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制裁出了大漏洞,伊拉克堅決不放棄生意,還要進口天然氣

2020-12-22 艦載前沿科技

美國一直希望對伊朗實施嚴密的封鎖,現實卻是制裁無效,很難達到嚴密的要求,有時可以說是無奈,美國對伊制裁出了大漏洞,這就是伊拉克,自從伊拉克戰爭之後,尤其是美國大規模撤軍之後,伊拉克與伊朗握手言,關係不斷上升,包括貿易上的聯繫越來越多,現在伊拉克堅決不放棄生意,特別是對伊朗的電力與天然氣依賴相當高。

兩伊不是敵人了

也許有人會感覺奇怪,伊拉克不是一個能源大國嗎?天然氣與石油可以說是伴生的東西,為何伊拉克會缺少天然氣呢?沒錯,由於生產結構上的問題,自上世紀90年代起,伊拉克在石油建設方面就出現了問題,再經戰亂,後果就是伊拉克的天然氣產量不足,故而需要從伊朗進口天然氣,大約為每年3800萬立方米的伊朗天然氣,以便為發電站提供動力,同時,每天還從伊斯購買1200-1500兆瓦的電力。

除了天然氣和電力,伊拉克還從伊朗進口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包括食品,農產品,家用電器和空調。這自然是美國不願意的事,一再施壓要求伊拉克停止進口,可惜沒什麼用,伊拉克一旦停止從伊朗的進口,電力供應會減少一半以上,承受不起這個代價。

兩伊關係

對於美國的要求,伊拉克官員相當抱怨,認為美國與伊朗保持距離的要求既沒有承認伊拉克的能源需求,也沒有承認兩伊之間複雜的關係。不管美國什麼態度,伊拉克還要進口天然氣。

美國要撤軍

現實決定,美國揮舞制裁大棒對伊拉克無效,唯不敢砸天然氣交易,故而只能變個方式,美國要求,伊拉克利用北部庫德地區的天然氣生產來代替伊朗的能源進口,可惜存在不少問題,一時半會別想了,庫德與伊拉克政府關係理明白之前,根本不現實的事情。還促使美國公司和等盟國開發替代品,以阻止兩伊之間的商業往來。

伊朗天然氣生產

現在幾家美國公司與伊拉克石油和電力部門達成了價值高達80億美元的交易。美國自稱為「伊拉克主權的堅定擁護者」,同時,指責伊朗試圖破壞伊拉克,以試圖進行施壓。可惜效果也一樣沒什麼用,伊朗和伊拉克已經敲定了恢復和發展伊拉克國家電網的協議。

伊拉克石油部長承認,伊拉克生產自己的天然氣可以滿足國內需求,但是需要時間,從伊朗的進口將在未來五年內繼續增長。對此美國也沒招,只能當特許,認可這種交易的存在,只是掩蓋一下制裁的失敗了!

