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投下的兩枚原子彈使日本的兩個繁華的城市瞬間化為灰燼。它留下的核汙染影響了許多日本人。當年的那些倖存者因核輻射而生病。 其實當年的兩顆原子彈研製的很匆忙,原子彈爆炸後,核汙染降解的速度也很快。因此日本能夠在短短幾年內重建了這座城市,才使得人民再次安定下來。
迄今為止,人類對核的研究取得了更大的突破。當今的核武器更加強大,而軍方為其提供了更大的射程。核飛彈,核潛艇和核航空母艦已經成為軍事重武器。但是,很少有國家能夠掌握核武器的研究和開發技術。出於恐懼,其他國家聯合制定並籤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但中國,美國和俄羅斯沒有立即達成共識。直到2020年3月,這三個國家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表示對這項條約的支持。
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沒有人能保證核武器不會進入戰爭。當戰爭再次籠罩地球並出現核武器時,人類遭受的災難就不會像日本那樣很快地得以恢復。僅有還不是很純熟的兩枚原子彈爆炸,日本城市建築物被衝擊波夷為平地。如果使用發達和成熟的核武器進行打擊,損失將無法估量。在受核武器洗禮的地方,人類的工業文明可能被燒毀。重建和恢復現代文明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畢竟,倖存者可能有各種併發症,核輻射造成的損害可能持續數代之久。第三次世界大戰確實是人類玩不起的。
愛因斯坦曾預言的未來戰爭:我不知道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將使用什麼武器。第四次必須是用石頭和木棍。這是關於人類使用核武器後的生活。除了核汙染,一切都變得貧瘠。人們可能會像祖先一樣使用最簡單的石頭來打部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