的關注,公眾也想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多兒童存在血鉛超標的情況?有什麼方法可以應對這個問題嗎?
鉛是一種什麼樣的元素?
學過中學化學的朋友應該都聽過「鉛」這種元素,即使沒學過中學化學,在一些與重金屬相關的新聞資訊中也應該聽過這種元素,但是大多數人只知道它會導致金屬中毒。鉛確實是一種金屬元素,但同時它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例如蓄電池、電纜、放射性防護等領域。去年,鉛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汙染名單中,那麼它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呢?
人在身體最健康的情況下,體內的鉛含量應該是零,但是沒有人可以做到這一點,因為鉛在我們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它們或許藏在食物中,或許藏在自來水中。進入人體後的鉛有九成選擇藏在骨骼中,剩下一成隨著血液循環去到其他組織器官,從而影響人體健康。鉛在人體內的長期積累會導致慢性中毒,比如神經系統中毒、運動系統中毒。
鉛對人體健康的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根據《紐約時報》發表的最新研究,人體接觸鉛的途徑多種多樣,而且防不勝防。例如汽車蓄電池中就含有鉛,因此蓄電池生產工人則面臨著可能被鉛汙染的風險。然後是電子產品,小到拿在手中的手機、平板電腦,大到液晶電視、冰箱等,這些電子產品一旦淪為電子垃圾,且得不到適當的處理後,將可能導致其中的鉛元素流入環境中。
此外,一些化妝品和調料中也存在鉛元素,這些物質的丟棄也是導致鉛汙染的源頭。同時該研究指出,調查發現大多數兒童血鉛超標的地區存在較為嚴重的空氣汙染和水體汙染,而且這些地區多為發展落後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世界上發展中國家和發展落後國家的人口數量佔全世界人口的大部分,因此這次的血鉛超標調查反映出人類社會發展的隱患。
如何應對這一難題?
鉛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如今含鉛的產品已經滲透我們的生活,根本沒辦法把它們從我們的身邊趕走。即使如此,我們對於鉛汙染的問題也並非無計可施。首先需要找到汙染的源頭,嚴格控制汙染源,比如嚴格管控工業排放、嚴格檢測含鉛產品的質量等等。
當然這些應對措施學者、科學家、政府官員應該早就想到了,無奈於國家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發展落後和發展中國家容易走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甚至是以犧牲國民健康為代價來發展經濟,這應該是血鉛超標現象背後的主要難題。如何解決世界貧困、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是人類未來漫長的發展道路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 7月29日 《美媒:研究稱全世界三分之一兒童體內鉛含量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