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河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花逐蜜 半世紀釀蜂味

2020-12-21 東北網

江紅巖與這些蜜蜂打了大半輩子交道。

黑龍江日報9月14日訊初秋時節,陽光灑在饒河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雖然已經過了採蜜期,這裡依舊可以嗅到一絲甜蜜。

「嗅」到商機 專注養蜂半世紀

在保護區內饒河黑蜂集團的養蜂試驗基地,200多個智能蜂箱擺放有序,小蜜蜂鑽進鑽出地忙碌著。72歲的江紅巖隨手抽出一塊蜂脾,仔細察看蜜蜂的狀態。

就像看望老朋友一樣,即使沒有戴蜂帽,他的動作依然從容熟練。「智能蜂箱在手機上就能監測,我跟兒子也學會了手機上網,可還是忍不住過來瞧瞧。」江紅巖笑著說。

的確,當了半個世紀的養蜂人,蜜蜂就彷佛是他的孩子,格外親密。和記者聊起養蜂,他也格外興奮。

1970年,22歲的江紅巖跟著叔叔從安徽闖北大荒來到黑龍江。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一年後他開啟了職業養蜂人的生活,並鍾愛一生。

回憶起半個世紀中國養蜂人的變化,江紅巖歷歷在目。上世紀70年代,他和同伴兩個人養一箱蜂,每次放蜂採蜜,他們需要搬著蜂箱,行走120裡路。後來他也曾坐著火車去廣西、雲南養蜂。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他開始在饒河縣為國營企業養蜂,數量從曾經的兩個人養1箱發展到一個人養12箱。

也就在那時,江紅巖「嗅」到了新的商機。

「1984年,饒河縣只有一家蜂蜜加工廠,蜂農的蜜都要賣到這裡,因為一家獨大,工廠把價格壓得偏低。恰好我同學的老師在吉林開了一家東北地區最大的養蜂廠,也需要收購蜂蜜。我就以每斤比國有廠多加5分錢的價格從蜂農手裡收蜜,漸漸地越來越多的蜂農都來找我賣蜜,我的收購半徑也越來越大。」就這樣,江紅巖開始壯大自己的蜂蜜生意,不僅把蜂蜜賣到了遼寧、北京,還開起了自己的手工作坊。

「當時,他們都說我是饒河養蜂的叛逆者,但我覺得我才是改革開放的標誌,我是用價格調節經濟槓桿,這才是市場經濟呀。」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江紅巖依然很得意。

 線上直播 一天銷售額500萬

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江紅巖的兒子江威繼承了這份甜蜜事業,並將黑蜂產業繼續壯大。

2006年,江威成立了黑龍江饒峰土特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現在公司已經發展成饒河黑蜂集團,主要從事黑蜂養殖、黑蜂產品加工、銷售、蜂機具加工等,並在俄羅斯成立了俄羅斯遠東黑蜂有限公司,負責國外養蜂基地的運營。

饒河黑蜂集團銷售經理杜若傑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日產蜂蜜5噸,一天可罐裝1.2萬瓶。不僅在全國各地近400家實體店可以買到他們的產品,天貓、京東、淘寶等線上銷售也很火爆,8月份一場聯通沃商城直播,當天銷售額就達到500萬元。

公司還大力發展現代化養蜂技術,投入使用的600個智能蜂箱通過手機雲端就可以監測溫溼度、蜜蜂重量、採蜜量等各項指標。為了保護東北黑蜂這一優良品種,他們還開展了東北黑蜂育種工作。

「現在的養蜂模式和我們那個時代肯定不一樣了,什麼網上帶貨,雲監測,我也不懂,但我知道實實在在做蜜的信念永遠不會變。世界養蜂大王也是幾代人一直從事養蜂研究,我希望我的家族也能成為養蜂世家,我相信只要堅守誠信就能擁有世界。」江紅巖感慨地說。

山高林大、土壤肥沃、純淨無汙染的天然環境使保護區裡的花朵儲備了充分的營養,也讓這裡產的蜜,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在某一時刻,當饒河黑蜂蜜從舌尖滑過,也許很多人會和江紅巖一樣,真切地感受到這份自然饋贈的甜蜜,它不僅化在口中,更會融在心裡。