伊拉克需要天然氣

相關焦點

  • 伊朗外交部:制裁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馬修·圖勒及其他兩名美駐伊外交官
    當地時間23日,伊朗外交部宣布,將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馬修·圖勒以及其他兩名美國駐伊拉克的外交官列入制裁名單。聲明表示,被制裁的美國外交官「有效參與、組織、資助並指揮實施危害伊朗國家安全和公民利益的恐怖行為;有效支持針對該地區國家和人民的恐怖組織和極端組織;違反國際法,包括違反針對該地區人民的人道主義原則;協助暗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馬尼;在對伊制裁方面發揮作用。」該制裁自聲明發布之日起生效。
  • 什麼仇什麼怨,美國還要繼續制裁它?
    建設中的「北溪-2」項目(圖片來源:「北溪-2」項目官網)經濟原因在於,美國想爭奪歐洲的能源市場。由於俄羅斯天然氣供應距離短,價格也十分具有競爭力,傳統而言歐洲主要通過管道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而近年來隨著頁巖氣的開採,美國不僅實現了能源自給,還能大規模的出口,歐洲便成為美國頁巖氣的一個主要目標市場。
  • 當年美國打伊拉克乾淨利落,為何對待伊朗,卻只動嘴不行動
    上世紀80年代,互為鄰居的伊朗和伊拉克,曾經長期混戰達8年之久,最終也沒有分出個勝負來。可謂是棋逢對手,不分伯仲。如今的伊拉克,早已被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揍得體無完膚。連中東強人薩達姆,也被送上了絞刑架。高調反美的伊朗,也同樣受到美國的制裁和打壓。
  • 伊朗退出伊核協議,核計劃將不受任何限制,美國多地爆發反戰遊行
    他同時強調,如果伊核協議的籤約方恢復履行其全部承諾,伊朗也會恢復履行承諾。作為對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回應,自2019年5月起,伊朗已分三階段陸續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部分條款。7月1日,伊朗宣布濃縮鈾存量突破300公斤,8日宣布鈾濃縮豐度突破伊核協議規定的3.67%上限,9月6日,宣布放棄遵守核能研發方面的承諾,不再遵守協議有關離心機的限制。
  • 此國遭制裁仍面不改色!出口武器狂撈金 美國只能幹瞪眼
    近日,在參眾兩院的一邊倒要求下,美國總統籤訂了新一輪對俄制裁法案。這項制裁法案讓有望復甦回暖的美俄關係,再次降到了冰點。其中明確規定,禁止美國及其盟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原油等材料,以限制後者取得更多經濟收入。
  • 俄德天然氣管道項目又惹毛美國?德官員:絕不接受美國制裁威脅!
    德官員:絕不接受美國制裁威脅!  針對美國威脅對參與「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德國呂根島穆特蘭港實施制裁,該港所在的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州長施維斯格當地時間7日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憤慨地回應稱:「絕不接受這些威脅!」
  • ...伊朗的武器禁運,繼續上演威脅戲碼,然而——美對伊制裁已是強弩...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同意限制核活動,以換取國際社會對伊朗制裁的「鬆綁」。其中,伊核協議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在2020年10月到期後,不再延續。因此,第2231號決議案的存廢,與伊核協議直接掛鈎,而解除針對伊朗的常規武器禁運,也是伊核協議執行的必然結果。
  • 伊拉克總理辭職,親伊勢力遭重挫,伊朗議長強調與美國進行對話!
    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馬赫迪在11月29日宣布辭職,伊拉克議會在本月1日通過了他的辭呈。伊拉克總統薩利赫已經責成伊拉克議會最大黨團推舉新的總理人選。而馬赫迪在新內閣就位前則會留任看守內閣。(薩達姆與霍梅尼) 從經濟角度來看,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伊朗勢力就開始對伊拉克進行大規模滲透。在經濟上伊朗的商品充斥著伊拉克的市場,伊朗還向伊拉克提供電力、燃氣等能源,這使得伊拉克本土的經濟高度依賴伊朗。限制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伊拉克會出現大規模失業的原因之一。
  • 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新制裁 烏航客機被飛彈擊中墜毀?伊朗擺證據...
    美伊衝突的大背景是2018年起美國對伊朗的全面制裁,2019年12月27日,美國在伊拉克的一處軍事基地遭襲擊,導致1名美國商人死亡、4名美國軍人受傷,美國將矛頭直指伊朗,隨後刺殺蘇萊曼尼。1月8日,伊朗採取報復行動,向美軍駐紮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發射飛彈。
  • 拜登談重返伊核協議:限制伊朗核活動是當務之急,會考慮解除制裁
    據《紐約時報》2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接受該報採訪時再次表示,他已準備好重返伊核協議,並結束川普政府對伊朗的制裁。拜登9月曾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評論稱,「如果伊朗重新嚴格遵守核協議,美國將重新加入該協議,作為後續談判的起點」,並取消川普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拜登當地時間1日晚再次強調這一立場,他說,「這一過程會很艱難,但我會堅持。」
