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贏得群眾真擁護真歡迎
廣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效明顯
接過一杯熱水,生意人李國應(化名)開始講述自己的遭遇。兒子被逼債遭軟禁,孫子上學被潑糞,多輛汽車被強行開走抵押……將近兩年時間裡,家族裡二十幾人受到黑惡團夥的欺壓。李國應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好放棄廣州的紅火生意,帶領全家連夜逃到普寧老家。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劉某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被公安機關成功查辦,17名嫌疑人被抓。近日,法院作出二審判決,主犯劉某被判處有期徒刑25年,其餘從犯各自獲刑。
11月4日,得知判決結果的李國應心頭卸下了一塊大石。他握著記者的手說道:「以前走路都得前後看看,被欺負了也不敢吭聲,現在覺得一下子踏實了。感謝黨中央部署掃黑除惡!」
持續亮劍,成績斐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廣東省各參戰單位堅持邊打邊治邊建,推動專項鬥爭持續健康深入,總體工作成效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獲全國第一,2020年整體打擊戰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全省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向好。
順應群眾期待,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平安喜樂
烏紗河水清澈見底,緩緩穿村流過,河兩岸荔枝樹鬱鬱蔥蔥,不少村民帶著孩子正在橋頭一邊看著艘艘小舟輕巧劃遠,一邊有說有笑聊著家常。
在這些悠閒的村民中,記者找到一位老人聊了起來。80歲的陳阿婆說,以前晚上不敢出來,怕惡人作亂,怕出事,「現在村裡變好了,很平安」,晚上和姐妹們跳跳廣場舞,說說話,生活很開心。
江門市委政法委專職副書記朱運梅用「蝶變」二字形容著這個村子的巨大變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曾任該市禮樂鎮烏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曾某等人涉惡犯罪團夥被重拳查處。曾某在村工程項目、土地租賃、宅基地買賣中,以多種手段謀取私利,村裡被搞得烏煙瘴氣,老百姓看在眼裡、氣在心頭。
現在的烏紗村變了模樣:黑惡勢力沒有了,治安隱患基本消除了,環境髒亂差問題也得到有效破解,群眾的心氣兒順了,奔往幸福生活的信心更足。
發生這種「山鄉巨變」的,還有廣州市最大的城中村——白雲區大源村。
在這個外來人口高度集中的村落,當地多部門強力推進掃黑除惡,打掉欺壓百姓、瘋狂違建、橫行霸道的金某惡勢力團夥,堅持社會治理、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綜合整治齊頭並進。現在,這裡的群眾生活富足安逸,村裡到處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金某曾經霸佔的宅基地、山地,如今變成了休閒公園。
「惡霸被抓、被判刑,我們總算可以安穩生活了。」曾經被金某欺壓多年的村民劉先生說。金某一夥為佔地建房建車庫,斷水斷電斷網逼劉先生搬走,還在他家門口挖了一個9米深的大坑。
掃黑除惡,事關人心向背;專項鬥爭,就是「民心工程」。順應群眾新期待,謀劃推進掃黑除惡——廣東省各參戰部門堅持高位部署推動,有關負責同志赴重點地區督導,包案督辦重點案件;省級層面建立周研判、月分析、月通報等工作制度,提供強力保障;省市兩級公檢法部門分別組建掃黑除惡攻堅隊、案件指導組、專業合議庭,統一攻堅、嚴格把關、優先審理涉黑涉惡案件;省市紀檢監察機關組建「打傘」專業隊,集中攻堅大要案,強力懲腐「打傘」。
壟斷豬肉銷售、操縱電價水價的蔣某團夥被打掉,原村支書陳某被嚴查;插手砂石運輸工程、暴力收取「保護費」「資源費」「過路費」的郭某團夥被打掉;滋擾企業生產、擾亂營商秩序的村組幹部張某被查辦……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大量涉黑涉惡問題得以化解,全省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廣東警方嚴厲打擊民生領域涉黑涉惡犯罪,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專項鬥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湛江警方打掉梁某涉黑組織後,市場和投資環境得到淨化,當地花蟹收購價上升15%、海螺收購價上升5%。廣州警方查處東沙街南漖經聯社涉黑案後,停滯多年的建設項目復工。
加強基層黨建,讓基層黨組織筋強骨健
廣州市白雲區大源村、江門市新會區梅閣村、湛江市徐聞縣墩尾村……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一個個曾經的軟弱渙散村變成了美麗宜居鄉村。
轉變背後,奮戰在各個鄉村的第一書記,新調整的村兩委班子幹部,成為基層黨組織迸發堅強戰鬥力的生力軍、創業富民的帶頭人、鄉村穩定發展的戰鬥員。
掛職任江門市梅閣村第一書記的是江門市公安局新會分局三和派出所副所長蘆曉軍。進村工作一年半,他帶領村兩委幹部和村裡的黨員,借掃黑除惡東風,最大限度壓縮黑惡勢力生存空間,徹底整治一批頑疾,全方位提升鄉村綜合「顏值」,真正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群連心共建共享和諧美好農村。
而此前,這個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兩委幹部存在違紀違法問題,黨員幹部履職不力,村內矛盾不斷,環境衛生髒亂差,集體經濟停滯不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剷除黑惡勢力的滋生土壤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蘆曉軍說。