相關焦點

  • 饒河黑蜂 群蜂之首
    饒河,北國邊境的黑蜂蜜鄉。自然成熟,意味著一切都需要遵循天時地利人和,而真正的黑蜂蜂蜜也需要滿足這三個條件。第一是強壯的饒河黑蜂蜂種,第二是從採集到成品,全程均需在饒河國家級黑蜂自然保護區完成,第三是饒河黑蜂傳統自然的飼養方式,禁用抗生素、禁餵食白糖等。自然釀蜜條件的極致苛求,已是判定真偽的至高標準。
  • 東北黑蜂綠色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行
    大家都知道東北有黑土地,可能還沒聽說黑蜂。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位於黑龍江省饒河縣境內,面積27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東北黑蜂及蜜源植物。日前,饒河蜂產品協會和黑龍江省東北黑蜂開發公司、江蘇恆愛養老產業集團、南京恆愛中醫館等在南京舉辦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綠色發展論壇暨東北黑蜂蜂療南京中心成立儀式。
  • 京東超市618尋源北大倉 攜手饒河縣共建東北黑蜂米產業標準
    6月17日,黑龍江省饒河縣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侯科長出現在北大荒京東自營旗艦店直播間,作為京東超市「百大縣長直播團」的代表,為特色黑蜂椴樹蜜代言,助力脫貧攻堅。源自天成 專家直播揭秘東北黑蜂蜜東北黑蜂雪蜜「家世顯赫」,早在1997年,國務院就在黑龍江省饒河境內,建立了「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也是迄今為止亞洲地區專為單一蜂種設立的唯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不僅禁止工業汙染,濫砍濫伐,連農田開墾都不允許,都是為了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
  • 又是一年東北黑蜂出窖時
    連日來,饒河縣氣溫持續攀升,沉睡了一冬的東北黑蜂陸續出窖了。  饒河縣五林洞鎮崔守良蜂場負責人崔守良介紹,每年東北黑蜂出窖一般是選擇晴暖無風,氣溫8℃以上的天氣,蜂農取下蜂箱上部的箱外保溫物,打開箱蓋,讓陽光曬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飛翔排洩。如果蜂群是在室內越冬的,把越冬蜂搬出來排洩,陳列三箱一組、兩兩排開或成排擺放,以防蜜蜂受寒偏集,促進蜜蜂爽身排洩飛翔。
  • 東北黑蜂椴樹蜜真假:東北黑蜂椴樹蜜是真的嗎?
    說起椴樹蜜,大家肯定會想到東北黑蜂椴樹蜜,但是真正而且優質的東北黑蜂椴樹蜜是非常稀有珍貴的。很多人都想吃真正的東北黑蜂椴樹蜜,可現在蜂蜜市場混亂不堪,很多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消費者想買又怕買到假的,不買又想吃。下面田野牧蜂來帶大家看看如何辨別東北黑蜂椴樹蜜的真假。
  • [每日農經]保護區中的黑蜂(2010.8.17)
    >>>進入《每日農經》官網>>>更多精彩致富案例    黑龍江饒河縣:13846945555    黑龍江省饒河縣 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記者:您看見沒有,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黑龍江饒河:保護「饒河東北黑蜂蜂蜜」標誌產品,地理標誌專用標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擴大黑龍江省饒河縣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饒河東北黑蜂蜂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東北黑蜂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力度,進一步提高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的管理和保護水平,自2020年5月份開始,雙鴨山市饒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地理標誌專用標誌申報工作
  • 東北黑蜂有缺點嗎?是意蜂還是中蜂呢?
    東北黑蜂是我國唯一的地方優良蜂種,是自然選擇與人工進行所培育的結果,其各項生理指標均明顯優於世界四大著名蜂種,為我國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極其寶貴的蜜蜂基因庫,也是唯一一個建有自然保護區的蜂種,那麼東北黑蜂有哪些優缺點呢?下面我們就跟隨趣蜜蜂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 饒河縣東北黑蜂養殖技藝亮相黑龍江「非遺購物節」
    6月14日,饒河縣東北黑蜂養殖技藝傳承人通過快手直播平臺,參加黑龍江「非遺購物節」直播活動,講解東北黑蜂養殖技藝,銷售東北黑蜂產品。  「從釀造到銷售、到貼標,一切都是在我們饒河縣域進行的,蜜源地在關門村,大頂子山腳下關門村。」
  • 小興安嶺「蜂場」父子兵:黑蜂「釀出」幸福生活(4)