  •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敦促美重返伊核協議 不進口美英疫苗
    1月8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美國與伊朗的關係、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等熱點問題進行電視講話。他再次強調,美國應儘快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併重返伊核協議。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哈梅內伊在講話中表示,目前伊朗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有三個「核心分歧」,分別是: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西方指責伊朗在地區的影響力以及伊朗飛彈研發等國防力量的發展。
  • 美國對全球威脅制裁,誰還敢進口伊朗石油?中國的態度一如既往
    美國一直對伊朗石油進行制裁最近美國方面報導稱,伊朗成功繞過了美國制裁,包括向中國和其他幾個國家出口了更多的石油,並且出口了大批汽油、柴油和成品油。伊朗為其苦苦掙扎的經濟提供了救命錢,並且打擊了川普針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 伊拉克態度180度急轉,世界輿論瞬間炸鍋
    在近日舉行的伊拉克看守內閣會議上,總理邁赫迪宣布,把是否要將美軍驅逐出境的決定留給他的繼任者,這有助於避免美國制裁和削減軍事援助。同時,邁赫迪還敦促伊拉克總統、議長和相關政治集團,提名一名候選人接替他的職務並組建新政府,以解決美軍的地位問題。此外,邁赫迪還暗示,如果政府決定驅逐美國人將遵循「一個適當的時間線」,而且議會的決定「可能不是最後的決定」。
  •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伊拉克烏姆蓋茨爾港
    目前,由歐洲公司設計擬建中的法奧港,規模將超過70個泊位,建成後將集石油、貨櫃、散貨、倉儲等一體,成為第一大港口。烏姆蓋茨爾港是伊拉克深水商港,位於該國第二大城巴斯拉之南約50公裡的伊科邊境,祖拜爾灣西岸。
  • 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川普威脅將對伊朗實施大規模報復
    (美元/日元30分鐘圖 來源:24K99)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不過這項在歐巴馬就任期間達成的歷史性協議,卻被川普批評為「一個本不該籤署的可怕的一面倒的協議」。
  • 德國「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恢復施工 德官員:美國的制裁是一種...
    德國「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恢復施工 德官員:美國的制裁是一種勒索!「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已經恢復施工建設。針對美國可能擴大制裁該項目,德國聯邦議院能源與經濟委員會主席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德國反對美方制裁,並正在考慮反制措施。根據「北溪-2」公司發言人介紹,目前項目已經完成94%;此次恢復施工,計劃再鋪設2.6公裡管道。 美國在2019年開始對「北溪-2」項目實施制裁之後,工程一度陷入停滯。
  • 美國針對伊石油化工部門發起新一輪制裁
    原標題:美國針對伊石油化工部門發起新一輪制裁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伊朗多家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6日,美國針對伊朗發起新一輪制裁。本次制裁主要針對伊朗的石油化工部門,包括石油部長、國家石油公司、國家油輪公司等在內的多個伊朗人員及機構均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報導稱,制裁原因為「這些實體及個人向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以及敘利亞政府提供資金支持。」
  • 美國宣布制裁國際刑院,連盟友都看不下去了
    因此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美國在此時宣布制裁國際刑院,是害怕戰爭罪行被揭露的表現。美國的無恥舉動連美國盟友都看不下去了,近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盟友在內的67個國家聯名反對美國的制裁措施。美國目前全世界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為了維持這套戰爭機器美國也成為了世界頭號戰爭販子。自從二戰結束後,除川普外幾乎歷任美國總統都在打仗。
  • 中國開了個好頭,使得伊拉克挺直腰杆:將起訴美國政府反人類罪行
    當地時間12月15號,伊拉克國會外事委員會宣布將對美國政府就在伊拉克犯下的駭人聽聞的罪行,向國際刑事法庭提起訴訟,他們將確保美國對反人類罪等罪行負責,不會給白宮拖延時間的機會。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挑起的,當時美國的開戰理由是伊拉克政府藏有生化武器,但是美國方面自始至終都沒有找到證據,反而是美軍一直在使用貧鈾彈藥和其他有毒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