緊盯基層建設薄弱環節,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將村兩委打造成基層戰鬥堡壘。目前,湛江市選派基層黨組織第一書記279名,由政法公安部門選派的20餘名第一書記,發揮自身優勢,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面推進社會治安、基層治理,黨建引領凝聚起了強大的向心力。
緊緊抓住基層黨建這個關鍵,廣東嚴格落實村(社區)兩委幹部縣級聯審機制,嚴把幹部入口關。專項鬥爭開展兩年多來,廣州市共調整撤換不合格不稱職村支部書記97名、查處違法違紀的兩委幹部84人。江門市通過「本土人才培養計劃」「黨員人才回鄉計劃」「黨員人才下派計劃」,多源頭儲備農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幹部2600餘名。
建立長效機制,讓掃黑除惡實現常治長效
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牽引帶動下,廣東省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向好,2018年、2019年的刑事警情、刑事立案總數、命案發案、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數量均同比下降。
除惡務盡,這是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深切期盼。眼下,為期三年的專項鬥爭即將收官,一批批黑惡勢力犯罪團夥被摧毀後,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健全掃黑除惡長效工作機制。採訪中,多位負責同志普遍表達著做好「後半篇文章」的思考。
湛江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黃勇武表示,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告一段落後,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對專項鬥爭規律的把握,固化專項鬥爭成果和經驗,著力健全長效機制,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上下功夫,實現掃黑除惡常治長效。
湛江市委政法委專職副書記陳靖宇談到督導督辦機制時說,專項鬥爭中建立的領導掛點督導督辦等機制要堅持下去,通過完善精準有效的督導督辦機制,用好督導督辦這一利器,推動破解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廣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嶽向陽介紹了該市的持續深挖機制——該市在打掉以從化區交通執法局原局長賴某為首的交通領域涉黑組織後,繼續推動全市交通領域行業治理,又打掉一個非法營運團夥,挖出為其充當「保護傘」的公職人員。他表示,廣州將強化打深打透,持續推動深挖,對重點行業領域持續強力整治,讓黑惡勢力無處生根。
在江門,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已累計獎勵舉報黑惡線索的群眾237名,424名涉黑惡犯罪嫌疑人迫於壓力投案自首。下一步,江門市將進一步完善舉報獎勵機制,堅持依靠群眾持續推進掃黑除惡,提高線索核查辦理質效。
強化露頭就打,建立健全打早打小依法懲處機制;強化能力提升,建立健全專業素質提升機制;強化激勵懲戒,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廣東各地正在總結有效舉措和成功經驗,鞏固和深化專項鬥爭成果,謀劃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實現掃黑除惡常治長效,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短評:讓群眾安全感成色更足
「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我們檢驗工作的重要標準。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即將收官,收效究竟如何?人民群眾有沒有體會到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前,記者深入廣東多地採訪,感受到專項鬥爭攻勢凌厲、成績斐然,群眾滿意程度不斷躍升,社會環境發生一系列可喜變化。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國家行動」,也是「民心工程」。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一步步縱深推進。廣東省掃黑除惡各參戰部門擔當作為、履職盡責,不斷創新戰法,查深查實查透,依法嚴懲和剷除一批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黑惡毒瘤」。全省公安機關堅持民意導向,持續亮劍,不斷以掃黑除惡的新勝利回應民聲民意,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
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各地積累的豐富經驗彌足珍貴。專項鬥爭告一段落後,政法公安機關必須著眼長遠,鞏固和深化專項鬥爭成果,著力做好「後半篇文章」,推動以案促改、綜合治理,實現打防並舉、標本兼治,完善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的機制建設,真正做到常態化「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更好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實現掃黑除惡常治長效,讓群眾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續。
(中國警察網記者 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