    新華社照片,寶清(黑龍江),2020年7月10日小興安嶺「蜂場」父子兵:黑蜂「釀出」幸福生活齊光磊(右)與父親齊傳君在蜂場查看黑蜂飼養情況(7月9日攝)。小暑剛過,在小興安嶺林區完達山北麓迎春林業局有限公司五泡林場21林班,椴樹正在展瓣吐蕊,東北黑蜂忙著充分利用這一年一次的20多天花期採花釀蜜。36歲的齊光磊是五泡林場21林班的一名蜂農,他的父親齊傳君是當地有經驗的老蜂農。在父親的幫助下,靠著辛勤的勞作以及誠信經營,齊光磊把養蜂產業做得有聲有色。
  • 東北黑蜂雪蜜多少錢一斤?
    東北黑蜂雪蜜多少錢一斤?東北黑蜂雪蜜是我國東北地區的特色蜜種,源於東北黑蜂採集椴樹花蜜釀製而成的,因極易結晶且結晶後如同白雪一樣而得名,更因產量稀缺且品質優良而價格不菲,下面一起來看一看東北黑蜂雪蜜多少錢一斤吧!
  • 小興安嶺「蜂場」父子兵:黑蜂「釀出」幸福生活
    齊光磊在蜂場查看黑蜂飼養情況(7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小暑剛過,在小興安嶺林區完達山北麓迎春林業局有限公司五泡林場21林班,椴樹正在展瓣吐蕊,東北黑蜂忙著充分利用這一年一次的20多天花期採花釀蜜。
  • 蜂蜜中的貴族,東北椴樹雪蜜,稀有黑蜂採集,像奶油一樣入口即化
    蜂蜜中的貴族,東北椴樹雪蜜,稀有黑蜂採集,像奶油一樣入口即化椴樹蜜是蜜中是上品,尤其是生長在黑龍江饒河中俄邊界的原始森林中純天然野生蜜源出產的東北黑蜂椴樹雪蜜為椴樹蜜中的極品被譽為「特等」,而能夠採集出優質蜂蜜的,還要得益於我省擁有的一種品種優良的蜂群——東北黑蜂。黑蜂分布在中國黑龍江省饒河縣,是國家級保護蜂種,也是世界上極其寶貴的蜜蜂基因庫。黑蜂所採集的具有含糖量高,礦物質、有機酸、蛋白質、維生素和酶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
  • 大東北獨特的東北黑蜂和椴樹蜜
    層巒疊翠的茫茫林海孕育出了綠色、健康的蠶蜂產業,是全國著名的蠶蜂生產大省和資源大省。近年來,蠶蜂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效果顯著,蠶蜂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積極作用。發生了「三變化」:一是發展方式發生變化。
  • 喝蜂蜜就要選對好蜂蜜,全方位解析東北黑蜂蜜特點,你懂得太少了
    東北黑蜂集聚世界四大名蜂種的優良性,體積大、抗病抗災抗毒能力強於其它任何品種的蜜蜂,以百年椴樹森林為採蜜樂園。加以饒河地區三面環水一面環山,人跡罕見無汙染的得天獨厚的自然隔離屏障環境條件,自然能釀造好蜜。
  • 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赤頸鶇
    近日,黑龍江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生動植物調查監測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眉紋和脖頸都是紅色的鳥兒。經保護區專家鑑定為成年雄性赤頸鶇,為旅鳥。據《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記載,赤頸鶇一般棲息於繁殖在西伯利亞的開闊針葉林間。該種鳥類在中國東北僅有少量分布,在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
  • 劉衛華深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歐陽友忠 趙利民)3月21日第8個「國際森林日」,副市長、寧遠縣委書記劉衛華深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小水電等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調研。他指出,要切實保護好九嶷山生態環境。
  • 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白眶鶲鶯
    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白眶鶲鶯 新華社南昌12月2日電(記者鄔慧穎)記者從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近日保護區科技人員在進行鳥類調查觀測時,在保護區發現兩隻上體綠色、下體黃色的鳥類,經研究,確定此物種為白眶鶲鶯,在江西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首次發現
  • 吉林白山原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局長孫來福被雙開
    吉林白山原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局長孫來福被雙開 新華社長春12月17日消息,記者17日從吉林省紀委監委了解到,日前,經白山市委批准,白山市紀委監委對吉林白山原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局長孫來福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動植物保護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熊貓戲雪
    動植物保護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熊貓戲雪 2020-12-21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