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加速部署無人機系統,謀求在半島無人機競賽中獲得優勢地位。
近期,韓國國防採購計劃管理局在快速採辦項目下授出自殺式無人機、攻擊型無人機、多用途無人機的採辦合同,投資總額約25億美元。
2016年,多起疑似朝鮮無人機進入韓國事件引發了韓國國內對這種裝備的熱議。作為回應,之後韓國陸軍公開了「夜侵者」-300無人機的飛行訓練情況。
為了獲得在無人機領域方面的優勢,近年來,韓國一方面從美國引進「全球鷹」級別的戰略無人機,另一方面依靠自身航空工業的優勢,積極發展自殺式無人機、「察打一體」無人機和隱身無人機等裝備,並加速部署計劃。
「夜侵者」-300無人機採用彈射起飛方式。
韓國無人機發展戰略玩起「三步走」韓國軍方對無人機表現興趣的時間比較晚,其表現出明確的興趣始於1978年,當時韓南機械廠研製了一種遙控無人靶機。無人機在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展現出的巨大軍事潛力引起了韓國軍方的興趣,韓國軍方當時曾對無人機的軍事用途進行過專項研究。
1988年韓國國防發展局(ADD)和大宇公司航空分部啟動無人機研製計劃。1995年月2月,韓國軍方開始考慮從以色列引進兩架無人機,並在1997年採購了兩架以色列生產的「搜索者」無人機,無人機於1998年初交付使用。
根據相關資料,韓國國防部在上世紀90年代初制定了無人機「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以實現在2020年前後打造一支裝備近、中、遠程相結合的戰術及戰略無人機部隊。第一步是在1991年至2009年前後研製出滿足炮兵目標指示、軍隊近程偵察和邊境監視的小型戰術無人偵察機。「夜侵者」-300型無人機的批量裝備部隊說明「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一步已經完成。第二步是在2012年左右研製出類似美國「捕食者」的長航時中型無人偵察機及察-打一體無人機。第三步是購買或研製類似「全球鷹」戰略無人偵察機。
從無人機發展戰略制定之後無人機發展來看,其發展戰略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世界無人機技術發展和軍隊需求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微型無人偵察機、小型無人攻擊機和大型隱身無人作戰飛機也納入了無人機發展戰略的規劃之中。
韓國國防部在上世紀90年代初制定了無人機「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受納卡衝突大量裝備自殺無人機?韓國國防部此次快速採辦項目中的無人機主要微型/小型攻擊型無人機,其中自殺式無人機由Datz公司製造,無人機旋翼臂摺疊後可配裝在士兵背包中;攻擊型無人機由UMAC Air公司製造,無人機攜帶5.56毫米口徑K-2步槍和光學相機,可識別、跟蹤和打擊遠距離目標;LIG Nex1公司研發了名為「直接碰撞打擊無人機」的多功能無人機,該無人機可藉助紅外相機和雷射測距儀精確摧毀目標,裝配有固定翼和四個旋翼,能垂直起降和快速遠距離飛行。
筆者認為,韓國之所以在快速採辦項目中採購微型/小型攻擊型無人機與前段時間納卡衝突有關。在納卡衝突中,無人機和巡飛彈發揮了重要作用,亞塞拜然軍隊大量使用了TB-2「察打一體」無人機、「哈比」-2巡飛彈和安-2無人機,首先使用改裝後的老式安-2無人機誘惑亞美尼亞防空系統做出反應,然後使用「察打一體」無人機和巡飛彈對這些開機的防空系統進行打擊,亞美尼亞防空系統被壓制後,「察打一體」無人機、巡飛彈就開始「毫無顧忌」地攻擊地面目標,坦克、裝甲車、火炮陣地甚至有生力量都遭到空中打擊,在獲得制空權後,一些低成本的多旋翼自殺式無人機也開始使用。無人機和巡飛彈有力支持了亞塞拜然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本次韓國快速採購的微型/小型無人機不少是多旋翼無人機,成本低,有些甚至可以裝備單兵,機動性也強,可為一線作戰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攻擊型無人機由UMAC Air公司製造,無人機攜帶5.56毫米口徑K-2步槍或者炸彈。
可以看出,此次韓國防部快速採辦項目購買的無人機並沒有體現在韓國無人機發展「三步走」戰略中,這也說明韓國也根據技術發展和無人機戰場運用調整無人機發展戰略。由於對手電子技術和航空工業較為薄弱,韓國在無人機領域發力可獲得「不對稱戰力」上的優勢。
上文提到的「夜侵者」-300無人機也是韓軍的無人機主力。韓國於1988年啟動了國產XRPV-1無人機的研製計劃,該無人機在1993年進行了首飛,1998年交付韓國軍隊。「夜侵者」-300無人機是和XRPV-1無人機項目同一時期的另一個無人機項目,其也是韓軍裝備數量最多的國產無人機。該無人機最初大宇公司航空分部負責(韓國航宇工業公司組建之後,「夜侵者」-300無人機成為其旗下的產品),項目最初代號為「Bijo」,無人機代號為「獵隼(Doyosae)」。 「獵隼」原型機於1993年首飛,其完成開發後的型號稱為XSR-1,並在1996年舉行的首爾航空展上亮相。
根據計劃,該型無人機完成剩餘研製工作後,最快可在1998年交付韓國軍方,但全部研製工作直到2000年8月才完成,這說明無人機在研製過程中遇到不少技術難題。2001年軍方正式與韓國航宇工業公司籤訂生產合同,據悉當年韓國陸軍採購了5套無人機系統。「夜侵者」-300無人機主要用戶是韓國陸軍,第一套系統於2003年11月交付韓國陸軍,並於次年形成作戰能力,據韓國媒體報導,至2008年陸軍已總計接收了30套系統。除了韓國陸軍,韓國海軍也在2003年開始採購該型無人機。
XRPV-無人機在1993年進行了首飛。
「夜侵者」-300無人機採用窄型雙尾桁上單翼小型無人偵察機典型氣動布局,動力裝置後置,後三點式固定起落架,外形與以色列研製的「搜索者」無人機非常相似,「夜侵者」-300無人最大起飛重量300千克,任務載荷45千克,動力裝置為活塞發動機,續航時間約6小時,數據鏈傳輸距離120千米。無人機機體中部腹部安裝了一個光電轉塔,轉塔集成了白光電視攝像機和紅外熱成像儀。無人機採用導軌氣壓彈射起飛方式,起落架滑跑或傘降回收。一套無人機系統包括6架無人機一部機動地面控制站和一部機動式地面發射裝置,控制站還含一套可分離的地面控制終端,它可中繼來自地面控制站的控制指令,將其傳輸給飛行中的無人機,也可反向地將來自飛行平臺的壓縮數據傳輸回地面控制站。
「夜侵者」-300無人機主要用戶是韓國陸軍,第一套系統於2003年11月交付韓國陸軍。
韓國航宇工業公司研製的小型無人機型號比較多,除了「夜侵者」-300,KUS-7和KUS-9也是其研製的小型無人機。KUS-7無人機在2007年8月首飛,最大起飛重量70千克,續航時間約2.5小時,航程45千米。KUS-7是一種小型民用無人機,用於海事巡邏和森林火警監控。韓國航宇工業公司在2008年的首爾航空航天防務展上展出了KUS-9無人機。KUS-9無人機外形像一架縮小版的MQ-1B無人機,無人機翼展4.2米,機身長3.4米,最大起飛重量150千克,任務載荷負載20千克,續航時間約8小時,航程8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180千米/時。
「遙控眼」-002單兵手拋發射微型無人機。
韓國陸軍裝備「夜侵者」-300無人機之後開始尋求單兵手拋發射微型無人機,用於前沿戰術偵察。2007年2月,韓國陸軍公布了對單兵手拋發射微型無人機的需求信息,優康(Ucon)公司研製「遙控眼」-006型微型無人機和以色列「雲雀」-2微型無人機參與了競標。2007年,韓國軍方選擇了以色列研製的「雲雀」-2無人機。此次競標讓優康公司的「遙控眼」系列無人機開始被世人熟知。「遙控眼」-006型無人機採用單兵手持拋擲式發射,外形和大家熟知的美國「大烏鴉」微型無人機相似,無人機採用傘式輕質機翼,全重6.5千克,續航時間超過1.5小時,航程15千米,據悉阿聯採購了該型無人機。(未完待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